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常考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岳阳楼记》常考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岳阳楼记》常考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岳阳楼记》常考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岳阳楼记》常考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岳阳楼记常考知识点归纳 一、常考词语解释(直击天津语文中考第 9 题)(一)改正下列错误解释(以下为考试经常出现的错误选项)1. 则有去国怀乡 3 .或异二者之为 5.增其旧制国:国家 或:有的人制:制度2.至若春和景明 4.而或长烟一空 6.宠辱偕忘景:景色 数词,一个偕:和谐7 静影沉璧 璧:青绿色的玉 8.谪守巴陵郡守:守卫9. 薄暮冥冥(稀薄)开:开放11. 连月不开10. 沙鸥翔集集:集合(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以下为考试常出现的正确选项即陪衬迷惑项) 1. 前人之述备矣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前人之述备矣 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6 .去国怀乡 7.朝

2、晖夕阴 8.樯倾楫摧9 迁客骚人 10 薄暮冥冥 11. 微斯人12. 百废具兴 13. 宠辱偕忘 14. 先天下之忧而忧 15. 锦鳞游泳 16. 把酒临风 17 南极潇湘(三)常考的通假字1 百废具兴 . 2 属予作文以记之二、常考句子常识(直击天津语文中考第 10 题)(一)关于句子朗读节奏划分1、明显有误的:.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若夫淫雨霏霏.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然则何时而乐耶2、划分正确的:. 若夫淫雨霏霏 . 而或长烟一空 .然则/何时而乐耶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吾/谁与归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二)关于句式(本课典型句式为倒装句和判断句)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刻唐贤今人

3、诗赋于其上 3.微斯人,吾谁与归5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微斯人,吾谁与归三、课文理解(直击天津语文中考第 11 题)(一)指出下列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1.课文第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喜到悲的情感变化。 2.第三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高昂。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 图”。第四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低。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 庭风雨图”。3.文中古仁人“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离开京城的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 让人忧心忡忡, 感伤到极点。4. 课文第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

4、之情”,而这“览物之情” 与“古仁人”的理念都是相同的。5 第段写“登斯楼也”的心境,变成了“忧谗畏讥”的超脱和“满目萧然”的挥洒自如。 6.第段写作者在连绵阴雨中登上岳阳楼,看到满眼的萧条景象,触景伤情,感伤到极点7.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 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登楼 时的感伤之情。8. 自然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景与情相互感应的人生情境,这正是本文的 立意所在。9. 作者在第二段详细 描写了洞庭湖的胜景,渲染了洞庭湖的万千气象,洋洋洒洒,淋漓 尽致。10.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11 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12

5、、课文第、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13.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14. 选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于起承转合之间传 达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怀天下的理想胸襟。15. 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 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二)备查资料(教参正确理解)以下理解出自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是命题的重要依据。一、整体把握1、本文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所作的记文。第 1 段: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

6、,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起笔,点明时间,格调 庄重雅正;接着推出“谪守”二字,为全篇议论奠定了基调;再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高度概括,高度凝练。 第 1 段最后,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点到为止,要言不烦。第 2 段:格调渐次振起,情辞转为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全篇写景范围。“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的大观胜览。“衔”一“吞,”气势磅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写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前人之述备矣”一句轻轻带过,既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又转出新意。 “然则”一语,转出“迁客骚人”的

7、“览物之情”,开启下文。第 3、4 段分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以及这不同的景象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这两段构成对比,一暗一明,一悲一喜,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所表现出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第 3 段:以“若夫”的虚拟语气起笔,含蓄深婉。这一段用一连串的四字短句,写天气的恶劣,人心的酸楚,突出了一种悲凉的情境,可谓 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以致星日无光,山岳藏形,商旅不前。第 4 段:以“至若”领起,格调转为高亢,节奏也变得明快有力。色调为之一变,一片春风和畅、波光明丽、水天一碧的景象。可谓一幅“洞庭春晴图”。 第 5 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转为议论和抒情。

8、作者在列举了物色相感的悲喜两种境界后,又生发出一个更大的“异”来,一种更为高尚 的人格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是常人之情;不为物动,是“仁人”情怀。古代仁人志士,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进亦忧,退亦忧”,是对这种伟大精神的高度概括。作者即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语重情深,悲凉慷慨,读之令人感喟。二、体会本文的音韵之美: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三、问题探究1.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本文却超越了单纯记山水楼观的文章框

9、架,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畅谈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 界。范仲淹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因此,在内容上,作者略写楼,详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可谓文章妙手。2、 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第 2 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 3 段写洞庭风雨、第 4 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 5 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 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 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3、 “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 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