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都”曾经的水韵风华_第1页
“运河之都”曾经的水韵风华_第2页
“运河之都”曾经的水韵风华_第3页
“运河之都”曾经的水韵风华_第4页
“运河之都”曾经的水韵风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运河之都”曾经的水韵风华公元前486年,吴国从扬州城北开始,向北开挖运河,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河。这条运河是古邗沟,它被视为中国大运河最早的一条河道,其一端在扬州,一端在淮安末口如今淮安境内的河下古镇。淮安,这个被称为“运河之都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南船北马,舍舟登陆淮安,因淮河而得名。这条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大河,历史上一直以桀骜不驯、难以治理有名。淮安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宋代的镇淮楼屹立在楚州老城,名称中寄寓着古代淮安人驯服淮河、“震慑淮河的心愿。淮安地处淮河、古黄河、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淮安会在大运河体系中

2、成为关键的枢纽。2022年,中国古都学会授予淮安“中国运河之都的稱号,在京杭大运河沿线27座城市中,这是独一无二的。淮安市中心的大运河文化广场,依托石码头、清江浦等大运河遗迹而建。广场上,一块巨大的石碑特别引人注目,其上“南船北马,舍舟登陆八个大字,是对淮安运河枢纽地位的诠释,记录着过去人们借助运河往来南北的独特换乘方式。清江大闸(清江浦)是大运河上仅存的保存完好的古闸。它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是明清两代南北交通孔道、漕运咽喉,能有效地操纵运河的流量和调理水位,缓解河水湍急的问题,使漕运船只顺利通过。明中叶以后,由于黄河夺淮,闸座不闭,黄河水内侵清江浦河道,船只通过清江闸,异常艰苦惊险,淮安府志

3、载,“伏秋水溜,漕舟上闸,难若登天,每舟用纤夫三四百人,犹不能过,用力则断缆沉舟。为了减少危险,并保证优先让漕船通过清江闸,清政府规定,南来的客运船只到达清江浦后,旅客务必“舍舟登陆,改变交通方式,渡黄河至王家营乘车马北上。反之,由陆路南下的旅客,则在清江浦石码头坐船沿大运河悠游南下。据记载,清雍正年间,仅在石码头拥有营业执照、专为“南船北马往来旅客商贾服务的脚夫就超过12000人。漕运指挥运转中枢漕运是大运河担负的重要功能,它曾经的一个别名正是“漕河。早在隋唐时,淮安就是重要的漕运中枢。唐代,每年漕运粮高达400多万石,大部分来自江南、江淮地区,这些粮食通过运河水系,经楚州(唐宋时淮安名叫楚

4、州),由泗州、淮水运往洛阳和长安。到宋代,每年通过这个漕运系统转送的粮食高达800万石。淮安也因漕运日渐繁华,成为运河沿线首屈一指的商业城市。白居易曾将楚州称为“淮水东南第一州。明清时期,国家政治中心转移到北京,经济中心却渐渐南移。对于经济与政治中心分开的大一统王朝来说,南北权衡是国家政治的重要内容。元世祖忽必烈将大运河改造成直接连接北京与江南地区的内陆运输水道。明清两朝维系了大运河的这一基本格局,并进行了屡屡大规模的维护与修缮,使大运河一直发挥漕粮北运、调配南北物产资源、维系国家昌盛稳定的重要功能。也是在明清两代,淮安作为漕运要津的位置最为突出。明初,帝国主管南粮北调的最高中枢指挥管理机构就

5、设在淮安,一直延续到清末。淮安市淮安区的楚州老城,镇淮楼北侧一块广场上,有规律地排列着石柱础、抱鼓石、石宫灯。这里正是明清两代总督漕运公署所在地。惋惜的是,由于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的轰炸,占地三万多平方米的漕运总督公署,只剩下部分建筑构件,但依旧能够鉴别出漕署大堂、二堂等格局。现场遗留的石柱础,直径超过一米,由此可想当年公署建筑之宏大。漕运总督是中央政府派出的、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从明景泰年间开始,由二品大员充任。从明初到清末,漕运总督多达237任。全盛时期,总督漕运公署的房屋达到213间,下辖漕兵超过十万人,能调遣1.2万条漕船。漕运总督管理着长达1790公里的运河交通线,节制江浙鄂赣湘

6、豫鲁七省,直接影响京师的社会稳定,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淮安不仅是漕运指挥中心,也是漕粮转运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盐榷税务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清江浦的常盈仓是名副其实的大型漕粮中转仓,可容纳150万石漕粮。清末捻军起义中,常盈仓被焚毁,后异地改建为丰济仓,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储粮达100万石,遗址至今尚存,清江浦也因此有了“天下粮仓的美誉。明朝,清江浦还设有官办漕船厂清江督造船厂,运河两岸依次排开造船工厂,连绵20多里。鼎盛之时,船厂下辖四个大厂、82个分厂,拥有工匠六千多人,年产漕船六百余艘。位于板闸古镇的淮安钞关(民间俗称淮安榷关),如今尚存码头遗址、旗杆基座、石工堤等。明清两代,全国共有八所

7、钞关,七所在运河沿线,淮安钞关位列其中。当时,两淮盐场是全国最大盐场,运河是盐商运盐最重要通道。从盐商手中征收的税银、从漕船征收的粮食流通税,使淮安钞关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乾隆年间,淮安钞关税银收入达62.3万两,居全国八所钞关之首。淮安钞关也得到了关税“居天下强半“天下盐利淮为大的赞颂。盐运的发达,还造就了距离板闸不远的河下古镇的昌盛。淮北盐运分司和淮北批验盐引所设于此。当年,这里集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市廛相连,店铺鳞次栉比,光各地会馆就有十余座之多。盐商重视教育,明清两朝,从河下古镇走出的进士就多达55名,成为远近有名的“进士之乡。水工设施蕴蓄古人聪慧2022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