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乡的风俗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导读,导写,导改,导评” 享课乐写导学设计-【单元要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阅读本单元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学习北京的春节,作者重点介绍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中的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突出表现了北京春节的独特习俗。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又详细写了等粥的过程。本次习作具体要求如下:1.明确想要表达家乡的哪种风俗。2.抓住风俗的主要部分,对具有鲜明特色的风俗特点进行详写,注意详略得当。3.注意抓住风俗中最具特色场面的人物
2、进行描写刻画,写出自身的感受。4.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方法,适当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出家乡风俗的热闹氛围。 语段品读 1.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从“家家都”可以看出节前人们的忙碌,对春节的重视。“农业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果种类多,多得像聚在一起开展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腊八节这一天人们的忙碌描写的如此风趣。2.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
3、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从“家家赶”、“到处”、“男女老少都”、“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多么重视除夕夜的团圆,差不多所有人都在欢度除夕,一片热闹。 抓住除夕这一场面的“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鞭炮声日夜不绝”的描写,从味道、色彩、声音,对除夕进行全方位的描写,无不体现出除夕的热闹,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腻。3.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写出了正月初一的快乐、轻松自在。4.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
4、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正月十五最具特点的是各色各样的灯,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灯的数量多、种类多。这是一个快乐而美好的日子。【课文赏析】 腊八粥(沈从文)1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
5、大匙朝口里塞灌呢!第一自然段运用拟人的修辞,介绍了腊八粥的材料以及熬煮的过程,美味的腊八粥会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写出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喜悦的心情。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对八儿进行动作细节描写,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惦记。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3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象是益发浓稠了。4“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5“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这里对八儿的神态进行描写,写出了八儿迫
6、不及待的想吃腊八粥。锅子中,有声无力的叹气正还在继续。6“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7“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8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这里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随时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的心情。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子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呻唤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2-8自然段对八儿的语言、神态等细节进行细致地刻画,突出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急切心情。)9“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
7、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10“是呀!孥孥说得对。”1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9-11自然段是八儿在想粥,通过对妈妈和八儿的语言描写,写出了八儿分粥的过程,突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想吃到腊八粥的强烈愿望;一个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写出了妈妈对八儿的宠爱。)12“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13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14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
8、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作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罢!”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八儿猜粥,八儿对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儿、枣子、糖进行了奇妙的猜想。这是一锅多么美妙的粥啊!15“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八儿惊异地看到了锅中的一切。16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17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16-17自然段写八
9、儿看粥,终于看到了妈妈煮的让人垂涎三尺的粥,粥里的栗子、饭豆、花生仁儿、糖结成的锅巴都是八儿想象中的样子,与前面相照应。这么美味的粥,真想大吃一顿,这等粥的人儿,有粥吃了。)18“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19“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的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妈妈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枣给八儿,吃了一枚大枣的八儿,总算暂时堵住了小馋嘴。20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21夜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只筷子,很浪漫的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
10、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通过对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桌上大青花碗中的陈腊肉的描写,侧面烘托腊八粥的美味。【思维导图】同学们,我们如何按照腊八粥的写法来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呢?我们可运用思维导图学习作者是如何介绍,并抒发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的。2.同学们,除了上面可借鉴的写家乡风俗的思维导图之外,还可以看看下面的思维导图,会给你一定的启发! 【秘诀导写】一、精彩题目导命好的命题是吸引眼球、表达中心的窗口。本次命题可用采用主题式命题方法即:家乡的风俗;还可以主题补充式命题:家乡的风俗端午赛龙舟;还可以直接用某个风俗命名:冬至吃羊肉汤二、精彩开头导写策略一:比较排比式引入。选三个不同地方的风俗,用简洁
11、的语言进行介绍,加上省略号。再用独特的语言引出家乡的风俗。策略二:提示语言(经典)引入。提示语言,承接提示语言的内容,引出家乡的风俗,简洁抒发这个风俗的独特情感。如:“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我的家乡四川,就有冬至吃羊肉汤的风俗。 三、精彩情节导写情节一:重点介绍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通过查资料或问长辈,了解家乡某种风俗的来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哪几方面来具体叙述这种风俗的特点。情节二:场面描写。重点抓住亲自参加风俗活动的场面来写。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把场面写具体,写热闹。特别是场面中的人物描写要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
12、动等细节描写。把场面写具体热闹。场面一: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先总写激动人心的什么场面终于来了;再抓住场面中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描写,适当加上自己的心理活动;最后总写自己的感受。场面二: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先用过渡语承接上个场面,再总写让人难以忘怀的什么场面终于来了;再抓住场面中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描写,适当加上自己的心理活动;最后总写自己的感受。可以选两个风俗场面来写,也可以选三四个场面描写来写,写出不同场面的不同的氛围,但要注意详略得当。四、精彩结尾导写可采用总结抒情式结尾的策
13、略。总结自己在参与活动后的感受,和开头呼应,让结构更完美些。【佳作欣赏】家乡的端午节风俗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一个节日,而在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个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乡,最兴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一个清晨,雾还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胧的。而符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每一户人家都抬出一个差不多一个大人身高的大铁锅,而我们这些小孩子,望着这么个大铁锅,都张大着嘴,发出“哇”的一声,而过了几年这样的端午节,我们也就不惊奇了。 在屋里忙里忙外的,厨房的灶放着几个大圆盆,都是一些红豆和糯米之类的。开始包裹蒸粽了,大人们把些冬也先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红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间再放一块甘
14、香可口的猪肉,表面再铺多一层糯米就已经完成了一半,而最后呢,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包扎这些可爱的金字塔壮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么在煮的时候,裹蒸粽就会散掉,走失了里面的精华,那就不好吃了,大人们拿出一条草绳,紧紧地捆绑着裹蒸粽,在最后,也要再紧紧地打上一个死结。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刚刚的大铁锅倒,而我们这些小孩,也都来帮忙,提着小一点的桶,很快,大铁锅就已经装了一半水了,开始往里面刚裹蒸粽,每个人都从屋里拿出一张小木凳,在大铁锅面前,这一刻,是最为温馨的,这一蒸,即使十多小时,而且不时要往锅里倒水,以免干水,大家在铁锅前有说有笑的,火光中
15、满是大家欢乐的笑声,等待着这些裹蒸粽的我们,或许享受的即使这一刻,这一个过程,而不时成果。裹蒸粽蒸好了,一拉开大铁锅的盖,那种香味真是无法言语,从村头飘到村尾,整条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美味是外面买来的裹蒸粽吃不到的。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端午节了,真怀念啊!真想再回家过一次。【精彩情节练笔】春节的农村是最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笑语欢腾。尤其是除夕之夜,五颜六色的礼花,绽放在夜空中,千姿百态,有的像银蛇狂舞,有的像孔雀开屏,还有的像绽放的花朵。它们把街道装点的绚丽夺目,整个村庄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片段采用总分总的构段方法。先总写春节的农村是最美的;再抓住“大街小巷、人们、除夕夜的礼花” 景物,运用恰当的比喻,写出春节的农村最美的特点;最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注学生综合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实践计划
- 如何有序推进班级学习主题活动计划
- 2025-2030中国防污染护肤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财务预测分析方案计划
- 2025-2030中国锤式破碎机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钛粉系列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2030中国钙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金属期货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量子密码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酱制调味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第9、10部
- 适老化住宅改造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上半年甘肃省农垦集团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38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GB/T 45236-2025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中考语文文学批注-病句表达欠妥(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春夏季疾病预防
- 二年级课间安全
-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区别
- 《哮喘的规范化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