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高中地理一轮复习_第1页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高中地理一轮复习_第2页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高中地理一轮复习_第3页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高中地理一轮复习_第4页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高中地理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命题趋势分析:1.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及对策;近几年考查频率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2.运用人口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差异;近几年考查频率较高,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一、世界人口增长(1)总趋势:人口_。(2)决定因素:_。(3)时间差异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比较_。工业革命开始,_一些国家首先出现了人口持续增长的局面。20世纪后半叶开始,广大_国家和大洋洲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世界人口总数急剧增长。不断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缓慢欧美亚非拉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1)构成指标:M_、N_和自

2、然增长率(图中阴影部分)。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其分布:模式类型ABCD特征“_”高增长增长下降“_”分布地区少数原始群体广大_有些发展中国家多数发达国家,特别是_国家高高低三低发展中国家西欧(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_的下降开始的,至_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死亡率出生率为什么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带来什么影响?提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改善,寿命延长,死亡率首先开始下降,故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死亡率的下降打破了人口“高位静止”的均衡状态,使

3、人口增长速度加快。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年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_,最低的大洲是_。(2)非洲和欧洲的人口死亡率都比较高,原因分别是:非洲生产力水平_,医疗卫生条件_,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欧洲人口增长_,人口老龄化_,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3)目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_,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_、_问题。非洲欧洲低差缓慢严重增长过快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人口问题是由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的快或慢造成的。这句话对吗?提示:不对。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的快或慢,并不一定会出现人口问题。事实上,只有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

4、问题。三、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1)图中A表示_;B表示_。(填“环境承载力”或“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2)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的_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的_人口数量,故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3)制约A的主要因素是_,还包括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最大最佳资源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或环境承载力)的总体特征及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提示:环境人口容量总体水平都较低。西北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热量”。例1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

5、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1)(3)题。(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参考答案(1)D(2)C(3)B基础性人口增长原理

6、和规律综合性通过分析图中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随时间的变化,考查了人口出生率、人口总量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主要体现对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的落实应用性应用人口增长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西部某市人口出生及发展状况,该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创新性结合我国西部某市女性人数创设合理情境,设题新颖,层层递进,充分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利用规律推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延伸图文结合阐述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的关系(1)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减小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3)自然增长率0: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4)自然增长率由负值增大到0:人口数量达到最小值。2.人口增长的原因分析

7、当考查人口的增长时,既要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还要考虑人口的迁移。3.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时间)(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空间)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已经属于低低低型;发达国家多属于低低低型。(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高低型4%左右4%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高低高型3%左右1%以上2%左右低低低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B考向人口增长分析1.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3)题。(1)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

8、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D(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C(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采矿业 B.旅游业C.制造业 D.物流业借题发挥人口坐标统计图的判读(1)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2)人口统计图判读时的注意点柱状图(图1)判读时要注意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个柱子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子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异。曲线图(

9、图2)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规律,要特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转折点。C考向人口增长模式判断2.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右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1)该国可能是()A.中国 B.美国C.印度 D.俄罗斯B(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例2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

10、完成(1)(2)题。(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A.人口总数减少 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 D.劳动力增多(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增长 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 D.生育观念参考答案(1)D(2)C命题四翼研析基础性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及其影响综合性结合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变化,综合考查了人口变化对于人口总量、老龄化现象、劳动力的影响及其原因应用性结合坐标图示分析某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迁移课堂所学知识创新性以某城市不同年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为切入点,问题设置合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三类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11、(1)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常见的人口年龄失调主要是人口老龄化。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2)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体现了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如果人口文化素质总体水平过低,将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

12、发展,因此国家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表解如下: 国家类型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国家类型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影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费用增加;社会需求不旺;老年人生活困难、孤单加

13、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口素质提高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延迟退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3.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问题解决措施人口结构不合理(如男性比重偏高)转变生育观念人口老龄化放宽生育政策,延迟退休人口素质较低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流动规模大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当地就业机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

14、加当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考向人口年龄结构问题1.联合国的统计数据表明,当人均寿命达到7072.5岁时,男女两性的预期寿命每5年分别增长0.5岁和1.4岁。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寿命达到了77.3岁。下图为2018年我国各年龄段的男女性别比。据此完成(1)(2)题。B(1)曲线显示70岁以上老人随年龄增长性别比差异愈来愈大,最能解释的理由是()A.70多年前的战争B.人均寿命的性别差异C.男女社会分工D.婴儿出生时性别差异C(2)据图推断,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男性人口()A.出生率低于女性 B.死亡率低于女性C.占比略高于女性 D.占比直线式上升D考向不同国家人口问题的差异2. 人口年龄结构是

15、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下图为某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国最有可能是()A.中国 B.尼日利亚 C.美国 D.日本A(2)图示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可能导致该国()A.人口总量减少 B.退休年龄提前C.社会负担减轻 D.限制人口迁入A考向我国的人口问题及措施3.人口高龄化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刻8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高龄化率越来越高。某课题组研究我国人口高龄化状况,发现东、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演变

16、速度及增长态势存在差异(下图)。据此完成(1)(2)题。(1)20102015年,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更好B.东部地区老龄人口基数小C.中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D.中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高D(2)据图中预测,中部地区平均寿命延长对其人口高龄化率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A.20152020年 B.20202030年C.20132040年 D.20402050年例3 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1)(2)题。(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2)该国最可能位于()A

17、.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参考答案(1)C(2)B基础性人口结构问题及影响因素综合性由图示看出男性青壮年比例偏高,深层次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影响应用性运用人口问题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创新性以人口金字塔图切入,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真实问题,考查考生运用人口结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读图指导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上图)。2.找塔型,析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处于人口增长减

18、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3.找比重,判内容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4.找特殊,析原因影响人口金字塔结构的因素包括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或鼓励生育)、较大的自然灾害、战争、生育观念、工业发展、人口迁移等。以下图为例,分析其特殊变化的原因。处1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变小,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a.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b.重大灾害

19、导致死亡率上升;c.人口的大量外迁。处202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处3034岁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女性比例明显增大,其原因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业生产等导致对女性职工的需求增加。C考向人口增长金字塔图判读1.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完成问题。从1980年到2025年(预测),该国()A.出生率不断降低B.青壮年劳动力比重提高C.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D.由人口迁入国变成人口迁出国C考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读2.下图为2017年中印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国际上将2060岁人口列为主要劳动年

20、龄人口。据此完成(1)(2)题。(1)与中国相比,2017年印度 ()A.60岁以上人口规模大B.主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C.20岁以下人口比重大D.10岁以下人口比重小A(2)根据目前人口特点,印度在近几年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A.就业压力大 B.养老负担过重C.老龄化速度加快 D.劳动力短缺例4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778.5914.3283.41 799.4耕地面积(万公顷)588.31528

21、.18814.07414.95A.甲省 B.乙省C.丙省 D.丁省参考答案C命题四翼研析基础性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因素综合性通过四省水资源、耕地资源数据的对比,分析人口容量的限制因素应用性制约四省人口容量的因素创新性以我国四省区水资源、耕地面积数据为背景,考查限制人口容量的“短板”1.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项目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区别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体现的意义生存发展人口数量大小共同点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

22、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2.四步法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1)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一个区域的资源状况包括矿产、水、耕地、气候等方面;一个地区的资源越丰富,区域环境承载力越大。(2)考虑科技、经济等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会影响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一个地区的上述条件好,区域环境承载力大。(3)考虑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地区的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从其他区域调入资源,提高本区域的环境承载力。(4)考虑该区域的消费水平一个区域的消费水平与资源消耗有关,消费水平高,消耗资源多,区域环境承载力小。考向结合图表分析影响人口容量因素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

23、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据此回答(1)(2)题。(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城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城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 B. C. D.OD(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城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CA. B. C. D.1.世界人口的分布(1)分布规律按半球主要居住在北半球按纬度集中在北纬1050范围内按距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