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常用)_第1页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常用)_第2页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常用)_第3页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常用)_第4页
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常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一、材料分析题(共 45 题)1.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他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实施耕种。他年老时,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材料二:他全身心的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因治水有功,舜年老时,把部落联盟首 领的位子让给了他。材料三: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 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他继位后扩大了哪一部落的势力和 影响?(3)两则材料中继承人的产生办法被称为什

2、么制度? (4)材料三中记述了大禹采用哪种治水方法取得了成功? (5)大禹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桀本是亡国 君,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始称殷,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 野,纣死商亡西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分封制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 前。 ”这是历史爱好者编写的一段歌谣,请结合歌谣内容及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大禹建夏将王位传给儿子启, 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 也有人认为是历史的倒退,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2) “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

3、”双方的这次大战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认为 周武王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除商亡周兴外,上述歌谣中还涉及哪几个王朝的更迭?你认为几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 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 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华夏之祖】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 (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 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黄帝陵(如下图)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民主政治】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

4、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 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 史记 五帝本纪(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 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4)【杰出首领】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回答问题: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4.材料一

5、:材料二:观察图片,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的建造者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房屋分别位于什么流域?造成他们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观察材料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描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根据所学 知识,最少涉及两个知识点,发挥想象力,语句要通顺完整。)5.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 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1)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做出突出贡献

6、的两个人是谁?他们的部落起源于哪个流域? (2)材料二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并举一例说 明。6.看图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以上两种住房分别对应我国农耕时期什么原始居民?房屋的名称分别叫 什么?他们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此图反应了西周的什么制度?自上而下依次分成哪四个等级?该制度的 影响是什么? 7.材料一: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 不同意, 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 以考验其才能, 结果不行, 大家又推荐舜, 说他很能干。 于是舜协助尧 20 年,又代尧摄行政事

7、 8 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 盟的事务。材料二: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 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 17 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材料三: “禹传子,家天下。 ” (1)从材料一、材料二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三中的“子”是谁?反映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3)通过以上材料反映的两种制度,你觉得哪个制度好?为什么? 8.根据你这两个月的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识读图片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

8、,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 我先。 ”材料三:早在中华文明起源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黄河边生息劳作,繁衍发展。 (1)上面两幅图片表明原始人类已经过上定居生活。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居住 的房屋。造成上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轩辕”是谁?他和谁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你认为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 的发展历程中拥有怎样的地位? (4)为什么中国人常常称自己是“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图一中是什么制度? 图中是谁继承王位形成的制度?

9、(2)请分别写出图二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最后完成“扫六合” 的是哪个诸侯国?(3)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 800 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 170 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 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 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 势?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

10、礼,城 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 其选也。 是为小康 礼记 礼运材料三: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 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问题:(1)两则材料描述了哪两种制度?(2)从何朝起出现了材料二的情况?(3)材料三描述了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统治者将土地和人民分给了谁?(4)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5)这种制度的内容是

11、什么?(6)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11.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史记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 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 “霸诸侯,一匡天下”说的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之所以能称霸的重要 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其国力强盛。请写出 春秋首霸姓名。 (2)材料二中“坏井田,开阡陌(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

12、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 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 (3)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跻身社会上层,那么他最 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4)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 是失败了?为什么?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周灭了商, 席卷整个中国北方。 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 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 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讲述的是周代的什么制度?周王设置

13、这种制度初衷是什么? 该制度对周朝统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2)指出材料中所示的这些诸侯要对国王承担哪些义务? (3)材料反映的制度下周代的贵族分为哪几个等级? (4)材料反映的制度没能使西周的统治千秋万代延续下去。在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哪位 国王在位时期出现国人暴动?又在哪一年西周最终走完了它的统治历程? 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材料二:商鞅之法,良法也。 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 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

14、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 样的成就?(2)材料二中“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 “商鞅之法,良法也”, 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3)你认为两位改革者有何共同之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论语 为政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 为政请回答:(1)以上语录出自谁的观点?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他的教育思想和成就有哪些?(3)他的学说和思想后来被哪位帝王立为正统思想而成为大

15、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15.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为商鞅。应秦孝公 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 而死。 史记 商君列传(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3)分析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16.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 社会大变革、

16、文化空前繁荣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一)了解春秋五霸材料一:春秋时期,王权衰落,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出现了春秋五霸,割据称雄的局面。 (二)走进诸子百家材料二: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 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学术 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材料三: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三人最后入围。(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春秋时期,出现春秋霸主,割据称雄的局面的原因是什么?(2)春秋争霸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3)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 你知道这是

17、为什么吗?(4)节目类型:A、人与自然 B、法制空间 C、军事天地D、爱心世界 E、教育论坛请你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主持节目。(将节目类型所代表的字母填入下划线)墨子_ ;庄子_ ;韩非_ 17.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为政 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 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材料

18、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 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材料五: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深化司法体制改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十九大报告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书中? 战国时期谁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西汉初年的哪一政策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2)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

19、是什么?为提倡教 育公平,他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 “商君”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务耕织” 者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他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使秦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4)从材料四和材料五可以看出,法治与德治有何内在关联?我们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治国 方略?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他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 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材料二: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材料三: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的 ;二是反对“攻伐

20、 无罪之国”,即所谓的 。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思辨色彩”?最能体现老子的思想思辨色彩的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法治思想的内容是什么?根据此思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材料三的横线处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4)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什么局面?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 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材料三:全国分为36 郡,后来增至40 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21、。县以下又设乡、 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这样,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选自七年级教材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 秦始皇本纪请回答: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1)依据材料一示意图,请填出 A_ ;B_(2)读材料二,三,请说出周朝和秦朝时期统治地方的方式分别是什么?(3)材料四中包含了秦始皇采取的哪些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的措施对秦朝统治有什么作用?20.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 对本国的政治、 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 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材

22、料一图片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2)根据商鞅变法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能反映这次变法性质的是: _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深远的是: _旧贵族强烈反对的内容是: _ (3)商鞅变法取得了什么作用? 21.公元前 2 070 年, 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历史的车轮进入了奴 隶社会的轨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发展历程吧!材料: “天子适诸侯(到诸侯国视察) ,日巡狩, 巡狩者, 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 日述职(汇 报管理诸侯国的情况),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没有特殊事情)一不朝则贬其爵; 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1

23、)中国的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等几个朝代,请你把表格中对应的知识补充完整。政权名称建立时间 建立者暴君夏 约公元前 2070 年 禹 _商 约公元前 1600 年汤 _西周 约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 _(2)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3)材料中描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从中可以看出,诸侯有什么义务?上述材料说明了周 天子和诸侯间是什么关系?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4)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而伴随着奴隶社会的出现,残酷的剥削和 压迫就开始了。所以有人说: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倒退。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24、22. (2017福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 运输到中亚、伊朗、 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 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 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 佛教、 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 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材料三:公元前 138 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 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 119 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 115 年回到长安。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 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

25、62 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 (4)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知识,说明理由。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 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材料二: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 和赋税负担, 注意发展农业生

26、产。 文帝、 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材料三: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 铜钱,多年不用,穿线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状况? 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材料二:秦始皇,自古以来就评说不一, 毁誉参半;秦朝是我国

27、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也是最短暂的封建王朝之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秦王”指的是谁? (2)灭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写出 2 点即可) (3)你认为秦始皇的最大功绩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5.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二: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 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

28、,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 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思想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356 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 “一,承认

29、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 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 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 个县,由国 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 ”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材料二: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 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 办法。 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 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 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至严 刑峻罚、 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

30、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给广大人民带来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了许多苦难。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材料三: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 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 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维基百科请回答: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 思想? (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

31、 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 李斯的意见, 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 以当时其具体情况来说, 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 度, 不可详知。 但从制度本身来说, 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 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公元前 127 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 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

32、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 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分析郡县制推行的历史作用。(2) 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该法 令的影响。(3)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此建议有何影响? (4)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28.“常比较,多鉴别,掌握历史更快捷。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笔。材料一: 汉武帝当政时期, 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的繁荣阶段, 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 发展。材料

33、二: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中写道: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1)材料一中“繁荣阶段”的出现得益于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什么?(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秦始皇、汉武帝比较表。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文化_将地方铸币权和大力推行儒学盐铁经营权收归_ 教育在长安设 中央,统一铸造五立太学铢钱。主要贡献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_措施政治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_军事派蒙恬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人 物 秦 始 皇 汉 武 帝_焚书坑儒经济思想29.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古有

3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今有“中国新四大发明” 。 2017 年 5 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 20 国青年评选出了他们心目中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据此,请你简答: (1)古代四大发明包括哪些?结合所学,四大发明与新四大发明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简要说明古代丝绸之路的内涵和作用。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 易的强烈愿望, 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 张骞出使西域, 是中国有记载以 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

35、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 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 效的统治。(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举两例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 31.两汉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作 用,让我们一起探究两汉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的成就。材料一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 纸是东汉

36、时期的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发明的。 20 世纪以来 蔡伦发明纸的 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材料二 如下图。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1)材料一中的“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的观点正确吗?请举例说明, 如今人们提倡使用“再生纸”有何重要意义?(2) “医圣祠”是纪念谁的?人们纪念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 “五禽戏”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医学家的成就?他还有哪些成就?(4)以上材料中的成就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针对以上成就,谈一谈你的感受。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

37、将相或乘牛 车。 ”材料二:汉文帝说: “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景帝说: “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 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 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 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 食货志译文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哪一盛世局面?(4)从材料一到材料

38、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33.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 202 年, 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绍,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 基础。材料二:公元208 年,曹操帅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 军不习水性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材料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役?这两次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反映 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现象?(2)材料三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 么?他的抱负

39、实现了吗?(3)曹操在两次战役中的结局如何?(4)材料二反映的战争之后形成了什么局面? 34.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 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材料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 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请回答?(1)三国是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堆辈出,

40、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理由。(2)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材料二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打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4)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 什么?35.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 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 孝文帝的改革内容相当广泛, 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风俗等多方面。 主要有: 第一,

41、规定官吏俸禄, 禁止贪污; 第二, 将国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 第三, 迁都(洛阳)和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措施,如讲汉话,穿汉服,与汉族联姻,学汉礼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商鞅为实现民“殷盛”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简要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或者结果。 (3)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 000 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 实: 有 100 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 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

42、人命, 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 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如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 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了大量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 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 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

43、关系的变化。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内容: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废除井田制 奖励军功 确立 县制 鼓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材料二 北魏帝王出御图。(1)商鞅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请从上述材料中选出属于经济方面的措 施。 (写序号)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项变法措施,分析其对秦国发展的作用。 (3)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穿的衣服宽而长,请你判断它见证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措 施?依据所学,请再列举其他两项措施。 (4)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 项改革所反映的时代主题。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上

44、图是西晋人口内迁分布图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 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 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 请回答: (1)材料一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3)魏主的改革有何影响?(4)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中的哪两种形式?39.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

45、以南,无冻 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 (东京开封) 时, 实仰东南财赋, 而吴 (江苏) 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北方占全国户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口数比例19.8% 9985785 80.2%43.2% 5148529 56.8%62.9% 6624296 37.1%朝 代南方人口(户)西 汉 2470685唐 朝 3920415北 宋 11240760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什么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

46、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 展的原因有哪些?(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0.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 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 (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 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图释改革】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 鲜卑姓汉姓拓跋 元 贺赖 贺丘穆陵穆 独孤 刘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步六狐陆 贺楼 楼【探究改革】材料一: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 “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 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

47、第一强国。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1)如图中 A ,B 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 (2)表格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 (3)请你写出“秦国新法”的具体内容。(任写出 2 点) (4)结合材料二,请你归纳图二的这场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5)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41.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专题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材料二:秦朝灵渠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

48、以看出我国古代在发展经济时已关注到什么问题? (2)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农业发展。灵渠的兴修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三找出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简要概括江南经济开发产生的影响。 (4)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5)如果要了解更多的古代经济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资料? 42.改革是强国富民之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 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原文大意: 治理

49、天下的方法不是一样的, 管理国家不一定效法古代。 所以商汤武王不遵循古 代方法而能够称王, 夏朝不改变礼教而灭亡, 与古代管理国家相反方法的不可以否定, 而遵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循古代礼教的不值得称道赞扬。材料二: “秦孝公任用卫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 引自汉书材料三: “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 财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下表为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 元 贺赖 贺丘穆陵穆 独孤 刘步六孤陆 贺楼 楼材料五:资治通鉴记载: “ (魏

50、主)今欲断诸北俗,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 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原文大意:今日起要停用鲜卑语,全部改讲汉语。 30 岁以上的人,习惯已久,一时很难改 过来, 30 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必须改,故意违反此令,要降爵罢官。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 (3)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平民各自对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4)卫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5)材料四,材料五体现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6)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43.改

51、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 时俱进。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 县丞, 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 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 帝曰: “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 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 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公元前 35

52、0 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 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 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

53、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材料三:皇帝说: “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用汉语。那些 30 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 是 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 官。 ”请回答: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里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 (3)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启示?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也进行

54、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 哪些?(至少 3 点)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45.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 时俱进。材料一: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曰: “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 “今 日之行,诚知不易

55、,但国家兴自北土,徙自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拓跋澄的 回答是: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 材料三:看图回答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1)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谁?他推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依据材料说出变法法令得 以推行的原因何在?(2)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卫鞅变法内容中最受新兴地主阶级欢迎的是什么?达到秦国迅速 “强兵”目的措施是什么?(3)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除此之外,改革还有

56、哪些措施?(5)当今,我国也正处于改革大潮之中,以上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答案解析部分一、材料分析题1. 【答案】(1)尧(2)禹;大禹;夏后氏。(3)禅让制。(4)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5)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 责任感等等。 2. 【答案】(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它是奴隶社会私有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 公有制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利于当时社会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2) 时间是公元前 1046 年。 原因: 商

57、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周 武王能够重用贤人, 联合周边小国、 部落, 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而且周武王伐无道、 除暴君, 深得人心。(3)还涉及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商朝的建立和西周的灭亡。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暴政。感 想:暴政导致亡国,统治者应以人民为重,实行仁政,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 【答案】(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教人们通商交换。(2) 黄帝是 4000 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部落, 逐渐 形成以后的华夏族,和炎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黄 帝能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

58、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另外,黄 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会缫丝,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等。(3)禅让制。推举贤德之人做继承人。(4)顺序:图三 图一 图二。艰苦创业、清正廉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等。 4. 【答案】(1)粟和水稻(顺序错误不给分)或图一粟,图二水稻。(2)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顺序错误不给分)或图一黄河流域,图二长江流域;自然环境气候不同。(3)一群北京人早上从所住的洞穴直立行走去打猎,用制造的工具把猎物拖回山洞,使用 火种点燃柴草,把猎物架在火上烤,用打制的石器把猎物隔开,大家一起美美吃烧烤的猎物。 晚上,北京人在山洞里使用火种升起火堆,围坐在一起取暖,并使用火把驱赶野

59、兽。 5. 【答案】(1)黄帝、炎帝黄河流域。(2)禅让制。尧禅位给舜或舜禅位给禹。 6. 【答案】(1)图一半坡居民;图二河姆渡居民;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干栏式建 筑;半坡居民粟;河姆渡居民水稻。(2)分封制;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 了统治范围。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总汇(含答案)7. 【答案】(1)推举;禅让制。(2)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3)禅让制;原始社会通过民主推选的办法传位部落联盟的首领,选贤与能对现在有很大 的借鉴意义,现在我们也通过民主推选,选拨领导人,任用有才能的人。 8. 【答案】(1)图一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

60、屋,图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自然环境的 差异(2)黄帝;炎帝(3)粟;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4)因为居住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黄帝部落结成的联盟发展成日后的华夏族,这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9. 【答案】(1)禅让制;启(2)东:齐国;南:楚国。 “扫六合”:秦国。(3)由分裂走向统一等。 10. 【答案】(1)材料一:禅让制;材料二:世袭制。(2)夏朝(3)分封制;亲属、功臣(4)目的:为了巩固统治。(5)内容: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 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6)作用:西周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