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 邓 翠 菊 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重庆.北碚400715 电话E-mail :教学有声言语教学有声言语操作技术指教师通过发声(包括借助其他媒体以声音形式)传达呈现和交流教学信息的操作,也称教学口语,是传达和交流教学信息的主渠道。 教学口语单向表达教学口语单向表达是指教师单方面通过口头发音向学生传送和呈现教学信息的操作.单向表达包括语流、语气、用词用句(词句)技术以及不同种类教学内容的特殊表达技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以问题为主线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准确地说,课堂教学中的言语对话离不开问答,合适的提问、听辨和回答技巧是保证有
2、效课堂教学互动的基础。 教学口语双向交流技术 教学口语双向交流技术指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换传递教学信息的操作,其中包括提问、听辨和回答技术。 课堂教学双向交流就是由提问听辨回答(再提问)的一系列连贯的反复进行的操作行为,构成一个信息循环系统。提问技术听辨技术回答技术双向交流 规 程 要 领 质 量数 量(总数、人均数、时均数、提问间隙) 提问面集中注意强行记忆理解分析自我监听评价(及时、敏捷、中恳)引导(新旧知识联系提示、思维方式分析指导)教学回答技术 回答指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的回应操作。回答技术是教学双向交流口语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或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语选择 教师必须充分积累和锻炼
3、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应立即从知识、能力等方面给学生以确切、简练和热情的评价: 对优点充分赞扬;对缺点要建设性批评,避免简单、生硬和机械地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教师的二十二条军规1、 明确你自己的职业特点 2、永远不要说校长的坏话 3、尽量避免与“工作狂”教同一个班级4、每年资助一名贫困生5、永远不要低估你眼中的差生 6、别与他人攀比 7、别让自己成为新文盲8、将教师视为你的终身职业 教师的二十二条军规17、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18、不要高估了自己的作用 19、每天一片“金嗓子” 20、承认衰老 21、不要奢求额外的回报 22、做快乐的教师 作者:(日)江本胜出版:南海出版社
4、水知道答案是一本与时间简史同样神奇的科普读物。本书用122张前所未见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图:听到“感谢”的水结晶 图:听到“浑蛋”的水结晶 教学有形言语操作(体态、板书) 据研究,外部世界的信息有83、0%是通过视觉进入大脑的,有11、0%是通过听觉进入大脑的,有3、5%是通过嗅觉进入大脑的,有1、5%是通过触觉进入大脑的,有1、0%是通过味觉进入大脑的。” (肖锋学会教学)一位传播学者在经过大量的分析之后,得出如下一个公式:冲击力1=0 、07言辞+0、38声音+0、55面部表情体态言语板书言语课堂教学有形言语系统 姿态表情手
5、势外表修饰 种类辩识设计书法运行教学体态言语 教学体态言语指执教者用除口语以外的全身各部位的动作来传达教学信息的操作行为,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姿态、手势、表情以及外表修饰等。芬夫瓦多爱默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查字典,却能够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整个世界。”科学家从研究胚胎发育中发现:眼睛实际上是大脑在眼眶的延伸。 目光 目光指从执教者眼睛里面放射出来的光亮,也称眼神。 执教者的目光,不仅是他心灵的窗户,而且是他借以传达教学信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 陈时见教授著中的“课堂教学调研”中有一项为“课堂上教师的目光是否曾注视着你”的调查,其结果是:通常70 有时312 极少526 ,
6、 从不92江本胜实验有人曾以“教态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为题,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项是:“你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什么样的面部表情”,结果是:希望微笑的占83 开启智慧的金钥匙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教学手势教学手势指执教者运动自己的双手双臂传达教学信息和管理教学的操作。手势是传达教学信息最富有形象的动感的部分,是最简便、最丰富的、最可利用的教学动态言语。教学手势技术指标及解析 1. 自然大方自然大方指执教者与臂的运动放松、随意,不拘谨、不僵硬。2. 手位恰切手位恰切即手的姿式和行止位置恰当,切合教学需要。3. 表情达意表情达意指教者手上臂的每一个动作都应多少具有一定表达数学信息、情绪和管理意图的
7、价值。尽管手势不像口语词语操作那样精确,但一定手势总有一定的表意范围。停 止 真 棒 胜 利 OK4. 配合度配合度指执教者的手势动作应与其他教学操作如口语和其他动态、表态的体态言语以及头脑里面的逻辑操作相配合,相辅相存。教学外表修饰教学外表修饰,或称教学外表言语,指教师的服饰、发型、美容化妆等传递出来的信息。其共同的要领是职业规范化和个性化。教学外表修饰1、服饰指教师穿到课堂上来的服装配饰。职业规范要求教师服饰在款式上不透明、不过紧、不暴露太多及不摇晃过强;在色彩上不宜过艳或过于深暗. 个性化要求在职业规范基础上款式、色彩、质地搭配有独到之处并有文化内涵和品位,符合教师自己的年龄、性格、气质
8、,又能积极引导学生的审美倾向;进一步可追求与教学需要相配合,使服饰有更深刻的教学价值与审美价值。教学外表修饰发型发型,或教学发型,指课堂上学生能见到的教师的头发样式。 职业规范要求教师发型样式大方,梳理整齐;个性化要求在规范基础上发式有自我特点和文化品位。 化妆化妆,或教学化妆,指课堂上学生能见到的教师面部的美容修饰。 职业规范要求教师如果化妆则必须是淡妆;个性化也只是指化妆技巧的微弱不同。教学板书技术一、教学板书的定义:指教师在黑板或屏幕上书写或呈现文字、图表等以传达教学信息的操作行为。二、教学板书的特点: 凝固性 简明性 系统性 物品物品、产品、商品关系商品劳动产品板书种类辨识技术种类辨识
9、辨析信息点(块)识别逻辑关系及表达式关键词(句)关系清晰简明扼要切合原意板书设计技术顺序合理时机恰当配合协调板书运行技术板书书法技术字体版面 书写过程 配合协调板书言语技术规程要领板书种类语词式板书纲领式板书框架式板书图形式板书图解式板书表格式板书推演式板书散注式板书返回“少年闺土”语词式板书少年闺土故乡 1921年我 闺土少爷 忙月的儿子喜欢 海边农村少年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佩服 聪明能干 捕鸟 活泼可爱 拾贝壳 看瓜刺渣 看跳鱼儿怀念返回“理想气体的压强”纲领式板书理想气体的压强一、压强的实质:P = dl/(dA.dt)二、压强公式的推导: 1. 推导思路 2. 假设条件
10、 3. 推导步骤三、讨论: 1. 公式的意义 2. 推导中所用的统计概念、方法返回“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框架式板书现象=此岸世界=科学的领域鸿沟本质=彼岸世界=信仰的领域事物世界在本质上不可知返回工程制图: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返回工程制图: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创造性思维”图解式板书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返回实验效果统计表格式板书形式美基本概念理解和审美感受水平A类被试(大学美术专业)组前后测差异比较A类实验组(大3美术专业)形式美概念掌握程度审美感受水平备注MSDtMSDt后 测222.868.865.535*241.337.566.602*n = 24df = 23前 测160.3
11、63.34201.828.48返回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过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5045辛丑条约403530201510马关条约5清政府常年收入南京条约教学目标定义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接受该教学影响后的预期发展状态的分层表述。 教学目标达成指标及解析1、目标意识要求始终有清醒的教学目标意识,即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胸有成竹,目标内涵明确,紧扣内容(即目标与内容间的关系能环环相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序传达和呈现,有效地使学生主体获得相应知识并形成和发展相应素质和能力。教学目标达成指标及解析2、目标分层能进行明确的教学目标分层,即对学生在本堂课
12、上获得的预期发展状态进一步作因素分解,逐层递进,以分步推进,逐步落实。目标分层各学科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 从不知到知 从少知到多知 从不会到会 从不能到能情感和态度上: 从不喜欢到喜欢 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不执着到很执着 教学目标表述指用文字对教学的预期结果进行简明而完整的说明。表述语准确指目标的文字表述与执教意图(即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完全吻合。 句式规范指采用标准的表示学习结果的句式来表述教学目标。 可操作性指教学目标表述要尽力落到学生的行为上,使之可观察、可言传、可训练。教学目标表述的用
13、语使用“能”、“有”、“会”和“有能力”、“有技能”、有品质”等句式。因为“教学目标”本身就是指学生的发展状态或对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的目标要求,它是学生发展状态的语言表述。因此用“使学生”、“让学生”、“通过”、“完成”等都是多余或含糊、或有问题的表述,至少是对“教学目标”这一概念本身不明了才导致的表述。 新课程标准.htm新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表达与交流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
14、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
15、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高中语文视点结构教学设计:米洛斯的维纳斯阅读方法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的阅读方法。2、能够读懂课文中同一意思,不同表述的语句。3、了解作者鉴赏艺术作品的审美取向,能理解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4、能真切体验生活中不同形式的美。案例初中语文视点结构教
16、学设计:沁园春雪与词的鉴赏一、教学目标1、会词的鉴赏的基本方法2、能通过画面与想象体会这首词的意境与情感3、能有感情地吟诵和背诵这首词4、有对祖国山河壮美的惊喜与自豪之情案例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们的解的含义2. 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 能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处理实际问题中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乐趣高中数学视点结构教学: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一、教学目标1、能记忆、理解并运用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2、能理解并运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想和方法3、能体验观察、探索、发现和创造的精神4、能体验探索、发现和创新的理性美,能
17、感受数学知识严谨的逻辑美案例高中物理视点结构教学:超重与失重一、教学目标1能记忆并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含义2能记忆产生超重与失重的条件3能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动力学本质,并能用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初中化学视点结构教学设计:酸的通性一、教学目标1、能掌握酸的分类及命名2、能从电离的观点掌握酸的通性3、能记忆并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意义4、能感受化学反应变化之美案例初中化学视点结构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质量守恒的客观存在及质量守恒的原因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3、能初步建立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地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4、能体会物质的变化美及自然界守恒之美案
18、例苯酚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识别酚和醇。会表述苯酚的分子结构及酚类物质的结构特点、苯酚的主要物理性质。 会正确书写苯酚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能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案例初中地理视点结构教学设计:天气和气候教学目标:主要目标:1、能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2、能了解天气预报图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3、会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天气预报图。4、识别常用天气符号,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并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案例高中政治视点结构教学设计:国家机构(复习)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理解国家机构的成因。2、能记忆国家机构尤其是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3、能准确理解国家机构的组织和
19、活动原则。案例4、能准确理解国家(机构)与公民的关系5、能记忆并理解公民正确处理与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6、能理解社会主义优越性。7、能感受社会制度之美。高中历史视点结构教学设计:508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教学目标1、能分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能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案例3、能掌握西欧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欧洲共同体的成立、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1973年底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等历史知识。4、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事件。案例初中地理视点结构教学设计:南极洲一、教学
20、目标1、能记忆并理解南极洲的自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特征及其逻辑关系;2、会运用南极洲地图读图分析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特征;3、能感受南极洲的自然美。案例初中生物视点结构教学设计:血液一、教学目标1、能理解和记忆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能理解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3、会运用所学血液的知识解释生活中贫血、发炎、血量、输血的道理4、具有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美好的道德情操案例蓝球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高一)教学目标1 .能熟记蓝球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的有关知识.2 .会蓝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3 .在教学比赛中能初步运用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案例Unit 16 The United StatesRead
21、ing Teaching objects (教学目标)can know more of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South,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ern cities.(能进一步了解美国南方的历史和南方城市的变化和发展)can guess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in the context. (能在上下文中猜测生词)can find and enjoy the well-structured and beautiful sentences. (能发现并欣赏结构对称,优美的句子
22、)can improv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ultural diversity. (有多元文化意识)教学目标达成技术指标及解析3、目标检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状态或达成度要进行目标检测,有相应的有效的检测环节、检测方法和相应评价。教学目标训练实验4262241270.ppt诗歌意境教学设计.doc概念教学操作技术 概念教学操作指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具有概括性、典型性的知识单元的教学操作。这些知识单元在理科、工科中统称概念或基本概念,在文科中本应当也是概念,但由于文科教学中有大量知识单元的概括性或理性提炼尚不够,故还是一些典型性的有代表性的词语或主要
23、词语。概念操作技术规程要领概念释义关系操作标准定义层次分解要点概括构成:种差+属准确切当对 比位 属相同不同联系包容(上位)被包容(下位)并列(平行)标准同一(一次分类以同一标准)母项准确(内涵清晰,外延明确)子项周延(子项外延之和=母项外延)分类操作概念教学操作技术指标及解析1. 概念释义对教学内容中基本的具有概括性、典型性的知识单元的教学操作的首要的规程是进行释义操作。概念释义操作的基本规范是:有标准定义,有定义层次分解和各层次要点归纳概括(关健词)。标准定义,即在教学中对每一个基本的重要的概念,都必须给予同个标准的完整定义。一个标准定义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该概念所属的上位概念,也称属概念
24、;二是该概念与所平列的同位其他类别概念的不同性质特点,也称种差。总之,一个概念的标准定义就是“种差属”而构成的判断语句,并且准确、切当地反映所指事物。例:力是两个以上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种差) (属概念) 这是一个关于“力”这一概念的标准定义. 其属概念“相互作用”表明了“力”属于“相互作用”,是许多相互作用中的一种,而这一种相互作用与其他“两个以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称为“力”。层次分解:即对标准定义中的各基本要点逐个或逐层进行解析,以充分、完整、准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要点概括:指在定义层次分解的基础上总述其基本要义,以完整地传达和呈现出一个概念的总体释义,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或
25、进一步强化概念的整体印象。例:“文艺心理学”定义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揭示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课堂教学技术是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一定 (目标)的时间和空间里 组 织 传达和交流信息 (设计 /逻辑) (言语) 并组织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的总和。 (管理) 新闻写作.doc概念教学操作新闻是被及时报道的有传播价值的事实。 师:由此可见,世界杯要成为新闻,必须首先是一个事件。那么如果世界杯是以一场场的足球比赛的形态出现,它是新闻吗?生:不是,必须要通过报道出来才是新闻。师:换句话说,如果不被媒体传播出来,世界杯再重大,也不能够成为新闻。好,同学们,你们能理解到这点
26、,就抓住了新闻最核心的两个因素。第一,新闻必须是事件;第二,它必须要经过传播。 现在,在这样的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新闻的定义。2. 关系操作概念关系操作即揭示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以使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清晰化。包括对新讲类似或相关概念进行关系比较,比较其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联系,并找准新概念与相关概念的位置逻辑关系。概念间的位属关系有包容(上位)与被包容(下位)关系、并列(平行)关系,这三种位属关系被称为每一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概念构成的基本形态。2. 关系操作概念关系操作即揭示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以使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清晰化。包括对新讲类似或相关概念进行关系比较,比较其相同点、不同点及相互联系
27、,并找准新概念与相关概念的位置逻辑关系。概念间的位属关系有包容(上位)与被包容(下位)关系、并列(平行)关系,这三种位属关系被称为每一成熟的学科知识体系概念构成的基本形态。 乙 醛 教案设计例:氧化反应:有机反应中得氧或失氢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有机反应中失氧或得氢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关键词:得氧或失氢;失氧或得氢 3. 概念分类如果概念教学中需要对概念进行分类操作,其教学要领是:分类根据要同一;母项准确即母项概念通过释义操作获得准确内涵与外延;由母项分出的子项概念的全部外延总和等于母项概念外延,即子项周延。 直线及定义 射线 线段 垂线 平行线 高中化学视点结构教学: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师:
28、这节课我们就要讲“同分异构成的书写”。首先,复习一下概念:什么叫同分异构体?(大屏幕显示)具有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物质互称同分异构体。这个概念有三个地方需要注意,请问哪三个地方?生1:第一,要有相同的分子式;第二,要有不同的结构;第三,它们是“互称”。师:好。“互称“说明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质。现在请同学们将凡是含有”同“字的化学概念都写下来。然后,我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看谁写得多?生2: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系物。师:还有没有补充?生3:同分异构体、同一物质。师:对。既然有同一物质,那还有同类物质,对吧?同类物质与同一物质一不一样?生齐:不一样。师:我们总结了六个含“同”字的概念,必须正确理
29、解这六个“同”。“同分异构体”中的“同”是指分子式相同;“同素异形体”中的“同”是指元素相同;“同位素”中“的同”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相同,“同一物质”中的“同”是组成与结构相同,“同类物质”中的“同”是指性质相同;“同系物”中的“同”是指结构或性质相似。接下来,请大家写出C4H8的所有同分异构体。魏书生课堂教学实录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什么叫“统筹方法”?谁能不看书,凭自己独立思考,回答这个问题?生:就是笼统说明事物的方法。师:她敢于独立思考。生:就是系统的完成一件事的方法。师:有点接近正确答案。下面不再猜了,大家一定非常想知道什么是统筹方法吧?那好,请同学们到书中去找答案。争取一分钟内
30、找到并记住这个概念,现在开始!(学生看书,半分钟后陆续举手要求回答。) 师:请找到答案的同学一起回答。生:(齐)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 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师:对,同学们没用一分钟就找到并记住了这个概念。同学们说,这叫什么说明方法?生:下定义。师:对。作者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谁愿意到前面,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定义?男女同学各推荐一名写字好的同学到前面来比赛好吗?(学生们热情的推荐,被推荐的男生说:“我一定能取胜”,教师赞许,男生同女生上台板书。)师:写得正确,字很工整,看上去男同学写得更好一些。(男同学会心的笑)黄红小朋友是幼儿园中班儿童,在上课时她突然问老师:“什么是装饰品”。老师在
31、与黄红的一问一答中解释了“装饰品”这一概念:“老师,什么叫装饰品?”“主要是摆起来好看,但不拿来用的东西。”“哦”“那你给老师说说,教室里的哪些东西是装饰品?”“玩具圈里的吊兰是,门上挂的灯笼是,墙上的石英钟是不,不是钟,钟是用来看时间的,但是老师,钟也很好看,怎么办呢?”“用的东西如果也好看的话,有时候也可以暂时不用,把它摆起来当装饰品。”“那柜子上摆的茶杯也是装饰品?”“为什么?”“因为它们虽然可以用来喝水,但它们一直摆在柜子里,看起来很好看。”“太准确了!黄红小朋友,你爱动脑筋,爱提问,懂得了什么叫装饰品。来,老师发给你一朵小红花做奖品。”原理教学操作技术 原理教学操作指在教学中将若干概
32、念按一定逻辑次序连接起来从而揭示若干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的行为。所谓“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几个知识点(概念)的逻辑连接,它既意味着形式逻辑学中由概念组成的“判断”继而“推理”,也概指所有学科知识系统中一切以“判断”和“推理”形式出现的理论、原则、规律、公理、结论、推断等等。原理教学操作 原理教学操作规程要领原理分析原理组合 确认源概念 已知提示 未知解析 概念连接 原理整合 原理教学操作技术指标及解析1. 原理分析原理分析指对构成原理的各基本概念进行确认和解析,其基本规程要领有三:确认源概念,即对构成原理的所有概念(源概念)逐一进行确认。一个原理通常由两大类概念构成,一是实概念,表示具体
33、或可测事物、现象的概念;一是虚概念,表示事物、现象之间关系的概念。源概念即构成原理的各实概念和虚概念。例:将下面几个原理的源概念分解开,实概念用“”号标出,虚概念用“”号标出,可分解确认如下: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几何学“内角和定理”)在重力和弹力做功的物体体系内,功能和热能可以相互转化,且总能量守恒。(物理学“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词前面的修饰词后用“地”,名词前面的修饰词后带“的”。(汉语语法“的、地使用规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数学“同底数幂相乘运算规则”)2. 原理组合原理组合指将一一解析好的概念按一定逻辑关系连接起来(概念连接),形成一个陈述语句;然后进行整个原理
34、的总和意义操作即原理整合。故原理组合实际上就是把分解开的概念一步一步连接起来,直到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一般是先从重心(中心)实概念开始,通过虚概念连接其他实概念,而且要借助手势、口语、板书的形象性将虚概念揭示的关系指示出来,使学生最终对原理能形成完整的逻辑图象。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原理组合操作,一般应先从“内角”起,其组合数学过程可如下:“内角”,特指“三角形”的内角。那么三象形的内象有几个呢?三个。这三个内角“和”起来,也就是相加起来,与有一个角度量恰好相等,这个角度量就是180度。同学们可以拿出量角器来看180度角是个怎样的状态,再把任意一个三角形
35、的三只角剪下来,请特别标好内角所在,把这三个内角拼起来(和起来),看是否与量角器上的180度刚好重合。“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不是指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刚好等于一个180度角。举例教学操作技术 举例教学操作亦称教学举例,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实例(经验和事实)说明理论(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操作行为。举例教学操作技术指标及解析1. 切时举例切时指举例时机恰当,在理论讲解分析之前、之中、之后均有相应考究。2. 切题举例切题指实例选择及剪裁合理,紧扣理论,不偏题,不跑题。3. 切意举例切意指实例与理论有机交融,能充分说明理论所含各要点之意义。4. 切身实例选择及表述尽可能让学生感到与自己生活
36、和实践接近,生动有趣,浅显明了;或所举实例是学生已知事实或已有经验例式选择 根据所举实例与理论之间的关系不同,分为若干举例种类:有分式举例、融式举例、变式举例、体验举例等。各类举例均共同遵循举例操作的一般技术规程和要领,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规程及要领,各有其适合的范围。教学中要选择最合适恰当的举例方式,以充分说明理论。举例种类分式举例 指理论和实例相对分开的举例操作,通常是先讲理论然后举例,在理论和实例之间用“例如”或“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等类似语句加以连接。 其操作规程和要领特点是实例举完后必须例扣回理论去,说明实例的哪些部分说明了理论的哪些要义。因为只用一个“例如”等将理论和实例连接起来,并不
37、能保证其起到以例理的作用。融式举例指理论和实例融兼并共同推进的举例操作,通常以实例起头一层层带出理论,之后再纳出理论的全部要义.其特别操作规程和要领是对实例的分析和对理论的分解要相对应,对实例的典型性、完整性的要求相当高,否则实例不仅不能有力地说明理论,而且还可能错位,甚至完全相悖,适得其反 例:什么是集合(初中数学)集合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构成集合的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一集合的元素。例如,我们十一班全体学员就是一个“十一班”学员的集合,每个学员均为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那么为什么我们十一班可以构成成一个集合呢?因为我们每个学员都有“十一班”这一公共属性。每一集合均有三要素或三个特征:其
38、一,确定性:对于任意一个元素都可以根据集合的公共属性确定其是否是这一集合的元素。例如对于任何一个学员,我们都可根据是否具有十一班的公共属性而确定其否为“十一班”这一集合。其二,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如“十一班”这个集合中的任何一个学员都与其他学员不同,除公共属性外。其三,无序性:集合中的无素元素无论怎么排列都是属于这一集合的。如十一班的学员,不管怎么排队,谁在前谁在后,排圆圈排方队,都是属于“十一班”这个集合的。体验举例 指对理论所述状态能唤起学生身心实际或想象经历的举例操作。通常是在理论和实例之间,用“如果你是”、“假如你就是”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置换,唤起学生已有过的经
39、历或想象中的经历,从而仿佛真的置身于实例的运行之中.例:乌鸦到处找水喝(小学语文乌鸦喝水)(学生齐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师:乌鸦“到处找水喝”。大家想一想,平时你看到过乌鸦在什么地方找水喝?嗯,我看许多同学都在摇头。那么假如你是乌鸦,你会上哪里去找水喝呢?生:池塘里、水河边、屋檐下的水沟里师:还有吗?生:泉水边、井口边,师:对,所有可能有水的地方都找过了,这才叫“到处”找水喝。运动的绝对性师:上课了。大家谁也不准动,全身任何地方都不要动,绝对不动。看谁能够做到?(学生们认真地做,一动也不动地坐在那里,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师:嗯,大家都在尽力按着老师的要求做。但是,你们并没有真正做
40、到绝对不动。你的心脏在跳动,你的血液在流动,你的肠胃在蠕动,你的思想在开动,甚至你的位置也随着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移动!(学生们欣然地笑了。)师:(严肃地说)这就叫运动的绝对性。不动只能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变式举例 指根据理论的若干关键要点举相应的一组实例来说明概念或原理的相同本质特征和不同非本质特征(非本质特征发生变化)的举例操作。变式即有所变化的例式,通常是理论讲出之后出求变式举例(一组有变化的例子),一一回扣理论要点。变式举例的特殊操作规程和要领是:1根据非本质特征存在的若干可能,选择和依次推出各例,使变式中的每个实例与理论要点呈对应关系。2每推出一例必须点
41、明此例中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各是什么;3把各例的非本质属性删去,突出强调共同的、根本的、本质的属性,归向概念或原理的本质含义。 总之,要使实例之间形成层递关系,否则容易赞成举例过多,同例重复,或实便量多却不能周到说明理论的过失。生物课“鸟”的概念及其举例教学片断 师:“鸟”,是什么动物呢?它是脊椎动物的一纲,体温恒定,卵生,嘴内无齿,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龙骨突起,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而在“鸟”的这些特征中,最本质特征是“有羽毛”。因此,也可以简单地说,鸟就是“有羽毛的动物”。例如燕子、鸽子、麻雀、乌鸦等,都是有羽毛的动物,都是鸟。那么狮子、老虎、狗、猪是鸟吗?生:不是!师:为什么?生:因为它们
42、没有羽毛。师:对!那么同学们还可以说出哪些鸟呢?生:斑鸠、布谷、鹰师:对,还有吗生:生:海鸥、蝴蝶师:请等一等,蝴蝶是鸟吗?师:蝴蝶有翅膀,会飞,但翅膀是羽毛吗?生:不是。师:有羽毛的才是鸟,那蝴蝶是鸟吗?生:蝴蝶不是鸟。师:对,我们刚才举的例子都是有羽毛,又会飞的鸟。有些同学就以为“会飞”就是鸟。请注意,许多身都会飞,但会飞的不一定是鸟,鸟必须有羽毛。那么,有没有不会飞的鸟呢?生:没有,有没有师:想一想,鸟是有羽毛的动物,只要有羽毛它就是鸟生:有不会飞的鸟,只要它有羽毛!师:对!你能说说有羽毛但不会飞的动物吗?生:鸡师:对!鸡,还有鸭、鹅等。这些动物都有羽毛,但已经不会飞了,它们以前也是能飞
43、的,后来两翼退化,不能飞了,于是它们就成了有羽毛但不会飞的鸟。好了,同学们现在真正如道什么是鸟了!什么是鸟呢?生:鸟是有羽毛的动物。师:对!请大家在下面这些动物中选出鸟来。 系统教学操作技术系统教学操作指对整个学科知识、整个单元知识和整堂知识的总体、总体中的每部分、每部分与每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揭示,以使或在或小的每部分知识准确找到它在整体(整个学科、整个单元、整堂课)知识中的位置,加深学生对部分知识和整体知识理解程度而进行的教学操作行为。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机器是由若干零件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组合而成的。零件连接成机器的连接方式主要可以分成这样的两大类:第一类是可拆的连接,第二类叫做不可
44、拆的连接。其中可拆连接包括有:用螺纹紧固件来进行连接,还有键连接,销连接等等。不可拆的连接有:铆接,焊接,还有胶接等等。其中,螺纹紧固件连接是用得比较广泛的。 工程制图: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系统教学操作种类技术解析 1. 平面结构操作:指以某些信息点(概念或主体语词、观念观点等)为纽结,揭示其与上下左右的信息点的相互联系的执教行为。上下联系即该信息点与它的上属信息点(如上位概念)和下属信息点(如下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左右联系即该信息点与它的平行信息点(如平行概念或并列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2. 立体结构操作:指以某些信息点(概念或主体语词、观念观点等)为纽结,揭示其与上下、左右、前后信息
45、点的相互联系的执教行为。实际上就是平面结构再向纵深推演迁移的操作。也可称是“点线面体结构操作”,它使教学信息和教学思维更呈现出系统的立体感、空间感和整体感。3. 巡回操作:指呈现一个相对稳定的学科知识整体系统,从中提取出部分(信息点)进行讲解,并反复将该点放回整体中又提出来。提出来又放回整体中,使该信息点在整体中的位置、价值、功能等得以充分呈示的执教行为。重心教学操作技术 教学逻辑重心操作指对一堂课(一个单元、一门学科)所讲授的全部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那一个概念、原理、观点,或者词句、段落、形象、情感、技能技巧等等加以强调、突出的执教行为。重心教学操作技术指标及解析1、重心力度重心即教学中推出
46、教学重心的气势。要求教学中心的传达和呈现要有一定的力度,而推出重心应有足够气势,说理释义流畅充分,举例切当。2、重心清晰度教学重心清晰不含糊,要求重心释义非常准确、透彻明朗3、重心厚度教学操作中要反复强调和提出教学重心,以引起学生充分而特别的注意。4、重心集中度重心集中度即其他教学内容信息朝向重心的程度,要求其他教学信息均直接或间接指向重心,或为重心铺垫,或从重心推出。教学形式逻辑技术 教学形式逻辑操作技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形式的引导调控,和对教学信息传达、交流形式(教学口语、体态语、板书等及其他教学辅助因素)的内在逻辑组织状态的操作技术。 教学形式逻辑操作技术包括教学思维引导操作
47、技术、教学言语逻辑操作技术和其他教学辅助因素逻辑操作技术。教学思维引导技术 教学思维引导技术指教师在传达呈现和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方式、走向等有意识地进行提示、牵引、评价的执教行为规程要领。 教学思维引导技术指标及解析思维引导教学技术规程和要领是有进行思维引导的清晰意识,以及有思维空间引导、方向引导、归纳引导和批判引导等的具体操作行为。1、引导意识引导意识清晰,要求进行思维引导的意识要明确而清晰,教师在传达和交流教学信息中有明显的引导学生思维方向、提供思维方式、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及行为。 2、空间引导空间引导指围绕一个问题,尽量打开学生思路,拓展思维视野,鼓励寻求多种可
48、能解答方案的操作,也可称多向引导或辐射操作。空间引导要求围绕一个问题,打开学生思维视野,使学生能从各个方面来思考和解答分析这一问题,常常采用开放式提问来进行。3、方向引导方向引导指针对一个问题,逐层引导学生向一个正确的结论步步逼近的操作,也可称定向操作。教学总要给学生一些科学的确定内容。方向引导往往通过追问来实现,采用追问式连连提问,步步逼近,不仅能使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正确答案,而且更能使学生获得聚向思维的方式和习惯。4、归纳引导归纳引导是指引导学生从一大堆事实中抽取出特点、要素和理论的操作,也可称抽象概括操作。引导学生把体现在实例中的要质(或要害特质)抽取出来并用理论加以概括,明确指出其特征或
49、关键点之所在,这是无论思维空间开拓和方向(定向)引导都最终必须要做的操作。5、批判引导批判引导是指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信息(含教材教具、同学发言、甚至教师自身言语内容)中的问题和矛盾,并大胆表述出来的操作。批判引导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敢于直面和揭示现存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上的问题、矛盾,以及各种观点、看法之间的问题、矛盾。这样,教学思维便会自然带上批判性,并且会产生相应的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操作。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在哲学、心理学史上,关于人的本性是善是恶,基本上有四种观点。一是性本善,认为人的本性先天是善良的,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美国的罗杰斯;一是性本恶,认为人的本性先天是凶
50、恶的、有破坏性的,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西方的弗洛依德;一是性本中,即不善不恶,善恶是后天教养的结果,代表人物中国的告子,西方的爱迪克逊;第四种是人本性有善有恶,善恶兼具。这四种观点各有无合理之处?其分歧的根本点在哪里,导致分歧的原因在哪里,同学们能思考一下回答我吗?教例是高师心理学史关于人的本性特征的几种看法的教学片断。这段教学在讲了四种关于人性的看法以后,教师并没有简单归纳或作出下一个小结,而是用“这几种观点各有无合理之处?其分歧的根本点及原因在哪里?”提问,将学生原本顺向接受的平稳的思维状态一下子推入了需要激剧思考、迅速比较、对问题原因进行各种推测及评价的批判性思维状态。教学言语逻辑技术
51、教学言语逻辑技术指通过教学信息的传达和交流方式(如口语、体态、板书等)及其各构成因素传达、呈现教学信息内在逻辑组织状态的操作技术。高水平的言语逻辑,应受严谨的目标、概念、原理、举例、系统、重心、思维引导逻辑等的支撑,但有时候或有许多情况下都会出现言语逻辑表面水平高,信息的内在逻辑骨架却乏力,目标、概念、原理、举例逻辑缺乏或软弱的情况,比如有些文科教学。但是,要说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概念、原理和举例操作逻辑严谨,而其言语逻辑却有着严重问题,应是不可思议的。言语逻辑技术的规程和要领也就是有声言语(口头言语)和有形言语(体态言语、板书言语)中有关逻辑技术规程和要领的总和,其中包括口头言语表达技术中的
52、语气词句逻辑、体态言语技术中的表达力和板书言语种类技术、书法技术、运行技术等执教技术中的有关规程和要领。 教学辅助因素逻辑技术 教学辅助因素逻辑技术指借助教具、教学仪器设备及教学场景等教学辅助性因素传达和呈现教学信息的内在组织状态的操作技术。教学辅助因素逻辑技术指标及解析1、目的清晰教学中对教学辅助因素的运用目的要十分明确清晰,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教学信息的有效传达、呈现和交流,且因这些辅助因素的使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成更好的教学效果之目的。2、紧扣主题紧扣主题指教学辅助因素的运用紧紧围绕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相一致,各种教学活动的运用形成整体氛围与教育合力,充分
53、促进学生主体的有效发展。3、适合教学特点根据教学主体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信息内容特点,选择和合理使用适合的辅助手段,教学媒体的选用要有助于更方便、更高效地传达与交流教学信息;场景设置除目的清晰、紧扣主题外,还要根据教学要求,方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教学管理操作(学生组织)技术 教学管理亦称课堂管理,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进行组织,使之朝着(围绕着)有利于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进而形成能力、达成目标的方向运转,以极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的调控操作行为。教学管理操作技术(教学对象组织技术)一般管理技术: 学生心理管理技术 学
54、生行为管理技术殊管理技术: 活动管理技术 考勤管理技术 奖惩管理技术 问题管理技术 分数管理技术一般管理技术学生心理 管理技术指标 身份查觉 目的正确 时机良好 内在激励学生行为 管理技术指标 指导性 动态性 策略性 自由度学生心理管理技术 学生心理管理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注意力、感知、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进行组织调控的操作行为,其技术规程和要领是身份意识强、目的清晰、时机掌握好,并有内在激励机制。 学生心理管理技术指标及解析 1、身份意识 指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管理者或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身份有充分的觉察和认识,以及对学生对象既是被组织指导者又是学习主体角色的充分的觉察和认识,并有相应的
55、行为呈现。师角色(身份)多重性认识 从教学的角度考虑,一位教师会同时兼任如下角色: 组织者角色 导演角色 专家学者角色 自我表现角色 社会服务角色 家长角色 其实,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及价值,在一堂课上,需要进行课堂管理时,教师是组织者;需要进行知识传播和研究时,教师是专家学者;需要把学生推到前台来发表看法、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是导演;需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时,教师是自我表现者;需要给学生以指点,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细节时,教师是家长父母。教师的各种角色最终是学生发展的 促进者 角色。 2、目的正确 指教师非常明确自己管理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调控学生的心理活动,使之能在全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积极接受信
56、息和进行思考。那种不管学生心理是否在活动和怎样活动,只管学生行为规范守纪;或者不管教学过程,只管教学结果,“秋后算账”的操作,都是管理目的不清晰的操作。 3、时机掌握 指教师善于按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在教学进展的关键部位,把握和制造最佳学习心态,使学生能在最佳的心态下接受,进而加工和理解关键教学信息的操作。要使学生一堂课从始至终保持高度注意是极不容易的,能做到一堂课有几个高度兴奋点并与关键教学环节相叠加,是一种务实而有效的教学机制。 4、内在激励 指教师采用的任何具体管理方式都应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内在愿望,激发思维主动为要,给学生以只要努力认真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就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信心。
57、消极的、压制的、否定过多的,或罚站、罚作业、罚做清洁的操作都是缺乏充分内在激励机制的操作。学生行为管理技术 学生行为管理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身体行为进行组织调控的操作。其技术规程要领是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要有明确的指导性,有意识使之具有一定动态性,允许有一定自由度,并讲究策略。 课堂行为管理作为课堂管理的一种辅助操作,当学生的内心活动完全随着教与学的思路行走时,学生相应的课堂行为都应看作是合理的。因此,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观察、推测、分析、判断,由此看出学生课堂心理活动的状态轨迹和质量,并采取相应的课堂行为管理操作,无疑是一位教师责任和智慧的极佳表现。 学生行为管理技术指标及解析 1、指导性 指导
58、性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要求有明确说明,对违反或与课堂教学需要不相适应的行为有恰当而明确的指示和引导,帮助其实现正确的行为方式,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2、策略性 策略性也叫隐蔽性,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行为应采取心理战术,尽量回避过分直接和强硬的行为限制,避免简单地直接粗暴地制止、怒斥和罚站等操作的出现。 3、自由度 自由度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规范要求要有一定余地或宽松度,只要是专注于听课和教学活动而且不影响他人,则相伴的行为都应该是合理的。全体学生百分之百同一的行为状态,并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心理活动都百分之百的进入了教学状态,尤其不能表明学生们都进入了课堂教学思维状态;相反,还可
59、能是教学管理操作水平极差的一种表现。 4、动态性 动态性指在课堂上采用的任何一种具体管理措施,都应保证和积极促进学生的行为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具有一定动态变化。应尽量避免学生全堂课始终保持一个固定不变的僵硬动作,如一直端坐、双手交叠、两眼直视、一动不动等。 课堂活动管理技术 课堂活动管理技术指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在动脑的同时,身手并用从而达到对学生课堂心理和行为进行组织的技术。能在课堂上让学生采用参与的活动包括实验、游戏、发言演讲以及听看等。 活动管理技术的功能是通过各种活动来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课堂心理与行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热情,培养其动手、动五官以至更深刻地动脑的能力,是
60、被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了 的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 课堂活动管理技术指标及解析 课堂活动管理技术程序和要领是:活动目的明确;活动方式明确;学生行为调动度和情绪调动度达到一定水平。 1 、目的明确 指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能明确知道为什么要活动,能始终如一地紧扣教学视点(知识点、技能点)和发展目标进行活动。否则任何生动有趣的活动都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 2 、方式明确 教师向学生明确提示怎样进行活动,活动所运用的材料、身体器官(如手、耳、眼、身、 腿等)以及活动过程和主要动作细节。一些重要的技能性很强的活动(如实验、计算机上机 等),还要对活动的技能性行为进行步骤分解。否则学生活动会不得要领,杂乱无章,因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梦与未来同行(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初三下学期教育主题班会
- 行车作业人员培训
- 墓地工程合同范本2017
-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节《校园机器人垃圾分类赛》教学设计及反思
- 全国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1课《赶赴火场-“系统时间”检测模块的应用》教学设计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 第10课《爱心伴我长大》教学设计3 鄂教版
- 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2.1.4 细胞的生活 教学设计
- 2.2+单一制和复合制+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采购合同合同管理专业市场拓展重点基础知识点
- 采购合同风险财务风险财务谈判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专项13-最值模型-将军饮马-专题训练
- 化工企业试生产方案
- GB/T 6003.2-2024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筛
- 入学教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MMG-23600-特种车辆市场调研报告全球行业规模展望2024-2030 Sample-Zjh
- 中国经济史教学课件第八章近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 2024儿童血压测量规范
-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