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043e93121252fcc2e776b172f1d073/22043e93121252fcc2e776b172f1d0731.gif)
![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043e93121252fcc2e776b172f1d073/22043e93121252fcc2e776b172f1d0732.gif)
![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043e93121252fcc2e776b172f1d073/22043e93121252fcc2e776b172f1d0733.gif)
![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2043e93121252fcc2e776b172f1d073/22043e93121252fcc2e776b172f1d073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百年来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一)【内容提要】20 世纪以来,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曹操形象的审美认识价值、 “为曹操翻案” ,以及三国演义的不同版本中曹操形象的差异等;近20 年来,研究者则主要运用新的理论视角来透视、解读曹操形象,这有效地拓展了曹操形象研究的审美空间。 不过, 回顾百年来的曹操形象研究, 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也由此引发了一些耐人深思的问题。【关键词】 三国演义 / 曹操形象 / 研究回顾 / 存在问题曹操形象是 三国演义 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 如从上个世纪初算起,迄今已历百年。百年来,研究
2、者曾就曹操形象的审美认识价值、 “为曹操翻案” ,以及三国演义 的不同版本中曹操形象的差异等问题, 展开过比较热烈的讨论, 发表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天,重新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历史人物曹操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推动三国演义 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而且对于如何正确地研究、评价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等,也是不乏启迪意义的。一、 20 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曹操形象研究这一时期的 三国演义 研究逐渐经历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 这种转型涉及了文学观念、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以及表述方式等诸多方面;表现在对曹操形象的研究上,学者们虽承传统批评之余绪, 尚不脱比经附
3、史式的道德评点模式, 但已开始尝试运用西方的美学理论来分析、评价曹操等人物形象。例如,冥飞的古今小说评林即以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为依据,指出三国演义 “极力尊崇关云长,然写来不免有刚愎自用之失;写孔明亦是极力推崇,然借风、乞寿、袖占八卦、羽扇一挥回风返火等事,适成为踏罡步斗之道士,殊与贤相身份不合矣。综观全书,倒是曹操写的最好。盖奸雄之为物,实在是旷世而不一见者。刘先主奸而不雄,孙伯符雄而不奸,兼之者独一曹操耳。书中写曹操,有使人爱慕处,如刺董卓、赎文姬等事是也;有使人痛恨处,如杀董妃、弑伏后等事是也;有使人佩服处, 如哭郭嘉、 祭典韦, 以愧励众谋士及众将, 借督粮官之头, 以止军人之谤等事是
4、也。又曹操之机警处、 狠毒处、 变诈处, 均有过人者; 即其豪迈处、 风雅处, 亦非常人所能及者。盖煮酒论英雄及横槊赋诗等事,皆其独有千古者也1 (P132)这段评论就通过关云长、孔明与曹操形象塑造的得失比较,较为具体地揭示了曹操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和复杂性,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胡适也指出三国演义并没有将曹操简单化: “平心而论, 三国演义之褒刘而贬曹,不过是承习凿齿、朱熹的议论,替他推波助澜,并非独抒己见。况此书于曹孟德,亦非一味丑诋。如白门楼杀吕布一段,写曹操人品实高于刘备百倍。此外写曹操用人之明,御将之能,皆远过于刘备、诸葛亮 ” 。 2鲁迅则指出三国演义的缺点之一是将人物简单化、绝对
5、化了,它 “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 因为一个人不能事事全好, 也不能事事全坏。 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而刘备、关羽等,也不能说毫无可议,但是作者并不管它,只是任主观方面写去,往往成为出乎情理之外的人。 ”不过,鲁迅又指出,从客观效果上讲, “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 ” 。 3显然,鲁迅也是基于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 以真实性、 典型性等审美标准来评论曹操等人物形象, 才作出这些精辟的论断的。而李辰东则针对胡适三国演义序对三国演义所作的否定性评价,围绕着人物塑造,以曹
6、操等为例, 通过 三国演义 与三国志 的比较, 指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采用了歪曲、改正、选择、增加、夸张、捏造、附会史实等多种手法,并没有 “拘守历史的故事太严”, “想象力太少,创造力薄弱” ,当然也不是“搜罗一切竹头木屑,破烂铜铁,不肯遗漏一点 ”。此外, 李氏还探讨了罗贯中改塑历史人物性格的动因, 指出作者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来写作的,“他的同情心当然也放在平民身上,于是平民建立的帝国自然成了正统,而贵族出身的曹操孙权必然成了奸贼”。 4 这些评论无疑是切合实际的,也较富有启发性。二、新中国成立后至70 年代的曹操形象研究建国以后, 三国演义的研究,则比较侧重于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学者们多以
7、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 致力于探讨作品中对人民有认识和教育意义的东西, 而分析和评价曹操形象,也是旨在发掘其所包含的思想意蕴和认识价值。例如,顾学颉即认为,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 “有权谋, 多机变的 “奸雄 ” , 他多疑善忌, 口是心非, 奸诈凶残, 损人利己,集中地表现了反动统治阶级欺诈残暴的特性。 5 陈涌亦认为,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成功地表现为一个有着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的封建阶级的阴谋家和野心家, 他是一个在文学上不朽的否定典型,可以归入世界文学中最成功的典型人物的行列。 6 周立波则进一步指出,虽然 “曹操在罗贯中眼里是个否定的典型。他在许多篇章里,把曹操写成了一个偏狭、自私、
8、凶狠和毒辣的暴君” ,但是“曹操的才略,在小说里,还是特别鲜亮地显露出来了 ” 。 7 顾肇仓(即顾学颉)还特别强调了曹操形象具有的认识价值: “作者把这些统治阶级的罪恶,形象地、 概括地集中在曹操这个人物身上, 把他塑造成为一个统治阶级的化身, 以便更明显更有力地揭露和鞭笞他们; 以便人民更清楚地认识和憎恨他们。 人民在曹操这个典型人物的身上,认识了统治者的重要方面” 。 8这样的分析、评论,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学术界对于曹操形象研究的主要思路和价值取向; 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一研究思路和取向未免狭隘了, 研究模式也较为单一 (主要是社会政治批评模式) , 但是它们对于正确地把握曹操形象的精神实质,
9、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富有成效的。到了 1959 年春天,学术界就如何评价曹操,还展开了热烈的争鸣。争鸣是由郭沫若借新编历史剧蔡文姬和新编京剧赤壁之战为曹操翻案引起的。 1959 年 1 月 25 日,郭沫若在光明日报 发表了 谈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 , 称曹操是民族英雄, 但是 “自 三国演义风行以后, 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 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 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 ” 1959年 2 月 19 日, 翦伯赞也在 光明日报 发表了 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认为三国演义作者在否定曹操的过程中可以说尽了文学的能事, “他知道曹操并不如他所说的那样坏, 那样愚蠢无能, 但是为了
10、宣传封建正统主义的历史观, 他就肆意地歪曲历史, 贬斥曹操。 他不仅把三国的历史写成了滑稽剧, 而且还让后来的人把他写的滑稽剧当作三国的历史”。 1959 年 3 月 23 日,郭沫若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替曹操翻案 ,承认三国演义是一部好书,但认为 “它所反映的是封建意识,我们更没有办法来否认。艺术真实性和历史真实性是不能够判然分开的, 我们所要求的艺术真实性是要在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而加以发扬。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他是根据封建意识来评价三国人物,在他并不是存心歪曲, 而是根据他所见到的历史真实性来加以形象化的。 但在今天, 我们的意识不同了, 真是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了! 罗贯中所见到
11、的历史真实性成了问题, 因而 三国演义的艺术真实性也就失掉了基础” 。引人注意的是,郭文之中引用的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的诗句,乃本自于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的下片: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该词对曹操的文治武功显然是肯定的。实际上,早在郭沫若、翦伯赞为曹操翻案之前,毛泽东于1954 年就已说过: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 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 这个案要翻。 ” 91958年 11 月, 毛泽东在武汉召开的座谈
12、会上还指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不同,前者是把曹操当作奸臣来描写的,而后者则把曹操当作正面的历史人物来记述,说曹操是 “非常之人 ”和 “超世之杰 ” 。 可是因为前者通俗、 生动, 加上旧有的三国戏多是以 三国演义 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 “说曹操是奸臣, 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 ,“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10 (P145)由此可见,享K、翦为曹操翻案,与毛泽东欣赏曹操并要求为曹操翻案是有着直接关系的。不过, 对于郭、 翦二老的意见, 当即就有不少学者表示异议。 刘知渐即认为罗氏并
13、未完全歪曲历史上的曹操, “历史人物的曹操,本来就是一个残暴的、自私自利的极端利己主义者,陈寿三国志没有替他掩饰;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用的材料,也没有替他掩饰;魏晋以至北宋的 帝魏寇蜀 派论者都没有替他掩饰” 。 因之, 民间艺人在平话和戏曲中就根据一些历史事实,按照 “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观点把曹操的残暴、阴险、狡诈加以夸张,以表达人民对暴君的憎恶,而罗贯中则 “吸取了平话和戏曲的艺术养料,参考了更多的历史素材,写出了曹操的军事才能, 写出了这位极端利己主义者心灵深处的丑恶本质, 更典型更集中地暴露了统治阶级中所谓 雄才大略 的英雄的真实面貌”。 11李希凡也指出:“对于替历史人物曹操翻案,
14、 我没有什么意见, 作为一名杰出的封建统治者, 曹操在三国时代确实起了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应该使人们认清曹操在历史上的真面目。 但是, 对于把作为文学形象的曹操和历史人物的曹操径直地等同起来,以至扩展到全盘否定三国演义我是不能同意的。”因为,文学作品的历史真实, “并非指的是历史事实的内容,它是更为广泛地包括著作者本人生活时代的历史内容”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固然与历史人物曹操不大一致, “却并不违背他所处环境的真实, 在这一形象里, 作者进行了广泛的概括, 集中了封建阶级政治家的多方面的品质特点&为曹操翻案的同志,尽可以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翻案,却不可能为三国演义 里这个反映了、 概括了封建政治
15、家多方面品质特点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翻案。 因为他已经不是那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概括性的艺术典型了。 ” 12袁世硕也认为替曹操翻案,“这就把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的评价问题和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的评价问题,完全混为一谈了 ” ,“对于三国时代的曹操,应该还他以完整的本来的面目。但是,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却有着另外的意义和价值。它是曹操那一类的人物 封建时代的统治者、政治家的品质和精神面貌的特定侧面的更概括、 更集中、 更本质、更典型的艺术反映” 。因此,肯定历史人物曹操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就不一定非打倒三国演义不可。 13 另外, 苏兴也指出: “历史真实不等于史实, 站在史
16、学家立场指责艺术作品违反史实,这本身就不科学 ” ,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是封建社会政治家的一种典型,典型化程度之所以高, 是罗贯中艺术的笔锋创造的, 一方面这曹操不是历史上的曹操, 一方面正因为他不是历史上的曹操,才使得他成为封建社会政治家即剥削阶级阴谋家、野心家(奸雄)中具有最大代表性的艺术典型。 ” 14这场关于如何评价曹操的争鸣, 不仅有助于全面、 正确地认识、评价历史人物,而且也促使许多学者对 三国演义 的材料来源、曹操形象的塑造, 以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引人思索的是,郭沫若一生写过多本历史剧,曾主张以 “失事求是 ”为历史文学的创作原则, 因此谁会
17、真的相信他竟连历史与小说的区别都分不清呢?看来他当时为曹操翻案确有上述所言的非学术因素的影响; 同时, 恐怕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即 三国演义 在过去人民生活中的影响的确是太大了, 而一般读者又多习惯于以读史的眼光来读三国演义 ,认为历史上的曹操就像小说中所写的那样,因此要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曹操,就必须向人们指出三国演义 中的曹操是对历史上的曹操的歪曲,应该恢复历史上的曹操的本来面目。当然, “翻案 ”也与郭沫若所持的 “艺术真实须得跟历史真实合拍的原则”有关。 20 年后,有人在对这场 “翻案 ”进行总结时即指出其局限性: “其一,客观上没有划清史学与非史学的界限” , “其二, 郭老等人给历史文学定下了一个艺术真实须得跟历史真实合拍的原则 ” , 并以此来苛求 三国演义 , 这给 三国演义 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消极的影响。15“文化大革命 ”中,在极 “左 ”思潮的煽惑下, 三国演义和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统统被当作封建主义的 “四旧 ”打入冷宫。 1974 年, “四人帮 ”为了篡党夺权,大搞所谓 “评法批儒 ” , 三国演义又被指责为有明显的尊儒反法的思想而再遭厄运。报刊上发表的近30 篇文章,几乎异口同声地诬指三国演义有一条儒法斗争的线索贯穿着, 三国演义之所以丑化、攻击、诽谤曹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信用卡消费借款合同样本
- 2025年广告授权协议
- 2025年铆接设备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事业单位合同违约责任免除条件
- 2025年标准酒店股份投资合作合同文本
- 2025年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分包安装合同书
- 2025年英语合同模板大全
- 2025年城市扩建征收土地合同范文
- 2025年临时电源项目协议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保险合同格式
- 高中英语高考读后续写巧用动作链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 MSOP(测量标准作业规范)测量SOP
- 肝癌个案护理课件
- 乡镇人大代表选举结果情况报告单
- BOPP双向拉伸薄膜及胶带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2231-01-2020)
-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及要点解读
- 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 新学期新气象PPT
- 天津高考英语词汇3500
- 教育的第三只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