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案15篇_第1页
《回乡偶书》教案15篇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回乡偶书教案15篇回乡偶书教案1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 2、齐读、指名读。思索: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课文解释及自学诗句,登记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争论。同学自学争论 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日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兴奋?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 (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现表演。 师:同学今日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生谈) 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

2、一切都可以转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悲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悲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现演出,师生评议。 8、师仿照“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编故事。 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

3、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同学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亮生动的形象,真实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同学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同学的天性。同学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化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绽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同学正确理解并敏捷运用课文语言,是同学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回乡偶书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熟悉2个字,会写三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同学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4、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喜爱家乡。 重点难点: 创设情境,引导同学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 2、课件依次展现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图片。 师:今日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积累的诗句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 3、师:小伴侣们看,几句简洁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奇妙之处。那你们知道咏柳的是谁吗?(生:贺知章) 5、师:小伴侣们真聪慧,今日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法指导 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我会

5、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顺当过关吗? 第一关:我会认 师:请小伴侣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留意读准字音。遇到不熟悉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找一找树叶。 师:老师发觉你们读得可仔细了,接下来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师:好了是吗?那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情愿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精确地读一读。 其次关:我会解 1、解题:你会扩词吗?我们来扩词! 回:回家回来回到乡:家乡家乡乡土 偶:偶然间或偶遇书:读书书写书信 连起来就是:回到

6、家乡间或写下这首诗。 2、第一句:离:离开回:回来 整句句意:年轻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 其次句:音:声音口音改:转变 整句诗意:我的口音没有转变,但是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了! 第三句:识:熟悉 村里的儿童已经不熟悉我了 第四句:客:客人何:哪里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第三关:我会读 指导读好升降调、重音、长音 第四关:我会想 师:请再读读这句诗,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客”是谁?贺知章。“客”从哪里来?板书“何来”“客”来做什么?) 师:小伴侣们真会动脑筋,提了不少好问题。老师也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诗句里的“客”也就是贺知章是指从外地来这里做客的客人的吗?(板书“客?”)请你

7、们认真地读读诗歌,也可以观看一下插图,找找答案吧。(生自读诗歌,观看插图。) 师:心中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看?(生沟通:贺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从诗歌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生:他从小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少小、老大变红)(生:乡音无改) 师:贺知章爷爷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回到家乡,整整五十年哪!他时时刻刻都在惦念家乡的亲人,希望着可以早日回家乡看看, 每当他观察天上的明月圆了,他会悄悄的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生齐诵) 每当遇见家乡的故人时,他想问问家里的近况,可最终,他只是像王维一样,问了问窗前的寒梅(生齐诵王维的杂诗) 现在最终盼到这一天了, 当他走在回乡的路上

8、时,他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当他从镜湖观察自己花白的两鬓时,他说乡音无改鬓毛衰 当他观察村里的孩童时,他说儿童相见不相识 当孩子们把他当做客人时,他说笑问客从何处来? 三、拓展训练 师:其实,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熟识的情景,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的是第一首,现在我们一起来观赏其次首,信任你们会有新的感受。指名读齐读 (出示诗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配乐朗诵) 回乡偶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力量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悲伤之情。 二、教学

9、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当,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一般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家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 今日,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

10、疑: 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依据同学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看,你发觉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学,并在小组内沟通:自己读懂了什么? 检查反馈:(课件)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订正齐读生字新词。 指名读诗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分组读诗齐读古诗 细读品尝,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引导同学边观看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

11、最终全班沟通)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1:为什么几十年后还回到家乡来? 生2: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以上问题让其他生来回答) (5)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索。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6)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哺育了自己的家乡与家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闹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肯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看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

12、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学习其次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同学运用自学,再集体沟通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客在这里指谁?何处是什么意思?谁再来说说?) 师: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 生:(略) 师:你能想像出当时的心情吗?(无奈、悲伤)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3)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沟通)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 小结:是啊,月是家乡明,人是家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

13、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转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悲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悲伤读一读这首诗。 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4、挖掘课程,观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熟识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观赏其次首,一起与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出示课件,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表演想象,拓展延长 (师:同学们学得真起劲,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

14、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假如你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1、(1)分角色试练表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现表演。师仿照记者,采访贺知章。 师:同学今日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齐背古诗,并边背边想象情景。 示范指导,培育习惯 1、让生找出本诗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确书写。 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挨次,师边讲解。 3、同学试写(每个生字各写2个),师巡察,生写后互检。 六、自主选择,培育力量。(任选一题) 师: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都完成了,现在我

15、们到作业超市去逛逛,然后你们选拔自己喜爱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题。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3、自编故事,再与伙伴沟通。 20 xx年4月14日(8周四上午) 反思: 1、渗透学法:从扶到半扶,学会自学。 2、创设情境:激发想像,融入诗境。 3、开发课程:立足课程,拓展延长。 4、理解表演:引导合作,再现诗意。 5、敬重共性:让同学自主选择作业。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同学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亮生动的形象,真实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

16、,都会深深地印到同学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同学的天性。同学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化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绽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同学正确理解并敏捷运用课文语言,是同学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回乡偶书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2、力量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悲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

17、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当,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一般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家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 今日,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1)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师依据同学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1

18、、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看,你发觉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沟通:自己读懂了什么? 3、检查反馈:(课件)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订正。 齐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诗。 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分组读诗。 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尝,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引导同学边观看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终全班沟通)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1:为什么

19、几十年后还回到家乡来? 生2: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5)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索。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6)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哺育了自己的家乡与家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闹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肯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看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其次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同学运用自学,

20、再集体沟通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客在这里指谁?结合看图何处是什么意思?谁再来说说?) 师: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 生:(略) 师:你能想像出当时的心情吗?(无奈、悲伤)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3)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沟通)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 (3)小结:是啊,“月是家乡明,人是家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转变,惟有“乡音无改

21、”,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悲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悲伤读一读这首诗。 (4)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4、挖掘课程,观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熟识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观赏其次首,一起与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出示课件,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四)表演想象,拓展延长。 师:同学们学得真起劲,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 提示:假如你是贺知章,离开家

22、乡几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1、分角色试练表演。 (1)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现表演。 (2)师仿照“记者”,采访“贺知章”。 师:同学今日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齐背古诗,并边背边想象情景。 (五)示范指导,培育习惯。 1、让生找出本诗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确书写。 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挨次,师边讲解。 3、同学试写(每个生字各写2个),师巡察,生写后互检。 (六)自主选择,培育力量。(任选一题) 师: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都完成了,现在我们到作业超市去逛逛,然后你们选拔自己喜爱的题

23、目作为课后的练习题。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3、自编故事,再与伙伴沟通。 六、反思: 1、渗透学法:从扶到半扶,学会自学。 2、创设情境:激发想像,融入诗境。 3、开发课程:立足课程,拓展延长。 4、理解表演:引导合作,再现诗意。 5、敬重共性:让同学自主选择作业。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同学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亮生动的形象,真实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同学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同学的天性。同学要表演,首

24、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化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绽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同学正确理解并敏捷运用课文语言,是同学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回乡偶书教案5 教学目标: 1、熟悉“偶、鬓、音、衰、客、何”6个生字,会写“音、客、何”三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领悟诗意,能够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田字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兴导入 1、猜字谜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猜字谜吗?(喜爱)那老师今日带来了一个象形字,想请大家猜一猜

25、,看看能不能猜出来(出示象形字的课件) (同学看课件猜出“客”字) 师:对,是“客”字(出示),小伴侣们的眼睛真会发觉。现在我们一起把这个“客”字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来(出示“客”的课件)同学跟课件书空。 师:孩子们,我们今日要学习的这首诗中恰恰也有个“客”字,这首是:(同学说课题)(板书回乡偶书) 设计意图:以同学感爱好的字谜引入,感悟汉字的魅力,激发同学参加课堂的乐观性。 2、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熟悉生字 师:现在我想请孩子们自由朗读一下这首诗,留意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得的字借助下面的小精灵来关心读准,也可以留心一下“客”字在哪里,开头。 1、同学自由朗读古诗。(出示要求:借助拼

26、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再读古诗,初步感悟诗境。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境 1、紧扣“客”字,启发思索: 师:老师刚才说这首诗中也藏有一个“客”字,你们找到它了吗? 生:“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你真会发觉。请同学们来读读这句诗。(课件出示这句诗)(同学读) 师:(出示插图)孩子们为什么会笑着问呢?我想跟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场景,我是贺知章,你们会怎么问我呢?会问什么呢? 生:老爷爷,您从哪里来呀?您是干什么的?您来这里是找人吗? (三个同学,师适时点评。如称呼不对,要引导同学;用了 “请问”一词,表扬有礼貌) 师:孩子们真会动脑筋,知道当时孩子们会这么问,是什么缘由吗?(是由于

27、不熟悉他)请用诗句回答(“儿童相见不相识”)出示诗句,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诗。(读诗句) 师:从这两句诗来看,贺知章他是客,那些不熟悉他的孩子把当作“客”了,从哪里看出他是“客”呢?请看插图(出示插图)。 生:同学认真观看图。 师:那他是不是“客”呢?从那句诗可以读出来? 生:不是客,由于我从诗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看出,他并不是客,是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年老了才回到家乡。 师:请把你们的理解放进诗句中去,一起读读这两句诗。(出示这两句诗的图) 2、品读诗句,共享感受。 师:为什么诗人年小的时候离开家乡,要等到年老的时候才回家乡呢? 生:我知道,由于那时候交通特别不便, 师:你从哪里看

28、出来他回家不简单呢?(出示插图) 生:骑马。 师:是呀,科学技术给我们现代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可诗人的年月就不同了,出门不是靠走路就是骑马,经过跋山涉水,回家一次的确不简单。可是那么困难,还是要回老家啊,你体会到了什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板书) 师:我们怎么读才能突出诗人回乡不简单呀?同学再次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设计理念:紧扣“客”字,切入理解诗句,从后到前,更好地理解“回”的含义。创设情境,借助插图,直观地引导同学理解后两行诗句的意思。 3、共性朗读,深化理解。 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都知道原来这个让孩子们看成是“客”的人其实不是“客”,而是久居他乡的游子回家了,所以

29、题目中不是“来”而是“回”(板书),让我们加上对“回”字的感受,再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生:有感情地读诗句。 师:五十年了,很多事情都已经转变了,难怪家乡的小孩子会把我当做客人,笑着问我从哪里来?诗中哪两句说的是这个意思。 生: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全诗。 师:同学们,我们跟着诗人贺知章一起思念家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诗背一背呢?(分组背诵,一起背诵) 4、指导书写:“客、何”,观看、书写、展评。 师:同学们学得很仔细,有三个字宝宝想请大家把它的名字写一写。(出示图片)提示大家:客:点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伸展。何:竖钩起笔处不要在横的末端。音:

30、突出中间主笔横。 【设计理念:根据我校上学期精品讨论中“随文识字”的做法去落实,使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并严格落实新课标关于同学课堂要写字10分钟的要求,转变“满堂说”的课堂,让同学不仅把握生字的写法,还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四、读中悟情,多元吟诵,古诗新唱 1、读中悟情。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理解了诗意,但是没有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韵味。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可以有节奏地朗读,可以吟诵,可以踏歌,可以表演读(同学自由体会读) 同学自由朗读后个别表演读(老师点评中鼓舞同学,并告知其余同学这是什么读法。) 2、观赏“古诗新唱”。 师:古诗不仅仅是吟诵,还能编成一首悦耳的歌曲呢!想听吗?

31、现在我就带着小伴侣们一起去观赏一下吧。(出示图片) 【设计理念:落实共性朗读,老师不要限制同学肯定要同学感情朗读,让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书,还引入古诗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创意地教古诗,欢乐地学古诗”。】 五、拓展延长,升华诗情 1.就在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唐代贺知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共享了大家对这首诗的感悟。其实,他还写了另外一首表达自己回乡后的情感的诗,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观赏回乡偶书之二) 2、喜爱家乡这一千古不变的情怀,还体现在很多的古诗佳作中。我们熟识的还有生:李白的静夜思,生:张继的枫桥夜泊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

32、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喜爱哪首就把哪首背诵下来。 【设计理念: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容量是很小的,所以拓展相关的诗歌和同类型的诗歌,并让同学有选择地背诵记忆,让那个拓展不会流于形式。】 六、全文总结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不管你身在何处,都时刻惦念自己的家乡,让我们把贺知章的思乡之情记在心中。(齐背) 七、布置作业 把回乡偶书编成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和妈妈听。 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客? 回! (思念家乡) 回乡偶书教案6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班级古诗教学应当:“诵读”“浅近的古诗,绽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丽”。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

33、意)与培育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低班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育读诗爱好,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情感,培育同学语感。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间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这样做的:导入时,我给同学看了几张生活中的实物照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知道的古诗来描述,由此唤起同学学习古诗的爱好,感受古诗的魅力。接着,我给同学读诗的目标是:读准字音。通过各种读诗方式,指导同学把诗词的字音读准,中间插入认读字卡的环节,关心同学把字音读准。然后,再读古诗,运用自学方法,理解诗意。在指导同学弄懂诗意时,我供应给同学三

34、种弄懂自己不明白的诗意的三种方法:可以边读诗边看插图,再思索;可以和参考书;还可以求助自己小组里的同学和老师。同学可以通过自读和求助的方法弄懂古诗的意思。再引导同学体验情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我加入配乐诗朗诵的环节,进一步指导同学感悟当时的情怀,感受诗句韵律的美丽。最终,我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作业,巩固同学对古诗的学习和体验,培育同学学习爱好。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初步把握本课的四个学会字。 熟悉一个会认字。 2、指导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诵读课文。 3、体验重归故里的情感; 培育同学学习古诗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的情感。 教学预备:CAI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时

35、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中运用古诗,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图片:西塞山前飞白鹭;几只游水的白鹅;一处壮丽的瀑布;一棵高大的柳树。 师:“大家能用学过的诗句来描绘我们看到的景象吗?”(生背诵相关古诗诗句) 师小结:一句简洁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我们的生活中会常常用到它们。 2、读题;“偶”字注音;再读。 3、板题、释题:回乡偶书(回到家乡,偶然遇到一件事,心中有些感想,就把它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说诗句,让古诗走向生活,启发同学在生活中运用古诗,明白学习古诗的作用、意义,感受古诗的魅力。 二、初读古诗,读准生字词。 1、自由地大声读古诗,留意读准字音。 2、生

36、划诞生字,师出示字卡。“同学们看看这些字词读准了没有?” 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3、指名读字;师:“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4、同桌相互读全诗:听一听字音读准了没有? 5、指名读,生评议。准时表扬。 设计意图:交给同学读的目的,让同学读有所获。 三、再读古诗,运用自学方法,品词析句。 1、说说哪些词的意思你不懂,师作上记号。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呢?(生自由说) 3、师关心归纳:老师给大家三条求助方法: 1看课文插图,专心思索; 2查学习古诗的工具书; 3求助学习古诗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师。 4、生开头自主学习,老师也和你们一起学习。 5、指名说说自己的收获,比比谁知道的最

37、多。重点词句老师板书。 乡音:家乡的口音,方言。 无改:没有转变。鬓毛:鬓角的头发。 相识:相互熟悉。何处:什么地方,哪里。 6、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的意思。 7、老师与同学沟通学习体会。 师:年少的时候,我背着行囊离开了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学,可这一走就是几十年呀,今日再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乡时,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来到了村口,看到了一群孩子,他们乐呵呵地围着我问长问短,有的说:“老爷爷,您找谁呀?”有的问:“老爷爷,您从哪儿来呀?”我笑着看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哪里知道,眼前的这位老人就是他们爷爷辈的自家人呀。我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许多事都发生了转变,心里有了许多感慨,于是

38、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 8、老师说的跟同学们讲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老师用自己的话,把古诗说成了一个故事。) 9、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古诗的方法,逐步领悟诗句意思,其中的三种“求助方法”还能关心同学阅读其它古诗。特殊是老师把编成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让同学学习古诗的爱好更浓。 四、自读感悟,体验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1、想想贺知章此时的心情。 师过渡:是呀,小的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家乡的孩子见了他都不熟悉,我们怎样能读出内心的感慨呢? 2、生自由练习。 3、指名读,生评议。(师提示,为了表达情感,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 4、生再试读。可以站起来,自由

39、加动作。 5、指名配乐朗诵。(放课件:配画配音古筝曲高山流水) 6、全班起立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古诗压韵和古筝音韵的结合,关心同学感悟诗句的语言美。 五、学写本课生字。 1、师指导书写“乡、改”; 师范写“乡”,生认真观看。想想它和我们学过的哪个部首有些相像。 师范写“改”,生分析其字形。 2、生描红书写。 六、布置作业; 师:这首古诗学得不错,今日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作业呢?生各抒己见,师关心归纳。 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背诵古诗,画一张回乡偶书的画; 3、背诵古诗,把回乡偶书编成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师:选择自己喜爱的作业,明天老师等待着你们的精彩作品。 设计意图:作业的自主选择,

40、同学的爱好很浓,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自己喜爱的作业,通过读诗、背诗所获的体验来描绘古诗中的场景,来描述古诗所叙述的故事,还可以通过课堂上背诵练习,字词书写练习来完成“默写古诗”这一更高的要求。 教学反思: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先生写的一首诗,是唐诗中的极品,它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当,告老还乡时,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画一个久客回乡的一般人的真情实感教学时,要使同学把诗句读通读顺,感悟诗歌情境,体会诗人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授课之前,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和设计,在设计上一步步修改,最终形成自己的教案

41、。本节课,我认为做的好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一、识字和写字相结合 低班级主要还是识字写字。因此课上肯定要展现出自己的识字和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我放在了题目里来处理。在引入课题回乡偶书时就将“偶”字教写了,先利用多媒体让孩子观看,再让孩子自己说,老师范写,同学描红,评议改动,扎实地完成写字教学,这一环节的进行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觉得比较新奇,学的也非常仔细,写出来的字自然也很美丽。识字则通过由词到字、由难到易的挨次熟悉,降低难度,激发学习爱好;通过沟通识字方法来巩固识字。 二、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有感情、有节奏朗读,读中悟情。 古诗肯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不然起不到效果。因此,我先让孩子学会生字,在理

42、解了词意,再通过同桌互说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感知古诗大意,最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层层递进,读的越来越好。在学完之后进行配乐朗读,更能起到烘托感情的作用。最终还播放回乡偶书儿歌让同学观赏,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了这首古诗。 不足之处:对时间的把握不够精确,最终拓展没有给同学展现出来,这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留意。 回乡偶书教案7 教学目的: 1、 会认“偶、鬓、衰”3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重点难点: 诵读古诗,感受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

43、导入 1、复习: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就是一块富有魅力的珍宝。同学们,瞧瞧看,这首闻名的咏柳还记得吗?我们一起背一背。这首诗的就是闻名的唐代诗人贺知章。 2、今日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另一首古诗,请大家手书空,和我一起来写诗题。正音。 3、这首诗就是诗人80多岁回到家乡后偶然写下来的,齐读课题。 4、究竟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去细细品读。 二、 初读古诗 1、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 3、 检查词语:鬓毛衰 乡音 相见 相识 4、 词语读得这么好,信任古诗肯定能读得更流利,自己试一试。 5、 节奏读 (1)标出节奏,指名读。 (2)齐读 (3)老师示范,讲方法:

44、一行一行地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 品读第一句 过渡:让我们先看看第一行。 1、 点生读 2、 师问:少小是什么意思?读。 3、 在这行诗中有一个词的意思和它相反,谁找到了?你来读。 4、 介绍背景:贺知章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乡,80多岁才回到家乡,此时他会是什么心情? 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还有谁来读? 5、 为什么贺知章要时隔70多年才能回到家乡?是的啊,由于种种缘由,思念家乡的贺知章却不能回家,他的内心多么的心酸啊,老师范读。 6、 此时的他,百感交集,一起读。 7、 几十年过去了,他的样貌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什么没有转变?(乡音)请你读其次行,点评。老师点评:由于深深地眷念这爱自己的家乡

45、,他无法遗忘那一口家乡话。齐读。 8、 从离家到回家,他始终都牵挂着自己的家乡。齐读第一句。 四、 品读其次句 1、过渡:年近老迈的贺知章最终回到了家乡,走在这乡间路上,一切都那么熟识,看看图,他碰见了谁?(小孩)自由读其次句,听听他们会说些什么? 2、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位老爷爷,自然是不熟悉的。面对这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会怎么问? 3、感情指导读“笑问”“何处来” 4、老师引读:天真的孩子笑着问诗人的一句话,却让诗人感慨万分,自己明明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却被孩子们当成了客人,这一个客字让他多么的无奈呀!老师读。点生读。 他分明是回家,却被当成了来做客的外乡人,他多么的难受呀!点生读。 5、

46、 齐读:诗人在外漂泊多年,始终想着家乡,却被大家产成了客人,他内心真不是味道。 (齐读) 五、 背诵 1、 自由练习背诵。 2、 配乐背诵。 六、 拓展:回乡偶书(二)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 老大回 又 乡音未改 鬓毛衰 悲 相见 不相识 又 客 何处来 喜 回乡偶书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熟悉2个字,会写三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同学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喜爱家乡。 重点难点: 也许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具预备: P

47、PT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我们来回顾一下 2、课件依次展现村居、静夜思、杂诗诗歌的图片。 师:同学们上面的每幅图体现了哪首诗呢? 第一幅图体现的让全班来回答,后两幅请两生答。 3、师:,几句简洁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奇妙之处。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的诗歌(板书)请生齐读课题。 4、师:这首诗的是谁啊?(生答)那你们知道关于贺知章的资料吗?请生答。师补充 师:请小伴侣们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留意读准字音。遇到不熟悉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查查它的字音。 师:好了是吗?那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课件出示带拼音

48、的生字)谁情愿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 我们一起来精确地读一读。(生字偶、鬓、衰、客、何) 师:嗯,同学们真棒,把生字词的音都读准了。接下来呢老师要请几个英勇的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谁来?请生来读。(听生的生字词读对了吗)兼师点评读错的。 师:刚才那几位同学都读好了,我们其他同学也不会输给他们吧!现在让我们全班齐读一遍吧!(赞生读得洪亮) 二、教生字词。 师:同学们,我们把课文读完了,请看上大屏幕。(出示要写的字)我们这节课要学会写这三个字。这三个字你们觉得哪个字难写呢?(生答偶) 师:同学们,偶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呢(生答)师在黑板上写 一遍叫生观看,在说笔顺

49、,再让生数书空写。最终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写(赞扬)最终让同学用本子写。 三、师教生朗读技巧并背诵。 师:同学们真聪慧,另外两个字都会写了!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师:同学们都读 得很仔细,并且读得很大声,但是有一点不足的是同学们读得不够有感情。(师范读,生读)赞扬生,再请男生读,女生读,第几组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都快赶超老师了。接下来老师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读一读诗歌把它背下来。(生读背) 师:(拍手表暂停)有哪位同学背出来了呢?请几位同学来背,师点评并赞扬,最终,说:“现在我要请大胆的同学都站起来背一背。(同学都纷纷站起来背)夸赞生的英勇。 四、让同学说一说对诗歌的理解。 师:“同学们

50、,我们都把这首诗背出来了,那大家在想一想这首诗说了什么呢?(让生思索) 师:“同学们都想好了吗?那谁来说一说呢?请生来说一说对这首诗的理解。(赞扬生真棒) 师:同学们都知道了,诗歌里说有一个人很小就离开了家乡,到了很老才回来,那老师给你们提一个问题:这个人是谁呢?你们怎么知道的呢?(生思索) 师:谁来?这个人是谁? 生:“(某个)是贺知章本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说出了诗人从小离开家乡。 师:“真棒!”大家表扬他。 师:“那老师还有个疑问,那客又是谁啊? 生:是贺知章本人。生答 师;同学们可真棒啊,都回答出了老师的问题。这首诗就是写贺知章爷爷自己,他三

51、十多岁外出做官,八十多岁才回来,回到家乡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全班诵读一遍这首诗,去感受贺知章爷爷的思想感情吧!” 生读。 五、课后作业。 要求会写的字一个写一行。 六、板书。 回乡偶书 偶 客?贺知章 回乡偶书教案9 教学目标: 1、会认“客、何、赠、汪、舟、欲、踏、潭”8个生字,重点读准“赠”的后鼻音及平舌音,会写“舟、乘、音、客、何、汪”6个生字。重点指导“舟、乘、客”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悲伤之情。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

52、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先学要求: 1、自同学字,不明白的地方想方法解决(如查字典、问大人、联系上下文等等),想想哪些字音要提示大家,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或做上记号。 3、查找有关诗人和古诗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咱们来玩个对古诗的嬉戏,背诵咏柳。(老师背上句,同学接下句。)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小伴侣们,今日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非常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

53、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特别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伴侣,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非常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伐,回到了家乡。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会是怎样的? 3、揭示题目: 今日,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解释题目: 通过预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指导理解“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诗,边读边观看,你发觉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2、请同学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价、正音。 3、检查生字:生字宝宝从古诗中走出来想和大家做好伴侣呢。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订正。

54、 开火车读,齐读生字新词。 沟通怎样记住生字,想提示或告知大家什么。 三、学习古诗 1、生字宝宝夸大家学得好,想请大家再来读读古诗,该怎样读? 2、指名读诗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男女生交换读(女生读,男生评,然后交换) 分组竞赛读诗齐读古诗 3、沟通 你发觉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同学边观看插图边说出每句诗的大意。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一二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 “乡音无改鬓毛衰”你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小伴侣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转变,可是什么没有转变呢?(乡音) 引导理解

55、乡音: 小伴侣,咱们班有湖南人、朝州人,梅州人,你知道不同地方的人讲的话一样吗? 老师给大家一句话,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请你们用自己家乡的话来说说。理解“乡音“一词。 诗句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转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 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很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伴侣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四句: 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谁来说说后面两句的意思? 孩子们观察贺知章却都不熟悉,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

56、?”是呀,为什么几十年后还回到家乡来? (板书:少小、老大客?何来?想家乡!) 你能想像出当时的心情吗?(无奈、悲伤) 4、小结:是啊,“月是家乡明,人是家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转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悲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悲伤读一读这首诗。 5、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看插图,理解诗意。) 四、挖掘课程,观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熟识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

57、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观赏其次首,一起与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生朗读,师讲大意。 五、示范指导,培育习惯 1、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舟”的笔顺; “乘、客”的撇捺要伸绽开,“乘”的笔顺,“客”的宝盖头儿不要写得太宽。 “音”的其次横应当写长一些。 “何”字右边的“可”字是,横要长些,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 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挨次,师边讲解。 3、同学试写(每个生字各写2个),师巡察,生写后互检。 六、板书设计 回乡偶书 少小老大 客? 何来? 想家乡! 古诗两首之赠汪伦教学设计

58、教学目标: 1、依据解释自学、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同学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我们今日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同学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3、通过预习,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谁送给谁?指导书写“汪” 4、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宏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

59、,是李白的好伴侣,今安徽省泾县人,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这首诗留别。这是一首送别诗。 二、学习古诗 1、就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句,体会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 2、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 3、自由读,思索: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的? (1)一、二句抓以下内容指导: “欲”什么意思? “踏歌”什么意思?想象汪伦踏歌的歌词会是些什么。 从“忽闻”体会到了什么? 谁能有感情地把这两行诗读出来,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情意深厚? (2)三、四句抓以下内容指导: 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两人感情深厚? (深千尺、不

60、及、送我情) 你是怎么体会的? (“深千尺”:说明白什么?是不是真的有千尺深? “不及”:什么意思?桃花潭的水很深了,但仍比不上什么? “送我情”:这里把桃花潭的水深和汪伦送“我”的情深作比较,让我们感觉到水深不及情深。 谁能用“即使也”这个关联词把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沟通。 感情朗读。 出示背景图,想象情景,进行表演。 相聚须尽欢,分别不悲伤。此时此刻,李白与汪伦站在岸边,彼此话别。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们来想一想,演一演。 踏步读诗或唱诗。 4、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伴侣,其实古时候还有很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伴侣? 三、朗读古诗: 1、课件以下两首诗,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