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的教学质量_第1页
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的教学质量_第2页
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的教学质量_第3页
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的教学质量_第4页
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的教学质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的教学质量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指出:中较职业学校要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课程,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在保证学生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这样一门发展较为成熟的课程, 其教学方法自然也是多种多样。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新的教学方法也是层出不穷, 而在诸多教学方法中, “信息化”教学法越来越受到教学者们的青睐。 科学使用信息化教学法, 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掌握常用

2、仪器仪表及电子装配工具的使用, 掌握焊接技能及其工艺要求, 掌握电子产品整机装配的技能, 掌握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了我们提高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课程教学质量的最终选择。一、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教学质量的评定教学质量是教学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 美国教育学理论专家布鲁姆曾将教学质量解释为: 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 以及如何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 其实,教学质量问题是自上世纪50 年代开始就广受争议的问题,但对教育质量的定义始终没能得到规范统一。 笔者认为,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育测量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与诸多因素相关, 如:教学环节的配合

3、、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态度等。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一课的教学质量的体现一方面应该是在学生掌握相应知识, 具备相关动手实践的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获得成长以及职业的满足感。 当然, 要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笔者旨在探究“信息化”教学法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二、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从而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这是适应当前信息社会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之间的协作。 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三、信息化

4、教学方法提高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如今,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提高教学水平十分有益。在人们对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教师科学运用信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教师的必然选择。 结合我国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具?w 应用来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备课。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 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充分备课是上好 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 量。备课过程

5、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知识的发展、 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效益要求的提高,使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和 再创造的备课是没有止境的,一种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往往是难以完全使人满意的。 所以,备课的重要性与艰苦性就需 要信息化的辅助。信息化的备课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多媒体建立课程教学模板,如:教学目的、教学 重点、教学难点等等,每次备课的时候往相应模板备注相关要求 便可,这样基本保证备课的全面性又能避免手写教案带来的种种 苦恼,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第二,利用网络,根据教学内容建立相关的资料库或者超链 接,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随时引用。 在预设练习环节的时候还 可以综合参考全网

6、典型习题或生活案例,以便学生能够得到更针对性的练习。信息化备课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节省了备课时间,还便于存储、修改,便于教学反馈信息的对比 分析和统计,为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提供了有利先决条件。过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能拘泥于教材、 教参或前任的教学经验, 像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这样的实践课,在备课过程中就尤为被 动。信息化的引入,丰富了教学资源,既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备课热情,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信息化授课。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一课很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都比较直观, 抽象, 而在现实

7、教学中我们又很难做到每次课都让学生能就着电子产品进行学习、 探究, 大多时候就需要凭借教师创设情境而学生自行想象。 如今, 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授课内容以多种形式可视化并多次重复。 另外, 教师可以利用网略技术实现不同区域计算机互联, 不同空间信息互联, 不同平台信息互联, 不同时间信息互联等, 这样就能让所授的课程内容在网上与更多的人交流,实现远程教学、大面积教学。再次, 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体现在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信息化资源和凭借自己的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对课程内容先进行学习, 其后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讨论研究,教师最后再做讲解总结。这就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而

8、后练习的模式翻转过来,让学生更加主动去学,也让学生能接触更多的信息。信息化总结反思。 信息化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不仅仅是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便利, 为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辅助,它还能在课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的时候有所助益, 并对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 操作演练的时候同样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一课的教学质量不能单就一堂课师生的表现而论, 也不能在短时期内就可以看到结果, 这是一门实践课, 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 而在这一段时间里, 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良师益友的角 色,保证教学的质量。 首先,信息化教学法的引用能够方便教师在课后进行总

9、结反思的时候参照同类型课的授课成果,并获取更多人的点评建议、 意见, 再针对于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总结,其后再进一步修缮自己的教学方案,争取新的突破。这也就是所谓的线上学习、线下交流。其次, 信息化教学法的引用可以保存大量的资料, 并便于存储携带, 让学生在课后复习、 总结发现问题的时候能重复查阅课堂上的相关资源,以便自行查漏补缺。最重要的是,信息化教学法的运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逼真的场景, 让学生在课后模拟操作时更容易上手。 另外, 教师准备的相关链接也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某一课程的内容而发现并研究相关内容。四、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还应注意的问题信息化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已得

10、到广泛运用,但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加强教学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教师首先要学会运用电脑以及电脑中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软件, 并能够制作或开发出适合自己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的 CAI 教学课件、 实现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另外, 教学信息化人才根据其分工和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开发型人才、 管理型人才和实干型人才。 开发型人才是是信息化教育的开始, 他们在编程和软件开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人才短缺最严重的一环。 管理型人才主要负责教学信息资源的规划、 调配和分配, 管理型人才决定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发展的方向。 使用型人才队

11、伍的建设具有普遍意义,但这个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目前,在教学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发展的是研发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 深入普及教学应用。 在研究信息化教学理论基础的同时, 应该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信息教学手段。 教学实践的目的是试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形式, 检验使用效果。 实践方法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即在一两个教学单位进行,通过实践收集信息,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试验点可以定期总结,定期集体讨论,并提出合理意见,从中不断总结出实践经验。最后?取相关专家意见,形成改进完善建议,最后推广普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大多媒体设备的配备与支持。信息化教学法的运用不仅需要教师能够较好的掌握信息技术, 同样也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信息设备进行学习, 这是一种软实力。 而要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前提保证就是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可使用的信息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我们有理由相信,信息化教学法与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的有效结合将改变教师的授课模式,让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