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篇教学走向专题教学 -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_第1页
从单篇教学走向专题教学 -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_第2页
从单篇教学走向专题教学 -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_第3页
从单篇教学走向专题教学 -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_第4页
从单篇教学走向专题教学 -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单篇教学走向专题教学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思想指导的专题教学具有高效性。利用专题教学逐渐构建起诗歌散文学习的多元化、多层次、多视角、多关联的学习体系。从单篇教学走向专题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行为的突破,也是对低效教学行为的突破。因此,面对课程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将教师和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

2、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全书共六个单元,诗歌、散文各三个单元。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这种群集的诗歌教学,大多立足于单篇教学。相对于单篇教学的零碎性而言,专题教学具有大容量、体系化、高效率的特点,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文本。但在专题教学的课堂上,如何将同一类型的内容组合成一个高效的专题,引导学生构建语言思维体系,达到学习和认知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元的目的,这是亟待一线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谈谈如何使单篇诗歌或散文教学走向专题教学。策略一:以作家经历知人论世感知风格特色1.以时间为序进行串联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

3、、政治黑暗、百姓疾苦,因而其诗被誉为“诗史”。本教材选入他的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三首诗,还有选入人教版必修的登高,同是创作于他在西南漂泊的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也是他人生的最后十年。随着九州节度官兵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后来好友严武忽然去世,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渝州、忠州一带漂泊,765年,他在53岁时写下了旅夜书怀;766年,他在54岁旅居夔州的时候,创作了阁夜;767年,55岁的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有感而发创作了至今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7

4、69年,他57岁,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继而创作了登岳阳楼,一年后病死在湘江上。这四首诗都渲染了广阔宏大的意境,都是诗人把忧国伤时之情与个人身世凄凉之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品。将四首诗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杜甫诗学习专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杜甫思想情感及写作风格的了解。2.领略不同内容,丰富理解李杜诗篇万口传,读李白的将进酒,感慨他“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而生发的时不我与的悲愤,转眼又赞叹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自信;读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他“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失落而唏嘘,又为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而敬仰;读他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不觉被他“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苦恼而感染,又从他秉烛夜游、畅叙天伦的恣意中得到超脱学习李白这几首诗,我们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寂寞愁苦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积极入世的李白。这便是李白的风格:哀而不伤,悲而能壮。欢乐与忧伤同在、希望与失望并存、旷达洒脱与猎取功名兼备,这是矛盾的李白,也是最真性情的李白!策略二:以诗派风格理解主题与情趣之异1.同一诗派,不同的主题理解花间词派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浓艳为主,温庭筠和韦庄被并称“温韦”,选修教材中各选了一首他们的菩萨蛮,两首词同属于花间词,但是在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呢?我们可以立足于此开展比较阅读,理解两首词各自的主题内涵

6、。另外,北宋词人周邦彦,上承花间词,开婉约词风气,他笔下的苏幕遮与韦庄的菩萨蛮(其二)同样描绘了江南美景,这二者之间又有何异同?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少妇形象又与温庭筠菩萨蛮中的少妇形象有何异同?同是描写女性形象,这两者中的少妇和韦庄笔下菩萨蛮(其二)的沽酒女又有何异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我们可以同时联系这四首词去比较理解花间派和婉约派的风格特点,体会相似风格诗词的不同思想内涵。2.同一诗派,也有情趣之异山水田园诗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题材之一。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和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课外补充)同属于山水田园诗的典范之作,可联合起来作为范例,讲解唐代山水田园诗专题内容。在夜归鹿门歌中,作者

7、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但同时又流露出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怀的情绪,体现了他的隐居只是在现实情况下迫于无奈的选择,所以整首诗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在积雨辋川庄作中,诗人独处空山松树之下,静观木槿朝开暮落,感悟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修身养性,从表面上看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厌倦尘世喧嚣,回归自然和原始真我的闲情逸致;而山居秋暝则是通过描绘“空山”“新雨”“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渲染出一片清澈澄明静谧的氛围,展现出禅境中的“清静”之意,又体现了美好诗境中的禅意,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的怡然自得。王孟二人都用

8、一种自然清新的笔调,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愉快,神韵天成,但又情趣各异。策略三:以主题理解彰显家国情怀,培养道德情操1.感悟深沉的爱国情感姜夔的扬州慢和李煜的虞美人浪淘沙很好地诠释了黍离之悲、亡国之痛。“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金兵侵略长江流域,洗劫扬州后,那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其囚徒生活下的屈辱和满腔愁绪用一曲虞美人传唱了千年;梦里梦外,天上人间,身份错位、繁华不再、人生无常,即使“独自莫凭阑”,但大浪淘沙东流

9、去,他内心对故国江山的无比眷恋和对国破家亡的千古遗恨依然无法消解。从这三首词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物是人非、不堪回首的悲痛。我们共读此词,共品古人深沉的爱国情感!2.以史为鉴,培养忧患意识欧阳修和苏洵生活在同一时代,同是面临着腐败的北宋王朝,他们分别创作的伶官传序和六国论,都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深沉的忧思,分别有何特点?另外,同是借六国与秦国之事,达到借古讽今目的的史论文,除了选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苏洵的六国论、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外,还有必修贾谊的过秦论。这三篇文章尽管写作时代不同,作者各异,但在写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把这三篇文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阅读专题,借此体会

10、此类史论文的特色以及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3.仁爱至上,向善而行刘心武曾语,人生在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面对侄儿之死,韩退之悲痛至极,在祭十二郎文中连发三问:“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体现出作者对侄儿之死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和遗恨,感人肺腑。而幼年失恃、青年丧祖、中年丧偶的归有光,他的项脊轩志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让人唏嘘不已!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评语)。鉴古思今,

11、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亲情与前途的两难选择下,我们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发生?李密的陈情表中说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种“区区不能废远”的祖孙深情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将这三篇文章结合起来学习,共同感受骨肉情深的亲情,警醒自己,要把握当下,仁爱至上,向善而行!课程标准指出:“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基于语文生活的多文本、多情境、多样化特点,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引下研读中华传统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