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全册教案_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全册教案_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全册教案_第3页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全册教案_第4页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图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入门四问第二单元儒道互补之元天理人欲中庸孟子见梁惠王人境庐诗草自序第二单元儒道互补之老原君坛经坛经子五章第二单元论语十则之儒大学道互补道互补百喻经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直书第三单元晋灵公不君童心说第四单元之修齐治平红月去箧楼梦评论 第五单元之佛理禅趣 第六单元之求谏 第七单元之朱子语类 第八单元之天工开物 第九单元之日知录 第十单元之人文心声第一单元入门四问教案这个单元,为全书的绪论,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教案借鉴参考了网络教案。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了解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

2、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能够识记文化经典各部分、各门类的代表作;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2、过程与方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以发展的目光,有辨别地批判性地去学习文化经典,古为今用;强调自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文化经典,学会与先哲对话;学习与老师、同学、朋友等进行对话与交流;此外, “尽信书,不如无书。 ”在我们还要学会与自己对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明辨之。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

3、问题,目的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单元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按照四部类法,即“经、史、子、集”四大部分,介绍了我国古典典籍的发展情况,并且介绍了各部的代表作品;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这一部分,以时间为序,纵向展开,介绍了我国从先秦到晚清中国文化经典不同的时代特点和思想风貌;三是论述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中国文化经典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鲜明的包容性,也表现了对自然的亲和态度等等。我们只有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才可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四是介绍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在相关读物这个栏目里,编

4、者选择了两篇文章:刘梦溪的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朱光潜先生的读, 都是名家的随笔, 可以说用平易朴实的语言, 引领我们走进古典文化, 我们对这两篇文主要学 生自读为主.“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知识链接”栏目 , 介绍了“古代典籍”、“四库全书”“常用文史工具书”三个知识,提供给学生积累;“常用文史工具书”的介绍,启示学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学会好好利用工具书,培养自我学习与探究的能力。这个单元的学习, 建议以学

5、生的自学为主,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因时间关系,整个单元的教学, 安排一个课时。一、导入问题导入:探讨问题1:在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中,你参与了哪些活动?新的世纪,我们的“阅读渴望”是什么?教师引导:讨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热,让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教师明确: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现代中国人多么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今天,我们需要继续阅读经典,阅读传统!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

6、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探讨问题2:联系现实,思考:网络时代,我们还要不要阅读经典著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他们的思考。教师明确: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 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 “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老师想要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

7、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二、二、学生自学: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主要思考题: “经、史、子、集”各是指的什么?明确:经部:指儒家的经典。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了“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子部:指记录先

8、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检查自学情况:1 、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明确: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明确:“前四

9、史”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编写体例有“国别体”、 “纪传体”、 “编年体”等。 “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明确:“三教” :儒家、道教、释(佛教)。 “九流” :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 “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明确: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

10、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问题设计说明:以上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自学内容,并做适当的延伸)三、学生自学“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例表格,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纵向梳理我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发展,也基本把握全书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时期文化背景文化经典代表作品对应单元专题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西周以来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论语孟子庄 子墨子韩非子荀 子等第二单元儒道互补哲学一春秋战国至两汉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

11、条件下,产 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 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两 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出现了 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朝史格局的 纪传体通史。尚书春秋左传史 记汉书等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史学西汉中国古代重视礼法,礼书在历史 上也层出不穷。礼记第四单元修齐治平哲学二两汉至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了中国 化的进程。百喻经坛经第五单元哲学与宗教隋唐佛理禅趣唐代至清代与历史著作的发达相关,史学的 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著作, 它们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史 学传统,对研究其他相关学术, 也有启发意义。史通文史通义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史学唐代唐代社会空前繁荣,而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贞观时期又是历史 上著名的“盛世”,号

12、称“贞观 之治”。贞观政要第六单元家国天下政治学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转 型期,从文化上看,中唐以后禅 宗的盛行、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 学的兴起,构成了文化的新动 向。朱子语类第七单元天理人欲哲学三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中 国的早期启蒙思潮。焚书先秦至明代在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自成体 系,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 也产生了科技类著作。明代则出 现了一批集大成的科技著作。水经注齐民要术 九章算术伤寒论 营造法式农政全 书本草纲目徐霞 客游记天工开物第八单元科技之光科技明清之际明清易代,社会剧变,促使了早期启蒙思潮向纵深发展,一是出现对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和反 思,一是提倡“经世致用”成

13、为 学界思潮。明夷待访录第六单元家国天下政治学日知录文史通义第九单元经世致用学术思想近代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 期。在文化领域,比较突出的现 象是西方理论的引进,如何将西 方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 结合起来,是这一转型期突出的 任务。人间词话红楼梦 评论摩罗诗力说 人境庐诗草第十单元人文心声文学思想表格。 )“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有什么意义?”1 、 以学生自学本部分内容为主,然后完成下列表格,掌握本部分主要内容:要点相关论述现代意义现实性“诵诗三百,授之以 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然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专对;虽多,

14、亦奚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民本 思想“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下为主,君为客。 ”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 “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包容性“礼之用,和为贵。 ”“和也者, 天下之大道也。”“和而不同。”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个“和”包含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 意义。古人认为,自由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 推动社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 开放趋势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 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 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对自然的亲和态度“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

15、胜用也”,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 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 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 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其他对道德的提倡,读科学规律的提倡,对艺术审美 的探究等等。(可在表格中适当留空,让学生自学成才教材后进行归纳,完成表格。)五、学生自学“怎样学习本书”。1、要点:让学生把握本书的编辑思路、结构框架,明确学习本书的一些方法。2、结合前面必修一到必修五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各自的学习方法是什么?面临着那些困惑?明确:让学生自由发言,

16、然后让学生归纳学习经典的可行方法。可以列举的经典阅读方法:A、咬文嚼字。(结合朱光潜先生的散文咬文嚼字);B、观其大略,不求甚解。(陶渊明之读书法)四、课后作业:、准备文化经典学习的主要工具书:汉语大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梳理初高中所学习的文化经典,按照“经” “史” “子” “集”四部分类法,列出你自己的阅读书目。3、课后阅读相关读物之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可以用做眉批或标注的形式,写下你的思考与感悟。4、课外自学叶圣陶先生的读经典常谈,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到经典常谈原著来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第二单元论语十则之儒道互补教案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

17、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 礼” “义” “孝” “道”“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第一课时论语十则教学目标:、 理解论语节选各则语录的内容;整理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2、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形成语感。本节课主要在于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的精 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必修课中,我们对于孔子,对于论语已经了解了不少,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论语,走进这部影响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儒家经典。二、文学常识回顾考察:见课件。三、赏析示

18、例: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诲。知:知道。知:同“智”,聪明,明智。子曰: “由(子路) !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理解:做学问要务实、严谨、谦虚。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四、接下来,我们就以“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的态度来研读剩余的九则。步骤: 1 、诵读一遍。、逐句翻译,不懂的字词留下记号。、尝试写下你对这则语录的感悟,待会与同学共同探讨,能联系以前学论语时所记得的其他语录 更好。教师把握: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9、。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这是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好学是一个必须的条件。而要作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则应该要勤快努力、全力以赴,并忠实地检讨自己对真知是否了解;遇到有机会时,也应向任何学有专精的人士请教,并验证自己所学。如此都能做到了,才称得上是好学的人。原文: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

20、“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可以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命,知道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修德进学的阶段:一为有志向学;二为建立自己的基本思想以确有所立;三为不惑,人事多异,虽自己已有志且能立,但与外在事物不免有冲突矛盾,此心因而会有惑,所以必须穷究事理,以求得不惑;四为知天命,虽已有志有所立又能不惑,但实行时又可

21、能遭遇困难阻碍,所以必须要能知天命;五为耳顺,入耳之事有顺,有不顺, 因为知道那些不顺的其实亦有其道理(由不惑来), 甚至也属天命(由知天命来),是故应能修养到一切入耳的皆为顺;六为从心所欲不踰矩,到此境界则一切发于心所为,皆合于天命,所以自然可以符合人类社会所形成的规范。这也就是为学修德的最高境界了。“公冶长”篇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

22、短的一段对话。提出对处理 “老、 中、 轻” 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雍也”篇原文;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 “知者乐水,仁 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 先生说: “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 先生说: “智者 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孔子这句话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本章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

23、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孔子将人分成君子与小人,又把君子细分为知者与仁者。何谓知者?何谓仁者?老子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者之知,乃明智之智,是为大智慧,非为小聪明。知者便是那些对自己、对人生、对人性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的人,并且因智慧而超脱;仁者,古人常说:仁者无敌。何谓仁?孔子云: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仁为本心之德,仁者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遵从天

24、理,讲求仁义道德之人。因此:因智慧而超脱的人像流动的水一样快乐;信奉仁义道德的人像沉静的山一样恒久。虽然在孔子的思想里,他更推崇乐山的仁者(仁是孔子的主导思想)。但其实仁者、知者并无高下之别,就像自然界的山与水从无争胜之心,且互为映衬,共成山水。知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述而”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 指根本看不上眼) 。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 “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经常

25、忧愁。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他的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颜渊”篇原文: 颜渊问仁。子

26、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 “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 “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 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 “请问实行的条目。 ”孔子说: “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 “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探究】“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宋代学者朱熹认为: “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 “礼”不

27、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 “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 “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 规矩、 仪节。 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 “仪制” ) 。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

28、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 “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

29、,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 TOC o 1-5 h z 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季氏”篇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

30、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君子有三戒”,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是养生之道,尤其是精神修养之道。当然,青年也要戒斗、戒得,壮年也要戒色、戒得,老年也要戒色、戒斗,只不过从普遍意义上来说,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主要问题,或说主要难关,渡过相应的难关具有关键性的意义。钱穆先生说: “后人言志,多指有为,不知有戒,是亦失之。 ”五 背诵几则你最喜爱的论语。六 作业:1 词语抄写熟记。2 预习老子五章。3第二单元儒道互补之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单元教学目标:1 、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 “礼” “义” “孝” “道”“自然” “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31、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第三课时孟子见梁惠王一、导入:以孔子的话导入:子曰: “ 君子义以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威慑灵公)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教师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 “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 “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义以为质” ,质就是质干、根基的意思。孟子对“仁” “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

32、义”。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接下来,我们看看孟子是怎样高举“仁义”的旗帜,如何去游说诸侯的。(板书课题)二、孟子其人其书因为学生并非是第一次接触孟子,所以对孟子生平的介绍、孟子其人的思想、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对后世的影响、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等的掌握,教师都应该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三、文本内容讲析( 1 )疏通字词,翻译全文文章较短,为语录体散文的代表作。学生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应该没问题。叟:老人。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交征:互相争夺。征,取。弑:下杀上,卑杀尊

33、,臣杀君叫弑。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 、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苟:如果。餍( yan ) :满足。遗:遗弃,抛弃。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 “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 “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 说, 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 怎样使我

34、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2)把握文章的章法和语言特点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35、?”从梁惠王的问话中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君呢?重利、直率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答案:仁义。仁是蕴藏在内的,义是发之于外的为什么?因为王曰 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用铺排手法,破对方观点,先破后立A、文章的章法:梁惠王问:何以利于国?孟子答:提出仁义,当头挡住上下交征利,而国危也危险何在?身死国灭!标举仁义,大义凛然!照应开头,首尾呼应!B、语言特色:善于铺排,句式整饬,语意连贯,斩截痛快!四、拓展延伸问

36、题设计:孟子的“义利观”,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相机点拨!)“重义”只是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在孔孟看来,只顾追求利,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追求,使行动失去准绳。在春秋战国时代,犯上作乱多,原因是对私利的追求。而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私利理解宽泛些: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国家集体利益方向大体一致,追求就没错。不过在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利在人们心目中多指物质利益,同时忽略了精神追求,忽略了道德完善,这样虽有钱,但精神空虚,甚至损人利己。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学学孔孟对利的理性认识,并适应时代的需要,用道德约束人们对利的追求。补充

37、资料:孟子(前372 年前 289 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 “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

38、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孟子思想】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

39、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道德伦理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

40、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 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第二单元儒道互补之老子五章教案单元教学目标:1 、了

41、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 “礼” “义” “孝” “道”“自然” “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第二课时老子五章一、导入: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老子是一个足够神秘的人物。他的出生神秘,在道教的许多典籍中,有很多神话般的记载。(玄妙内篇云: “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 ”又云: “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 ”又上元经云: “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他的

42、生平也足够神奇,有说他(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也有认为老子应该是周太史儋。就连他的著作道德经的产生也众说纷纭,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老子这本书上汲取有益的知识和力量。(这部书虽然很薄(不到六千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张报纸登载),但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整个系列的道家哲学家,都用此书作为他们自己思想的起点。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世

43、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二、一般性的文学常识简介:流行的一种说法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曾任“周守藏之史”,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 又称道德经) 。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五章老子中,可以大致窥见老子的思想核心。( 1 ) 宇宙观“道”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注:第一个以及第三个“道”是名词,道理;第二个“道”是动词,说出。第一个以及第三个“名”是名词,名字;第二个“名”是动词,叫出。 “非常”是“不是永恒”的意思。释义:“道”(如果)可以说得出,它并非一般的“道”; “

44、名”如果可以叫得出,那它也不是永恒的“名”。评析:这里,对“道”的特性进行了阐释:“道可道,非常道”强调了“道 ”的不可言说性,“名可名,非常名”更进一步指出就连“道”这个名称也勉强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因为“道”是很难用某个名称来称呼的 。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注:始:指开端;母:指根源;名:指命名释义:因此,我们用“无”来命名万物的开端,用 “有” 来命名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评析: “无” “有”都是对“道”的特性的说明。说它“无”是因为天地初生时,什么东西都没有,说他“有”是因为万物萌芽于此。换句话说就是, “道”是“无”中“有”, “有”中“无”。第一章突出了“道”的超验

45、特质, 要求人们做事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颇有开宗明义、树立高标的意味。探究:何谓“道”?(教师根据时间自行取舍)(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一存在浑融而成,先于天地分化的现实世界而存在。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它无声无形,廓然无依地自在,没有根本性的迁改;循环反复地运行,永不败灭。可以称之为天下万物共同依归的母本。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名号叫什么,给它加上一个标号说是“道”,勉强给它一个描述,说它是无不包涵的整体存在“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意味着运行,运行意味

46、着广远,广远意味着循环往复。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宇宙里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作为法则。“自然”: “自”便是自在的本身, “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 “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在传统的古书中,道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道”就是路,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中所写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 “道者,

47、径路也。 ”“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 “天道远,人道迩。 ”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孙子所说: “兵者,诡道也。 ”等等。“道” 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 系传所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又如道书所说: “离有 离 无 之 谓 道 。”这 便 同 于 佛 经 上 所 说 的 :“即 有 即 空 , 即 空 即 有 。”玄 妙 幽 微 , 深 不 可 测 了 !选自南怀谨老子他说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本章旨在

48、说明: 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而已。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1,构成世界的实体2,创造宇宙的动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价值观对立统一的永恒法则、 “守柔”政治观“无为”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注: 作:生长:始:拒绝;生:生养(万

49、物);有:占为己有;夫:句首发语词,无义;唯:表原因的语气副词;去:失去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有了丑;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不善。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有互相对立而协和,前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去拒绝。生养了万物却不占为己有,虽然(对万物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却不以为恩泽在己,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才不会失去。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 世间万物存在,都具

50、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在前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展开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译文: 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

51、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没有忧愁。(单个字词注解译文中以颜色区分)评析:本章针对社会病态,老子提出治理的方案。老子先从反面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应该怎么做;老子主张摈弃知识、智慧,摈弃仁义等道德规范。他认为“圣”、 “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

52、: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评析: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

53、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本章后面有一句话: “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政治理想“小国寡民”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注: 什伯之器:指各种各样的器具;甘: 使动用法,使(吃得) 香甜; 美: 使(穿得)漂亮;安:使(住得)安适;乐:使(过得)快乐。译文:国土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

54、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使用。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使人民)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衣服,安全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评析: 本章描画了老子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景象,并略举了几项使社会趋于这种理想状态的措施要略:()减少组织容量,只在较少的人民的基础上组建较小的邦国;()抛弃工具、文化;()减少交往。从系统演化的角度看,如果人类社会的这几个要素都如老子所愿的那样逆转,那么,其结果的确会成为老子所希望的寡民小国。但是,很显然,这几个

55、要素中没有哪一个会真正自然地发生如老子所希望的那种逆转。这就决定了老子的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性。四、作业:抄写字词。预习。第三单元春秋笔法教案文化背景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与春秋相当,同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但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左传的明确纪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7),并在全书最后附上了一段鲁悼公四年(前453)三家分晋的史实。左传最初是单行的,至西晋杜预,始将左传与春秋逐年合并(即“经传合一”),从此相沿不易。左传全文共196 000 多字,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号称“大经”。左传与公

56、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但与后二者重在阐发义理不同,左传更重视对春秋史实 的补充。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杀死,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1 谈谈你对“赵盾弑其君”的看法。提示:礼是宗法社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比如:“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治兵于庙,礼也”; “丹桓宫之楹”, “刻其桷,皆非礼也”;“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

57、礼法的。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观点表示质疑。认为所谓“春秋笔法”模糊了事实真相,给后世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赵盾既然没有杀灵公,为什么史书上要记“赵盾弑其君”?而所谓越境就可以免予责任的说法也是十分荒唐的。可以结合上述两种观点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2从左传大量引用诗经看诗经在春秋时期内政外交中的作用。孔子非常重视对诗经的学习,他曾经说:“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可见,诗经在当时内政外交上的重要作用。刘知几(661 721),字子

58、玄,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 20 岁考中进士,任获嘉县主簿19 年。长安二年 (702) ,开始担任史官,先后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等史职,撰修国史。刘知几长期在,遂发愤著书,史馆供职,能够看到大量的史书,形成了自己的史学观点,遂发愤著书,于唐中宗景龙四年(710) 写成史通。史通分为内外篇,共20 卷。其中内篇39 篇,主要阐述史书的体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13 篇,论述史官的建置沿革、史书的源流和古人著述的得失。内篇中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早已亡佚,因此现在见到的史通只有49 篇,共八万余字。其中,内篇的六家二体和外篇的史官建置古今正史是全书的纲领。史通是中国史学史的奠基之作,

59、建立了很多史学理论。一是对唐以前的史书体例和编纂方法做了全面总结,提出了“六家”“二体”说,并对本纪、世家、列 传、表历、书志、论赞等各种体例,以及序例、题目、断限、编次等各种编纂方法做了专篇论述。二是力主直书实录,反对曲笔诬书。刘知几认为,史书应起到“申以劝诫,树之风声”的作用,不能“曲笔阿时”“谀言媚主”。这种观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传统,并将之提高到自觉的高度。三是提出“史才三长”的理论。刘知几认为,一个史学家应具备三种才能,即史才、史学和史识。史才,指驾驭史料、撰著史书的能力;史学,指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史识,指良好的史学见解和秉笔直书的品德与精神。其中,史识最为重要。“三长

60、”之说对后世史学有很大的影响。直书选自史通。“直书”就是不隐讳事实真相,不饰恶虚美,如实记载历史事实。全文分为四段,主要说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出自己的主张,说明直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 列举历代史家的各种情况,说明直书之难。关于练习一、晋灵公之“不君”反映在如下几件事上: (1) “厚敛以雕墙”,即向人民征收了很重的赋税来装饰宫墙。(2)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即从高台上射弹,看大臣们如何躲避弹丸,以此取乐。 (3)“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即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晋灵公就把他给杀了。杀了以后,还让女人拿着畚箕走过朝堂。(4)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