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登高教学设计学科年级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设计1了解杜诗“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2掌握提高诗歌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3体味传承杜甫忧国忧民、忧国伤世的伟大情怀。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诗歌抒情方式之借景抒情。2、难点:体味传承杜甫忧国伤时的爱国情怀。三、学情分析在登高之前,已经学习过杜甫的诗歌,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诗歌解读的方法和体味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本节课主要结合以前鉴赏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赏析本诗抒发的情感和抒情方式。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重在由抒情方式引导学生品味意境,通过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继而把握作者的感情。
2、五、教学方法设计诵读法(音读,意读,情读),自主合作讨论法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自组合作来理解诗歌主旨和抒情方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剪辑插入音频,视频,幻灯片展示)。教学过程设计登高实录(一)导入师: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重阳节,有一位老人,他老眼浑浊,步履蹒跚,跌跌撞撞。满身疾病地站在中国的长江边,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百感交集,他有“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凌云壮志,却只能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悲辛生活,最终“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他是谁?生:杜甫师:的确,他就是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杜甫。今天,让我
3、们一起穿越到公元767年和杜甫一起“登高”。(二)齐读感知师:登高被誉为“古今独步,七言律诗之冠”,这首诗有哪些特别之处呢?我们齐读正音断句,体会诗歌顿挫之美(出示幻灯片)生:此诗八句皆对。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师:节奏,声韵,对仗体现出来的音乐美令人叹为观止。它体现了杜诗风格的顿挫之美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体会杜诗在情感上的沉郁之美,我们先来听一下视频朗读,体会诗歌字里行间传达的情感。(播放范读录音,学生诵读)生:二次诵读(三)情感鉴赏 师:这首诗在情感上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什么?生:全诗的感情
4、基调是哀伤的,总体给人的感受是凄楚、悲凉、悲伤、悲壮、孤独、痛苦 师:哪些词语体现情感?哪个字词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也就是诗歌的诗眼)生:哀,悲,独,恨生1:独是诗眼,原因:诗的颈联用“独”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生2:“恨”,作者“达则济天下,穷年忧黎元”的抱负没有实现,所以应该是恨。生3:我觉得他们两个都找出了表情感的词语,但是两个词都不能够统摄全诗,我认为应该是“悲”,孤独是“悲”的原因之一,“恨”是“悲”的根源。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赏没有对错,只有高下之分,同学们觉得那个同学的见解更能说服你们呢?生:学生3师:是如何抒发情感的?生:颈联和尾联直抒悲情。师: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沉”即
5、深刻、深厚,“郁”是凝重、含蓄。沉郁是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而非消极或简单的忧愁。有人说颈联抒发悲情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我们根据刚才的断句来体会。生1:悲 万里之外,离家太远生2:悲 客居他乡生3:悲 多病缠身生4:悲 年岁已高生5:悲 孤独无依。师:同学们不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有一颗细腻的心,“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罗大经(宋)鹤林玉露(幻灯片)万里之外悲凉之秋长久的,不断的漂泊,流浪岁月不饶人,人生迟暮多病之躯独自一人(亲朋无一字,老病有
6、孤舟)登高望远,天高地迥,个人的渺小以上种种原因,诗人怎能不悲从中来,刚才我们同学认为悲的根源是恨?恨什么?从中可见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境界?生1:艰难: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动乱,诗人漂泊颠沛,年事已高,生活艰难。潦倒:1、写出了作者生活的落魄、潦倒国家动荡不安 生2:尾联表达作者对国家的忧虑之情,自己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情以及感慨自己生活的艰辛窘迫。因多病缠身,又无法借酒浇愁,从中可见诗人忧国忧民,忧国伤时的情怀。 悲 恨 忧国忧民 (出示幻灯片)师:的确,生活的艰辛国愁家恨为他的双鬓染上华发。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无论贫富,无论顺逆,都心忧天
7、下。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难能可贵。我们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形成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思考和认识,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诗人就是我们的表率。 师:诗人除了直抒胸臆以外,还用了什么方法抒发内心的悲情呢?生:写景,作者是登高触景生情的,看到眼前的景色才引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的。(四)鉴赏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师:写什么景?首联通过仰观俯察所见所闻描绘哪些秋江景物的 ?(幻灯片) 生:劲急秋风,高远天空,哀婉猿啸; 清冷小洲,惨白岸沙,盘旋鸟儿。师:这幅画面整体给我们什么感受(意境)生:(意境)寥廓高远空旷而凄凉萧瑟 心境:孤独无依,漂泊痛苦师:总结首联(
8、欣赏“我是一只小小鸟”歌曲写照内心 李宗盛)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渲染了秋天的肃杀凄厉而又深沉阔大的意境,烘托了作者孤凄的心境。师:仰观俯察无法排遣心中的悲苦,那远眺近观呢?赏析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幻灯片)师:这两个意象会让你联想到那些诗句?营造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生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生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生4:“无边落木”自然地秋天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秋天,立刻有人生迟暮之感“不尽长江”一泻千里,一去不复返时间的流逝。同时又有无穷无尽永恒。衬托出人的生命更加短暂。师:老师也有同感(2)落木 长江 -比喻- 生命短暂 长江 -
9、反衬-人生短暂 、自我渺小 不仅写出了空间的雄浑广,苍凉阔大、气势磅礴 ,更有生命短暂之叹,壮志难酬之苦,给人沉郁悲凉之感。师生赏析总结主旨: 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描写登高时所见到的悲凉肃杀、雄浑高远的秋景,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心忧国家的复杂感情。师:你收获了什么?学生收获总结:生:诗人形象(忧国忧民 兼济天下)情感:羁旅之感 漂泊之愁悲 迟暮之悲 家国之忧 身处动乱 居无定所晚年多病 壮志难酬手法: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总结2“七言之冠”沉郁顿挫:对仗工整,音调铿锵。(顿挫)意境苍凉雄浑、肃杀悲壮。情感深厚丰富,愁思深远凝重。(沉郁)(五)作业师:通过对登高的鉴赏,我的收获是: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伸进社会和历史的土壤。斯人已逝,然而他的家国情怀早已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用一副对联缅怀先哲诗圣师: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幻灯片)生 长江不尽,望远不解心中愁(投屏)师:我们再次聆听诗人的心声(伴乐朗诵) 七 板书一诗人形象:忧国忧民情感:悲情(个人,国家)手法: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意象意境)板书二七言之冠:沉郁(情感意蕴)顿挫(结构音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嵌入式多任务处理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测试职业发展路向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嵌入式开发新工具试题及答案
- C语言考试准备工作2025年试题及答案
- 黄柏药材种植合同协议书
- 大额付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酒水代理销售合同协议书
- 合同解除协议书妻子代签
-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影子教学设计鲁教版
- 2025年VFP参加考试前准备试题及答案
- 2024北京海淀区初一(下)期末历史试题和答案
- 化工装置静设备基础知识
- 商品混凝土供应合同范本
- 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教版小升初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4年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老年人内在能力评估与维护指南解读课件
- 二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八 同步练习(含答案)
- 工程施工开工说明(3篇)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餐饮店工资管理制度内容
- 2023版29490-2023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全套程序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