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红学专题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红学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本身独特性甚强,却又很容易被当作一般对象 对待。它的文化内涵极丰富,文化品位极崇高,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 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方能胜任愉快,展现光辉;而那些第一流学者们各有自己 的理想事业,如何能以“一部小说”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于是“红学”遂落于低层次的人 士之手。以我自己为例,如果勉强冒称一个“学者”,也不过是在三流的层次,还有一些尚不 如我,根本不具备研治此学的条件。以上二端,乃是“红学悲剧性的最关键的矛盾因素,至 少在历史现阶段,其情势实在如是,讳言与美化,是有害无益
2、的。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殿化,最好的例子可举海外的余英时。余 教授曾著专文倡言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与红学革命”,并以此而名扬寰宇。在他看来,已 有的红学一无是处,尤其是考证派已是“山穷水尽” “眼前无路”,故必须“革命”,而他的 革命口号却是“回到文学上来”认为红学研究只应是一种文艺方面的事,别的都差错了 路头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无视于红学的独特性而要把它向“一般化”靠拢。其实余英时 倒是个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如对胡這的思想有所评论等等),连他都那么看待红楼梦, 则其他同类论红之人可推而知了。文学,文学,它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文化底基涵蕴、历史环 境、作者心灵神智,又能有何
3、等其知灼见可以启辿学人呢?长时期评赞红楼梦“艺术”的, 仍然离不开“形象塑造”性格刻画“心理描写” “口语运用”等等之类,这倒看起来满像 “文学,了,难道余教授会满足于这样的“回到文学”而以此排斥其它层面的研完吗?我所列的第二条悲剧性,一方面与第一条有关联,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的事 怖。前者,至今连这“红学”的特定含义在大教授那儿都扯不清,则势必产生真红学与假红学 的混乱。“文学”范围的一股赏析评论不必说了,即如对小说作者的生卒与祖籍来作些考证 这其实也超一般从事文史工作者的起码“基础课”,可超现在这也成了 著名红学家,可见 这一 “界”的“家”之滥芋之地步了。妇结一句话:“学不足而
4、“红”必虚。(摘编自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重点摘要)材料二:周汝昌先生于1982年发表了什么是红学的演讲,提出两个观点:1. “红学有其特 殊性,研究红楼梦的学问不一定就美红学。他说,我的意思是,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 不能只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红学不是要去代替 一般小说学,它却补充和丰富一值小说学。一般小说学也不能代替红学。” 2, “红学包括 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四学。周氏的观点非常明晰:红学”是一种独特的学问,不同 于小说学;“红学”指曹学等四学。应必诚先生在80年代那篇也谈什么是红学中说:“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 证和红楼梦
5、作品研究是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红楼梦作者版本的考证对 红楼梦研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意义,因而是必要和重要的。” “但红楼梦作品的 研完是红学的主体,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不能脱离红楼梦作品的研究。“红学 何为?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 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 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应文说:“红学有它的特殊性,但是,不能以此来否定对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 完。在这里,应氏以他自己的红学概念界定去反对周氏在另一种红学”界定下的逻辑 展开。周氏
6、的“红学界定是否隐藏着否定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的研究的动机,他 自己并未明言。他只是说这种研究是属于一扱的小说学的范围,而不在红学的范围。 周氏的红学界定与他一生的红学研究大致对应。面对周氏的红学界定,我们只能说其界定过于 狭窄、过于专门化。但我们没有理由因此而认为,周汝昌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 完。几乎对于任何红楼梦的爱好者来说,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狹,这并不困难。我 曽打过一个比方:大家都知道,人既需要吃饭,也需要喝水。突然有一个人说,人不需要吃饭, 光喝水就行了,喝水才是人最特殊的地方。于是大家纷纷出来反对,长篇大论、连爲累牍地说, 吃饭和喝水是-种辩证关系,应以吃饭为主,喝
7、水只是辅助的,但也不能缺少。如此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辩证法自是常理,但又有什么价位呢?我们为什么不能耐心地听听对方的陈述,也许 可以从对方的荒谬中找到更加科学的养生之道。(摘编自陈维昭“红学”何以为“学”兼答应必诚先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各学科一流学者不以红楼梦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所以没有正视“红学,的特 殊性。B.周汝昌先生认为余英时是研究文化的高层次的教授,应该不满足于“回到文学上来” 研究。C.对“红学”概念的界定以及概念界定下的逻辑往往深刻影响研究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 范围。D.周汝昌有没有否定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进行研究是陈维昭和应必诚两者观点
8、不同 之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两则材料围绕“红楼梦研究”这一核心话题展开论述,各学者的观点不一, 体现了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之丰富,文学品位之高。B.周汝昌先生从个人对红楼梦独特性的理解谈起,认真分析了当下“红学”研究者 的情况,明确提出“学”不足而“红”必虚的观点。C.周汝昌先生基于“红学研究的特殊性,清晰界定了研究内容,应必诚先生虽然也承 认红学的特殊性,但其研究内容与周则完全相反。D.陈维昭先生在充分分析应必诚先生和周汝昌先生各自观点的基础上,提岀自己的研究 理念,委婉提出学术研充者应该善于倾听他人的陈述。3.根据材料,下列各项中属于周汝昌先生对“红学
9、界定范畴的是(3分)A.探究小说的悲剧审美特性B,分析黛玉的人物形象C.将“红学”分成四个体系研究D.揣摩小说的语言风格4.请分析材料二使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4分)5.学校即将举办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分享交流会。关于“红学的界定,周汝昌先生和应必诚先生的观点引发了师生们的热议。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陈述理由。(6分)【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
10、出正误。(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议论文的论证特点,不仅包括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使用,也包括论证的结构特点。通读相关材料,从以上特点入手分析即可。(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解答】(1)A.“所以”因果倒置。材料一原文是“红学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
11、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而那些第一流学者们各有自己的理想事业,如何能以一部小说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可见周汝昌认为是因为一流学者没有认识到“红学”的特殊性,因而不以红楼梦来作为他们的研究目标。(2)C.“完全相反”错。由材料二原文周氏认为“红学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四学”,应氏认为“红学何为?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可见二者在考证作者情况、版本等方面的
12、研究内容是一致的。(3)周汝昌先生认为“红学”不能仅仅是对其进行文学艺术方面的探究,而应“包括曹学、版本学、探佚学、脂学四学”。ABD三项都是从文学角度的研究,不符合周氏看法;C项属于周氏的四个体系研究,符合周汝昌先生对“红学”界定范畴。故选:C。(4)材料二主要采用了引证和比喻论证。引证如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引用周汝昌和应必诚关于“红学”的观点,来论证他们对“红学”的认知,如周汝昌认为“红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不能只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红学不是要去代替一般小说学,它却补充和丰富一般小说学。一般小说学也不能代替红学”,应必诚认为“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
13、作品研究是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但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红楼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不能脱离红楼梦作品的研究”等。直接引用他们的话,便于读者清晰地看出他们的观点,也为作者比较二者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做了铺垫。比喻论证,如“大家都知道,人既需要吃饭,也需要喝水。突然有一个人说,人不需要吃饭,光喝水就行了应以吃饭为主,喝水只是辅助的,但也不能缺少”,作者以吃饭和喝水哪个重要的比喻来论述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的争论没有什么价值,应当善于倾听对方的观点,从而得出自己的看法。(5)如赞同周汝昌的观点,可从以下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一“红学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本身独特性甚强,却又很
14、容易被当作一般对象对待。它的文化内涵极丰富,文化品位极崇高,所以需要我国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科学等多方面的第一流学者通力协作,方能胜任愉快,展现光辉”,可得出“红学”是一门特殊学问,需要各方面专家通力协作进行研究,才能发现它的价值;结合“无视于红学之极大独特性而总想把它拉向一般化”“文学,文学,它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文化底基涵蕴、历史环境、作者心灵神智,又能有何等真知灼见可以启迪学人呢?长时期评赞红楼梦艺术的,仍然离不开形象塑造性格刻画心理描写口语运用等等之类,这倒看起来满像文学了,难道余教授会满足于这样的回到文学而以此排斥其它层面的研究吗?”,可得出不能仅仅把“红学”当做一般化作品,只进
15、行文学方面的研究;结合“我所列的第二条悲剧性,一方面与第一条有关联,另一方面则是文化学术的普遍水平的事情可是现在这也成了著名红学家,可见这一界的家之滥竽之地步了”,可得出要提高文化学术的水平,才能真正研究透“红学”。如赞同应必诚的观点,可从以下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二“应必诚先生在80年代那篇也谈什么是红学中说: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作品研究是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红楼梦作者版本的考证对红楼梦研究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意义,因而是必要和重要的”,可得出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作品研究是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结合“但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红楼
16、梦作者和版本的考证不能脱离红楼梦作品的研究”“红学何为?就是用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包括运用作者版本考证的研究成果在与时代历史、文化环境、思想思潮、作者身世、文学传统以及与读者的联系中,去阐明红楼梦审美艺术的创造及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阐明红楼梦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等等”,可得出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其他研究不能脱离这个主体。答案:(1)A(2)C(3)C(4)主要运用了引证和比喻论证。引证:引用周汝昌和应必诚的话,便于读者清晰地看出他们的观点,也为作者比较二者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做了铺垫;比喻论证,用吃饭和喝水哪个重要的比喻来论述指出周氏的红学界定过于偏狭的争论没有什么价值,应当善于倾听对
17、方的陈述的看法。(5)示例1:更赞同周汝昌的观点。理由:“红学”是一门特殊学问,需要各方面专家通力协作进行研究,才能发现它的价值;不能仅仅把“红学”当作一般化作品,只进行文学方面的研究;要提高文化学术的水平,才能真正研究透“红学”。示例2:更赞同应必诚的观点。红楼梦作者、版本文献的考证和红楼梦作品研究是红学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红楼梦作品的研究是红学的主体,其他研究不能脱离这个主体。【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红学泰斗周汝昌2012
18、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
19、话。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
20、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
21、,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
22、,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相关链接】 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锺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
23、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因为年轻时支持著名学者胡适的观点,并得到胡适的赏识,所以周汝昌走上了研究红楼梦的路。当然兄长周祜昌的指点
24、也很重要。B. 周汝昌研究红楼和曹学时, 崇尚实证和实录,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C. 作为中华文化学家,作为红学家,周汝昌喜欢民族风俗、民族建筑,喜好作诗和书法,因而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D周汝昌生长于乱世,身体多病,晚年双耳失聪,两眼近乎失明,生活简朴不富裕,但他不以为苦,因为他有追求,有目标。E. 石头记会真是周汝昌历经50多年的研究而完成的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他也凭借众多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的红学泰斗。(2)红学家梁归智用痴人形容周汝昌,他对红学研究的痴迷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3)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在学术研究方面上取得了那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4)周汝昌先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纵观他的一生,这位大家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8分)参考答案12.(25分)(1)(5分)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A、支持胡适的观点,并得到了胡适的赏识属于无中生有,兄长周祜昌的指点有误,原文是他嘱周汝昌查证。C、因而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准确,原文是也许有些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管理考试趋势与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关键点的证券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档案保护技术的新发展试题及答案
- 沼气管线泄漏施工方案
- 财务报表理解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榜样学习试题及答案
- 实木地板龙骨施工方案
- 提高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的竞争素质的方法试题及答案
- 项目实施中的法律合规要求试题及答案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社会学知识题及答案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六章(中英文课件)
- 关于对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况的通报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2024年土地流转的合同模板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
- 吉林银行总行社会招聘笔试真题2023
- 2024年现场综合化维护工程师三级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西藏拉萨市2025届高三理综下学期一模试题
- DL-T+748.8-202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
- 《无人机测绘技能训练模块》课件-无人机航测影像获取外业
- CJJT135-200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