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重点内容(全文)(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项目是以九五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为依据,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的 领导下,组织全国专家制定的。目的是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全国糖尿病的防 治工作。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我国采用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若没有特殊提示,文中所提到的血糖均为静服血浆葡萄糖值。血糖的正常值和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主要依据血糖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来确定。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有WHO 1999标准俵1)1 和美国糖 尿病学会(ADA) 200
2、3年标准2。表1糖代谢分类糖代谢分类WHO 1999 (mmol/L)FBG2h PBG正常血糖(NGR)6.17.8空腹血糖受损(IFG )6.1 7.07.8糖耐量减低(IGT)7.07.8- 7.011.1注: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 ,即糖尿病前期)ADA的IFG切点为25. 6 mmol/L, IFG下限切点下调,扩大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对糖 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可能具有意义2-5。但目前对空腹血糖在Z5.6 一 6.0 mrnol/L人群发生人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否明显增加尚缺乏充分的 证据。我国空腹血糖异常切点仍用WHO的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或75 g 葡萄糖口服
3、负荷试验(OGTT)后2小时血糖值可以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或人群筛查。但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理想的 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就临床诊断而言,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岀现暂时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 糖病史,就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表2)。表2糖 尿病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211.1 mmol/L(200 mg/dl)(典 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 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或2.空腹血糖-7.0 mmol/L (126 mg/dl)(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
4、 量)3.75 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11.1 mmol/L (200 mg/dl)注无糖 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确诊断糖尿病的分型(WHO ,1999 ) 1.1型糖尿病(1)免疫介导。特发性。2. 2型糖尿病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1 )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2)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3)胰腺外分泌疾病。(4)内分泌疾病。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6)感染所致。(7)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8)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4.妊娠糖尿病下列血糖状态应做 OGTT大多数筛查性计划均把空腹葡萄糖或随机血糖作为第一步检查。然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若使用目前的诊断标准
5、,有相当数量 的人可能仅有空腹血糖或负荷后血糖异常。若这部分人群不行OGTT检 查,则可能会被误认为正常。所以建议只要是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査,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需要强调的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同样OGTT检查也 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单依据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视为1型糖尿病典型特征的 酮症酸中毒,有时在2型糖尿病也会出现。患者起始的分类有时的确很困 难。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分类尤为困难,因为型、2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青年人群中发病率相近OLADA开始起病时类 似
6、于2型糖尿病,但在数月或数年之内将会很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性。尽 管在欧洲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常在50岁以上,然而在太平洋岛屿的居 民和其他一些高发族群,如南亚和东南亚人,20-30岁年龄组发病的人 数逐渐增加而且目前同样的情形也出现于青少年前期儿童(表3)。表3 1 型糖尿病的特点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起病迅速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明显体重减轻。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肤出现免疫标记:谷氨酸脱梭酶浓度低(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抗原(IA2)抗体因此如果对诊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 估。包括ASD
7、IAB (Asia Diabetes Study Group)在内的许多研究结 果提示,血清c肤和谷氨酸脱竣酶(GAD)抗体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6o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近来在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在高发族群中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1型糖尿病儿童多见,但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正在不断 增加7-8。国内目前尚无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 资料。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肥胖,有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极少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酮症而需要暂时性胰岛 素治疗,ADA和美国丿修斗学会在联合声明中已加以论述,在临床上应作鉴 别(表 4
8、)10o表4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起病急性起病-症状明显缓慢起病症状不明显临床特点体重下降 多尿 烦渴,多饮肥胖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种族性高发病率族群 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酮症常见通常没有C肽低/缺乏正常/升高抗体ICA阳性GAD抗体阳性ICA512阳性ICA阴性GAD抗体阴性ICA512阴性治疗胰岛素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相关的自身 免疫性疾病有无口服降糖药物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异常病理生理改变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8.11。口服降糖药物根 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服类和格列奈类)和非促 胰岛素分泌剂(双
9、弧类、嚷哩烷二酮类和a糖昔酶抑制剂)。磺服类药物 和格列奈类药物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嚷哇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抵 抗;双腮类药物主要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岀;a-糖昔酶抑制剂主要延缓碳水 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12,45。由于不同种类口服降糖药作用的环节不同,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联合治疗。饮食和运动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但往往很难使血糖控制长期达标,应及时采用药 物治疗。双弧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弧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賦双腮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低血 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脈作为超重和肥 胖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
10、有些指南还推荐为非肥胖2型 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脈可以使HbAlc下降1 % 一 2%,UKPDS亚组试验显示可以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 死亡率16。此外,双脈类药物还可以防止或延缓糖耐量异常向糖尿病的 进展17。单独使用二甲双腮类药物不导致低血糖,并有使体重下降的趋 势,但常常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二甲双腮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 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双弧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 是诱发乳酸酸中毒。因此,双脈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腮配水平男性 133 Rmol/L(1.5 mg/dl),女性 124 umol/L (1.4 mg/dl)或肾
11、小球滤 过率7. 0 mmol/L (126 mg/ dl)和(或)随机血糖X1.1 mmol/L(200 mg/d1)应在2周内重复测定。2.所有妊娠妇女应在妊娠24-28周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测定血糖:(1) 一步法:进 行75克OGTT检测。 (2)两步法:先行50克OGTT进行初筛,服糖 后I小时血糖高于7. 2 mmol/L (130 mg/dl)者进行75克。GTT。(二) 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妇女妊娠前的准备11,24I.糖尿病妇女应计划妊娠,在糖尿病未得到满意控制之前应采取避孕措施。应告知已妊娠妇女在 妊娠期间血糖强化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高血糖可能对母婴带来的危险,2. 在计划妊娠之前
12、,应认真地回顾如下病史和进行相应的检查:(1)糖尿病 的病程。(2)急性并发症,包括感染史、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 (3)慢性并发症,包括大小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4)详细的糖尿病治疗情况。(5)其他伴随疾病和治疗情况。 (6)月经史、生育史、节育史。家庭和工作单位的支持情况。3.由糖尿病医师和妇产科医师评估是否适于妊娠。4.如计划妊娠应在受孕前进行如下准备:(1) 开始口服叶酸。(2)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改为用胰岛素控制血糖。(3) 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控制在3.9-5.6 mmol/L(70-100 mg/dl),餐后血糖在 5. 0-7. 8 mmol/L (90-140
13、 mg/dl)范围,HbAlc 控 制在7.0%以下,如有可能尽量控制在6.0%以下。严格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将控制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ARB)改为甲基多巴或钙通道阻滞剂。(5)停用他汀类及贝特类调脂药物。(6)检查有无视网膜病变并对视网膜病变加强监测治疗。(7)加强糖尿病教育。(8)戒烟。(三)妊娠期间糖尿病的管理8,11,24(1 )应尽早对妊娠进行诊断,在确诊后,应尽早按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疗常规进行管理。1 -2周就诊一次。(2)进行针对妊娠妇女的糖尿病教育。通过血糖自我监测抽查空腹、餐前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有条件
14、者每日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4-6次。血糖控制 的目标是空腹或餐前血糖3.9-5.6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4.4-6. 7 mmol/L;HbAlc尽可能控制在6.0%以下。(4)饮食i枝!J应有利于保证孕妇和胎儿营养但又能控制孕妇的体重。(5)血压应该控制在130/80mm Hg以下。 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并做相应的治疗。(7) 加强胎儿发育情况的监护,常规超声检查了解胎儿发育情况。(8)如无特殊情况,按预产期分娩;并尽量采用阴道分娩。(9)分娩时和产后加强血糖监测,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四)分娩后糖尿病的管理11,24(1)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在分娩后胰岛素的需要量会明显减少,应注意
15、血糖监测,适时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避免低血糖。分娩后,糖尿病的 管理与一般糖尿病患者相同。(2)妊娠糖尿病使用胰岛素者多数可在分娩后停用胰岛素(I型糖尿病除外)。分娩后血糖正常者应在产后6周行75 克葡萄糖OGTT,重新评估糖代谢情况并进行终身随访。(五)糖尿病合 并妊娠时的特殊问题11(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因妊娠而加重。在怀孕前逐渐使血糖得到控制和预防性眼底光凝治疗(有适应证者) 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的危险性。(2)高血压:无论是妊娠前已有 的高血压还是妊娠期并发的高血压均可加重妊娠妇女已有的糖尿病并发 症。应在妊娠期间严格控制血压。应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
16、EI)、血管紧张素11受体阻断剂(ARB), B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3) 糖尿病肾病:妊娠可加重己有的肾脏损害。在轻度的肾病患者,妊娠可造成暂时性肾功能减退;已岀现较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清弧醉 265 umol/ L (3 mg/d1),或肾小球滤过率 50 mlmin-11.73 m2,妊娠可 对部分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永久性损害。肾功能不全对胎儿的发育有不良影 响。(4)神经病变: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的胃轻瘫、尿储留、对低血糖的防卫反应差和直立性彳氐血压可进一步增加妊娠期间糖尿病管理的难 度。(5)心血管病变如潜在的心血管疾病未被发现和处理,妊娠使死亡 的危险性增加。应在妊娠前仔细检查心血
17、管疾病证据并予以处理。有怀孕 愿望的糖尿病妇女心功能应该达到能够耐受运动试验的水平。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2,8,11,34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是罹患1型糖尿病,但近年来由于肥胖儿童的增多,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儿童和青 少年糖尿病的诊断仍根据WHO 1999标准。根据病史,查体(包括体重, BML腰围),尿酮体等检查评估其类型。有时区分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 类型很困难,当患儿貌似2型糖尿病时,仍应注意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类 型糖尿病的可能。有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测定B-细胞自身抗体和C-肽释 放水平,有助于分型诊断。(-)1型糖尿病目前认为病因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外界环境因素(可能包括病毒
18、感染)引发机体自身免疫功 能紊乱,导致胰岛B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发糖尿 病。我国儿童青少年(0-14岁)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属低 发病区,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故1型糖尿病患者的绝对数不少于100 万。1 .临床表现(1 )起病较急,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发病,可有家族史。(2)典型者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 不典型隐匿发病患儿多表现为疲乏无力,遗尿,食欲可降低。(4)约20%一 40%患儿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症就诊。2.治疗方案及原则 1型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降氐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 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使糖尿病患儿能
19、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和健康 成长。(1)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常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彳弋治疗。由于患儿胰岛残余B细胞功能有差异,胰岛素治疗要 注意个体化,控制目标见表5。(2)饮食治疗 计划饮食,控制总热量,但要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均衡膳食,保证足够营养,特别是蛋白质的供应。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 烹调以清淡为主。5儿京和有少骨:1預帖尿JW押制R标3分期血整蜂慎范说HbAlc5.6 10.0 ounol/L6.1 *11.1 mmokLofiti.a发生岐血整0-6岁)学齢期()00-1305.0-10.0(110-200 /S.6*I0.0bu1/L
20、g612夕)专6聊和靑夕年坷(90-lg0mdl)5.0-7.2mVL(100-iWm/dl)7.5%而薛发肅i*瞼te鶏低“35 岁(90-150 Wdl)希技号出发rrti精神攸做On无过多HU 发生.能达一人-一-i_? 髪以下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最好是1日3次主餐和3次加餐。应注意进 正餐和加餐的时间要与胰岛素注射时间及作用时间相配合。(3)运动治疗 儿童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稳定后都可以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 这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良好作用。运动方式运动量应个体化,循序渐 进,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包括防止运动后低血糖。(4)心理治疗和教育是糖尿病患儿综合治疗的一部分,社会、学校
21、和家庭都应给予糖尿病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能与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 长。要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SMBG)(6)门诊随访一般患儿至少每2-3个月应到糖尿病专科门诊复查一次。每次携带病情记 录本,以供医生对病情控制的了解,作为指导治疗的依据。 每次随 访均应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尿常规、尿糖及酮体、餐后2小时血糖和 糖化血红蛋白。 每半年至1年检测一项血脂谱、尿微量白蛋白、眼 底以及空腹或负荷后C肽水平,以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慢性合并症,并了解 胰岛B细胞的功能变化。 Q2型糖尿病11,14,24 随着肥胖儿童 的增多,儿童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 1.临床表 现 发病较隐匿,多见
22、于肥胖儿童,发病初期超重或肥胖,以后渐消瘦, 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部分患儿伴有黑棘皮病,多见于颈部或腋下。 2. 治疗方案及原则 (1)饮食治疗:饮食控制以维持标准体重、纠正已发生的 代谢紊乱和减轻胰岛p细胞的负担为原则,肥胖儿童的减低体重量因人而 异。(2)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在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有利于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血糖的控制和促进生长 发育。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选择应该个体化,根据性别、年龄、体型、体 力、运动习惯和爱好制订适当的运动方案。 (3)药物治疗:原则上可先用 饮食和运动治疗,观察2-3个月,若血糖仍未达标者,可使用口服降糖药 或胰岛素治疗
23、以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由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与成 人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相似,有理由推测这些药物对儿童和青少年2型 糖尿病有效。药物的选择及应用基本上与成年人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这 些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未在儿童进行过全面的评估。FDA仅 批准二甲双弧用于10岁以上儿童患者。用药应体现个体化,在多数情况 下,特别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二甲双腮作为首选药物。与磺脉类药物 相比,在控制HbAlc水平相当时,二甲双腮不易发生低血糖,同时有一定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胰岛素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与儿童1型 糖尿病相同。(4)加强心理教育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5)控制目标:保持正
24、常生长发育,避免肥胖或超体重,FBG 7.0 mmol/L , HbAlc 60岁的糖尿病患者(西方国家 65岁),包括60岁以前诊断 和60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一)老年糖尿病的特点1 .老年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表明,2型糖尿病患病率随增龄 而上升,国外报告65岁以上人群的2型糖尿病和IGT的患病率为W%- 20%。2.老年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血糖或尿糖时发现。3.部分老年糖尿病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如高血糖高渗状态,心、脑血管意外以及视力改变等。4.特殊表现:少数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体温低、多汗、神经性恶病质、肌萎缩 和认知功能
25、减退。(二)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111 .急性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急性代谢并发症常为高血糖高渗状态,死亡 率高。2.慢性并发症(1)心、脑血管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约80%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合并症。(2)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均随增龄而增加。(3)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的发病率明显增多。(三)老年糖尿病治疗的注意事项11,14,24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与一般成人糖尿病相似,但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老年糖尿病多属于2型糖尿病,多数病情 较轻,因此如单纯饮食和运动治疗达不到要求者,在选择口服降糖药时, 应注意以下事项:1.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多器官
26、功能减退,伴肾、心、肺、 肝功能不全者,忌用二甲双服。2.有心功不全者避免使用嚷哩烷二酮类药物。3.避免首选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磺脉类降糖药,以避免低血糖。4.可选择。a 一糖昔酶抑制剂,或小剂量作用温和或半衰期短的胰岛素促分泌剂,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因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差,后果严重,因此在治疗中重点是避免低血糖发生,而非强化治疗控 制血糖14。血糖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可略宽于一般人。(四)老年糖尿病的筛查和预防1.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预防是关键。要从中年开始预防,对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例行空腹及餐后血糖检 查。2.老年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糖尿病围
27、手术期的处理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是医护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糖尿病本身潜在的大、小血管并发症可显著增加 手术风险3435。此外,手术应激可使血糖急剧升高,造成精尿病急性 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这也是术后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高 血糖可造成感染发生率增加及伤口愈合延迟36,37。围手术期正确处理需 要外科医生、糖尿病专家及麻醉师之间很好的沟通与协作81 ,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准备及评估 (1)对于择期手术,应对血糖控制 以及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的糖尿病并发症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血管疾病, 自主神经病变及肾病。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应控制在8mmol/L以下。对于口服降糖药血糖
28、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及时调整为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 控制良好的患者手术前当晚或手术当天停用口服降糖药,大中手术应在术 前3天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2)对于急诊手术,主要评估血糖水平以及有无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有,应及时纠正 34,36。2.术中处理(1)对于既往仅需单纯饮食治疗或小剂量口服降糖药物即可使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小手术时,术中 不需要使用胰岛素36。(2)在大中型手术术中,需静脉应用胰岛素,并加强血糖监测,血糖控制的目标为5.0-11 mmol/L。术中可输注5%葡 萄糖液100-125 ml/h ,以防止低血糖。葡萄糖-胰岛素-钾联合输入是代 替分
29、别输入胰岛素和葡萄糖的简单方法&36,38,并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 整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39。3.术后处理(1)在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以前仍予胰岛素静脉输注,恢复正常饮食后可予胰岛素皮下注射。(2) 对于术后需要重症监护或机械通气的患者的高血糖(血浆葡萄糖大于6.1 mmol/L),通过持续静脉胰岛素输注而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4.5-6.0 mmol/L范围内,可改善预后8,35,40。T殳的目标6.0-10.0 mmoUL 在某些情况下更为合适8。(3)中、小手术术后血糖应控制在5. 0-11.0mmol/L之间。在控制血糖同时,应注意严格防止低血糖。糖尿病与感染糖尿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血糖控制差
30、的患者更为常见和更 为严重。糖尿病并发感染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感染导致难以控制的高 血糖,而高血糖进一步加重感染8。感染可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感染 也是糖尿病的重要死因之一。1 .糖尿病感染易感性机制是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减退;局部因素,如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其他因素有由糖大幅度波动等42。2.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感染有泌尿系感染、肺炎、肺结核、胆道感染、皮肤感染、夕卜耳炎和口腔感染8。(1)泌尿系感染常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的肾孟肾炎、肾及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殂口 败血症8, 43,461。常见的致病菌是人肠杆菌及克雷白菌8。(2)肺炎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及革兰阴性菌。毛霉菌
31、病及曲霉病等 呼吸道真菌感染亦多见于糖尿病患者47-48 e(3)糖尿病患者结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3滩尿病患者,并且非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在糖尿病患者中 更多见48-49。(4)皮肤葡萄球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感染之一,常见于下肢。足部溃疡的常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阻性菌 及厌氧菌。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生率增加,并且导致牙齿松动50。 外耳炎常常是被忽略的感染灶。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1 .糖皮质激素广泛用于多种炎性疾病的治疗,同时也是对糖代谢影响最大的药物,长 期应用或单次应用均可以促发或加重糖尿病,这种作用通常是剂量依赖性 的。当停用糖皮质激素后,糖代谢通常会恢复至用药之前的状态。但
32、是, 如果用药时间过长,则可能不能恢复正常8,51-54。2.非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前或疗程中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血糖监测。3.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应严密监测血糖,典型的血糖谱为相 对正常的空腹血糖及逐渐升高的餐后血糖。因此,不能只监测空腹血糖。 其次,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应加强降糖治疗。随着糖皮质激素剂量 的改变,降糖治疗应及时调整 胰岛素治疗常作为首选8,53,55-56。抑郁症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糖尿患者群57。伴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非抑郁糖尿病患者。有证据表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抗
33、抑郁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但某些抗抑郁药似乎对 血糖控制不利58。总的来说,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异常和抑有B症状, 帮助患者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 量。 精神疾病、HIV /AIDS和糖尿病 治疗精神异常和HIV/AIDS 的某些药物有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不良后果,并且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 险。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第二代药物)可增加发生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 脂异常的危险,ADA已发表了关于抗精神病药物与糖尿病的共识报告 59。治疗HIV/AIDS的高活性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可导致血脂异常和胰 岛素抵抗尤其是使用蛋白酶抑制剂时60。建议在选择精神疾病和抗
34、HIV 感染的治疗方案时要考虑这些不良反应。开始上述药物治疗前,应检查患者的血糖和血脂,询问是否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吸 烟史和家族史。建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每个月测量血糖和体重一次,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者应进行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总之,临床医生 应权衡治疗带来的益处以及可能与之有关的代谢并发症。慢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和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及血脂紊乱,其他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妊娠 和糖尿病肾病等。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发生其他眼部疾病的高危人群,这 些眼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
35、失明的主要原因61 。在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大约有20%-40%岀现视网膜病变,g%有严重视力 丧失62。200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中国大城市2449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眼病者 占35.7% 63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上 升1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早期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晚期严重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在NPDR中,微 血管瘤、岀血、硬性渗出、棉絮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串珠样改 变是常见的眼底特征。而PDR的特点是出现新生的异常血管、玻璃体岀 血及纤维状瘫痕。NPDR
36、的另一个并发症是发生黄斑水肿,以接近黄斑中 央部位出现肿胀及硬性渗岀沉积为特点。筛查所有糖尿病患者从确诊之日起,应每年由具有眼科专业水准人员做全面的散瞳眼底检查及视 力评估。如果已发现视网膜病变,则增加检查频率(如轻度NPDR应每6-12个月检查一次,重度病变应每3 -6个月检查一次)。治疗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压16,23,64和血脂异常可以防止或减慢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转诊至眼科,由专科医师处理:1 .增殖型或增殖前期视网膜病变。2.黄斑水肿或视网膜中心凹的一个视盘直径内出现视网膜病变。3.无法清楚地看到视网膜(如白内障)。4.无法解释的视力减退。对于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及时
37、给予激光光凝固治疗,可有效防止视力丧失65-66。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亚太地区的患病率较高67。 2001年国内住院患者回顾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患病率为 34.7% 63。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液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 白蛋白尿),逐步进展至大量白蛋白尿和血清肌醉上升,最终发生肾功能衰 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随着肾功能的逐渐减退,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会明显增高。因此,微量白蛋白尿与严重的肾脏病变一样,都应视为 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 控制血糖和血压,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筛查 每年都应做肾脏
38、病变的筛检。最基本的检查是尿常规,检测有无尿蛋白。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明显的蛋白尿(以及其他一些非糖尿病性肾病),但是会 遗漏微量白蛋白尿。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尿中白蛋白与肌配的比值,只需单次尿标本即可检测。如结果异常,则应在3个 月内重复检测以明确诊断。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配男2 5-25.0mg/ mmol(22-220 mg/g);女:3. 5-25.0mg/mmol (31-220 mg/g)o大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配 25.0 mg/mmol(220mg/g)(男、女)。应每年检测血清肌配浓度。确诊糖尿病肾病前必须除 外其他肾脏疾病,必要时需做肾穿刺病理检查11e应考
39、虑存在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出现持续性血 尿,或者只有轻微的蛋白尿,而血肌配浓度却相对较高者。治疗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n受体阻断剂(ARB),即 使血压正常,亦应该使用68-70。注意检测血清肌醉和血钾的变化,特 别在用药初期。应积极治疗高血压,血压目标值应维持在130/80 mmHg以下。大量蛋白尿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 mm Hg以下。通常需要 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积极控制血糖和其他D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血脂异常等。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诊断10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其发生率与病程相关。神经功能检
40、查发 现6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的患者无症状11。2001年国内调查发现,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 变63。在吸烟、年龄超过40岁以及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 变的患病率更高11o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局部神经病变、弥漫性多神经病变(近端和远端多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心血管、消化系统、泌 尿生殖系统、汗腺、周围血管、瞳孔等)。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症状及预防神经病变的进展与恶化。病因治疗主要包括纠正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及其他治疗;给予维生素B1、B12或甲基B12等神经营养素;改 善神经微循环;止痛以及针对体位性低血压、尿储留、肌无力、感觉
41、缺如或 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等11o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许多特征,其中最常见且最重要的是周围神经病变。末梢感觉的逐渐丧失通常是无症状 的,然而却会增加足溃疡和截肢的危险。少部分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部会 出现疼痛,呈烧灼感或针刺感,夜间加重。疼痛的治疗通常无法令人满意, 但有证据显示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例如加巴喷汀有较好疗效71 所有催患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都应接受足部护理的教育,以降低发生足部 溃疡的几率72。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和治疗费用很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相 对危险性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大约85%的截肢是由于足溃疡引发 的,15%
42、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在其一生中发生足溃疡。预防和治疗足溃疡 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73。糖尿病足发病的基本因素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组织的坏死、溃疡和坏疽 8。神经病变可有多种表现,但与糖尿病足发生有关的最重要的神经病变是末梢神经病的感觉减退。由于感觉减退或缺乏,糖尿病患者不能及时发现足部受到的损伤。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造成的皮肤干燥、教裂和 局部的动静脉短路也可以促使或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周围动脉病变是造成糖尿病足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周围大动脉闭塞病变可以引起 间歇性跋行,而周围小动脉闭塞病变多见是引起缺血性足溃疡,或加重了 在感觉减退基础上的足病变。有严重周围
43、动脉病变的足溃疡患者,首先应 该采取措施改善血液供应,否则足溃疡难以好转。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容易合并感染。感染又是加重糖尿病足溃疡甚至是导致患者截肢的因 素。糖尿病足溃疡合并的感染,大多是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甚至合并有厌 氧菌的混合感染。糖尿病足的预防糖尿病足的治疗十分困难,但预防则十分有效11。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点在于:定期检查和识别患者 是否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2)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和有关医务人员进行足 的保护;穿着合适的鞋袜;去除和纠正容易弓I起溃疡的因素。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75病史:以往有过足溃疡或截肢;独居;经济条件差;不能享受医疗保险;赤足行走视力差;弯腰困难;老年合并肾脏病变等。
44、神经病变有神经病变的症状,如下肢的麻木、感觉减退、刺痛或疼痛,尤其 是夜间的疼痛。血管病变:间歇性跋行;休息时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与体位有关的皮肤呈暗红色。皮肤异常:颜色呈暗红、发紫; 温度明显降低;水肿;趾甲异常;脐服;溃疡;皮肤干燥。骨/关节:畸形(鹰爪趾、榔头趾、骨性突起、关节活动障碍)。鞋/袜:不合适的鞋袜。吸烟。可以通过以下检查来了解患者是否有足部感觉异常:10克压力的尼龙丝检查、128 Hz的音叉检查震动觉、用针检查两点辨别感觉、用棉 花絮检查轻触觉、足跟反射。周围血管病变的检查可以通过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搏动,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时,则需要 检查胭动
45、脉和股动脉搏动。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躁动脉与肪动脉的比值 (ABI, 13也属于异常,提示动脉有钙化)。必 要时可进行经皮氧分压、血管超声、血管造影或CT、核磁血管造影检 查。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下列教育:每天检查脚,特别是足趾间隙;有时需要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来帮助检查足; 定期洗足,用干燥而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是擦干足趾间隙;洗足时的水温 要合适,低于37C不宜用热水袋或电热器等物品直接给足部加温避免赤 足;避免自行修剪脐服或用化学制剂来处理脐胀或趾甲;穿鞋前先检查鞋内 是否存在异物或异常;不穿过于紧的或毛边的袜子或鞋子;干燥皮肤可以使 用油膏类护肤品;每天换袜子;不
46、穿高过膝盖的袜子;水平地剪趾甲;由专业 人员修除脐胀或过度角化的组织;一旦有问题,及时找到专科医生或护 o不合适的鞋袜可以引起足溃疡。让患者学会选择合适的鞋袜。这类鞋子鞋内应该是有足够的空间,透气性好,鞋底较厚硬而鞋内较柔软, 能够使足底压力分布更合理。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76首先要鉴别溃疡的性质,神经性溃疡常见于反复受压的部位,如环骨头的足底面、 脐抵的中央,常伴有感觉的缺失或异常,而局部供血是好的。缺血性溃疡 多见于足背外侧、足趾尖部或足跟部,局部感觉正常,但皮肤温度低、足 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不能触及。对于神经性溃疡,主要是减压,特别要注意患者的鞋袜是否合适。对于缺血性溃疡
47、,则要重视解决下肢缺血,轻度_中度缺血的患者可以实行内科治疗。病变严 重的患者可以接受介人治疗或血管外科成形手术。对于合并感染的足溃疡,及时去除感淌口坏死组织,局部供血良好的感染性溃疡,必须进行 彻底的清创。根据创面的性质和渗出物的多少,选用合适的敷料。在细菌 培养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足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大血管病变大血管并发症(冠/词、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病)不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 但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4倍77,使大血管病变 更严重、更广泛、预后更差、发病年龄更早。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 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2型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 ,脑 血管病1
48、2.6% ,心血管病17.1 % ,下肢血管病5.2% 63。应始终保持对心血管病变的警惕。当存在自主神经病变时,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 死时常是无痛性的,体格检查难以检出缺血性心脏病。中国心脏调查 研究发现,糖尿病是冠/隔的重要伴发疾病:中国冠,隔患者的糖代谢 异常患病率(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约为80%0较西方人高;(2)中国冠 心病人群负荷后高血糖的比例更高;(3)冠心病患者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漏 诊75%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78。在亚洲人群中,中风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形式79。与欧洲人相比,亚洲人的血压和中风间的相关 性更明显80。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49、,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81,82。筛查 糖尿病确诊时及以后至少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评估的内容包括 当前或以前心血管病病史;年龄;腹型肥胖;常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血 脂异常和家族史);血脂谱和肾脏损害(低HDL胆固醇、高甘油三醋和尿白 蛋白排泄率增高等);房颤(可导致中风)24。静息时的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 患者的筛查价值有限,对有摧患大血管疾病可能性的患者(如有明显家族史、吸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应作运动试验来评估心脏情况。治疗控制高血糖。.控制高血压(参阅高血压章节)。.改善血脂异常(参阅 脂代谢紊乱章节)。.阿司匹林治疗(参阅2型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章节)。.血管紧
50、张素转换酶抑制剂68,83。.糖尿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溶栓治疗时,即使存在视网膜病变,也是安全的。B受体阻滞剂在 心肌梗死后的糖尿患者群中的有效性等同于普通人群。.戒烟和限制酒 精摄人。.应严格控制所有可治疗的危险因素,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大血管病变的风险而不能只关注血糖。2型糖尿病抗血小板治疗ADA的专题性综述84和关于阿司匹林治疗的立场声明85详细阐述了糖尿病 患者应用阿司匹林的问题。阿司匹林已被推荐用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i86-87和二级预防。一项大型的荟萃分析和多项 临床试验证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包括卒中、心肌梗死在内的心脑血 管事件。无论是青年或中年、既往有
51、或无心血管疾病、男性或女性,以及 是否存在高血压,应用阿司匹林均可使心肌梗死降低约30%,卒中降低约 20%。在大多数临床试验中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为75-325 mg/d。目前尚无证据支持使用某一特定剂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有助于降低胃肠 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尚无证据表明应该在什么年龄开始使用阿司匹林,目 前尚无关于 30岁人群使用阿司匹林的研究资料。推荐 1 .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75-162 mg/d作为二级预防措 施。2.应用阿司匹林75-162 mg/d作为以下人群的一级预防措施:心血管风险增加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年龄超过40岁或合并以 下任何一项危险因素:心
52、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3.30-40岁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其他IL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考虑应用阿司匹林治疗。4.由于21岁以下人群应用阿司匹林与发生Reye综合征风险增加有一定相关性,因此不推荐此类人群应用阿司匹林。 目前尚缺乏30岁以下人群应用阿司匹林的研究资料。5.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问题,阿司匹林+氯毗格雷可用于治疗严重和进展性心 血管疾病。6.其他抗血成药物可作为替代治疗药物用于以下几类高危患者,如阿司匹林过敏、有岀血倾向、接受抗凝治疗、近期胃肠道出血 以及不能应用阿司匹林的活动性肝病患者。氯毗格雷已被证实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88。对
53、于极高危患者,可考虑应用阿司 匹林+氯毗格雷联合治疗,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也可考虑氯毗格雷 作为替代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为糖尿病常见的伴发病之一。国外糖尿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80%我国糖尿病患高血压也占28% -40%。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将会加速心血管病、脑卒中、肾病及视网膜 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63。每次门诊均须测量血压。血压持续超过130/80 mm Hg的患者都应接受治疗,治疗 的目标是使血压降到130/80 mm Hg以下,可降低心血管病变及微血管 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64,89。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着重于运动、减轻体重、限盐及限制饮酒。如
54、初始收缩压在130-139 mm Hg 或舒张压在80-90 mm Hg ,可先予生活方式干预,至多3个月。 如 果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理想的血压目标或初始血压)140/90 mm Hg , 即应开始使用下列药物,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B受 体拮抗剂为首选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68,90-91 o血管紧张素11受体拮抗剂(ARB) 92。钙离子通道阻断剂93。B受体阻断剂90。嚷嗪类利尿剂91。为达到降压目标,通常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使用日受体阻断剂和嚷 嗦类利尿剂需注意药物对糖代谢的不良影响。血脂异常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要增加
55、检测次数。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血脂异常是甘油三醋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氐,H PS, ASCOT-LLA,CARDS等研究证明他汀类调脂药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 险是有益的94-99。尽管目前没有专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心血管终点二级预防研究,但是4S, HPS, PROVEIT,TNT等研究中的糖尿 病亚组分析显示他汀类调脂药在减少冠心病与中风的风险方面与非糖尿 病患者的有效性相似97-99。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作为首要目标。不论目前血脂水平如何,所有之前已催患心血管 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都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以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 2.07 mmol/L(
56、80 mg/dl)以下歟基线状态降彳氐30%-40%。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且年龄在40岁以上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2. 5 mmol/L以上或总胆固醇在4. 5 mmol/L以上者,应使用他汀类遮脂药; 年龄在40岁以下者,如同时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 微量白蛋白尿、早发性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及估计的心血管疾病整体危险 性增加)时开始使用他汀类调脂药。_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目标,如果甘油三醋超过1.5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1 mmol/L ,可考虑使用贝特类降脂药。如果甘油三醋浓度超过4.5mmol/L(400 mg/dl),就必须首先使用降低甘油
57、三醋的治疗,以避免发生胰腺炎。对于无法达到降脂目标或对传统降脂药无法耐受时,应考虑使用其他种类的调脂药物(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缓释型烟酸、浓缩的 omega3脂肪酸等)。所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都应接受强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人、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及戒 烟、限酒、限盐等。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指高甘油三 醋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 响机体健康的临床征候群,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 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
58、病的发生,也增加了发生2 型糖尿病的风险。目前研究结果显示,MS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 危人群,与非MS者相比,其催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和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 险均显著增加100-102。MS的诊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 )建议的MS诊断标准列在表6103。表7 列示WHO (1999) 1,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纲要成人教育组第三次报告 (NCEP-ATPIII2001)104以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2005年等3种标准 扛105-106。表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04)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超重和(或)肥胖:
59、BMIN25 kg/m2高血糖:FPGN6. 1 mmoi/L(U0 mg/dl)和(或)2 hPG N 7.8 mmol/L( 140 mg/d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高血压:SBP/DBP 140/90 mm Hg和(或)已确认为高血压 并治疗者血脂素乱:空腹血TGN1.7 mmol/L(150 mg/dl)和(或)空腹 HDL-C 0. 9 mmol/L (35 mg/dl)(男)或 NEP.VTr 1)(2001IDFCMW)wsxn全人*中中心件tE祚,辭分敢EW初选人邯中茫少2缜其他貌分生少3康切为人4PP童少2項MfU!分KMI 30KKJA)*JN ()ice( w).8( &木网入样菜用粉定於帼囹切4*W!t0.90(M).0.85 (女)犀人:男A90e.女A80gXI. 70 顧(或1.701Ml.尹或技愛相应09栽(B泠疗冇HUL-C fnnml/L)0.9(男.1.0 (A)| o* IW).I.B (为). 1.29 (女)-?相以的I4O/WMI3Q/WMI3Q/M和(或)12境诊为髙血爆并詮样方FW;(mm.4/LA6.I fc(M6.15.6 fc(或uliftiS为播紅耕并治疗我7. M或)已响诊北代诲病咨談冬宗正椅钳夷试成的Mffi 上n分位數uMnan*A20丄丝史變m2A3030不苗欢滞吊祉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北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DB32T-食品安全督导工作规范编制说明
- 三个共点力的动态平衡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精彩大合集十篇
- 公用事业行业十二月行业动态报告:水电发电量降幅收窄风光核装机目标明确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合集【职员管理篇】十篇
- 年产5000台液晶电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选集人力资源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品读选集人员管理篇十篇
- 提高聚氯乙烯卷材地面一次验收合格率
- 【部编版】2022年语文七年级上:作文能力提升—谋篇布局(含答案)
- 甲型H1N1流感防治应急演练方案(1)
- 稀土高铁铝合金电力电缆应用参数.
-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课堂PPT)
- 数据结构-图(1)
- LU和QR分解法解线性方程组
- 漏油器外壳的落料、拉深、冲孔级进模的设计【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 工会会计报表完整版(内有6张表)
- 【图文】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
- 农村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与拓展-精品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