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侍岭镇规划中关于环卫事业与环境卫生专项规划文本第一章前言为适应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效地提高县城区及各乡镇生活质量,进而推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对现有的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进行建设和改造,实行城市和乡镇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全国正处于拉动内需,扩大基础建设投入规模,着力解决民生工程的关键时期,全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十分关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问题,镇政府的环保意识也有很大提高,不断加大了对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投入力度,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侍岭镇正在建设的城区建设提供了客观条件,以上因素给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的可靠保证。为科学指导侍岭
2、镇环境卫生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根据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文件精神,特编制侍岭镇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第二章概述第一节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004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与卫生管理条例,19926、建设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法制技术政策(建成2000120号)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8、城镇环境卫生设置标准(CJJ27-2005)9、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及预测办法(CJ/T106-19
3、99)10、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11、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12、侍岭镇镇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13、侍岭镇城镇总体规划,200314、侍岭镇村庄总体规划15、国家、省、市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第二节规划目标本规划总目标是,到2020年时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容器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卫作业机械化,市容管理科学化”。根据对规划期内城市发展规模及垃圾产出情况的预测分析,明确规划期的发展目标: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向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发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建立合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处置体系,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完
4、善生活垃圾处理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第三章城市概况1、镇区现状分析侍岭镇位于宿豫区东北部,来侍路穿镇而过,交通较为便利。镇区属北亚热带季区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4.3度,年平均降雨939.6mm,无霜期208天。年平均风速3.3m/s,最大风速25m/s。降雨集中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2、社会经济状况镇区工业经济开始兴起,但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分布较为分散。镇区近年来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商业市场体系初具规模。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
5、一个必然的过程。镇区近几年的劳动力构成中,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劳动力和第三产业(交通运输、商业、饮食业及其他服务业)劳动力增长较快,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化趋势十分明显,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镇区规划应顺应这一趋势,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四章环境卫生工作的历史沿革第一节环境卫生现状1、镇容环卫管理现状侍岭镇城建环卫中心隶属于侍岭镇政府,主要负责镇区主干道、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全城生活垃圾的清运处理,以及镇区公共水域、绿化带的维护管理等工作,环卫中心现有在岗职工65人,在职人员中,正式职工(包括事业编制人员和合同工)2
6、人,临时工63人。其中各个乡镇的人员和垃圾收运现状如下表。侍岭镇各个村的人员和垃圾收运现状表各村名称垃圾池垃圾处置车垃圾处置点环卫工人佟庄15个2个2处北沂河边2纪宅12个2个3处村部东汪塘2朱岭18个2个1处挡洪闸北4姚塘18个2个3处北大湖汪塘2大墩20个2个1处镇区2侍岭25个2个1处镇区2岭西50个2个2处北桑园及丝丁南2陆宋13个2个3处2组、456组、789组2吴圩44个2个4处北湖2个,西大湖2个4信昌24个2个2老窑丁北、西湖农2堤茶棚22个2个3处孙庄2个,四斗1个2槽坊32个2个2处朱庄来龙交接废沟处2盛湖12个2个2处张敦南来龙边交界处2镇区80个9个1大墩村一斗渠处2合
7、计387个35个30处412、垃圾收集转运系统现状侍岭镇区目前每天需中转、清运、处置垃圾约10吨,但是由于侍岭镇没有健全的垃圾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处理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垃圾还未能很好的得到集中有效处理。第二节存在的问题1、环境设施规划建设滞后随着镇区发展空间的大大拓展,新区建设和住宅小区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但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大大滞后于城市建设,环卫基础设施、机械设备配套不足,设备配置标准较低,环卫停车场和洗车厂均为空白。环卫生产队址数量少,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因生产队伍跟不上,不少清洁队工具无地方停放,既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难度和强度,也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2、收运设施问题多,
8、有效收集率低目前,侍岭镇镇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存在的问题是垃圾收运设施数量严重不足,收运过程密闭化和机械化程度低,设施不配套。如许多城镇缺乏必要的垃圾收集桶、果皮箱,居民将生活垃圾任意倾倒在街头巷尾、房前屋后;小型转运站一般用垃圾桶或敞开式垃圾坑代替,由于容积有限、无专人管理,又成为新的污染源;垃圾清理和运输基本以人力、手工作业为主,不仅劳动强度大,收运也不及时;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密封性差,垃圾中的灰尘和渗沥液沿街滴洒,更加剧了小城镇街区脏乱差的局面。3、其他类型固体废物混入情况严重城镇的建筑垃圾和渣土、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居民粪便等其他类型固体废物混入了生活垃圾中,这些固体废物的混入,不仅使原
9、本相对简单的生活垃圾组分复杂化,而且,增加了生活垃圾后续处置和管理的难度。如含铬的工业固废有剧毒、制革的工业固废有恶臭、医疗垃圾易传播疾病等。4、历史欠账较多,资金投入不足环卫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长期过低,历史欠帐较多。环卫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勉强维持垃圾收集和运输。环卫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缺少稳定的资金来源,制约了环卫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不少村尚未建立合理的运营投资偿还机制,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完全靠政府财政拨款建设,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垃圾处理收费体制不够完善,收费标准和收缴率较低,难以满足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需要。第五章环境卫生工作的历史沿革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1、规划指导思
10、想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群众、清洁城镇、化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环卫工作方针,与侍岭镇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结合侍岭镇环境卫生现状,综合考虑人口、资源、发展、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有步骤、有计划地建设环卫设施,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适当超前进行规划;坚持生活废弃物处置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方针,切实保障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使规划区内生活废弃物得到有效治理,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控制,并使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
11、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立足于生态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侍岭镇的生活垃圾一体化集中处理,为侍岭镇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确保侍岭镇“生态立镇、工业强镇、两翼富民、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顺利实现。2、规划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远近结合、适度超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城镇化进程,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垃圾处理设施,坚持镇区和村协调发展,推广垃圾处理设施的联建共享。因地制宜、稳步实施。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地理位置、产业特点、垃圾产生量等条件,在乡镇逐步推广生活垃圾集中卫生填埋处理,合理确定垃
12、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合理布局、立足镇区、兼顾农村及周边乡镇,城乡环境面貌同时改善。统一考虑县城镇区的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建设,明确垃圾收集范围,加快镇生活垃圾中转设施建设,实现垃圾收运系统的配套。按照村管收集、镇管转运、区管处置的方针,促进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创新机制、保障运行。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规范成本补偿机制。改革投资和运行管理体制,通过财政直接补贴、贴息及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各类经济实体积极参与投资和经营,推行垃圾处理设施特许经营或委托经营,深入推进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优化工艺、科学处理。慎重选择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和工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标准和
13、技术规范。禁止使用不能达到技术要求的焚烧技术和焚烧炉。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出发点,在满足工程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使工程投资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第二节各种标准的分析与确定侍岭镇2011垃圾年产量为3600吨,镇区目前每天需中转、清运、处置垃圾约10吨,但是尚无健全的垃圾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处理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垃圾还未能很好的得到集中有效处理。1、生活垃圾成分分析注:废品,我国废品回收系统是市场化模式,发达国家一般没有这种模式,他们将废品作为垃圾统计。由于国内外统计口径不同故难于比较,造成对垃圾分类评价的误区。目前混合垃圾收集仍是主要方式,但基本排除了废品。同时对于不同混合程度垃圾
14、中的废品,人工分拣贯穿于整个物流过程。机械分选是在垃圾站、转运站和处理厂等设施内进行,因此它只是垃圾分类中的一个环节。从处理技术角度来说它是提高专业化处理水平和设施运行可靠性的预处理工艺。物流前期分类将影响机械分选的难易程度。分类垃圾的类别和程度不尽相同,此处是最难实施的环节。在规模化设施进行的,以无害化为目的的处理利用过程中,各种方式处理利用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厨余垃圾一般与其它垃圾混合收集;餐饮垃圾目前是分类收集。最有意义的减量控制是在商品生产消费和填埋处理2个环节。前者决定了商品即垃圾源的量,后者是必须控制的占用土地的填埋。侍岭镇城市生活垃圾成份厨余物煤灰渣废纸纤维橡胶金属毛骨水分48.6
15、443.652.551.151.330.310.1435-45由上表可以看出,侍岭镇区生活垃圾有如下特点:垃圾中的煤灰渣等无机物含量高;废纸和纤维等可燃物含量高;厨余物含量大,含水高;垃圾混合收集致使垃圾成分复杂多变、不均匀,性质随季节波动大。2、公共厕所规划原则居民区内公共厕所设置间距为500800米,每座厕所建筑面积在3060平方米,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米,新建居民区为300500米;公共设施用地每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内设411座公厕,设置间距为300500米,人流密集的区域取高限密度、下限间距,每座厕所建筑面积在50120平方米;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每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内设12
16、座公厕,设置间距为8001000米,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设置间距为500800米;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设置间距为8001000米。3、废物箱规划原则规划的各街道废物箱设置间距按道路功能划分:主干道、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300400米,规划取350米;4、垃圾收运与转运站规划原则发展密闭化的生活垃圾收运技术及设备,淘汰敞开式垃圾收集方式,减少收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镇区生活垃圾的专项设施主要发展压缩式的垃圾运输车和具有压缩功能的垃圾转运站,从而减少垃圾运输车辆的亏载,降低运输成本,并缓解道路交通的压力。在镇区推行垃圾收集袋装化,实行垃圾定点定时不落地收集,杜绝垃圾裸露对环境的污染。
17、合理确定垃圾收运方式,道路垃圾用人力三轮车同后装压缩车对接,院内垃圾用垃收集桶收集同挂桶车对接转运,从而使整个镇区收运系统达到最经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基础,是解决垃圾综合处理技术难点的前提,也是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发展趋势,应逐步加以推广。垃圾的分类收集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一定要做到有毒物质的分类收集。如灯管、电池等重金属有毒物质的收集,将其收运至垃圾场进行固化处理;(2)可降解的有机物要做好分类收集。依据垃圾量及规划区内各个组团的发展规模,实现镇区内部环卫设施统筹利用、近远期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第六章规划方案第一节任务量分析1、公共厕所建设标准(1)农村公
18、共厕所标准:项目标准考核(达标“厂)备注选址主要道路附近,人流量较多或居民集居的地方建筑形式新颖美观,适合新农村特点,与周厨坏境协调建筑面积50W以上平面布置男女大便厕位各3个小便站位?个以上;盥洗室男女可共用管理间4诉以上工具间2M-室内高度3.74m通风设旅連巩良好,窗含高2M以上,有防證设施厕所大门优质高档有防蠅帘室内顶棚防潮、耐、腐、蚀材料吊顶或涂料室内墙面贴面砖到顶地面、蹲令铺标准防滑地面砖供水管径50-75m.室内牟暴露地面排水设水封地漏男女各一个排水排水管200mm以上:带水封拖布池有、不暴露三格式化粪池有按实际使用人数有效容和达标2)城镇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编号卫生指标水冲式公共厕
19、所类型一类二类三类1成蝇(只)0V3V52蝇蛆(尾)0003臭味强度(级)VIW2W34氨(mg/m3)0.31.03.05硫化氢(mg/m3)0.010.010.016厕室内温度(C)$14$107厕室内相对湿0.01度(%)W30W808换气次数(次/小时)$5$59采光系数1:61:81:61:81:61:810人工照明(Lx)4034402030注:a)2号卫生指标是指在厕室的大小便器内外、地面和贮粪池周围3050cm以内用肉眼观察不到蝇蛆。b)非水冲式厕所也应符合第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的卫生标准。2、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工程建设标准(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2)
20、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3)转运站的服务半径标准a)人力收集车收集垃圾的小型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0.4km以内,最大不应超过1.0km;b)机动车收集垃圾的小型转运站,服务半径宜为3.0km以内,最大不应超过5.0km。(4)垃圾转运站的设置标准垃圾转运站应按方便使用、服务均衡、运输线路合理、有利于市容观瞻等原则布置。(5)转运站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卫生专项(专业)规划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b)应按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原则,合理布局。c)交通便利,易于安排垃圾收集和运输路线。d)有可靠的电力供应、供水水源及污水排放系统。e
21、)不宜设在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人流、车流集中地段。(6)垃圾转运站的结构及转运形式a)结构及转运形式要根据占地面积、交通条件、周围居民状况、风向、供电、供水状况而定;b)转运站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基本统一,以利于设备的采购、建设、维修,也有利于管理,但外部建筑造型应根据所处地点的情况适当变化和发挥,给人以统一协调的感觉;c)严格按环境卫生的要求设计。(1)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2)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标准CJ/T3037-1995;(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CJJ1122007;(5)生
22、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7)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限值GB12348-2008。4、环境卫生车辆工程建设标准(1)垃圾车(QC/T522000)(2)垃圾车技术条件(QC/T291121993)(3)垃圾车性能试验方法(QC/T521993)压缩式垃圾车(CJ/T1272000)自装卸垃圾汽车通用技术条件(ZBT590021988)自装卸垃圾
23、汽车垃圾桶(ZBT590031988)5、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用地建设标准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用地指标按下表确定:基层机构设置数(个/万人)万人指标(m2/万人)用地规模建筑面积修理工棚面积1/15310470160240120170注:1表中“万人指标”中的“万人”,系指居住地区的人口数量。2用地面积计算指标中,人口密度大的取下限,人口密度小的取上限。6、环境卫生专项队伍预测城建环卫专项队规模一览表名称城镇人口(人)城建环卫专项队规模(人)2003年2020年2003年2020年镇区7334700069707、垃圾成份变化预测垃圾构成2015年2020年易腐有机物(%)40505070可燃物(%)1
24、5202025可回收物(%)8121215煤渣灰土(%)45501520规划区内近、远期垃圾构成成份详见下表。近、远期垃圾构成成份预测表8、粪便污泥产生量预测规划近期内达到国家规定的水冲厕所达到100%的目标,远期大部分的粪便进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县城下水系统。规划区内常住人口的粪便排泄量为:2020年,公厕粪水日产量为5吨。相应地,到2020年化粪池污泥量为36.040.5t/d。第二节管理体制1、组织管理:管理单位:城建环保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垃圾处理的运行。对职工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专业技术培训。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管理工作。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有关单位进
25、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包括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在内的规章制度。对职工进行定期考核,实现奖惩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提前进岗,参与施工、安装、调试、验收的全过程,为管理奠定基础。2、记录管理:1)及时整理汇总分析运行记录,建立运行技术档案。2)建立施工验收与交接档案。3)建立处理构筑物、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和维护记录的存档。4)建立信息系统,定期总结运行经验。3、人员配备侍岭镇城乡一体化工程新增了1座垃圾转运站、1辆环卫车辆、1座公共厕所和一座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用地,为了保障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此进行相关人员的配备。泾县其他环卫人员统计一览表UL_r亠冈位口疋员备注基层环卫机构管理人员3负责环卫机构
26、的运行、及行政管理技术人员1负责各工序技术工作维修工1车辆、机械、电气等维修垃圾转运站操作工8负责垃圾转运站的日常运行公共厕所管理人员1负责公厕的日常管理和保洁驾驶员及跟车人员1环卫车辆司机及跟车人员合计15按照全国城镇市容环境卫生统一劳动定额,垃圾转运站年工作天数为365d,作业采用2班/天,6小时/班工作制度,按照2班制配备工作人员;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设备年工作天数365d,6h/班工作制度;管理机构及其他辅助生产部门年工作天数为251d,采用1班/d,8h/d工作制度。环卫车辆驾驶员按照1人/辆,同时垃圾运输车、收集车、吸粪车每辆车跟车人员按照1人/辆。第三节规划布局1、垃圾转运站规划需在
27、镇区配套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座,在公路沿线自然村建设垃圾收集房3座。按照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转运站的规模应根据垃圾转运量确定,而垃圾转运量应根据服务区垃圾高产月份平均日产量的实际数据确定。无实际数据时,按下式计算:Q=6nq/1000其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n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人d);5垃圾产量变化系数,取5=1.30;根据基础资料及服务区内人口分布密度,由此确定垃圾转运站规模。计算结果详见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表。村镇居民垃圾点的垃圾由人力短途收运运至垃圾收集房,然后由运输车运至垃圾压缩中转运站。单座垃圾转运站占地面积
28、800川(约1.2亩),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详见下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1站区占地面积m28002建筑密度(包括构筑物)%21.673绿地率%28.054建(构)筑物基地面积im21305道路、停车场占地面积im2301.76厂区围墙长度m1002、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规划规划垃圾处理场建设按照公共性、服务性、安全性的原则,遵循资源共享、市场导向策略,统一协调垃圾处理场建设。规划区范围内共设置了1处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规划新建的马头林场垃圾填埋场,对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淤泥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理利用。对危险废弃物统一送至有处理能力的地方进行单独处理。详见下表。远期垃圾卫生填埋场一览表序号名称用地面积(h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汽车托运合同范本
- 2025年泰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
- 修复车交易合同范本
- 医院弱电集成合同范本
- 制衣厂劳动合同范本
- 主厨合同范本
- 与中介定金合同范本
- 棉花劳务合同范本
- 冠名使用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完整
- 中央2025年全国妇联所属在京事业单位招聘9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CentOS 7系统配置与管理(Linux 试题库) 习题答案 (杨海艳 第2版)
- 手机直连卫星的可用频率分析
- 中国氢内燃机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4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6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 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自评报告三篇
- 开学季初三冲刺中考开学第一课为梦想加油课件
- 2025年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碳化硅(SiC)市场分析现状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