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_第1页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_第2页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_第3页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在选材上新颖独特,从古至今,很多艺术家通过对劳动的体验与感受,绘 制了大量反映劳动场面的艺术作品,记录了劳动者的艰辛、欢乐与坚强,歌颂劳 动光荣。通过欣赏画家笔下的劳动者形象,让学习者更加深刻认识到劳动创造了 世界,劳动者是推进世界前进的力量,体会到艺术家们对劳动的体验和感受,领 略到劳动者的艰辛、欢乐与坚强。教材提供的图片具有 古今中外结合 的特点, 有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法国米勒的拾穗者,中国古代的画像砖,现 代版画家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农民画家刘荣红的播种。给学习者提供了 不同时期各种绘画类型的作品,开拓了学习者

2、的视野。本教材亦体现了美术文化 的内涵、人文意识的培养。大量的讴歌劳动者的画面,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 富的欣赏空间,特别是从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更是给学生 的心灵带来震撼和感动;简短而又深刻的文字简介给学生提供了欣赏的方向。具 有可选性的教学建议,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体验去选择教学侧重点, 当然,能收集一些课外的表现劳动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让学生能用美术专业术 语描述劳动者劳动时的动作、心情,及画面中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状态,教学会更 生动、更丰富。1、感受外国画家反映的劳动场面的艺术品:伏尔加河纤夫(作于_70_73)作者是列宾,他是俄国_世纪后期的俄国批判 现实主

3、义绘画主要的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可以引导学 生仔细观察在横幅的画面上,一队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纤夫拉着货船,在酷日 下向前挣扎,荒芜的沙滩上只有半埋在沙里的几个破筐,纤夫们的步子那样沉重, 人们仿佛听到低沉的伏尔加船夫曲从远处传来。引导学生欣赏画家如何通过 这幅画表现沙皇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野蛮剥削,同时 也表现了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坚强的力量。拾穗者的作者是法国的米勒,在这幅画中,米勒采用横向构图描绘了三个正 在弯着腰,低着头,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女形象,她们穿着粗布 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 面

4、。引导学生欣赏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面部,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她们就 如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的轮廓使形象坚实 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气质。色彩沉着,加之丰富细腻的暖调子,使作 品在纯朴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罗曼.罗兰曾评论说: 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 法国的三女神 。2、感受我国画家对劳动的热爱和歌颂劳动者的画面:东汉 牛耕图画像石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作品,牛耕技术的使用,是人类社会进 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引导学生去了解我国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 国时期。春秋战国之交,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铁器农具的出现及牛耕技术的使 用,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

5、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 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制度转变。从而启 发学生体会到劳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初踏黄金路是现代版画家李焕民经过长期深入藏民生活创作的作品,赞扬 祖国解放后,藏族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与情 景。可引导学生去了解西藏人民的生活习性、风土人情,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 表情去体会人民解放后的喜悦心情,劳动时快乐、兴奋的情景。农民画家刘荣红的播种,展现出农民画那种纯朴深厚、新颖通俗、写实与装饰 并融的绘画风格。让学生从画中的内容、色彩、构图去了解农民画是繁重的劳动 之余,又倾注了自己的感情,用彩笔绘出了一幅幅家

6、乡美的图画,构图那么新颖, 色彩又十分强烈,颇具大西北地域特征和当地人的强悍气质,在艺术风格上,直 观地描绘生活,色调十分和谐统一、恬静,富有天然的情趣和生机,如一首首美妙的田园诗,又如一曲曲清闲琴曲,富有艺术吸引力和哲理。二、美术活动设计建议:、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导入课题(感受与激趣)听一听:创设情境,播放伏尔加河船夫曲乐曲或朗读,欣赏后提问:你听到 了什么?看一看:伏尔加河纤夫(1)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你能发现哪位纤夫是新手、哪位是 已经习惯这种工作的?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2)纤夫们是怎样工作的?作者是谁?为什么作者画了大量的时间去写生后才创 作这幅作品?议一议:让学生合作讨论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内容上如何去感受和理解列宾笔 下的纤夫的苦难和坚强的毅力。作者为什么要表现这些纤夫?说一说:你看后有什么感受?演一演:模仿纤夫的姿态和动作,体验纤夫的苦难和坚强。2、欣赏其他各图,要求通过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的方法去探究作者的创作意 图以及他们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3、分组介绍本组所欣赏的作品的内容、形式、特点及疑问,并综合本组同学的感受做一个简短的演讲汇报。4、欣赏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