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语文 词语板块讲义第三讲 多义词、词语搭配及含修辞色彩的量词【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词多义词的辨析及运用,词语的搭配;2掌握并学会运用含有修辞色彩的量词;【教学重点】1掌握并运用词同义词的辨析;2掌握词语的搭配。【教学过程】、课刖导让皇上见见屁股谈笑话与词语阿凡提的故事中说,:阿凡提来到皇宫门口,便扭转身子,把屁股朝向皇帝,倒着 走上殿去。皇帝看见后,骂道:你这是干什么?阿凡提,还不转过身来,赶紧给我办要紧事。”阿凡提说:我怎么能转过身来呢?上次您说过,再也不要见我的面了。 那有什么法子?今天,只好请您见见我的屁股吧!”见面”本指彼此相见,皇上曾说再也不要见阿凡提的面了,意为再也不想见到阿
2、凡提这个 人了。而阿凡提却故意曲解词义,使用词的字面义,把见面”一词解释成是 看见脸面”,并据此揶揄、嘲弄皇上,不让皇上见他的脸,而让皇上见他的屁股,可谓辛辣。这个故事就是 巧用词的字面义而引人发笑的。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百度文字之一。汉语词汇丰富,充满着神奇的魅力。 但面对它的纷繁复杂,许多初学汉语的外国人闹过不少有趣的笑话。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汉语里的“哪里,哪里!”另有自谦的意思。一次,他参加一对华人的婚礼时,很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哪里,哪里!”这位外国友人大吃一惊:想不到笼统的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非要具体说明哪里漂亮。于是,使 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新
3、娘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鼻子高高的;眉毛弯弯的多么漂亮啊”结果引得哄堂大笑,给婚礼增添了不少喜气。笑话就是指那些能引人发笑的简短的谈话或故事。乍一看,常常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儿,仔细一品味,便令人恍然大悟, 笑声发自心底。很多笑话就是通过巧妙运用词语,从而引人发笑的。但在小升初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那就不是笑话了,而是成为了别人的笑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多义词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意义的现象叫一词多义,这样的词叫多义词。辨析多义词首先要弄清它的本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再分析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如:大方 1.他很大方,不会计较这几个钱。 (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 )2.她见
4、生人一点不拘束,表现得很大方 。(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3.这种布的颜色和花样看着很大方。(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 每个词放人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就有了固定的意义。比如 “骄傲 ”一词,在 “他的学习刚有 一点进步就骄傲起来 ”一句中是 “自满自大 ”的意思;在 “送牛奶的同志一进门就夸 好看 ,这 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 ”一句中是 “自豪 ”的意思。因此,在辨析多义词时,一定要结合具体 的语言环境,对照字(词)典里的解释,确定它所表示的意思。接下来,我们看看这样辨析多义词: 巧用多义词多义词有众多的意义,有基本意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意义) ,有引申义(由基本义进 行引申而形成的意义)
5、,还有比喻义 (由基本义的借喻形成的意义) ,一些笑话中的包袱就是 由词的多义性引发而来。要 还是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给大阿訇理发的时两个人有两段对话: 阿凡提问:“你的眉毛要不要 ?”大阿訇说: “当然要!那还用问?” 阿凡提说:“你要眉毛,给你! ”(阿凡提把大阿訇的眉毛剃下来给了他) “你的眉毛要不要?”这个问句中, “要”是个多义词,词义有希望保留的意思、也有 希望得到的意思。大阿訇说: “当然要”,其中的“要”是想要保留之义。阿凡提说: “你要 眉毛,给你! ”其中的“要”是想要得到之义。阿凡提又问: “你的胡子要不要?”大阿訇有漂亮的大胡子,忙说: “胡子?不要!不 要!胡子我不要
6、! ”(结果胡子又被剃下来了)大阿訇这一次接受了上一次的教训,赶紧说: “胡子我不要! ”这“不要”就是不希望 得到之意,而是希望留着。而阿凡提又故意把“不要”理解为“不想保留”之意。 阿凡提两次暗中巧换词义,愚弄大阿訇,又让他哑口无言。钢铁 某钢铁厂的产品质量一直上不去,厂长就把有关人员召集在一起,研究质量攻关问题, 最后厂长说: “我记得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就是专讲炼钢铁的,多买一些,发给大家,仔细 看看。”有人赶紧问: “书名叫什么?”厂长回答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一词也是一个多义词, 其基本义是指钢和铁的统称, 另外还有一个比喻义,比 喻坚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用的正是比喻
7、义。巧用同音词一些笑话巧妙利用同音词的谐音关系, 把两个本来毫不相干的词语出人意料地联系在一 起,先给人一种不伦不类之感,后又让人体味出这种联系在情理之中。理礼 有一个人被县官抓去,跪在堂前,听说要打他,忙说: “别打,小人有理。 ”县官误以为 “有礼”,于是转怒为喜,立即喝住衙役: “慢,停下! ”两眼直盯着那人拿出这份“礼”来。 那人却说:“我有道理,为何挨打?”县官一听,原来他说有礼是这个理,脸色一变,喝道: “不管有理无理,给我狠狠打! ”县官听到“小人有理”便联想到受审的人有礼送给他,在 于“有理”与“有礼”同音,更在于县官是依礼判案,而不是依理断案,这则笑话深刻讽刺 了那些贪赃枉法
8、的为官之徒。汉水汗水地理课上,一个学生思想不集中,老师提问他: “汉水发源于哪里?”他急得满头大汗 回答道:“汗水发源于头上。”这个学生在情急之下,把发源于陕西省、在武汉市注入长江的 汉水同他头上的汗水联系在一起了,令人捧腹。(二)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指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词与词之间搭配得当,就能准确、生动、具体地表情达意;如果搭配不当,就会使意思表达含糊不清,甚至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组织在一起,形成了意义上的联系,这就是词组,即词语的搭配。1词语搭配关系主要有以下五种:(1) 主谓关系指前面是被说明的对象,后边说它“怎么样” 。如:天气晴朗、鲜 花盛开。(2) 并列关系指两
9、个或多个词语按地位平等的关系联合使用。它包含两种情况, 一是词语顺序可以前后互换的。如:干净整洁;二是词语顺序不能变动的,如:艰苦朴素。(3) 动宾关系指前面表示动作或行为,后面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对象。如:打扫教 室、锻炼身体。(4) 偏正关系偏正关系就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前一个词语是修饰语(定语或状语),后一个词语是中心语,修饰语对中心语起形容或限制的作用。一般修饰语和中心语 之间可以用“的”或“地”字连接。如:晴朗的天空、密切地配合。(5) 补充关系指后面的词语补充说明前面的词语,有时用“得”连接,有时不用 “得”。如:急得团团转、高兴极了。此外,还有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口:一名医生、一个苹
10、果。2“的” “地” “得”的使用:(1) “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 如“我的太阳,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 被限制的词语之间。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如“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 往用“地”连接。例如:高声地喊、
11、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 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 都用“地”。(3)“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 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
12、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补充两点:(1)如果“ 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总结:(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
13、般为:动词+得+副词。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1 ) 修饰限制+ “的”+名词(2)修饰限制+ “地” +动词(3)动词(形容词)+“得” +补充说明例如:阳光灿烂、迅速分开、关心集体、出太阳了、伟大的战士、热烈欢迎、调查研究等。哪些词能搭配组成词组,哪些词之间不能构成词组,需要认真研究,不能随心所欲。如何正确搭配词语呢,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符合事实“春光明媚、夏日炎炎、花红柳绿、月明星稀”这些都是事实,因此这样的词语搭配是 合理的、正确的。反之,则为错误的。(2)要合乎习惯“词语搭配要合乎人们说话的习惯。有些词即使意思非常相近也不能换用。例如:“剧烈”与“激烈”是一组近义词,
14、但“剧烈” 一般与“运动”“疼痛”搭配;“激烈” 一般与“战 争”“争论”搭配。反过来说就不符合我们说话的习惯,也就错了。(3)要分清对象我们说“爱戴领袖” “爱护妹妹” “转移目标” “转变作风”,都是对的。如果说“爱戴 妹妹” “爱护领袖” “转移作风” “转变目标”那就是没有分清对象,发生错误。(4)要合乎题意在考试或练习中,题目有时要求仿照例子进行词语搭配。例如:提高(产量);批评();学习()。分析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应填“批评什么(缺点)”“学习什么(本领)”,如 果填成“批评指正” “学习刻苦”就错了。(三)含修辞色彩的量词“量词”是汉语的特产,它除了具有“表示人、事、物,行为的单
15、位”这一语法作用以 外,有时还具有独特的修辞作用。我们一般将其分为两类:(1)暗含比喻,描绘形态人们常说“一轮明月” “一钩新月” “一镰残月”,暗含着明月如轮,新月如构,残月 如镰刀的比喻修辞。而“一辫大蒜” (蒜茎编织如发辫)是最求“形似” 。还有些量词构成的比喻除了“形似”以外还有“神似”。如:“一叶扁舟” ,既写出了小船如叶之形,也写出了小船如叶一般漂浮在水面,轻巧飘荡的状态。 “一星渔火”既写出 了渔火如星般渺小,又写出了如星光般微弱,闪烁,更点缀出夜色的朦胧。刘心武在一个微笑中这样写道:“只要,只要,只要一个微笑初春,硬土中的一针绿草雨停,云隙里一缕斜照”用“针”做量词, 形象的描
16、绘出了绿草尖细的形状, 又写出了绿草的坚挺、 生机(从 硬土中破土而出) ,神形兼备。雨后的阳光“一道”太强, “一丝太弱” ,而“一缕”恰到好 处。(2)启发联想,突出事物特征 “一抹晚霞”使人联想到似乎有人蘸足了墨汁在填空中一笔抹过,留下一条绮丽的彩 带。“枯树枝上挂满了豆荚,豆荚上还带着两朵三朵豆花和一垂两垂豆荚” “垂”做量词,突 出了豆荚因果实饱满而下垂的状态,简洁传神。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本上含有修辞色彩的量词, 说一说这些量词用的对不对, 好不好, 好在哪里。瓣)绿意一(簇)槐米一(簇)红缨一(串)欢笑一(带)假山泓)宁静一(方)和平一(方)手帕一(缕)青丝一(缕)阳光缕)情思一(缕)炊烟一(线)清溪一(抹)红云一(片)迷蒙片)痴情一(片)洁白一(腔)热血一(轮)满月一(弯)新月线)希望一(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收益共享协议类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办公室租赁合同标准版范本
- 2025【设备租赁合同(土石方工程)】
- 2025标准保险合同范本
- 一年级地方与课程教学规划
- 2025技术转让合同样本
- 2025商场店铺的租赁合同样本
- 2025房地产合同纠纷仲裁申请书范文
- 2025年租房合同简易模板
- 设计师方案高逼格指南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GB/T 28732-2012固体生物质燃料全硫测定方法
- GB/T 17214.1-199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
- 猪生殖器官(课堂PPT)
- 2023年广东学位英语试题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
- 《旅行社经营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
- 《最好的未来》合唱曲谱
- GB∕T 36765-2018 汽车空调用1,1,1,2-四氟乙烷(气雾罐型)
- 《觉醒年代》朗诵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