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教案计划_第1页
互换性教案计划_第2页
互换性教案计划_第3页
互换性教案计划_第4页
互换性教案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互换性教案计划1 一、课 题:第一章 绪论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了解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基本内容,明确精度设计的任务。 (2)了解机械产品的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一般遵循 “互换性”原则的理由。 (3)掌握互换性概念的基本内容,互换性的作用、种类及其应用。 (4)掌握实现互换性的条件公差标准化和测量技术的基本内容。 (5)了解公差标准化应用实例标准尺寸的应用。 (6)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基本要求。 四、重点、难点: 重点: 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基本内容;互换性的概念、作用、种类及其应用;公差标准化和测量技术的基本内容;公差标准化应用实例标准尺寸的应用。 难点: 互换性的概念

2、、作用、种类及其应用;公差标准化和测量技术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不仅进行理论讲授,更通过“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减速器 ”案例的导入,结合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课程,让学生了解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基本内容以及机械产品的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一般遵循 “互换性”原则的理由。以汽车的生产为例,引出并说明实现互换性的条件公差标准化和测量技术的基本内容。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习题与练习

3、填空题(1)、(2)、(3);选择题(2)、(3);简答题(2);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9.1 9.2 班 次 5、6 1、2 九、授课效果分析: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 简单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理论基础,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 2、导入课题 机械产品的设计通常除了产品的总体开发、方案设计、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强度和刚度设计计算之外,还必须进行机械产品的精度设计;而几何量精度设计是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重要内容。几何量精度设计是否正确、合理,对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对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重要影响,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本课程就是讲述如何

4、对机械产品进行几何量精度设计的,是高等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使联系机械设计与后续机械加工工艺等课程的桥梁。 3、教学内容 讲稿 4、课堂总结 本次课的重点内容一是互换性的概念,种类及应用;另一个是实现互换性的条件公差标准化和测量技术的基本内容。 5、布置作业 填空题(1)、(2)、(3);选择题(2)、(3);简答题(2); 2 一、课 题:?2.1 极限与配合基本概念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掌握有关尺寸、偏差、公差和配合的词汇和基本概念。 (2)掌握有关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公差的计算,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3)掌握有关极限间隙或过盈、

5、配合公差的计算,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4)掌握绘制轴、孔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的基本要领。 (5)学会利用公差带图解和配合公差带图解分析有关“极限与配合”的问题。 四、重点、难点: 重点:有关尺寸、偏差、公差和配合的词汇及基本概念;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公差的计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关极限间隙或过盈、配合公差的计算。 难点:利用公差带图解和配合公差带图解分析有关“极限与配合”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不仅进行理论讲授,更通过减速器的三个主要零件:输出轴、带孔齿轮和箱座零件图的导入,结合机械制图等课程,说明尺寸、偏差、公差和配合的词汇及基

6、本概念,让学生清楚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公差的标注、计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填空题(2);选择题(10);计算题(1);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9.8 9.9 班 次 5、6 1、2 九、授课效果分析: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 复习互换性的定义和分类;机械产品在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为什么要遵守互换性?为什么说技术测量是实现互换性的重要手段? 2、导入课题 机械产品的几何量精度设

7、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在产品零件图上标出各处尺寸公差,在装配图上,确定各零件配合部位的配合代号和其他技术要求并标注在装配图上。那就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极限与配合中词汇和基本规定,掌握应用国家标准进行机械产品的精度设计方法,包括:尺寸公差和配合的选择及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 3、教学内容 讲稿 4、课堂总结 本次课主要讲了极限与配合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有关尺寸的: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公差的概念;三种配合种类。要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来分析有关极限与配合的问题。 5、布置作业 填空题(2);选择题(10);计算题(1) 3 一、课 题:?2.2极限与配合

8、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及规定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掌握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基孔制、基轴制等基本概念。 (2)了解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表格的由来及特点并会查表。 (3)理解公差带各参数的含义并熟练掌握几种标注形式。 (4)掌握配合代号意义并能采取正确形式在装配图上进行标注。 (5)了解一般公差的概念、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 四、重点、难点: 重点: (1)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基孔制、基轴制等基本概念; (2)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表格的由来及特点并会查表; (3)理解公差带各参数的含义并熟练掌握几种标注形式; (4)掌握配合代号意义并能采取正确形式在装配图上进行标注;

9、 难点: (1)解公差带各参数的含义并熟练掌握几种标注形式; (2)握配合代号意义并能采取正确形式在装配图上进行标注;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不仅进行理论讲授,更通过几个具体的轴、孔的公差带,练习标准公差值表和基本偏差值表的查表,进一步加深关于有关尺寸、偏差、公差的关系的理解。再结合钻套、衬套和钻模板的零件图,进行相关尺寸与配合的计算与标注,为实际生产应用打好基础。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10、填空题(1)、(3)、(5);选择题(1)、(2)、(3);计算题(3);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9.15 9. 16 班 次 5、6 1、2 九、授课效果分析: 十、 1、复习 以一公差带为例,判断其基本尺寸、极限尺寸、偏差、公差。给出一对配合的公差带,分析属哪种配合,并计算其极限间隙或过盈,绘出其配合公差带图。 2、导入课题 实现“尺寸公差和配合”标准化,就必须掌握标准的有关内容和规定,为应用打下基础。本节主要讲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极限制和配合制。 3、教学内容 见讲稿。 4、课堂总结 本节几个知识点:熟悉标准公差等级和标准公差值表、熟悉基本偏差的种类代号和基本偏

11、差值表、基孔制基轴制配合的意义和配合代号的标注。 5、布置作业 填空题(1)、(3)、(5);选择题(1)、(2)、(3);计算题(3); 4 一、课 题:?2.3 零件的尺寸精度和配合的设计 ?2.4 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了解零件尺寸精度和配合设计主要内容。 2、熟悉配合制选择的原则。 3、掌握尺寸公差等级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4、掌握配合的选择任务、方法和步骤。 5、了解滚动轴承的结构。 6、熟悉滚动轴承的精度规定。 7、掌握正确选择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带的基本原则、方法、何步骤。 四、重点、难点: 重点:尺寸公差等级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12、、配合的选择任务、方法和步骤以及正确选择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带的基本原则、方法、何步骤。 难点:配合的选择任务、方法和步骤以及正确选择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外壳孔公差带的基本原则、方法、何步骤。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通过减速器输出轴上轴颈与齿轮的配合,练习如何根据产品的工作条件、性能要求及加工工艺等进行零件的尺寸精度和配合的设计。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类比、查表等确定减速器输出轴上滚动轴承与轴、滚动轴承与外壳孔的配合与精度设计。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

13、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习题与练习 填空题(4)、(6)、(9);选择题(4)、(6)、(11);计算题(3);简答题(2)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9.22 9.23 班 次 5、6 1、2 九、授课效果分析: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 1、复习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上次课内容:什么是极限制?标准公差系列和基本偏差系列的特点?公差带的代号及常见标注形式?两种配合制的代号?一般公差的特点? 2、导入课题 在前述零件精度与配合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零件的尺寸精度和配合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具体如何进行

14、设计。这都是本次课要讲的内容。 3、教学内容 讲稿 4、课堂总结 本次课主要讲了零件的尺寸精度与配合的设计,重点是精度与配合的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还有滚动轴承的精度及配合的选择,重点是与轴承相配合的轴颈,外壳孔的尺寸及精度设计。 5、布置作业 习题与练习 填空题(4)、(6)、(9);选择题(4)、(6)、(11);计算题(3);简答题(2) 5 一、课 题: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 ?3.1 概述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理解测量的概念,测量过程的四要素。 2、熟悉常用计量单位及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3、熟悉量块的特点,明白量块按级、按等使用的意义。 4、计量器具的分类和技术性

15、能指标。 5、测量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四、重点、难点: 重点:测量的概念和测量过程的四要素;量块的特点、量块按级、按等使用的意义;计量器具的分类和技术性能指标; 难点:量块按级、按等使用的意义;量器具的分类和技术性能指标;测量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并以量块实物介绍量块的使用,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为例,解释计量器具的指标及常用的几种测量方法。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

16、红兵 主编; 七、作业: 选择题(1)、(2);判断题(2)、(3);简答题(1)、(5)。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9.29 9. 30 班 次 5、6 1、2 九、授课效果分析: 十、 1、复习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上次课内容:零件尺寸精度设计包括哪几部分内容?配合选择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滚动轴承的精度及公差带特点?轴承配合件的精度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 2、导入课题 第一章曾提到:要实现互换性有两个条件,其中必要的技术测量是手段。本次课主要讲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工具的常用指标及常用的测量方法。 3、教学内容 讲稿 4、课堂总结 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述测量的意义、测量的基本概

17、念,常见的几种计量器具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和特点,并介绍了一种新的量具:量块。 5、布置作业 选择题(1)、(2);判断题(2)、(3);简答题(1)、(5)。 6 一、课 题:?3.2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并区分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2、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 3、掌握随机误差的特性及评定; 4、熟悉如何界定系统误差及粗大误差; 5、熟练掌握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步骤。 四、重点、难点: 重点:测量误差的概念;随机误差的特性及评定;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步骤。 难点:随机误差的特性及评定;直接测量列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步骤。 五、教

18、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并以一次实际的工件测量为例,讲述测量方法,测量步骤,重点练习对测量列进行数据处理以得出正确的测量结果。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填空题(1)、(2);选择题(3);判断题(1);简答题(6)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10.6 10.7 班 次 5、6 1、2 : 九、授课效果分析十、 1、复习 简单回顾上次课内容:测量的概念、测量方法的分类、几种常用的测

19、量器具及其测量指标等。 2、导入课题 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也就是会影响测量的精确程度。那么本次课就讨论测量误差以及如何对存在测量误差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3、教学内容 讲稿 4、课堂总结 本次课主要讲述什么是测量误差,如何比较测量的精度,并通过分析测量误差的来源,对数据进行处理来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 5、布置作业 填空题(1)、(2);选择题(3);判断题(1);简答题(6) 7 一、课 题: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4.1 概述 ?4.2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功能要求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了解形位误差对零件的使

20、用功能的影响; 2、熟悉几何要素的分类、形位公差项目及其符号; 3、理解形位公差带的含义、形位公差的功能要求及其公差带; 4、熟练掌握形位公差的标注; 四、重点、难点: 形位公差的功能要求及其公差带、形位公差的标注。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课本知识,并结合国家标准,系统、详尽的介绍形位公差的各项规定;以减速器中的零件为例,练习在机械产品的零件图上进行正确的标注。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填空题(8)、(9);选择题(1 )、( 2 )、

21、(4);标注题(2)、( 4);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10、13 10、14 班 次 5、6 1、2 九、授课效果分析: 十、 1、复习 复习测量的意义、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的应用。 2、导入课题 机械产品在加工时不仅尺寸会存在误差,其形状,几何要素的相互位置关系等也不会和理想值完全一样。本章内容就是讨论零件的形位误差对使用功能的影响,一般都存在哪些误差,如何在图上进行标注以进行控制。 3、教学内容 讲稿 4、课堂总结 本次课主要讲了零件几何要素的分类、形位公差项目,重点是理解各项形位公差的功能要求,并应在图上能熟练标注形位公差要求。 5、布置作业 填空题(8)、(9);选择题(1 )、(

22、 2 )、(4);标注题(2)、( 4); 8 一、课 题:?4.3 公差原则 ?4.4零件的形位精度设计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熟悉公差原则的有关术语及符号; 2、掌握各公差原则下,被测要素的合格条件、应用场合、检测方法及标注。 3、掌握形位精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4、能参考机械产品的工作要求,手册等对其进行形位精度设计。 四、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公差原则的有关术语及符号;各公差原则下,被测要素的合格条件、应用场合、检测方法及标注;对机械产品进行形位精度设计。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公差原则中的相关术语较多,理解上有一定难度。在介绍独立原则和相关原则的过程中,要结合实例

23、,从图样标注、被测要素合格条件、遵守的边界、应用场合、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所用的计量器具等几方面逐一介绍。结合减速器输入轴和箱座,在分析零部件的工作场合、性能要求后,重点介绍应用国家标准的基本方法、步骤,初步掌握机械产品的零件形状和位置精度的设计方法和具体要求。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填空题(3)、(5)、( 7);填表题 图4.65;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10.20 10.21 班 次 5、6 1、2 : 九、授课效果分析十、 1、复

24、习 复习几何要素的分类,形位公差项目、符号、意义及标注;形位精度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方法和步骤。 2、导入课题 在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中,一些几何要素不仅有尺寸公差要求,而且还有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为了满足某些配合性质、装配性以及最低强度要求,对这些要素提出了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差原则就是处理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关系的一项原则。 零件的形位误差对机械产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有很大影响,因此要保证其功能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对零件的形位精度要进行合理设计。 3、教学内容 讲稿 4、课堂总结 本次课一个重点是讲述形位公差原则的本质,各种公差原则的标注、意义及检测,其中有关公差原则的一

25、些术语及符号要仔细理解;另一个重点是形位精度的设计,包括设计要确定哪些内容,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等。 5、布置作业 填空题(3)、(5)、( 7);填表题 图4.65; 9 一、课 题:?4.5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评定与检测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明确什么是形状误差、什么是位置误差; 2、理解评定形状误差的最小条件原则和最小二乘原则; 3、掌握评定位置误差时,基准的几种建立方法; 4、理解五种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5、熟悉几种常见的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 四、重点、难点: 重点:评定形状误差的最小条件原则和最小二乘原则;评定位置误差时,基准的几种建立方法;几种常见的形状和

26、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 难点:评定形状误差的最小条件原则和最小二乘原则;基准的几种建立方法。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形位误差的评定与检测中,有些原则、方法不容易懂。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形位误差项目的测量,需要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实际的操作才能真正掌握形位误差的评定与检测,保证零件的互换性要求。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填空题(12);选择题(5)、( 12 );计算题 (1);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10.25 10.26 班 次 5、

27、6 5、6 : 九、授课效果分析十、 1、复习 复习几大公差原则,掌握其基本内容、控制边界及应用场合。以提问的形式回顾形位精度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各遵循什么原则。 2、导入课题 机械产品的零件图上,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确定了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为了实现零件的互换性要求,要在零件加工之后,对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进行检测,所获得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值应小于或等于公差值。因此涉及到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评定与检测问题。 3、教学内容 讲稿。 4、课堂总结 掌握评定形状误差的两大原则:最小条件原则和最小二乘原则。评定位置误差时要注意基准实际要素本身也存在形状误差,建立基准应符合最小条件原则或在保证零件功能要求

28、的前提下,采用模拟方法体现基准要素。熟悉几种常用形位误差项目的检测器具、方法和步骤。 5、布置作业 填空题(12);选择题(5)、( 12 );计算题 (1); 10 一、课 题: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其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和特征参数; 3、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和标注; 4、掌握几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 四、重点、难点: 重点: 表面粗糙度的高度特征参数及标注。 难点: 高度特征参数的选用。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表面粗糙度是零件的几何参数的精度指标之一。通过对本节的理论学习,了解

29、表面粗糙度、取样长度、评定长度、基准线的概念;并以减速器的输出轴为例,通过分析其工作要求,参考国标规定,对其各部位进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并正确在图上标注出来;结合实验,掌握几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如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轮廓法等。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填空题(1)、(2);选择题(2)、(3);判断题(1)、(2)、(3);简答题(1)、(2)。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11.1 11.2 班 次 5、6 5、6 : 九、授课效果分析

30、1、复习 与尺寸误差相比,什么是形状误差、什么是位置误差;提问什么是最小条件原则;复习五种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 2、导入课题 零件在加工完后,会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差。如尺寸误差,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以及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即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功能也会产生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检测、控制,从而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3、教学内容 讲稿。 4、课堂总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功能的影响,掌握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和参数,以及在图纸上的标注方式。学会按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选择表面粗糙度数值,并会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可结合减速其中输出州和输入轴的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31、标注来加深对上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布置作业 填空题(1)、(2);选择题(2)、(3);判断题(1)、(2)、(3);简答题(1)、(2)。 11 一、课 题:线性尺寸的测量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二、课 型:实验 三、目的要求: 1、熟悉常用计量器具的结构和用法; 2、了解立式光学比较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立式光学比较仪的操作技能; 4、了解JB3C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5、掌握表面粗糙度测试仪的操作技能。 四、重点、难点: 重点:立式光学比较仪的操作技能、表面粗糙度测试仪的原理和操作技能。 难点:立式光学比较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内径式百分表的结构和用法。 五、教学

32、方法及手段: 在学习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结构、原理,并通过实际检测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正确分析处理,从而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主编 乜红梅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填写实验报告。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11.8 11.9 班 次 5、6 5、6 : 九、授课效果分析通过实际测量,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熟悉了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33、又对测量的要素,测量方法、精度,以及测量数据的处理有了更深刻、扎实的认识。 十、 1、复习 考虑本次实验的内容,让学生提前复习一下有关测量,尺寸公差尺寸误差、表面粗糙度及极限量规的知识。做实验前科以提问的方式巩固以下内容: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的区别、尺寸公差与尺寸误差的关系、评定表面粗糙度有哪些常用参数、光滑极限量规的种类和使用特点等。 2、导入课题 工件在加工完后,表面存在尺寸误差,宏观及微观的几何形状误差、还有各几何要素间存在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误差等。这些误差的存在会对机械产品、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对它们规定合理的公差,并进行检测,保证其合格性和互换性。本次课的内容就是对几何

34、参数进行检测,熟悉测量仪器的 用法及对数据的处理,以求尽量提高测量精度。 3、教学内容 见实验内容讲稿。 4、课堂总结 本次课主要是用常用测量器具,进行线性尺寸的测量;用立式光学比较仪对塞规进行检测并判定合格性;用JB3C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工件表面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及评定。 5、布置作业 填写实验报告 12 一、课 题:第七章 零件典型表面的的公差配合与检测 ?7.1键与花键的公差配合与检测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了解键的作用; 2、了解单键的几种结构形式及其应用场合; 3、掌握普通平键的联结结构及公差配合; 4、掌握花键的优点、定心方式、几何参数及标注。 四、重点、难

35、点: 重点:普通平键的联结结构及公差配合和花键的优点、定心方式、几何参数及标注。 难点:花键的定心方式、几何参数及标注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结合图表讲述单键及花键联结的结构、公差与配合及标注。并以减速器输出轴端(45mm)为例,分析键的形式,选择键的规格尺寸,并确定相应键槽的尺寸与公差、确定轴槽的形位公差项目、等级及公差值,确定轴槽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最后将选择结果标注在图上。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7.6.1 填空题(1)、(2)

36、;选择题(1);判断题(1)、(2)、(3);问答题(1)。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11.15 11.16 班 次 5、6 5、6 : 九、授课效果分析十、 1、复习 简单复习表面粗糙度产生的原因、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及常用评定参数的选择标注。 2、导入课题 键联结是机械产品中应用广泛的结合方式,通常用于轴和轴上零件之间的联接,用来传递扭矩和运动,有时在轴上传动零件中起轴向的导向作用。本节就通过输出轴与带孔齿轮联结、输出轴与联轴器的联结,来掌握键联结和花键联结的配合精度的选择标注及检测。 3、教学内容 见讲稿。 4、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了键的作用、种类;重点掌握普通平键联结的结构

37、形式、配合尺寸及键槽的相应尺寸、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选择标注;还要掌握花键的优点,特别是矩形花键的几何参数及定心方式。 5、布置作业 7.6.1 填空题(1)、(2);选择题(1);判断题(1)、(2)、(3);问答题(1)。 13 一、课 题:?7.2螺纹的公差配合与检测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了解螺纹联结的种类及各自的要求; 2、掌握米制普通螺纹的基本牙型和几何参数; 3、掌握螺纹几何参数偏差对螺纹结合精度的影响; 4、熟悉普通螺纹及机床丝杠、螺母的标注。 5、熟悉螺纹的常用测量器具和方法。 四、重点、难点: 重点:螺纹联结的种类及各自的要求、普通螺纹及机床丝杠、螺母

38、的标注; 难点:螺纹几何参数偏差对螺纹结合精度的影响、螺纹的常用测量器具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以米制普通螺纹为例,讲述螺纹的基本牙型和几何参数并详细分析螺纹几何参数对螺纹结合精度的影响。并以减速器上、下箱体固定螺栓螺母的结合为例,练习并掌握螺纹配合精度的选择与检测。 六、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王伯平 主编;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陈于萍等编;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指导书 徐红兵 主编; 七、作业: 7.6.2 填空题(1)、(3);选择题(1)、(2);判断题(1)、(2)、(3);问答题(1)。 八、授课记录: 授课日期 11.22 1

39、1.23 班 次 5、6 5、6 : 九、授课效果分析十、 1、复习 重点复习键的种类,普通平键的结构形式及配合尺寸,花键的优点及其参数标注。 2、导入课题 在机电产品中,我们经常见到通过螺纹联结的方式,把许多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将部件、整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座上;将构件通过螺纹联结形成桥梁、厂房等不同的珩架结构;也可通过螺纹联结的方式形成运动副传递运动和扭矩。同一规格、不同厂家生产的大量螺纹零件,使用过程中是怎样实现零件互换性呢? 本节通过对米制普通螺纹、传动丝杠与螺母的公差与配合的介绍,解释说明螺纹零件实现互换性的条件。 3、教学内容 见讲稿。 4、课堂总结 本节重点讲述了螺纹

40、的种类及各自的使用要求;普通螺纹的牙型和几何参数;其中螺纹的几何参数偏差对螺纹结合精度的影响要仔细理解,结合作用尺寸理解记忆螺纹的作用中径的概念及公式。再一个重点是熟悉普通螺纹,机床丝杠螺母的标记。 5、布置作业 7.6.2 填空题(1)、(3);选择题(1)、(2);判断题(1)、(2)、(3);问答题(1)。 14 一、课 题:?7.3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与检测 二、课 型:课堂讲授 三、目的要求: 1、熟悉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2、了解齿轮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3、掌握单个齿轮及齿轮副的精度评定指标和单个齿轮主要偏差项目的检测方法; 4、熟悉圆柱齿轮的精度标准和精度设计方法和步骤。 四、重点、难点: 重点: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圆柱齿轮的精度标准、单个齿轮的精度评定指标及主要偏差项目的检测方法; 难点:单个齿轮及齿轮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