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方法讲座课件_第1页
历史复习方法讲座课件_第2页
历史复习方法讲座课件_第3页
历史复习方法讲座课件_第4页
历史复习方法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复习方法讲座历史复习方法讲座选择题如何得高分?目前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特点:.答案具有唯一性.考查功能多,覆盖面广、信息量大. 题目类型形式多样,灵活多变 .对考生能力要求全面,归纳性、综合性强,加上评分标准化、客观公正 得选择题者得天下 在文综合分中选择题占到分选择题如何得高分?目前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特点:.答案具有唯一常见选择题及解题方法(一)1筛选法 2排除法 3简化法 4替换法 5直接联想法 6作记号法 7.题干还原法 8猜测法 9.选项中出现这些绝对化的词一般判断为错:均、彻底、都、完全、绝对、始终、一直等。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

2、到正确选项为止。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

3、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题干还原法: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猜测法: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时有以下规律:一般情况下,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则为错误;选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正确的可能性小;选择句子最长的选项;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则大致看一下做好的题目中ABCD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

4、常见选择题及解题方法(一)1筛选法 2排除法 3简化法1最佳(程度)选择题【特点】多有“最主要”、“最重大”主要、重要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方法】 ()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然后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 ()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如果几项都正确,看哪一个外延最大。 【例题】 常见选择题型及其解题技巧(二)(2009广东单科)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C英国“世

5、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解题思路】根据巴拿马运河开通、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与D答案不符,印度向英出口棉花、法向俄国输出资本与B不符,排除B,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与C无关,而交通的发展,原料、劳力、资本的输出,是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最主要的。答案:A. 1最佳(程度)选择题【特点】多有“最主要”、“最重大”主要2因果选择题 【特点】 1.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2.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 3.命题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6、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 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做题时要注意: (1)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2)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例题】(2009广东卷)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其中最主

7、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项。答案:C2因果选择题 【特点】 1.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BB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特点】 【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

8、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例题】(2008广东单科)19世纪,西方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伽利略【解题思路】本题可运用排除法。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和提出力学三大定律引领人类进入科学时代。B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对上帝造人说提出挑战;D伽利略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正确性,三者均动摇神学权威。C符合题意。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4推理选择题 【特 点】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

9、题,可以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 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例 题】 (2009全国文综卷12)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解题思路】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 A4推理选择题 【特 点】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5排序

10、选择题 特点 此类题目是要求我们根据题目要求,把历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 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例题】(2009山东高考基本能力测试卷)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

11、序是A B C D【解题思路】项是在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喊的口号;是节选在保卫黄河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广为传播的口号;是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军民自发掀起抗击日军时喊的口号,是在台湾保卫战时期;是在五四运动时期;D5排序选择题 特点 此类题目是要求我们根据题目要求,把历事6组合选择题 特点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首先,选定一个

12、绝对正确或绝 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其他排 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选出正 确答案。【例题】 (2009山东高考基本能力测试卷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是“两弹一星” 青藏铁路 大庆油田 三峡水利工程 A B C D 【解题思路】 “两弹一星”是在“文革”十年中取得的国防方面的成就,排除;大庆油田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十年时期取得的成就,排除项;青藏铁路于1979年建成,1984年投入运营。后来进行改造,2007年全线通车。三峡水利工程共分三期,1994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历时17年。C练一

13、练王莽说:“秦为王道,残灭诸侯以为郡县,欲擅天下之利,故二世而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王莽认为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是秦灭亡的原因此观点揭示了秦亡的基本原因,是正确的此观点混淆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错误的 郡县制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A、 B、 C、 DC6组合选择题 特点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7比较选择题 特点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 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例题】(2009广东单科)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4、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A4.6 B3个 C2.5个 D0.55个【解题思路】此题实际要求我们比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四个阶段发展速度,其中1896-1911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C7比较选择题 特点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8.新情景新材料选择题 特点受“一标多本”的影响,此类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我们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

15、鉴。 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解题方法【例题】 (2009山东高考综合能力测试)下列对历史事件发生背景的描述准确的是A圆月高悬的夜晚,伟大文学家屈原投汨罗江而亡B张骞出使西域时,友人弹奏阳关三叠以表达惜别之情C金田起义发生时,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南昌起义发生时,江淮大地已过了梅雨期【解题思路】此题要求考生判断材料提供的情景是否史实。A项屈原投江是在端午时期,不可能夜晚圆月高悬;B项阳关三叠又名阳

16、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而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C项金田起义在1851年,而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南昌起义是八月,江淮地区梅雨是五六月。D8.新情景新材料选择题 特点受“一标多本”的影响,此类选择题9概念选择题 特征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

17、,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例题】 (2009广东单科)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思路】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封建社会”与“分封建国(分封制度)”这一概念的理解“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制”,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形态概念,原意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A9概念选择题 特征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怎样做好主观材料题怎样做好主观材料题材料问答题解答方法根据要求;紧扣题意;抓关键词;分点回答;历史语言。一、准确审题主要审:时

18、间 ;人物;空间;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材料问答题解答方法根据要求;一、准确审题二、紧扣题意:“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 “问什么”时间、关键词。 如“原因、背景”还是“过程”“结果、作用、影响等”; “怎么问”答题方式,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等”“指出”“分析”“评价”“简要说明”等。二、紧扣题意: “问什么”时间、关键词。 如“原因材料题答题方式的一般解题技巧第一类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第二类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第三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概述、说明、指出等第四类对比两则材料,进行说明或分析异

19、同第五类简述的启示或认识从指定材料中得出答案从指定材料中及书本中得出答案从书本中得出答案从指定材料中得出答案从自己脑子中得出答案材料题答题方式的一般解题技巧第一类根据材料(含图表材料)三、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文字材料信息的获取)(1)带着问题读材料。(先看问题后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2)尽量用试题所涉及的教材内容回答问题。(3)读材料时,要重视材料出处;重视导读词;重视标点符号。(4)善于利用试题背景材料中有效信息来确定答案。 三、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1)带着问题读材料。(2)尽量用四、怎样表达(书写规范) 1、形式上要“三化”: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网上阅卷特点,要求学生一定

20、要将答案写在相应的位置上,以避免可能的丢分。网上阅卷信度高,速度快,故规范答题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段落化”指所需要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之类序号分隔,使要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整齐洁净。书写字体要大小适中,防止过小或过大。四、怎样表达(书写规范) 1、形式上要“三化”:段落化、序号2、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多个角度来回答)。明显角度较易确定,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

21、到2个要点,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史论结合,避免文学化语言。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最多用2至3句话表述即可。(同一个方面不要用很多的语言来阐述。) (文字表达简要:简:简洁、不罗嗦;份量足,要点一个不漏。要:把核心本质的东西表达出来,千万不要省略。)2、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3、注意解答的细节:(1)审定材料的观点(有论点,一要判断正误;二要分清有几点;三要看从哪几个角度)(2)审准代词含义(它,及其的其等),注意连词(看到点有或问几点);(3)要看分值分布(分少有话少话,分多即使话少也要深挖)(4)要注意动态回答(历史变化:要有动态语言

22、,常是由什么发展到什么,不能静止表达。)3、注意解答的细节:基本的答题模式(1)原因型:抓阶段特征,以面带点;(2)影响型:抓试题中心,以课标带要点;(3)特点型:由具象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4)变化型:由什么到什么;基本的答题模式(5)认识型:区分两种不同的表述: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类似经验教训和启示)如何认识某一历史现象?(类似评价或评述)(6)论证型: 答案一般包括三个部分:观点、史实和结论;试题一般有三种类型:选择论证、判断论证、直接论证;基本方法:论点和论据一致;论据要完整、真实、科学、充分;论证过程要具有逻辑性;(5)认识型:区分两种不同的表述: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类似(7)

23、关系型:两者之间;前者对后者;后者对前者。(8)评价型:积极和消极;事物抓内容,人物抓事迹,但又放置于当时的历史时段中去评价)。(9)比较型:比较历史事物或人物,一定要找到比较项,特别注意,其前提是具有可比性。(10)提示型:结合或联系XX,回答某问题,一定要回答XX的内容;(7)关系型:两者之间;前者对后者;后者对前者。(2007年广东高考第29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变革,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