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1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2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3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4页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实录与评析什邡市南泉小学 刘期均执教:什邡市冰川小学 黄 丽评析:什邡市南泉小学 刘期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和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重叠问题的价值,掌握用“韦恩图”解决一些简单的重叠问题题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进一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孩子们,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们想参加哪些节目啊?生:唱歌、跳舞、朗诵、小品师:同学们,现在老师选了5名同学

2、参加唱歌,6名同学参加跳舞。你们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选了几名同学参加节目表演吗?生:11名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5+6=11(名)师:确定吗?但是老师要告诉你们,我选的不是11人!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名单就知道了。PPT出示: 唱 歌杨 明李 芳刘 红丁 旭张 伟 跳 舞卢 强刘 红于 丽李 芳周 晓 赵 军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为什么不是11人呢?能具体说说吗?生:有同学两样都参加了!比如李芳既参加了唱歌又参加了跳舞,刘红也是师:观察很仔细,其实,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重叠问题。今天,我们就走进数学广角去研究重叠问题。(板书课题)【评析】教

3、师由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实例六一节文艺节目表演,引出数学问题,一下子拉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本节教学内容的联系。当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出结果时,教师却提出截然不同的意见,突然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儿童心理学观点,儿童学习认知新事物源于需求和兴趣,当新事物和原有的认知经验发生冲突时,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就出现了。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精简而巧妙,而且直指今天教学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实用而高效。二、探究集合图。1、探究韦恩图师:孩子们,刚才我们观察到有两位同学重复了,我们在统计表中一眼就能看出重复吗?生:不能。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生:把李芳和刘红都移到表格的最左边,这样一下子

4、就能看出。师:还有别的办法吗?生:师:我们在制作统计表时,不能事先知道谁重复了,因此,统计表有时不能让我们一眼看出哪个同学即参加唱歌又参加跳舞。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表示。2.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用红圈表示唱歌的同学,用蓝圈表示跳舞的同学,再将参加节目的名单贴于黑板上,请两位同学当“队长”,上台向相应的圈里贴名字。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矛盾:有两名同学即参加了唱歌又参加了跳舞,该怎么放呢?3.小组活动:听要求:使设计的图形让人一眼就看出哪些同学即参加唱歌又参加跳舞;小组人人合作,互相谦让,争取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确定好发言人。师:好,大家可以先讨论,再动手操作。实物投影,展示交流:师:孩子们,谁愿

5、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怎么摆的?为什么?生1:师:孩子们有什么建议送给他?生下台完善作品。生2:【评析】教师再次引发了两个认知冲突:统计表不能一下子看出重复参加的学生,而在实际的生活统计中也不能事先发现重复的情况,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提出了采取画图分类的方式解决;但在画图分类解决时,李芳和刘红该放在哪个圈里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进一步激发了矛盾:参加跳舞的队长没拿到李芳的,教师让他到另一个圈里拿过来,但是另一个队长不服气了,说是自己队里的,怎么办呢?只好谁也不拿,两个重复的学生名单放在两个圈的中间,但是谁也没有完成任务。这里的教学设计教师更善于质疑,引发认知冲突的设计意图更加明显。此环节对

6、本节课集合的意义也逐步影响着学生:我们知道,把所有的元素放在一个圈里就形成了一个集合,圈外的不属于这个集合。而当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属于这个集合,对小学生而言又不知道怎样放入时,就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学生探求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实际问题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但是该如何解决呢?单凭学生个人的一己之力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因此有了小组活动共同操作交流的需要。教师顺势而下,精心设计了小组操作探究的活动。2、归纳过程 说图明理:师:孩子们摆的真棒!两位队长满意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想把重复的同学摆在一个圈里,我们就需要把两个圈调整一下位置。这样可以了吗?现在两个圈就不是分开的了,而是重叠了一部分。师指重合部

7、分:我们可以利用这重叠的部分来表示什么呢?生:即参加唱歌有参加跳舞的同学。师标注重合部分意思,贴上名字。师:现在观察唱歌的圈里有谁?跳舞的圈里有谁?你们看,咱们贴上名字,两个圈里都有了同学,真是一举两得!追问:唱歌的除了这两位,还有谁?贴上名字。师:同样是唱歌的同学。为什么这3个要贴在一起,另两个要贴在一旁?生:因为师:那没有参加跳舞的同学可以怎么说?生:只参加唱歌。师指剩下的蓝色圈:这部分表示?生:只参加跳舞的同学。师:孩子们,你们看,咱们就用了两个圈就表示出这么多意思。你们真厉害!你们知道谁第一个使用这样的图吗?(PPT)早在200多年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约翰韦恩就提出用这样的图来表示事物之

8、间的关系,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韦恩图”也叫“集合圈”。你们居然和数学家想的一样,咱们班的孩子都是小小数学家!3、再次巩固集合图图意,融会贯通(ppt)4、列式计算,掌握算法(板演)师:孩子们,现在你能根据韦恩图列出算式,求出三年级一共选了几名同学参加文艺汇演吗?在稿纸上试一试。生1汇报:5629(名) 师追问:为什么要减2?生2汇报:3249(名)师追问“3”表示什么?“2”表示?那“4”呢?生3汇报: 549(名).师:孩子们,我们用统计表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用韦恩图也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这么多东西变成一个简单的图,让人一看就明白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方法既科学又简单,我们

9、学数学也要这样!师:同学们,为什么刚开始得到信息时,我们毫不犹豫的说参赛同学是11人?主要是什么原因没考虑到?生:重叠现象。师:那以后计算有重叠现象的问题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生:计算时记得减去重叠部分;画韦恩图【评析】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当学生在充分理解了集合图的意义后,在列式解答时,每一个算式都是有意义的,每一个解答过程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因此才有了学生精彩纷呈、独具创新的解答方法。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教师在教学韦恩图时,在黑板上有对各部分意义的理解,还特意设计了ppt课件,进一步巩固对各部分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关键点是对韦恩图(交集)各部分的认识,尤其

10、是重叠部分的意义以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这个环节的设计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练习巩固 扩展提升你们提醒得很好,现在就带着韦恩图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吧。请看大屏幕:1.PPT出示书上110页题1: 说一说,韦恩图中各部分的意思; 填一填:认识这些动物吗?请把这些动物的序号填入图中合适的位置! 师:大雁该填在哪儿?大雁又称野鸭,是一种大型候鸟游禽。老师为大家播放一则短片(展示PPT),孩子们,大雁到底该放在哪儿?算一算: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在文艺汇演中取得好的名次,特意请了几位老师来训练同学们,一共有几位老师训练? 生汇报:师:看来同学们都会用咱们学习的图分析问题了。学校六一表演

11、还要组织腰鼓和太极比赛,每班参加腰鼓队有3人,参加太极队有5人, 如果让你派人去参加,最多派几人?最少派几人?生:没有重复的情况下,3+5=8人师:有几人参加的情况下,有1名同学重复?生:3+5-1=7人师:有几人参加的情况下,有2名同学重复呢?师:所以我最多派几名同学参加表演?最少派几名?生:最多8名,最少5名。三、总结师:今天,韦恩图帮助咱们很好地分析了重叠问题,也带给了我们这么多数学思考,孩子们,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作业书上P110页题2板书设计: 重 叠 问 题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三个特点:“质疑引导解决应用”环环相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本节课中教

12、师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但又马上予以否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成功实施教学。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教师喜欢满堂讲,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何以体现以学生为主?又何谈以学定教呢?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做法是:真实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所要实施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切入点,适时质疑,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才有意义,也最深刻。小组活动适宜有效小组内的活动探究、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具体做法很

13、多教师都有探讨,这里要强调的是:(1)开展小组活动要有内动力,时机把握要准。小组活动最忌讳随意性,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不必小组活动进行。现在很多的数学课堂,学生已经很容易通过计算或推理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却要分组解决,已经失去小组合作学习的原意。本节课中,当两个“队长”无法解决老师提出的分组要求时,学生非常想帮助两位“队长”分类:怎样把重复的李芳和刘红分到两个组中,能很明朗地看出他们既属于唱歌组又属于舞蹈组。教师此时设计小组活动适时,适宜。(2)小组活动教师要加强组内指导。本课中,针对如何画图解决既属于唱歌组又属于舞蹈组的问题,教师在组内指导时,首先让学生明确圆圈的作用,圈内表示属于的元素,圈外的元素则不属于圈内。其次思考圈外的元素怎样圈进来?具体做法当然是扩大圆圈的范围。怎样扩大,孩子们自己去想办法。我们日常的小组活动很多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动手,东看看西望望,不作具体的指导,即使学生小组合作了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导致小组活动失败。练习设计层层推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离不开及时的巩固练习。看到了,知道了,如果不及时练习运用,那么很开也就忘掉了。数学练习是让学生从“会”过渡到“熟”;再由“熟”过渡到“活”的一个过程,*因此学生掌握和形成利用集合图解决问题,需要教师提供适量的变式练习,并及时提供反馈和矫正,促进学生把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