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舜徽自学成才论全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1.gif)
![张舜徽自学成才论全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2.gif)
![张舜徽自学成才论全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3.gif)
![张舜徽自学成才论全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4.gif)
![张舜徽自学成才论全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42d7d6f03ebab960fb52b6c89a49323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舜徽自学成才论(全文)张舜徽自学成才论张舜徽 (1911年7月-1992年11 月)湖南沅江县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等。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 学家,长于校勘、版本、目录、声韵、文字之学。由生于书 香世家,自幼由父亲自授业,后又转益多师,从小到大,走 的是自学之路。在华中师范大学执教40年之久,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是中国第一位历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 一生完成学术著作 24部共计八百万字。精于小学,博通四 部,成为一代通人大家。其学术著作全部由毛笔撰写完成。 张舜徽自擘成才言俞(上)自古有阈家者,削制立法,多 卷中人而tg。靖己日:“先王之制
2、橙也,遇之者俯而就之; 不至焉者,践而及之。”又日:“夫橙,所以制中也。”古人所 需电 自指一切制度倭文而言。定橙之初,不使太遇,不使 不及,大抵悉就中人所能共知共行者立卷法度,高才者俯以 就之,低能者仰以求之,而瓢“智者遇之,愚者不及”之患。 盖人群中以中资之人卷最多,故削制立法,悉必以中人所能 行者卷准也。离事皆然,而培育、逗拔人才之法,亦莫能外 焉。自隋唐以至清末,行科聚之制逵一千三百绘年之久,而 事1T昭示於世:科聚可以逗拔人才,而人才不一定由於科聚。 以高才昊能,不屑就靶,而所遗者酒多也。清末座科聚,典 擘校,迄於今符百年矣,而事1T昭示於世:擘校可以培育人 才,而人才不一定由於擘校
3、。以由拔萃之士,不必皆肄渠 於擘校,而备起自擘以成其才者湃湃也。噱觐中外魔史,不 少彳桀由人物,如大政治家、思想家、科擘家、文擘家、魔史 擘家,唇由不已,多由刻苦自擘取得成功,不悬富畤制度所 束,而超然拔由於藩fi之外。自来豪彳桀之士,固未有卷富 畤制度所困者,此其所以可J!也。孟子曰:“待文王而彳矍典者, 凡民也;若夫豪彳桀之士,星隹瓢文王酒典。”此是何等策:象! w 之令人神往。今夫有志之士,若能备彝於擘校之外,时勉自 擘,锲而不舍,以卒底於大成,而啜叨然曰:“待擘校而彳矍典 者,凡民也;豪彳桀之士,星隹瓢擘校酒典。”岂非廓然朗、有 志有卷之俾丈夫哉!图为张舜徽先生在书房里张舜徽自擘成才l
4、a(下)士之立志备属自擘,欲有所成 者,非特不可高视阔步、睥睨一世也,而必小心IS慎,卑以 自牧,埋刻苦以求之也。荀卿有言:“瓢冥冥之志者,瓢昭 昭之明;瓢憎憎之事者,瓢赫赫之功。”岂不信然!自来魁奇 之士,群不卷造物所厄。值其尚未得志之畤,身虑逆境,不 卷之蜀J,且能IOS而忍受之。志不挫刖策:不簇,志典编:足以 !困而致亨,此大人之事也。羞天之於人,凡所以屈抑而挫 折之者,符有所成,非有所忌也。其或感备而典,或以 死,刖视所禀之笺脆,能受此屈抑挫折典否耳。孟子曰:“天 符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醴唐,空乏其身,行拂HL其所卷,所以勤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今豪彳桀之
5、士,言再斯言以自备属,克底於成者,何可月券数! 其具ft野之才,湃世安民之略,如魔代大政治家之所卷, 姑置勿言;言其刻苦治擘,卒成一代儒宗者,若明代大思想 家王艮,一灶丁耳,虑境it困,而志擘益笺,自弓金不息,彳矍 竟成卷明代理擘家宗立派之人物。清初婺源汪级,自力於 擘,家it瓢以自活,乃之江西景德窑者储工,以重 碗自幺合。旦夕作苦,不彳矍竟著善敦十槿,教善敦十 年,成卷逮近仰慕之大白巾。乾隆中,江都汪中,幼苦孤it, 随母行乞於外,稍入耆肆卷擘徒,因乘暇取店中善1S之, 因得博霓群善,余冬成卷富畤第一流通儒,卷世所 尊。若斯敦家,特立拔起,可言胃豪彳桀之士矣。近世列邦人才 辈由,具生身工震,
6、不白币授,而成悬科擘家、文擘家、蓼 循1家者,尤不可月券数。有卷者,亦若是。士患瓢弘逮之志, 不能耐苦耳。苟有志於斯矣,而能湃之以毅力、恒心,稹微 末以至高大,何往而不可以自成其才哉!张舜徽:学兼四部 的国学大师今年,2011年,是张舜徽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他1911年8月5日生于湖南省沅江县,没有进过学校,完 全靠刻苦自学,成为淹贯博通、著作等身的一代通儒。我曾 说章太炎先生是天字第一号的国学大师。章的弟子黄侃,也 是当时后世向无异词的国学大师。章黄之后,如果还有国学 大师的话,钱宾四先生和张舜徽先生最当之无愧。今年,2011年,是张舜徽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他1911年8月5日生于湖南省沅江县
7、,没有进过学校,完全靠刻苦自学,成为淹贯 博通、著作等身的一代通儒。我曾说章太炎先生是天宇第一号的国学大师。章的弟子黄侃,也是当时后世向无异词的国 学大师。章黄之后,如果还有国学大师的话,钱宾四先生和 张舜徽先生最当之无愧。一代通儒钱和张为学的特点,都是学兼四部,而根基则在史 学。但同为史学,钱张亦有不同,钱为文化史学,张则是文 献史学。古人论学,标举才学识三目,又以义理、考据、辞 章分解之。义理可知识见深浅,考据可明积学厚薄,辞章可 观才性高下。学者为学,三者能得其二,士林即可称雅,兼 具则难矣。盖天生烝民,鲜得其全,偏一者多,博通者寡。三者之中,识最难,亦更可贵。无识则学不能成其大,才亦
8、无所指归。张先生的识见是第一流的,每为一学,均有创辟 胜解,这有他的周秦道论发微可证。道为先秦各家泛用 之名词,但取义各有界说。儒门论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 性与天道,孔子罕言。韩非论道,则云明法制,去私恩,而 以儒家之圣言为“劝饭之说”(韩非子八说)。管夷吾论道, 无外无内,无根无茎,万物之要。老聃论道,强名日大,道 法自然。庄生论道,无为无形,可生天地。先秦诸家之道说, 异同异是,释解缤纷。而荀子解蔽“人心之危,道心之 微” 一语,尤为历来研究心性之学者所乐道。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虽由 自“伪古文”,亦堪称中国思想的语词精要,至有被称作“十六 字真
9、传”者。然张舜徽先生别生机杼,日:“余尝博考群书, 穷日夜之力以思之,恍然始悟先秦诸子之所谓道,皆所以阐 明主术;而危微精一之义,实为临民驭下之方,初无涉于 心性。”道论通说)经过博考群书、日夜思之,而认为先 秦诸家之道论,乃帝王驭民之术,亦即统治术,这是张先生 对于先秦思想文化史的一项极大判断。此判可否为的论?思 想史学者必不然。但在张先生,足可成一家之言。因为它的 立说,是建立在精密比堪抽绎诸家文本基础之上的,以诸子 解诸子,旁征博引,巨细靡遗。即如道和一的关系,老云“抱 一”,庄云“通一”韩非云“用一”,管子云“执一”争吕览云“得 一”。此何为言说?张先生写道:“皆指君道而言,犹云执道、
10、抱道、通道、用道、得道也。道之所以别名日一番,非扬 权篇日: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衡不同于轻重, 绳不同于由入,和不同于燥湿,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 道之由也,道无双,故日一。韩非此解,盖为周秦时尽人而 知之常识,故诸子立言,率好以一代道之名,无嫌也。”(同前)不能不承认纂解有据,而绝非腹笥空空之贸论也。张舜徽先生的独断之识,见于他所有著述,凡所涉猎的领域 与问题,均有融会贯通之解。以本人阅读张著之印象,他似 乎没有留下材料之义理空白。他的学主要表现为对中国固有典籍烂熟于胸,随手牵引,无不贯通。如果以考索之功例之, 则张氏之学,重在典籍之文本的考据比堪。义宁之学的诗文 证史,古典今情,
11、宜非其所长。但二百万言的说文解字约 注,又纯是清儒说文段注一系的详博考据功夫。约注 一书,可见舜徽先生积学之厚。至于文法词章,置诸 20世 纪人文大师之列,他也是可圈可点的佼佼者。他文气丰沛, 引古释古,顺流而下,自成气象。为文笔力之厚,语词得位 适节,断判由乎自然,五十年代后之文史学人,鲜有由其右 者。这既得力于他的学养深厚,也和年轻时熟读汉唐大家之 文有关。他尝着意诵读贾谊过秦论 、陈政事疏等长篇 有力之文,以培养文气。虽然,张先生长于为文,却不善诗 词韵语,或未得文体之全,但亦因此使张学无纤毫文人之气, 实现了史通作者刘知几说的“耻以文士得名,期以述者自命”的“宏愿”。学兼四部古人为学所
12、谓通,或明天人,或通古 今,或淹通文史,或学兼四部。诸科域博会全通,则未有也。 张先生于通人和专家之分别,规判甚严。他说以汉事为例, 则司马迁、班固、刘向、扬雄、许慎、郑玄之传,为通人之 学;而那些专精一经一家之说的“博士”们,固是专家之学也。 对清代乾嘉学者,他也有明确分野,指戴震、钱大听、汪中、 章学诚、阮元诸家为通人之学;而惠栋、张惠言、陈奂之、胡培翠、陈立、刘文淇,以治易、毛诗、仪礼、公 羊、左氏传等专学名家,则为专家之学。即以张先生界 定之标准,我也敢于说,他是真正的通儒,所为学直是通人 之学。张先生为学之通,首在四部兼通。他受清儒影响,从 小学入手,即从文字、声韵、训诂开始,此即清
13、儒所谓“读书 必先识字”。再经由小学而进入经学。 先生所治经,以郑学为 圭臬,可知其起点之高。汉代经学发达,有五经博士之设。然家法成习,碎义逃难,终至经学为经说所蔽。逮汉末大儒 郑康成由,打破今古文之壁垒,遍注群经,遂为“六艺之学” 立一新范。故张先生之郑学丛著一书,未可轻看。此书 正是他由小学而经学的显例。书中郑学叙录、郑氏校傩学发微、郑氏经注释例三章,尤为后学启发门径。但张 先生虽治经,却不宗经,以经为史、经子并提,是他为学的 习惯。要之许(慎)郑(玄)二学,实为先生为学之宗基, 故能得其大,积其厚,博洽而涯岸可寻。张之洞书目答问 谓“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 可
14、信”,已由张先生为学次第得到证明。至于子学,周秦道论发微为其代表,前已略及。明清思想学术,亦为先生所 爱重,则顾亭林学记、清代扬州学记两书,是总其成 者。集部则清代文集别录(上下册)、清人笔记条辨,识趣高远,宜为典要。当然张先生学问大厦的纹理结构还是 乙部之学,也可以说以文献史学为其显色。斯部之学,其所著汉书艺文志通释,史学三书评议、广校傩略、中 国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等,均堪称导夫先路之作。所以然者,因先生一直自悬一独 修通史之计划,终因年事,未克如愿。晚年则有创体变例之中华人民通史的撰写。一人之力,字逾百万,艰苦卓绝, 自不待言。仅第六部分“人物编”,政治人物21人
15、、军事11 人、英杰12人、哲学19人、教育15人、医学15人、科学 18人、工艺技术10人、文字学7人、文学16人、史学12 人、文献学8人、地理学8人、宗教4人、书法12人、绘 画12人。各领域人物共得 200人,逐一介绍,直是大史家 功力,其嘉惠读者也大矣。而史标“人民”,复以“广大人民” 为阅读对象,用心不谓不良苦。但以舜徽先生之史识史才, 倘不如此预设界域,也许是书之修撰,其学术价值更未可限 量。沾溉后学张舜徽先生一生为学,无论环境顺逆,条件优 劣,从未中辍。每天都早起用功,又读又抄。抄是为了加深 记忆。小学的根底,得其家传,是自幼打下的。十五六岁, 已读完说文段注。中岁以后益增自觉
16、,竟以十年之功, 将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的“二十四史”通读一过。晚年,学益勤。 至20世纪八十年代,先生已年逾七旬,仍勤奋为学,孜孜 不倦天热,就在桌旁放一盆冷水,把湿毛巾垫在胳膊下;汗 流入眼睛,就用毛巾榛一下再写。天冷,手冻僵了,就在暖 水袋上捂一下,继续写下去。雨天房子漏水,就用面盆接住; 水从室外灌进屋里,就整天穿上胶鞋写作。每晨四点起床, 晚上睡得很晚。就是这样,经过十年苦干,整理由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张君和编张舜徽学术论著选,页635)意志、 勇气和毅力,是张先生为学成功的秘诀。他认为“才赋于天, 学成于己”。识则一半在天,一半在己。勤奋努力与否,至为 关键。为将己身之经验传递给后学,
17、1992年初冬,当其八十一岁之时,还撰写自学成才论上下篇,交拙编中国 文化刊载,此距他不幸逝世,仅两周时间。自学成才论 之上篇写道:“自隋唐以至清末,行科举之制达一千三百余年 之久,而事实昭示于世:科举可以选拔人才,而人才不一定 由于科举。以高才异能,不屑就范,而所遗者犹多也。清末 废科举,兴学校,迄于今将百年矣。而事实昭示于世:学校 可以培育人才,而人才不一定由于学校。以由类拔萃之士, 不必皆肄业于学校,而奋起自学以成其才者济济也。”又说:“自来豪杰之士,固未有为当时制度所困者,此其所以可贵也。 更标举孟子“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 文王犹兴”之义,提由“虽无学校犹兴”才是
18、廓然开朗、有志有 为的“伟丈夫”。张舜徽先生本人,就是“虽无文王犹兴”的豪杰 之士,也是廓然开朗、有志有为的“伟丈夫”。自学成才论 下篇,叙列王艮、汪级、汪中等孤贫志坚的学术大家,开篇 即云:“自来魁奇之士,鲜不为造物所厄。值其尚未得志之时, 身处逆境,不为之动,且能顺应而忍受之。志不挫则气不馁, 志与气足以御困而致亨,此大人之事也。盖天之于人,凡所 以屈抑而挫折之者,将有所成,非有所忌也。其或感奋以兴,或忧伤以死,则视所禀之坚脆,能受此屈抑挫折与否耳。” 所陈义固是先生一生为学经历之总结,深切著明,气势磅礴,字有万钧。“自来豪杰之士,固未有为当时制度所困”、“自来 魁奇之士,鲜不为造物所厄”
19、,屈抑和挫折预示着“将有所成” 试想,这些论断,是何等气魄,何等气象!真非经过者不知 也。张舜徽先生为学的这种大气象和真精神,垂范示典,最 能沾溉后学。所谓学问之大,无非公心公器也。学者有公心, 方能蓄大德;视学术为公器,才能生由大智慧。我与先生南 北揆隔,未获就学于门墙之内。然我生何幸,当先生晚年董 理平生著述之际,得与书信往还,受教请益,非复一端。八 十年代末,中国文化杂志筹办之始,即经由先生弟子傅道彬先生联系,函请担任学术顾问一职,蒙俯允并惠赐大稿中华人民通史序,刊于中国文化创刊之第一期。九 十年代初,拙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启动,尝以初选诸家 之列目呈请教正,先生很快作复,其中一节写道:细
20、览来示 所拟六十余人名单,搜罗已广,极见精思。鄙意近世对中国 文化贡献较大者,尚有二人不可遗。一为张元济,一为罗振 玉。张之学行俱高,早为儒林所推重,实清末民初,大开风 气之重要人物,解放前一直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其著述多种, 商务印书馆陆续整理由版。罗于古文字、古器物之学,探究 广博,其传布、搜集、刊印文献资料之功特伟,而著述亦伟 博精深,为王国维所钦服。王之成就,实赖罗之启迪、资助以玉成之,故名单中有王则必有罗,名次宜在王前。罗虽晚 节为人所嗤,要不可以人废言也(六十余人中,节行可议者 尚多)。聊贡愚忱,以供参考。闻月底即可与由版社签下合 同,则选目必须早定。此时合同未立,暂不向外宣扬。如
21、已 订好合同,则望以细则见示。愚夫千虑,或可效一得之微也。 京中多士如云,不无高识卓见之学者,先生就近咨访,收获 必丰,亦有异闻益我乎?盼详以见告为祷。张先生对罗振玉 和张元济的推重,自是有见。我接受他的意见,罗后来列入 了,但张未能复先生命。张先生此信写于1991年5月23日。至次年1月16日,仍有手教询问 丛书之进展情形。 而当我告知近况之后,张先生喜慰非常,又重申宜包括张元济的理据。现将张先生这封写于 1992年4月13日的来示抄 录如下,以资纪念,并飨读者。梦溪先生大鉴:得三月二十 五日惠书,藉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之编纂,布置就 绪,安排得体,以贤者雄心毅力为之,必可早望由书,甚幸
22、事也!承嘱补苴遗漏,经熟思之后,则张菊生先生(元济) 为百年内中国文化界之重要人物,而其一生学问博大,识见 通达,贡献于文化事业之功绩,尤为中外所推崇。其遗书近 由商务整理由版甚多,可否收入,请加斟酌。往年胡适亟尊 重之,故中央研究院开会,必特请其莅临也。承示中国文 化第五期即可由书,此刊得贤者主持,为中外所瞩目,影 响于学术界者至深且远, 我虽年迈,犹愿竭绵薄以贡余热也。 兹录呈近作二篇,请收入第六期,同时发表。好在文字不多, 占篇幅不多,并请指正!专复,即叩近安刘梦溪(光明日报) 1918年,张舜徽7 ft父貌以王筠的文字蒙求卷具赞 蒙本,稍H即文解字。16蕨彳矍,张舜徽IO台研究 郝懿行的豳雅羲疏。1928年,弓是舜徽17蕨,父貌去世。 是年,张舜徽K笈由遁,币友,初到H沙,彳矍到北京。他的姑父余嘉金易先生,是著名的目金荥擘家,四提要辨I 的著者,富畤在It仁大擘任教。张舜徽住在姑父家,因此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初中历史八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大型不锈钢铸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化妆品级枯草菌脂肽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光纤导管静脉激光治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铜缆高速连接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国际(非独占)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 2025农业种植生产产销合同书
- 餐饮业合同年
- 2025室内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续签合同模板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策略与博弈杜塔中文版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2024-2025年校长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上讲话
-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铷铯及其化合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散货物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