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反射膜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_第1页
2022年反射膜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_第2页
2022年反射膜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_第3页
2022年反射膜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_第4页
2022年反射膜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反射膜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1. 反射膜是 LCD 背光模组核心材料,工艺技术壁垒高目前平板显示主流市场为液晶显示与 OLED 显示,液晶显示在大尺寸屏幕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显示技术从最初的阴 极射线管显示技术(CRT)发展到平板显示技术(FPD),而平板显示进一步延伸出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 (PDP)和 OLED 显示等技术路线。2000 年以后,LCD 技术逐步替代等离子技术,成为全球最主流的显示技术;2010 年开始,OLED 显示逐步兴起,其在小尺寸显示器件上的应用快速推广。LCD 技术经过多年沉淀,在电视终端领域普 及率超过 95%,在笔记本和台式电脑领域的普及

2、率也很高,近年来 OLED 在曲屏手机、可穿戴电子设备等中小尺寸 屏幕领域应用快速增长。尽管 OLED 显示在高端大尺寸电视上也有一定应用,但由于技术尚不成熟、良品率低、成本 高等原因,其在大尺寸屏幕领域的应用受限。近几年 LCD 在改善宽视角、快速响应、对比度、黑底等方面持续进步, 特别是采用量子点技术大幅提高了色域,甚至超过了 OLED 的色域,大大提升了 LCD 的竞争力,预计 LCD 仍将在显 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大尺寸屏幕领域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图:TFT-LCD 和 AMOLED 市场应用液晶模组是液晶显示核心部件,主要由液晶面板、背光模组和驱动 IC 等组件构成。LCD 产

3、业链可分为上游基础材料 制备、中游液晶模组制造和下游终端产品制造三个环节,上游主要是材料或元件的制备,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 偏光片、背光源、光阻材料、膜材料、靶材等;中游主要是液晶面板、背光模组、驱动 IC 为主的加工制造,形成整块液晶模组;下游则是以各类应用终端为主的品牌商、组装厂商等。由于液晶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发光,因此必须通 过后置光源来达到显示效果,背光模组即充当液晶面板后置光源的角色。反射膜是背光模组中的核心材料,下游行业对其价格不敏感。背光模组主要包含反射膜、扩散膜、增亮膜、光源(主 要为 LED 光源)和导光板等元件,其中各类光学膜(反射膜、扩散膜、增亮膜)是背光模组中的核心

4、材料。反射膜 通常位于背光模组的最底层,主要是将透过导光板底部或周边未被散射的光源再反射进入导光板内,从而增加光学表 面的反射率,以降低光源的过程损耗,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反射膜成本约占背光模组 2%左右,由于需求刚性以及 其在背光模组中成本占比较小,下游对其价格相对不敏感。反射膜可分为金属反射膜和白色反射膜,白色聚酯反射膜占据主要市场。金属反射膜是在聚合物薄膜的表面镀金属涂 层,大多使用高导电性的银、金等,金属反射膜的反射率高,通常达到 99%及以上,但价格昂贵,主要应用于对价 格不敏感的手机等中小尺寸背光模组。白色反射膜可分为白色聚酯(PET)反射膜和白色聚丙烯(PP)反射膜,其 中白色聚

5、酯反射膜因反射率高、加工性能好、成本低,可用于所有尺寸背光模组,占据 99.8%以上市场份额。白色聚 酯反射膜的原理是通过在 PET 基材中添加不相容树脂或粒子,经过拉伸(例如双向拉伸)形成泡径大小不一的微细 泡结构,这些微细泡可以起到散射光的作用,使透明的 PET 薄膜白色化,成为白色薄膜。通常来说,微细和均匀的 泡孔数量越多、密度越高,制成的白色反射膜的反射率就越高,反射效果越好。白色聚酯反射膜可分为非涂布反射膜和涂布反射膜,分别用于直下式和侧光式 LED 背光源。根据 LED 光源入光方 式的不同,背光源主要分为直下式(Direct LED)与侧光式(Edge LED)两种,公司生产的均

6、是白色聚酯反射膜, 自主研发并量产了非涂布反射膜和涂布反射膜,以分别适应于直下式与侧光式两种不同结构的背光模组。(1)直下式 LED 背光源:LED 光源成阵列放置在背板上,光线射出经反射膜反射后,向上经扩散板均匀分散后于正 面出光,优点是成本较低,缺点是液晶模组厚度较厚,目前主要用于中、低端液晶电视。非涂布反射膜通常应用于液 晶显示的直下式背光源,它是通过多层共挤技术而形成的 ABA 三层结构薄膜,其中上下 A 层提供机械强度和挺度, 起到支撑作用;中间 B 层是反射层,具有多个泡孔结构,使得光线进入薄膜后发生多次反射、折射。(2)侧光式 LED 背光源:LED 光源放置在侧边,通过导光板将

7、线光源变成面光源,优点是使液晶模组厚度变薄, 但 成本较高,目前主要用于高端液晶电视。公司自主研发的涂布反射膜是在非涂布反射膜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复合胶水配 方,添加粒径不同的粒子,并优化复合胶水固化工艺研发形成的。相比非涂布反射膜,具有抗刮伤、抗顶白的优点, 主要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车载工控显示屏等领域。反射膜技术壁垒较高,公司打破国际厂商垄断并实现完全进口替代。在国内特种功能膜市场上,部分产品长期被国外 企业垄断,日本东丽、日本帝人和韩国 SKC 等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公司以液晶显示光学反射膜为切入点,通过 不断的原创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成功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

8、成了全面进口替代,公司 的技术和工艺优势确保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1)技术优势:公司在配方设计、产品制造和设备技术、精密涂布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和专利包。在配方设计方面,成功研发出多相泡孔结构,取代了之前的双相泡孔结构,不仅增加了泡孔的数 量,还进一步改善了纳微材料与聚酯界面相容性,提升了泡孔在基体中的分散性,从而能有效增加光线进入薄膜后折 射和反射的次数,使反射膜的反射率达到 97%以上,超过日本东丽、日本帝人、韩国 SKC 等国际巨头。在产品制造 和设备技术方面,公司自行设计及调试反射膜所需的生产线和专用设备,进行定制化制造,保证了产品制造设备的高 精密

9、性和制造工艺的独特性,是国内少数具备生产线规划设计能力的企业之一。(2)工艺优势:公司生产工艺的关键流程包括:造粒、挤出、过滤、双向拉伸(横向/纵向)等流程,拉伸后进行热 定型处理,消除薄膜内部因拉伸而产生的内应力,提高产品热稳定性,这些关键的流程以及过程工艺参数都会影响最 终的产品性能和质量。公司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了成熟的工艺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和客户需求不断优化改进, 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保证了产品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性能一致性。公司已经成为全球反射膜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全球反射膜市场主要包括长阳科技、日本东丽、日本帝 人、韩国 SKC、东旭成、兰埔成等,

10、公司自 2012 年第一条光学级反射膜生产线成功量产后,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20 年公司反射膜全球市场份额约 50%,未来还将进一步提高,全球光学反射膜细分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 反射膜市场需求稳步增长,MiniLED 反射膜快速放量反射膜主要用于液晶显示及半导体照明领域,全球显示用反射膜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反射膜下游主要用于液晶显示和 半导体照明,2020 年其在 LCD 电视领域的应用占比达到 61.3%,平板 LED 灯领域应用占比约 9.7%,其他如笔记本 电脑、车载主机、手机等领域合计占比约 29%。根据 IHS Markit 统计及预测,全球液晶显示用反射膜的市场需求将 呈现稳定增

11、长态势,预计到 2022 年达到 2.55 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 4.7%。LCD 电视主流发展方向是屏幕大尺寸化,将带动反射膜需求持续增长。2020 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货面积 2.21 亿平 方米,近年来年均复合增长 6.3%,其中终端产品为液晶电视的需求占比约 78%;全球 LCD 电视面板的出货平均尺 寸同比增长 1.8 英寸,达到 47.1 英寸,预计 2021 年增长 1.5 英寸,达到 48.6 英寸,屏幕大尺寸化是 LCD 电视未来 主流发展方向。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2020 年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达 2.47 亿台,同比增长 2.6%,其 中 OL

12、ED 电视总销量 442 万台,仅占电视出货总量 1.8%,由于 OLED 在大尺寸显示领域技术尚未成熟且成本较高, 预计在未来较长时期内,LCD 电视仍将处于主导地位,大尺寸 LCD 电视市场的增长将带动反射膜市场需求增长。图:2020 年反射膜下游应用占比全球液晶面板产能不断向国内转移,有助带动国内反射膜需求提升。随着韩系面板厂商策略性削减液晶面板产能,中 国大陆厂商继续扩大产能优势,预计 2021 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占比有望超过 60%。根据群智咨询 (Sigmaintell)数据,2020 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总出货量达到 2.66 亿片;出货面积为 1.63 亿平方米,同比

13、增长 2.1%;从出货面积看,前五大企业为京东方、华星光电、三星、群创光电和 LGD。未来随着全球面板产能持续向中 国大陆转移,将进一步带动国内反射膜市场需求增长。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是高端 LED 面板灯的关键材料。LED 照明技术是效仿液晶显示用背光模组发展起来的一项新 型照明技术,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LED 面板灯已逐渐取代传统格栅灯,广泛应用于办公及家居等场所。 LED 照明用反射膜的结构与液晶显示用反射膜结构类似,均是通过多层共挤技术而形成的 ABA 型三层结构,主要用 途是将从导光板漏出的光线再反射回出光面,从而提高光利用率、达到节能、增亮的作用。由于 LED 面板灯的结构

14、紧密,易造成局部过热,因此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比液晶显示用反射膜要求具有更低的热收缩性和更高的挺度。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出多系列照明用低热收缩、高挺度的反射膜,同时在反射膜上贴合功能性的薄膜,调整收放 卷张力,优化胶水固化工艺,在国内独创研发并可量产了多层复合反射板。在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领域,公司产品得 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使用,终端客户包括德国 Trilux、欧普照明、阳光照明、立达信等国内外知名照明企业。LED 照明渗透率及消费量逐年增加,带动半导体照明用反射膜需求增长。LED 灯具有其他灯具无可比拟的优点,如 体积小、高亮度低热量、环保、可控性强等,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各照明领域中,渗透率不

15、断提高。(1)近年来我国 LED 照明产品渗透率(即 LED 照明产品销售数量/照明产品总销售数量)持续增长,2020 年国内 LED 照明产品渗透率达到 78%,较上年度提高 2%。(2)我国 LED 照明产品的表观消费量逐年上升,经初步统计,2020 年达到 154.59 亿只/套,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 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数据,我国 LED 照明产品产销率在 2017-2020 年间保持在 46%左右。MiniLED 显示技术竞争优势明显,公司 MiniLED 反射膜全球领先地位突出。MiniLED 是一种新型显示技术,是指尺 寸在 50200 微米的 LED 芯片,尺寸介于小间距 LED 与

16、 MicroLED 之间,既可以作为小间距显示屏的升级产品,提 升可靠性和像素密度,又可以作为新型背光源提升 LCD 屏的显示性能,与 OLED 直接竞争。随着三星、LG、TCL、 小米等品牌加大力度推广 Mini LED 电视,2021 年 Mini LED 电视快速放量。Mini LED 做背光源一般采用直下式设计, 通过大数量的密布,从而实现更小范围内的区域调光,能够在更小的混光距离内实现更好的亮度均匀性、更高的色彩 对比度,进而实现终端产品的超薄、高显色性、省电;搭配柔性基板,配合 LCD 的曲面化也能够在保证画质的情况 下实现类似 OLED 的曲面显示,同时在寿命和可靠性等方面优于

17、OLED。公司积极配合终端客户研发 Mini LED 反射膜,逐步实现批量销售,下游终端客户与公司合作关系密切,不轻易更换 供应商,目前全球批量化供应 MiniLED 反射膜的企业主要是公司和韩国 SKC,而韩国 SKC 外购基膜进行深加工,因 此公司是全球最大、竞争力最强的 MiniLED 反射膜供应商。MiniLED 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MiniLED 反射膜市场提升空间大且附加值高。MiniLED 背光技术储备及应用逐渐成 熟,成本不断下降,已经开始逐步放量,2021 年 Mini LED 电视出货量有望超过 200 万台,渗透率仅约 1%,未来市 场提升空间大。根据群智咨询和 Yole

18、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Mini LED 市场规模将达 23.2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47.9%;2023 年全球 Mini LED 显示设备增长至 8070 万台,年均复合增速为 90%。Mini LED 背光是对 LCD 技术的 提升与增强,目前 MiniLED 背光电视的成本相较于普通背光类电视偏高,前期主要在中大尺寸(10-110 寸)高端市 场应用,其中电视以 65 寸、75 寸、86 寸的高端主流机型为主,笔记本电脑与平板以中高端系列为主。(1)集邦咨询调查显示,在中大型显示屏市场,MiniLED 背光 LCD 面板的成本估计是同尺寸和分辨率普通 LED 背 光成本的 2.23 倍。以 65 寸 4K 电视为例,传统背光模组价格为 100-400 元人民币,若采用高端侧入式显示器模组, 成本约为 350 美元;若采用带有量子点增强膜的 LED 背光 LCD 模块,成本约为 600 美元;若采用被动式驱动 Mini LED 背光(约 1.6 万颗 LED 芯片)的显示器模组,成本约为 650690 美元。(2)MiniLED 背光分区数量与 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