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二、教学重难点:1.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三、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习惯。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通课文,讲述故事。1.检查预习(1)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

2、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2.讲述故事第一篇: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和反思2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北师大教材六年级下p11-13 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2、 提高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时体积间的倍数关系。教学关键: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说出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3、3、圆柱的体积如何求?求下面圆锥的体积。二、学习新知, 在解决问题中, 体1、情境导入。两个商店里出售品质一样的蛋糕,蛋糕有圆柱形和圆锥形两种。甲商店的圆柱形蛋糕:底面积16平方厘米,高20厘米,单价:60元一个; 乙商店的圆锥形的蛋糕;底面积16平方厘米,高60厘米,单价:60元一个。 到哪家买蛋糕划算呢?学生猜想后,得出如何求圆锥的体积。2、动手实验1)出示实验思考的问题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有着怎样的关系? 说说你是怎样实验的?比比谁的发现现最多? 你会求圆锥的体积吗?能用一个公式表示出来吗? 2)分组实验3)在小组内思考4)全班反馈你是怎么做的实验呢? 完成实验报告在理解的基础上读一读

4、实验的结论,思考后质疑。3、初步练习理解运用公式11)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为什么要乘?32)尝试完成书中的“算一算”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公式和计算的问题。(板演与齐练)三、巩固练习(一)试一试看谁算的又对又快。(板演与齐练)评讲时重点指导学生解题思路和计算技巧。(二)综合运用与检测1、等底等高根据左图体积填写右图体积通过此题进一步检验等低等高圆柱与圆锥的关系。清晰实验过程。2、判断1)圆柱体积一定大于圆锥的体积 。 ( )2)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 ) 3)把一个圆柱型的木材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10立方分 米,削成的圆锥木材的体积是5立方分米。

5、 ( )3、解答(只列式不计算) 1) 教师启发:如何理解做一个最大的圆锥?2)如图:评讲:再求质量的时候,最好列综合算式,计算可能变得简单。四、提高只列式不计算:如左图旋转直角三角形能得到圆锥,求圆锥的体积。五、小结板书: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圆锥的体积,是北师大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好多次上过这节课了,本次上课之前我很难有所突破。静下心来我思考。如何才能算高效?是不是满足学生常规的考试就算高效呢?是不是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公式、熟练套用公式做题就算高效呢?困惑之余翻开课程标准,似乎有所感悟,其一,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不清楚圆锥的体积计算公

6、式呢?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知道公式的导出过程呢?如何设计练习才能提高同学们对公式的理解呢?如何才能提高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呢?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真诚”的做中学呢?带着这些想法设计做了这节课, 一节课下来,我静心思考,有以下几点反思:一、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首先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动手做实验,加深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在课堂上改教师演示为学生分组动手实验,从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同时也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归纳、整理等技能,形成良好的学

7、习习惯和认真操作的态度。 二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课一开始,我就让在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求圆锥体积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在自学看书的基础上提出了质疑, 引导学生像一个研究者一样去严谨的在试验中进行验证。再设计实验报告时,不仅关注顺向的思维,同时引导从一个实验中得出反向的结论。深化对公式的理解。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又把问题转向到课初学生猜测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出圆锥的体积,终于使悬念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我平时非常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学生在

8、这节课上,表现也相当的出色。我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分组观察、操作、讨论,动手做实验等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猜想-实验-发现”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进行了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有利于从小树立科学的实验观。我思考: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人。这样的教学我认为是有效的。第二篇: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课题: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1页第33页。

9、 【教学目标】(1)掌握圆锥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特征、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教学准备】圆锥 水 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大三角板 直尺【教学过程】一、 进入学习情境1. 开始,回忆学过的立体图形,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2.观察课本实物图:铅锤、谷堆、冰激凌等。(1)这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

10、体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根据这些物体的形状,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引导说出“圆锥”)(2)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圆锥体?(学生举例如 路障、喇叭、跳棋)3、师:你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吗?圆锥有哪些特征? 拿出圆锥模型,介绍圆锥的特征。 (1)用手摸一摸圆锥,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后师板书:1、圆锥有一个顶点2、圆锥只有一个底面,这个底面是个圆形。3、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图是扇形。)从实物图中抽象出一个圆锥的立体图形来,教师画一个不带高的圆锥图。出示两个圆锥(一个高,一个矮),观察这两个圆锥,你发现了什么?是由圆锥的什么决定的?(板书:高)下面我们来研究圆锥的高。你想知道圆

11、锥高的哪些知识?1、什么是圆锥的高 ?2、几条高?为什么只有一条高 ?3、怎么测量圆锥的高?)问: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齐读板书)再看第二个问题(1条高)指出高,怎么画?为什么画虚线?所以我们一般用虚线表示。 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2)明确并板书: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它只有一条高。4、了解了圆锥体的特征,我们再来研究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怎样计算一个圆锥物体的体积呢?我们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时候借助以前学过的长方体,今天我们学习圆锥体体积也可利用刚刚学过的圆柱体的体积,大家猜一猜,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12、?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自主学习探索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1、师出示实验要求: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空圆柱中,测量高度,几次装满,统计次数填入实验报告单。2、汇报交流(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验和统计,你发现了什么?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任意两个圆锥体和圆柱体就有这样的关系呢?再来看实验。(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圆柱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师强调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3、概括圆锥体积公式:三、实践运用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高是14厘米,这

13、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生板演,汇报2、一个圆锥形,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6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四、课堂练习(1)S=20平方米 h=12米 (2)r=10米 h=15米 (3)d=6米 h=10米 (4)c=62.8米 h=9米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圆锥体,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1、圆锥体的特征2、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教学反思】教学圆锥的体积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首

14、先让学生观察,先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有的组用捏橡皮泥的方法,有的组用到沙子的方法;有的组用计算的方法。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想一想等积等高的时候,圆柱和圆锥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积等底的时候,圆柱和圆锥又会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就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

15、化知识点的作用。 教学之后感觉到遗憾的是,由于教具有限,参与实验的学生不多,如果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的参与到探究中去,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第三篇: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刘国兰【教具准备】圆柱,圆锥若干,沙子,容器若干,铅锤,多媒体课件,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引出问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的礼物,想看看吗?教师出示铅锤,问这是什么? 它的形状像什么?为什么?师: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

16、有多大呢?师:这说明排水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那怎么才能知道像这样圆锥形物体的体积呢?师:好,那我们就需要学习一种一般性的,普遍的方法来计算圆锥的体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板书)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各种猜想师:在这以前,我们学习过哪些图形的体积计算?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习圆柱体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关呢? 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观察:他们两个的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三、实验探索,验证猜想 、开展实验收集数据。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想不想动手验证一下?请看:这是我们的实验记录单 师:教

17、师投影出示试验纪录单 实验纪录单:实验次数 选择一个圆锥和圆柱比较,我们发现:实验结果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 第次第次结果说明什么?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看,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选择一个圆锥和圆柱比较什么?师:第次实验先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倒,看有什么结果。第次实验用圆柱装满沙子往圆锥里倒,看又有什么结果,注意填写实验纪录单。 生实验,教师指导 、分析数据,作出判断 ()观察全班的实验结果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总结结论师:以上的实验结果说明什么?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倍

18、。 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没有这样的关系。 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也没有这样的关系。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倍。不等底不等高、等底不等高则没有这样的关系。师:出示圆柱和圆锥,这个圆柱和这个圆锥等底、等高,那它们体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师:板书: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1/3,师演示课件使1/3形象化,同学们回忆一下,圆柱的体积是怎么计算的?师:那想一想,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加深理解师:在1/3sh中,“sh”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乘1/3

19、? 师: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知道了什么条件就可以求圆锥的体积? 师:你认为计算圆锥的体积还要注意什么?四、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我是细心的小法官:1.圆柱的体积一定比圆锥的体积大。()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3.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4.一个圆柱的体积是27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应用公式我最棒:(给出课前铅锤和帽子的条件,求体积。)铅锤:底面积:20cm2高:8.5cm帽子:底半径:2dm高:2dm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解决问题我能行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近似于一个圆锥. 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

20、这堆沙子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五、总结回顾,畅谈收获。教学反思:一、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观察、比较、揣测、采集信息,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本课改变了过去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再一步步演示的做法,而是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近15分钟)。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图形的体积有联系?再猜一猜:和什么样的圆柱体积有关系?这样让学生猜一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接着让学生亲手做一做,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再根据实验的结果概括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由于有足够的探究时间

21、,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经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小学生由于受自身能力、发展水平所限,他们的创造可能显得幼稚、粗糙,创造性水平也无法与科学家相提并论,但他们的每一个小发现都凝结着他们的思考、付出和努力;他们同样需要经历和体验与科学家的发现相似的“艰难”过程。如他们需要大胆的设计与构思,学会与他人合作寻求支持;需要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作出分析与修正等等。在本节课中,首先由现实生活问题引入,复习圆锥的特征,接着选定求“圆锥的体积”这个

22、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先安排了“尝试猜测”这个环节,尝试猜测可以看作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既然可能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再让学生讨论、实验,从而受到科学探究方法的熏陶。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也是学生提出的,因此,学生乐此不疲地去发现、尝试、对比、讨论、交流,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并发现实验中的误差。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圆锥的体积公式,而且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互相碰撞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23、,合作能力不断提高。三、体验成功,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本课在数学课上做实验耳目一新,学生兴趣浓厚,在学生实验中,不是让学生埋头实验,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交流自己的所得和成功,先进行同桌交流实验的发现,再分小组交流实验所得,最后上台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答辩、质疑。这样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成功的广阔舞台,同时,使学生学会做实验的步骤、方法,明确做实验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做实验的习惯。当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成果时,脸上都表现出喜悦的神情,

24、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实验后的成功满足感,体现了愉快学习的理念,同时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第四篇: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应用学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水和沙,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锥有什么特征?(课件出示)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同时渗透转化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二、导人新课

25、出示一个圆锥形的谷堆,给出底面直径和高,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它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三、新课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师:请大家回亿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指名学生叙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师:那么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求,然后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大家看,这个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后通过演示后,指出:“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6、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正好3次可以倒满。圆柱里装满沙子,倒入与他等底等高的圆锥,三次正好倒完。接着,教师课件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能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问: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生:3次。师:这说明了什么?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多找几名同学说。板书:圆锥的体积=1/3 圆柱体积师: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生:等于“底面积高”。师: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表示呢?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替换“圆柱的体积”,于是可以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板书:圆锥的体积= 1/3 底面积高师:在这个

27、公式里你觉得哪里最应该注意?教学例1一个圆锥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1/31912=76(立方厘米)答:这个零件体积是76立方厘米。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1、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5、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判断:课件出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

28、柱体积的 ( ) 。3、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 (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四、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五、作业。课本练习六、板书这节课是六年级圆柱和圆锥的内容,主要是求圆柱和园锥体的体积。就小学现有的知识,把圆锥体积转化为体积相等的其它物体有些困难。因此,教学圆锥体积公式采用的方法与圆柱相同,采用“转化”的思想。因而这节课首先学习圆柱的体积公式及推导方法,让学生从图画直观上感受圆锥体的体积比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小。在此直观的基础上,做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

29、入圆柱。正好3次可以倒满。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里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的能力,还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数学的严密性,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学生学识的关键还在于会不会运用,因而,在学生探索好后,让学生用自己探索到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用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最后让学生谈谈收获,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加深印象。第五篇: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

30、难点:圆锥的体积应用学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水和沙,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锥有什么特征?(课件出示)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同时渗透转化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二、导人新课出示一个圆锥形的谷堆,给出底面直径和高,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它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三、新课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师:请大家回亿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指名学生叙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师:那么圆锥的体

31、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求,然后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大家看,这个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后通过演示后,指出:“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正好3次可以倒满。圆柱里装满沙子,倒入与他等底等高的圆锥,三次正好倒完。接着,教师课件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能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问:把圆柱装满一共倒了几次?生:3次。师:这说明了什

32、么?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多找几名同学说。板书:圆锥的体积=1/3 圆柱体积师:圆柱的体积等于什么?生:等于“底面积高”。师:那么,圆锥的体积可以怎样表示呢?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替换“圆柱的体积”,于是可以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板书:圆锥的体积= 1/3 底面积高师: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师:在这个公式里你觉得哪里最应该注意?教学例1一个圆锥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1/31912=76(立方厘米)答:这个零件体积是76立方厘米。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1、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

33、,它的体积是多少?5、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判断:课件出示,学生回答后,教师订正。1、圆柱体的体积一定比圆锥体的体积大(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 ) 。3、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 (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四、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五、作业。课本练习六、板书这节课是六年级

34、圆柱和圆锥的内容,主要是求圆锥体的体积。就小学现有的知识,把圆锥体积转化为体积相等的其它物体有些困难。因此,教学圆锥体积公式采用的方法与圆柱相同,采用“转化”的思想。因而这节课首先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及推导方法,让学生从图画直观上感受圆锥体的体积比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小。在此直观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这里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的能力,还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数学的严密性,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学生学识的关键还在于会不会运用,因而,在学生探索好后,让学生用自己探索到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

35、的用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最后让学生谈谈收获,巩固这节课的重点,加深印象。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及反思【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载体是文本,对话的主体是师生、作者及文中的人物,对话又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启发、提高的过程。因此,本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以文本语言为依托,积极搭建“对话”平台,触动情感,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尊重其独特体验,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情怀

36、。【教材简析】课文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情

37、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激发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教学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实物【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教学1、激趣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姥姥的剪纸。(学生齐读课题,师点评。)欣赏激趣。多媒体配乐出示优美剪纸图片,学生欣赏。再出示剪纸实物,学生传看。(学生交流欣赏后的感受。)2、回

38、顾讨论: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交流)二、学习课文4-6小节,深悟高超技艺1、(过渡)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做上标记、批注等。2、自读交流。预设:相机出示:“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 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1)你能具体说说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姥姥的神奇吗?(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幅“喜鹊登枝”图?(学生自由说,引导理解“形象生动”和“无

39、可挑剔。)看到姥姥被蒙着双眼也能剪出如此生动形象的“喜鹊登枝”,我的心情一定是的?你能读出这种惊喜吗?(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3、我服了,可是还找借口,我怎么说的,姥姥又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相机出示:“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4、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姥姥神不神?看着这栩栩如生的剪纸,你有什么想要问姥姥的吗?结合学生回答,引读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1)引读“姥姥的手就是眼睛

40、,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指名说。(2)姥姥的剪纸技艺是天生的吗?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引读:姥姥就是这样(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就叫做(“熟能生巧”)。(3)你自己的生活中有“熟能生巧”这样的体验吗?(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5、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相机出示:“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指导结合插图理解“身心入境”的神态。6、有感情地齐读这一部分。三、学习7-12小节,体味祖

41、孙情深1、(过渡)姥姥的剪纸不光惟妙惟肖,还能表达情意呢,默读课文7-12小节,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感动的地方画出来,批注自己的感受。2、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学生自由说。相机出示并引读:“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1)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拴)(2)是用绳子拴吗?用什么拴住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推荐同学说。(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用剪纸拴住了我那颗贪玩的心。)姥姥的剪纸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挡得住游泳的诱惑!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多高啊!3、你们能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感情吗?指读,齐读。评价。(

42、1)从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你来读,要读得让我们真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拴住作者的是什么?开始,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的心,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纸技艺多么高超啊!这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异引读(相机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3)想走进这温馨的盛夏午后吗?指导朗读。(生自由对读。)(4)请学生表演读?(师生共同点评:他们表演得怎样?你们感觉到文中的“我”被牢牢地拴住了吗?)学生再齐读。5、哪一个字眼强烈地

43、表达了“我”被牢牢地拴住了?(缠)“我”怎么缠的?可能有哪些动作,说了哪些话?来,把我当姥姥,你来缠缠我。(师生表演。)交流:从我们的表演中你更能体会到什么?四、学习13小节,再悟浓情1、(过渡)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引读写剪纸的语句)2、谁再来读读描写这幅剪纸的文字。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3、这头定定站着的老牛,你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什么?(思念、期望、回忆、关爱)期待什么?对身处外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呢?(身体工作家庭)4、谁愿意再满怀感激地读一读写这幅剪纸的句子?5、后来“我”越长越大,越走越远了,姥姥的剪纸还拴得住“我”吗?指名读。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讨论两个“无论”的表达作用。6、你能想象到,他还会梦到什么?(老牛和姥姥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五、总结升华1、说一说。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当你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想起姥姥的剪纸,会对姥姥说些什么呢?2、写一写。同学们,也许在生活中,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并没有一手令人啧啧称赞的绝活,但是他们有着和文中的姥姥一样的永恒的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