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全套教案_第1页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全套教案_第2页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全套教案_第3页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全套教案_第4页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全套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教科版五上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的表面 教学设计课题 地球的表面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五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1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学生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认知作出猜想。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地形地貌

2、虽然没有系统的认识,但他们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旅游途中或在网络、电视中对地形地貌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因此,他们可以尝试对各种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猜测,这种猜测不仅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整个单元的思维线索,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心中的疑惑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变化原因的兴趣。学习目标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3.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4.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5.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6.愿意交流、表达自己

3、的观点。 7.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8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在课本上、旅游中、课外书里经常能够看到描述不同地形地貌的文字和图片,不难发现,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可真多呀!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的沟壑,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称之为地貌,按其自然形态可分为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峡谷、岛屿与海洋等地貌。地

4、球现有的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观察周围的地形地貌,我们能够发现即使是同一地区, 多年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也有差别。有一些地方是发生了自然灾害等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由于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观看地球的表面视频资料。学生根据旧知交流回答问题。旨在引发学生对于地形地貌形成及其变化原因的思考。讲授新课探索:观察世界地形图,描述地球表面的样子。从地球的图片来看,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但每块陆地又有不同的地形地貌特点地球表面,除了岩土环境,还包括人类圈、水圈等复杂的环境系统。观看认识海陆分布。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1.观察我国的地形图,了解我国的地形地貌特点。(1)我国地形复

5、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5%,平原面积仅占10%多一点。除此以外,还有广阔的高原、盆地等,地形种类齐全,地质构造复杂。(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向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主要由盆地和高原组成,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位于我国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描述我们所在地区的地形和特点。以各地的地形和特点为例:地名地形地貌特点杭州平原宽广平坦太湖湖泊湖面小,水质清天台山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舟山丘

6、陵坡度较缓,海拔不高2.描述地形地貌的特点及成因。(1)弯曲的岩层。特点:岩层发生倾斜,或者形成各样的弯曲。成因:岩层主要是在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内力长期作用下发生永久性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褶皱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是地壳表层广泛发育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之一,以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为明显。(2)长白山天池。特点:长白山天池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比天还要蓝;冬冻冰面雪一样的白,被多座山峰环绕。成因:长白山形成于1200万年前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3)敦煌的雅丹地貌。特点:土质坚硬,呈浅红色。整个雅丹地貌群高

7、低不同、错落有致、布局有序,每个雅丹地貌都各具形态,千奇百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成因:一开始在沙漠里有一座由基岩构成的平台形高地,高地内有节理或裂隙发育,沙漠河流的冲刷使得节理或裂隙加宽扩大。一旦有了可乘之机,风的吹蚀就开始起作用了,由于大风不断剥蚀,风蚀沟谷和洼地逐渐分开了孤岛状的平台小山,后者演变为石柱或石墩。(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特点:沟壑纵横,山地与断谷、盆地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从远处看起来不平整,支离破碎。成因:黄土土质疏松,土壤颗粒小,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别条件下,慢慢由风尘和湖水相互容存、相互作用而形成。加之人类活动的作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无法蓄积水土。(5)黄河入海口的

8、沙洲。特点:大河中央由沙石堆成的“小岛”,高水位时淹没,低水位时露出。沙洲是河流中的心滩、江心洲、湖滨、海滨附近形成的沙滩的总称。成因:由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3.把每幅图的地形特点及对主要形成原因的猜测填写在记录表中。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及对其成因的猜测(班级记录表)主要地形地貌及特点猜测1.弯曲的岩层:岩石一层一层地排列、整齐、弯曲地震破坏2.长白山天池:湖面平静、中间低四周高、周围有高山火山喷发3.敦煌雅丹地貌:石柱、平台形高地、沙粒粗大风的侵蚀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千沟万壑、高原表面破碎、黄土堆积、植被很少水流冲刷5.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平坦、河流产生分支、扇形、堆积泥沙沉积观

9、看认识陆地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的,按其自然形态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峡谷、岛屿与海洋等地貌,具体如下表:地形基本概念特点描述高原一侧或数侧为陡坡而顶面相对平坦宽广的隆起地区。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山地由山岭、山间谷地与山间盆地构成的区域。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盆地周围有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盆状地形。四周高,中部低。湖泊陆地上由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宽阔、水量交换缓慢的水体。为地表的一个组成部分。水域宽阔、地势低洼。峡谷由河流强烈下切而形成的两坡陡峭的“V”字形谷地。

10、两坡陡峭,狭而深。平原近于平坦或地势起伏平缓的开阔陆地。绝大多数平原的海拔低于200米。其表面的相对高度一般小于50米。低平而宽广。丘陵地势起伏,但坡度较缓,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的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海拔不高、山顶浑圆。岛屿岛屿是指散布在海洋中的四面环水、涨潮时仍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彼此相距较近的一组岛屿称为群岛。高于海面,四面环水,地势高低起伏。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地表的地形地貌并不是一直保持不变的,能够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以构造运动为主,还有地震、火山喷发等比较剧烈的运动,也会让地形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主要以太阳能

11、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作用,包括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载体(河流、冰川、地下水、海水、湖泊、风沙)的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图。交流并研讨。学生交流研讨。观察图中的地形地貌,描述它们的特点。学生填写记录表后小组交流、研讨 。学生研讨、交流并总结。意为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地球现今的整体面貌都是地球演化的结果。旨在整体感知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特点;奠定基础、提供线索。旨在归纳总结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因素,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主要地形地貌的成因进行假设。激起后续探究的兴趣。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观察到不同地形地貌的照片或视频,结

12、合生活中旅游等经验,描述地球上出现的不同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地形不仅复杂多样,而且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很复杂,不仅与地球内部构造有关,还与空气、水、动植物、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有关。板书教科版五上第二单元第2课地球的结构 教学设计课题 地球的结构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五教材分析本课在本单元的定位是桥梁与纽带,主要承载着两个任务:一是对第1课学习内容的延续,进一步对地球的内部构造进行学习,包括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组成、地壳的运动等,丰富和完善对地球整体认识。二是为第3、4两课学习地震、火山喷发形成原因奠定知识基础,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的。最后安排一个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

13、进一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地球内部结构并不是一无所知,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有时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但对于组成地球结构的三个圈层缺乏深入的了解,更没有认识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会引起地形地貌的变化。学生对地壳由岩石组成有所了解,但具体到岩石的分类就不是很清楚。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类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 4.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5.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

14、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6.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地完成制作任务。 7.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重点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地运动着;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难点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经常从电视或新闻报道中看到有关火山喷发、地震的新闻。火山喷发时,有大量岩浆从火山口涌出,它们来自地球内部。地震时地动山摇、地表裂开、房屋

15、倒塌,这些能量来自地球内部。除了火山和地震,有些地方还会从地下涌出温泉(地热现象),甚至挖出煤和石油等,说明地下也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和炽热岩浆来自地球的内部,这说明了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很大。科学家为了探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尝试过钻孔的方法,但是钻到14千米依然是坚硬的岩石层。后来,又尝试通过地震和核试验产生的地震波推测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初步打开了地球内部的盲盒。观看视频资料。学生观看图片,猜测、交流并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兴趣。讲授新课探索: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平均半径有6300多千米,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慢、地核三个圈层。科学家把

16、地球内部结构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作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构成。地壳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加深而增加。经检测,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亿年,而地球生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了,这说明了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作地幔。地幔的厚度为2800多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榄石,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体物质。地球的中心部分叫作地核。地核的厚度为3400多千米,外核是液态的,可流动;内核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温度最高可达5000左右。观看制造地球圈层模型、认识地球的

17、结构视频资料。了解地壳的组成。组成地壳的岩石按形成原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和变质岩三大类。1.岩浆岩(火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前者由于在地下深处冷凝,故结晶好,矿物成分一般肉眼即可辨认,常为块状构造,按其侵入部位深度的不同,分深成岩和浅成岩;后者为岩浆突然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突变的条件下形成,矿物不易结晶,常具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一般矿物肉眼较难辨认。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浮石、花岗斑石、流纹岩、正长石、闪长石、安山石、辉长岩和玄武岩等。2.沉积岩(水成岩):地球表面分布较广的岩石,是地壳岩石经过风化

18、后沉积而成的,多呈层状,大部分在水中形成,又称水成岩。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千米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沉积岩主要包括砾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3.变质岩:是由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等的影响下,构造和成分上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它的岩性特征,既受原岩的控制,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又因经受了不同的变质作用,在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上具有新生性(如含有变质矿物和定向构造等)。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等。4.将形成地壳的岩石种类记录在下面表格中。种类典型岩石岩浆岩浮石、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砾岩、砂岩

19、、页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了解地壳的运动。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内部的岩浆在不停地涌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实验目的: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通过模型解释地球内部构造。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实验步骤:(1)按照地球内部各个结构的数据等比例缩小,如果内核直径1厘米,算出

20、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厚度。(2)捏一个半径约为2.7厘米的红色橡皮泥小球做地核。(3)将一层厚度约为2.2厘米的黄色橡皮泥包在红色橡皮泥外面做地幔。(4)用一层薄薄的蓝色橡皮泥做地壳。(5)用小刀切掉模型的四分之一,观察模型内部结构情况。实验结论:地球像一个煮熟的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黄色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相当于蛋黄。地球分为三层,地幔是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观看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视频资料。研讨: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地球的内部结构: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包括外核和内核)三个圈层。 组成地壳的岩石大致分为几个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种类典型岩石成因描述岩浆岩浮石、玄武岩、花

21、岗岩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地壳岩石经过风化后沉积而成的。变质岩大理岩、板岩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等影响下,构造和成分上发生变化形成的。地球内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地球内部充满着运动,这些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的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地震、火山。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地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学生观察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项。学生阅读教科书24页至25页“了解地壳的组成”部分,自学后完成活动手册中第二项。学生交流研讨。学生按照一定比例完成地球结构的模型的制作

22、。学生研讨、交流。旨在让学生对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形成清晰、直观的认知。旨在加深学生对于地壳组成的认识。旨在对第一课中弯曲岩层的形成原因形成一个科学的解释。加深对地球构造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加深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知。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查找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在对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能更加立体、直观地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板书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 精

23、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教科版五上第二单元第3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教学设计课题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五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3课。在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地壳的组成及地壳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地震的成因及其对改变地形地貌的作用。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围绕地震的成因、地震时的情景以及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提出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探索,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并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的知识。第三部分研

24、讨,引导学生运用证据再次解释岩石弯曲现象,并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梳理,理解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是强烈的。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对于地震现象有了一些了解,并且知道它是一种灾害性地质现象,但对于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地震导致地形地貌的具体变化并不是非常清楚。本节课将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搜集、分析资料等方法探究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地球内部的构造以及地壳运动对岩层的影响。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目标1.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 2.地震的发生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3.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4.能够通过阅

25、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地震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 5.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 6.保持对地震现象的探究热情,乐于参加模拟实验。 7.能基于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观点。 8.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9.知道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难点结合真实情景及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是怎样的?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1.地震的形成。地面的震动,称为地震。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

26、式,是自然界经常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有两种:一种是“构造地震”,是由地下岩石的构造活动产生的地震;另一种是由火山喷发而产生的“火山地震”。人工地震是用人为方法产生的地震,如工业爆破或地下核爆炸等。2.地震发生时的情景。通过图片我们可以发现,地震后的公路路面隆起、断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说明地震发生时,会导致山崩地裂、地面沉降与隆升、地表错位、河道堵塞、公路毁坏、房屋倒塌等。3.地震给地球表面带来的改变。(1)造成地面的沉降与隆升,这是地壳板块受到挤压而断裂、错位造成的升降运动。(2)形成地面裂缝、塌陷和堰塞湖:地震造成山崩地陷,地面和山头出现裂缝,崩塌的

27、石块和泥沙堵塞河流形成了堰塞湖。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研讨、交流并回答相关问题。旨在他们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究地震现象的学习活动。讲授新课探索:了解地震的成因。1.交流我们对地震成因的看法。2.做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泡沫小盒(切成两半)、塑料薄膜、土、清水、小锹、手套(可选择使用)。实验步骤:(1)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2)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3)等泥变干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挤压。(4)观察发生的现象。 拉开 挤压实验现象:当迅速拉开小盒的两半时,土地会出现断层;当挤压这个小盒的两半时,土地会产生隆起,同时碎的土渣会散落到挤压周围形

28、成弯曲或错位。3.根据实验现象和对下面两张图的观察,试着对地震的成因做出我们的解释。 岩层发生弯曲 岩层断裂、错动结论:地壳运动时,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褶皱,使岩层发生弯曲,褶皱断裂或错动,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这就是绝大多数地震产生的原因。了解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及给地表带来的变化。(1)试着描述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过的地震情景。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可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如房屋的倒塌、桥梁断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除此之外还可导致地面裂缝,場陷、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起次生灾害,如水灾和火灾等。2)分析地震发

29、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资料一: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里氏7. 8级地震,地震使地面出现了裂缝、塌陷,铁轨也扭曲变形。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地震后路面裂缝、塌陷,铁轨扭曲变形的情况。其原因是:地震使地面隆升与沉降,这是地壳板块受到挤压而断裂、错位造成的升降运动,此时,地面会出现裂缝、塌陷,地面上铁轨也被扭曲变形。资料二: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了堰寒湖。图片中呈现的是汶川地震后,在唐家山形成的堰塞湖。其成因是:汶川地震造成山崩地陷,地面和山头出现裂缝,崩塌的石块和泥沙堵塞河流形成了唐家山堰塞湖。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与互

30、救?搜集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海报。1.在家中如何进行自救。头脑保持清醒冷静,做出敏捷反应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住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同时,要关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漏。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可利用两次地震之间的间隙,迅速撤离。2.在公共场所如何进行自救。正在演出的影剧院应立即停止演出,观众应躲在排椅下、舞台脚下或乐池里,震后有秩序地组织观众分路疏散。正在体育场进行比赛的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慌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空旷安全

31、处疏散。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躲避在课桌下。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3.制作地震宣传海报。可以从地震预防、地震自救、地震救灾几个方面来制作。研讨:根据我们所掌握的事实,我们能为先前对岩石弯曲原因的猜测找到依据吗?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弯曲断裂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地面的震动,称为地震。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经常发

32、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且这种作用力的强度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动,同时将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地基沉陷,山体等自然物破坏(滑坡、泥石流等),还会引发海啸、形成堰塞湖等。地震是一种剧烈的地壳运动,时间短、破坏力强,能在短时间内使地表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依据前面所学知识对地震成因进行猜测,并将提出的假设整理后记录在黑板上。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交流从资料、图片中获得的信息:地震会使地表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学生交流相关经验。搜集相关知识,做成宣传

33、海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学生研讨交流。旨在将实验中获得的证据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培养从学生阅读、分析资料中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证据再次解释岩石弯曲的原因,完善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地震对地表的影响是剧烈的。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通过模拟实验对地震的成因建构自己的解释,将自然界的现象与模拟实验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并将实验中获得的证据应用于解释自然现象。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板书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34、 (共 NUMPAGES 2 页)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教科版五上第二单元第4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教学设计课题 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五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4课。在第3课研究地震成因之后,本课将研究地球内部力量改变地形地貌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火山喷发。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围绕火山喷发时的情景、火山喷发的原因以及火山喷发对地表的影响,提出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探索,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火山喷发的情景及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并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课学习的

35、内容,从“利、弊”两方面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从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这种自然现象有所了解。陌生,是因为他们对火山喷发的了解仅限于视频、文字、图片等,并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与探究。本课将引导他们通过模拟实验、阅读并分析资料等方法对火山喷发的原因及其对地形地貌的影响进行深入地学习、探究,并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 2.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3.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4.能够通过模拟实验获得证据,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 5.对探

36、究火山喷发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6.积极参加模拟实验,具有基于证据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7.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原因。难点基于模拟实验中获得的证据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资料。火山喷发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又会给地球表面带来哪些改变呢?地幔上部的岩浆涌动,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可怕、最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喷发出的火山灰不仅污染空气,流出来的炙热岩浆还会淹没村庄和城市、毁坏农田。发生在海底的火山喷发还会形成海啸。熔岩喷涌沿着火山口堆

37、积,形成数座充满泡沫的火山岩小山,成了屹立在四周的山峰。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 海底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和堆积也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岛屿。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立相关科学概念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讲授新课探索:了解火山喷发给地表带来的改变。1.观察下图并阅读文字,了解火山喷发的情景。 这是一幅正在喷发的火山图片。图片中炽热的熔岩从火山口喷涌而出,展示了火山喷发时强烈释放能量的过程。艾雅法拉火山位干冰岛南部,是一个成层火山,高度大约为1666米。在2010年3月20日首次喷发。岩浆中含有硅酸盐和大量易于挥发

38、的物质,当岩浆喷溢到地面时,所含挥发物就会散逸出来。2.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1)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岩,是由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冷却后,会在火山口堆积形成充满泡袜的火山岩小山或形成屹立在四周的山峰。(2)形成湖泊。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3)形成火山岛。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和堆积形成一个新的岛屿火山岛,如叙尔特塞火山岛位于冰岛南部,是在1963年至1967年间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观看视频资料。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1.根据前面的学习,推测火山喷发是怎么形成的,并说出猜想。分析:

39、火山形成于地表下面,越深的地方,温度就越高,大约在 32千米深处,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岩石熔化时,就会膨胀而需要更大的空间。这种被高温熔化的物质便会沿着隆起形成的裂缝上升,当熔岩槽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的压力时,岩浆会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一座火山。了解火山喷发的成因。结论:火山的形成及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的结果。2. 做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实验材料:土豆泥、番茄酱、罐头盒(或不锈钢小盆)、铁架台、酒精灯、护目镜。实验步骤:(1)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2)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适当稀释),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豆泥封住

40、洞口。(3)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实验现象:番茄酱外溢前,先冒气,盖着的土豆泥慢慢隆起,一段时间过后洞口处涌出了被加热的番茄酱。实验结论:火山喷发前有预兆,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观看视频资料。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观看视频资料。研讨:火山喷发是怎样形成的?会给地表带

41、来哪些改变?火山是因地球表层压力减小,地球深处的岩浆等高温物质从裂缝中喷出地面而形成的锥形山。火山顶部的漏斗状洼地叫作火山口。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成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成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成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火山喷发会形成火山岩小山、高高的山峰,凹陷处可能会形成湖泊,海底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火山岛等。火山喷发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全球每年都有50多次火山喷发。火山

42、喷发产生的火山灰、有毒气体、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等不仅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会污染空气,导致气候异常,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观看视频资料。学生阅读思考。全班交流、汇总。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分析火山喷发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学生对火山喷发的原因进行猜测。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原因。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实验材料代表的含义及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学生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火山喷发的原因。学生阅读并交流。学生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交流总结。旨在帮助学生对火山喷发的外部表现形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旨在获得解释火山喷发原因的证据。意在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梳理。课堂小结本节课我

43、们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分析了火山喷发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火山喷发的成因,并了解火山喷发对环境的影响。知道了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认识到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板书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教科版五上第二单元第5课风的作用 教学设计课题 光是怎样传播的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五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5课。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教材对风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风也是改变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呈现风蚀桥的照片,学

44、生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在思考:“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呢?”这是本课要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探索,教科书设计了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交流关于风力改变地形地貌的初步想法。这是一个由猜测形成观点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风的作用的初步认识,为后面的模拟实验明确了实验目标。第二个活动是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的侵蚀作用。第三个活动是了解更多的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教科书提供了沙漠、戈壁、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学习、分析这些资料,加深对风蚀作用的了解,丰富对风力作用的认识。第四个活动是总结风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影响。第三部分研讨,教科书设计的三个研讨问题

45、,主要从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反思研究过程,第一个问题是对本课知识的回顾;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加深对风的作用的理解;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将风的作用与火山、地震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风的作用是缓慢进行的,需要经历比较漫长的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并不陌生,他们从电视、网络和书籍中获得了一些相关的信息,有的学生也许到过风蚀地貌地区,看过真实的风蚀地貌。但是他们对这种地形地貌形成的具体原因及过程并不清楚。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初步探究风蚀作用对岩石的影响,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分析图片和研讨,了解风蚀作用、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影响。学习目标

46、1.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 2.能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风对地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根据,并且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3.会做“模拟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5.意识到探究成果对解答问题的重要价值。 6认识到由于风的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重点通过研讨、模拟实验对“风对地表的作用”进行探究。难点运用探究成果对“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进行推测和解释。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改变地形发生着

47、缓慢的作用,例如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风是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呢?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它属于一种机械动力。当风刮过地面的时候,风力能吹起黏土和细沙,风力越强,它所能携带和输送的颗粒就越大。在沙漠中,有时风只吹走了较小的沉积物,留下来的是那些搬不动的、又大又沉的石质沉积物,这样就形成了戈壁。当风减速或者遇到障碍物,如石头、草丛时,风携带的沙土就会降落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和黄土沉积。大风从遥远、干旱的北方吹过来,带来的粉砂、细土被秦岭等山脉挡住了去路,被迫沉降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形成了今天的黄土高原;风中携带的沙碰到岩石,把岩石磨蚀得很光滑,形成独特的景观。学生交流回答问题。旨在聚焦探究的主题“风是

48、怎样改变地球表面的”。讲授新课探索:讨论并记录我们对风可能改变地球表面的看法。小组交流讨论对风可能改变地球表面的看法。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刮风时看到的现象:风能吹跑土壤,能吹起沙子,能把土地吹干形成裂缝,能把树连根拔起,能搬运地表轻微的杂物使地面裸露,风携带的沙子还会对岩石造成破坏初步认识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实验材料:岩石、放大镜、砂纸等。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岩石表面。(2)然后用砂纸用力打磨岩石。(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磨蚀)(3)比较没有打磨和打磨后的岩石,你有什么发现?实验现象:打磨的岩石表面有一些颗粒掉落,岩石表面出现磨痕。我的观察记录 日期

49、:我的预测:打磨的岩石会被磨掉碎渣。观察结果:打磨的岩石表面有一些颗粒掉落,岩石表面出现磨痕。我的解释: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会对岩石表面进行冲击、摩擦,进而损坏岩石。实验结论: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有影响。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更多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常见的风蚀地貌。(1)风蚀穴。在陡峭岩壁上,受风沙吹蚀和磨蚀,在岩壁表面形成的洞穴。(2)风蚀蘑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

50、的外形。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底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3)风蚀柱。产状水平和垂直节理或裂隙发育且岩性单一的岩层区,受风沙的长期吹蚀作用后,原岩石崩解破碎,形成一些孤立的柱状岩石,称为风蚀柱。(4)风蚀城堡。风蚀城堡是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出现在砂岩和页岩相间分布的地区,是在风力侵蚀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由于岩性软硬不从而导致风力吹蚀的差异性,结果形成了许多层状墩台,相对高度多为1030米,墩台的顶部都很平坦。雅丹地貌。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

51、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总结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项目对地表的改变改变特点的比较风磨蚀地震火山喷发风搬运、堆积快速快速缓慢风的作用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观看视频资料。研讨:在模拟实验中,是什么力量使“岩石”发生了改变?是风卷起的沙子,像磨刀石一样不断对岩石进行侵蚀,是磨蚀作用改变着岩石的形状和大小。在模拟实验中是风的力量使“岩石”发生了改变。根据模拟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推测敦煌地区的地表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在模拟实验中,用砂纸打磨的岩石表面一些颗粒掉落 ,岩石上出现磨痕。推测敦煌地区的地表特点是植被稀少,以荒漠、戈壁为主,这

52、主要是由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等作用逐渐形成的。地球表面的变化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和地震、火山喷发相比,引发的改变有什么不同?除了风力的侵蚀外,河流、雨水的冲刷都会对地球表面产生影响。此外,下列因素也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变化。1.植物的作用。2.动物的作用。3.冰的作用。4.气温变化的作用。地震和火山喷发引起的地表变化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其破坏程度剧烈,时间也短。而植物、动物、冰及气温等因素的作用比较温和、缓慢,需要一个长时间累积的过程。学生分小组研讨,并完成小组研讨记录表。全班交流分享。交流后总结。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验,填写模拟实验记录表。全班交流分享。学生小结。全班分组研讨。全班交

53、流分享。填写学生活动手册中的实验记录表。学生回答问题。充分发挥研讨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旨在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风卷起的沙子对地球表面有磨蚀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的搬运和堆积作用。使学生对风对改变地球表面有一个较全面的清晰的认识。对自然事物和现象进行解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风的力量会磨蚀岩石并且搬运岩石破碎物,对地形变化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和变化是缓慢进行的。用砂纸打磨岩石,模拟沙子磨蚀岩石的过程,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体验到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产生的影响。从而对风力的缓慢作用以及风蚀桥等风蚀地貌形成的漫长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板书精品文

54、档 精心整理 .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教科版五上第二单元第6课水的作用教学设计课题 水的作用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五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6课。指导学生认识水对地表改变所起的作用。本课关于水的作用主要指地面流水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降雨,二是河流。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降雨对地表的侵蚀现象;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河流对地表的影响与重塑作用。本课对应的是第1课中对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的形成原因的猜测,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和阅读资料等方式,建立对两种典型地形地貌形成

55、原因的科学解释。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引发地形地貌变化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风的作用一样,水的作用也是引发地形地貌变化的外在因素。降雨、河流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景象,但他们并不清楚作为地表流水,降雨、河流也是改变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地表带来的变化,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认识河流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并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加深对“流水”这一外力作用如何影响地形地貌变化的认识。最后,学生利用前几课的知识分析、解释地震、火山喷发、风、水的作用,使他们对于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目标1.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56、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2.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地。 3.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4.能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5.能够通过分析、阅读资料了解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地形地貌。 6.积极参与模拟实验,尊重事实,愿意沟通交流自己的观点与发现。 7.提升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8.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减少雨水对土地侵蚀的重要性。 9.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重点通过模拟实验观察降雨对土地的作用。难点归纳总结降雨、河流对土地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57、导入新课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会给土地的样貌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中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形成溪流、沟壑,甚至引发山体滑坡等,这就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改变程度小: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使得地表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改变程度大:冲毁农田、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水会给地表带影响的探究兴趣。讲授新课探索: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实验材料:塑料盒、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自制喷壶、小桶、水。

58、实验步骤:(1)动手制作一个小山丘模型。 为了便于观察现象,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2)用喷壶中的水喷洒小山丘的顶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观察土壤和带颜色的沙子分别怎样移动。(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发生的变化。用图画描绘出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实验现象:(1)“雨水”降落到“山丘”上,地表形成水流,细小的水流会带动沙子和部分泥土沿坡面向下移动;(2)流水汇集到斜坡低洼处形成较强水流,侵蚀作用更强;(3)沙子和泥土混合在一起,堆积在斜坡下部和坡脚处。实验分析:“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中的微粒,“雨水”形成水流后,在地面流动带走了这些微粒。由于重力作用,水流和它携

59、带的物质向低处运动,在行进过程中不断和其他水流汇合,力量增大,带走了更多的土壤和沙子。沙子和泥土堆积在山脚下,混合在一起。实验结论:雨水会把地表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地形发生变化。探索了解河流对地形带来的改变。1.观察下面两幅照片,试着分析河流对地表的改变。 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1)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乾坤湾的两岸一面为四岸,一面为凸岸。四岸一侧有悬崖,地形险峻;凸岸侧是平缓的河滩。形成这样的地形特点主要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2)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主要是由河流的沉积作用造成的。河流入海时流速急剧降低,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弱甚至消失,使得河流

60、所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在近岸的河口处形成锥形的堆积地貌。(2)阅读课本P36资料。观看视频资料。研讨:降雨会对地表产生怎样的影响?根据你的认识解释下图中沟壑的形成。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中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从图中可以看到,斜坡上留下了许多细沟。这些细沟是雨水漫过地表汇集在一起,侵蚀斜坡土地形成的切沟,许多切沟的雨水汇聚并冲刷又形成一条水平的大冲沟。雨水的流动带走了土壤,改变了地形地貌。黄河第一湾和黄河入海口这两段河流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