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1页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2页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3页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4页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乳腺癌病人护理 第1页教学目标了解乳腺癌病人健康史掌握乳腺癌局部评定方法与内容熟悉评定全身情况及辅助检验相关内容熟悉乳腺癌病人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掌握乳腺癌病人护理办法第2页概念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少见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7-10%,仅次于子宫颈癌第3页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乳头湿疹样癌;早期、预后好 2早期浸润癌:早期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属早期预后很好 3浸润性特殊癌:乳头状癌,髓样癌,小管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分化较高,预后尚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浸润性导管癌、小叶癌、髓样癌、硬癌、腺癌、单纯癌等;分化低,预后差 5.其它:罕见癌

2、第4页转移路径 1直接转移:侵入皮肤、胸筋膜、胸肌等。 2淋巴转移:(四个输出路径) 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同侧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导管(左)或右淋巴导管侵入静脉血流远处转移 向内侧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如上路径静脉 两侧乳房间在皮下交通淋巴管从一侧乳房转移到对侧,也可经过逆行转移至对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 乳房深部淋巴网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淋巴管肝脏 3血运转移:能够经上述路径进入静脉,也能够直接侵入血循环,主要是肺、骨、肝第5页健康史 病因尚不清楚,高危原因有:1.年纪:4549岁及6064岁多见4549岁与肾上腺皮质产生雌激素相关6064岁与肾上腺皮质产生雄激素相关2.个人

3、史:月经初潮过早(12岁),闭经过晚(50岁),40岁以上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后3.乳腺癌家族史4.生活方式和环境原因:高脂饮食、肥胖等5.癌前病变:乳腺囊性增生病第6页身体情况乳房肿块乳房外形改变压迫及转移征象特殊类型乳房癌第7页乳房肿块早期 无痛性、单发小肿块,质硬,边界不清 好发于外上象限晚期 肿块固定第8页乳房外形改变酒窝征Cooper韧带橘皮样改变皮下淋巴管乳头扁平、回缩、内陷乳管卫星结节、条索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第9页转移征象淋巴转移: 患侧腋窝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无痛、可被推进,甚至融合成不规则团块压迫症状: 淋巴管:上臂蜡白色水肿 腋静脉:手臂青紫色水肿 神经干

4、:猛烈疼痛第10页特殊类型乳房癌炎性乳房癌 多见于年轻女性妊娠期或哺乳期 乳腺显著增大, 乳房红、肿、热、硬,无显著肿块 发展快,预后差,数月内死亡第11页乳头湿疹样乳房癌 乳头有瘙痒、烧灼感,之后出现乳头和乳晕区皮肤发红、糜烂、潮湿,进而形成溃疡 覆盖黄褐色鳞屑样痂,皮病变皮肤较硬 恶性程度低,淋巴转移晚第12页男性乳腺癌术后病例男性乳房组织较薄,轻易早期扩散,且轻易被人疏忽,男性乳房癌治愈率远远低于女性第13页临床分期采取国际抗癌联盟(UICC)T(原发癌肿)、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移)T Tx:原发肿瘤不详细 T0:原发肿瘤未扪及 Tis:原位癌 T1:癌瘤长径2cm T2:癌瘤长径

5、2,5cm T3:癌瘤长径5cm T4:癌瘤大小不计,但浸及皮肤或胸壁,炎性乳癌也在列第14页N Nx:局部淋巴结情况不详 N0:同侧腋窝淋巴结无扪及 N1: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但可推进 N2: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 N3: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M Mx:不能确定远处转多存在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第15页 分期: 0期:TIS N0 M0; 期:T1 N0 M0; 期:T01 N1 M0,T2 N01 M0,T3 N0 M0; 期:T02 N2 M0,T3 N12 M0,T4任何N M0,任何T N3 M0; 期:包含M1任何 T N第16页第17页辅助检

6、验影像学检验 X线检验:乳房钼靶(普查) B超:显示直径0.5cm肿块 近红外线扫描 热图像细胞学和活组织病理乳腺导管内镜检验第18页处理标准手术治疗 1.乳房癌根治术 2.乳房癌改良根治术:期、 期 1)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 2)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 3.乳房癌扩大根治术 4.单纯乳房切除术 5.保留乳房乳房癌切除术第19页化学药品治疗:惯用CMF和CAF方案。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服用5年,对ER阳性绝经后妇女效果尤为显著。第20页护理问题自我形象紊乱 清理呼吸道无效躯体移动障碍 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皮瓣下积血、积液,皮瓣坏死 第21页护理办法正确对待手术引发自我形象改变 取得其丈

7、夫了解和支持 皮肤准备 终止妊娠或断乳预防术后并发症 加强病情观察 体位:半卧位,术侧前臂固定在躯干上,肘关节屈曲 伤口护理:加压包扎,术后3天患肩制动第22页保持皮瓣供血良好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松紧容纳一指 5日后拆除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观察上肢远端血液循环情况第23页保持有效引流有效负压吸引:每小时挤压一次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颜色和量:12天约50100ml拔管:术后34日淡黄色,量少于10-15ml创面和皮肤紧贴第24页预防患肢肿胀禁在患肢测血压、抽血、静脉或皮下注射指导病人保护患侧上肢按摩患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运动第25页功效锻炼一动手,三动肘顺着胳膊朝上走4天能够动动肩直到举手高

8、过头第26页24h内 术后24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第27页1-3天内术后13日:进行上肢肌肉等长收缩,利用肌肉泵作用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他人帮助进行屈肘、伸臂锻炼,逐步过渡到肩关节第28页4-7天术后47天:主要为肩关节锻炼,因为靠近腋下切口处瘢痕组织还未形成,故早期进行锻炼可使三角肌、斜方肌和背阔肌尽快恢复功效 第29页一周术后一周:做肩部活动,锻炼抬高患肢上肢,将患侧肘关节屈曲抬高,手掌置于对侧肩部。 为了扩大肩关节活动范围,此时,还能够爬墙运动第30页一周以后术后1012天:进行全范围肩关节活动,直至患侧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第31页健康教育放疗或化疗义

9、乳或假体避孕:术后5年乳房自我检验:月经洁净后57天第32页自我检验每个月一次,最好选择两次月经之间面对穿衣镜观察大小、外形和乳头仰卧、用手指掌面轻轻触摸有没有肿块依次检验各象限及腋下淋巴结第33页【乳腺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房囊性增生病】常见乳房良性肿块病人护理第34页乳腺纤维腺瘤 好发年纪为1825岁临床表现:多为乳房外上象限单发肿块,肿块增加迟缓,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易于推进,病人常无显著自觉症状。月经周期对肿块大小无影响。乳房纤维瘤虽属良性,但亦有恶变可能。治疗标准: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唯一有效方法。手术切除肿块必须常规作病理学检验。第35页乳管内乳头状

10、瘤 多见于经产妇,以4050岁为多。瘤体很小,轻易出血,恶变率为6%8%。临床表现:主要为乳头溢血性液。肿块不易扪及,如扪及肿块,多为位于乳晕区直径为数毫米小结节,质软,可推进,轻压此肿块,常可见乳头溢出血性液。处理标准:手术治疗为主,可行肿块切除或单纯乳房切除,并作病理学检验。第36页 为乳腺导管及腺泡上皮增生和囊肿形成,是乳腺实质良性增生性疾病。多发生于2545岁中年妇女。病因:与卵巢功效失调引发激素分泌紊乱相关。临床表现: 乳房胀痛,含有周期性,表现为月经来潮前疼痛加重,月经结束后减轻或消失,也可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 乳房肿块,一侧或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肿块呈结节状或片状,大小不一,质韧,与周围界限不清。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黄绿色、棕色、血性等)。处理标准:观察和对症治疗,调整卵巢功效。若肿块无显著消退者,或在观察过程中,对局部病灶有恶性病变可疑时,应尽早手术切除肿块并作病理学检验。乳房囊性增生病第37页乳房良性肿瘤判别关键点好发年纪 性质临床表现治疗标准乳腺纤维腺瘤 1825良性生长迟缓,有恶变可能乳房外上象限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