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 潮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重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把握课文。知识连接: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 8月18 日在海宁县所见 的大潮最为壮观,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 到约束形成的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令人难忘。预习任务: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 自主、合作、探究: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

2、意的字词吗?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的最好听。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 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4 、闯关练习: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课文 2-5 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那些时段的景象? 蒙薄号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2)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 3)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3、我会填:,潮来之时,只见 越来越近 那声音 ,潮过之后,江面上 看堤下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朝来之前,江面上 , 浪 潮,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我们为 之,为之学习收获:知识延伸:收集积累有关

3、钱塘江潮的名诗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做着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预习任务: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3、4 自然段。2、课文评价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 的句子。自主、合作、探究:1、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2、说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使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读一读。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 闯关练习:1、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那条白线很快的向我们

4、移来, 逐渐( )、( ),( ),再近些,只见( ),形成(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 ( )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大地好像都被 震的颤动起来。(1)按原文填空。(2)造句:犹如 ( 3)这段话是从( )和( )两方面来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景。学习收获:知识延伸:小练笔,仿照作者描写潮来时的写作顺序, 写一些有关雷雨的小片段雅鲁藏布大峡谷学习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边读边想像,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的主要 内容。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了解

5、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的方法。 预习任务:1、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读完课文后,你能说一说课文写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特点吗? 自主、合作、探究:1、文中有那些词语被你发现并记住了,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2、雅鲁藏布大峡谷,他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 介绍的?你能从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吗?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那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闯关练习:1、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 ,另一个是 。 ( 2)不同高度的 犹如 ;2、我也会; 作者反复用“

6、从 到 ”的 句; ; ;世界之最我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 峰: ; 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3.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学这 句 话 把 比 作2、我也会。作者反复用“从 到 ”的句式,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也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世界之最我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我还知道许多世界之最,让我来写一些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2、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中鸟纷飞的壮观 景象。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

7、的朗读课文。 预习任务: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与资料吗? 自主、合作、探究:1、你学到了那些生字词?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看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那些描写大榕树 的句子呢? 闯关练习:1、照样子集累词语。(1)白茫茫 (2)许许多多 (3)商量商量 2、我能把他们送回家。展示 裂缝 颤动 陆续 留恋 茂盛 TOC o 1-5 h z ( 1)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2)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8、()( 3)不忍舍弃或离开()( 4)清楚的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时人知道。()( 5)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6)短促而频繁的震动()学习收获: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体会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然意 识。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重点: 抓住重点词汇题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预习任务: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像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 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找出你喜欢的优美句子,读一读,并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里。3、文中几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了引号而有些地方

9、没加引号呢?自主、合作、探究: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3、说一说: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闯关练习:1、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 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 2、读一读,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1) 我有机会看清他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叔,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我体会到 ( 2)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美丽的南国的树! 我体会到 学 习 收获:知识延伸:课后小练笔, 学习作者的写法,按一定顺序,有条理的介绍一处景点火烧云学习目标:

10、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我要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学习积累作文 素材。学习重点:了解课文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 法。自主、合作、探究: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1、我能描述火烧云的美丽景象;2、我能给大家介绍火烧云的成因等课前了解的知识;3、我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紫檀()笑盈盈()一模;4、我读一读喜欢的语句;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2、我们来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读句子,谈体;3、我们来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读句子

11、,展;4、作者一、 展示、互动、检查预习。1、我能描述火烧云的美丽景象。2、我能给大家介绍火烧云的成因等课前了解的知识。3、我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紫檀( ) 笑盈盈( ) 一模( )一样 恍恍( ) 惚惚( ) 庙( )门 凶猛( )4、我读一读喜欢的语句。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2、我们来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 读句子,谈体会。 抓住重点句进行欣赏: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会儿红彤彤的, 一会儿金灿灿的, 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 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3、我们来欣

12、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读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4、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的这么美, 这样逼真, 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 呢?学后反思,当堂检测:我要学习火烧云一文中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展开想象,以云 为题写一个片段。学习收获:知识延伸:课外收集一些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语文园地一学习目标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 让学生从中感受美, 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让大家一起分享。4、背诵 4 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

13、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1、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2、 实物投影仪。第一课时口语交际1、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 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 在身边的皇城沙滩, 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 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 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2、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听众反馈:听了 xx 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 到的?教师总结: 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

14、观, 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 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 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 让大家在你的 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4、再次指名交流。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 做个小记者, 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 建议也可以补充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 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 景名胜展示会。第二课时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

15、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我 们寻找到的美景。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 有何帮助?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b 、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 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4

16、、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 积月累”。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d 、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 、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 可)。7、课外写作文第三课时作文讲评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 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

17、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4、欣赏佳作;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 c、还可 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5古诗两首;游山西村;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 , 背诵古诗 , 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 ;2, 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 活积累理解诗中词句; 3,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学会一类生字豚 .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 、可以教师朗读,

18、 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 发现优点)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5古诗两首游山西村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 , 背诵古诗 , 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词句 , 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扩大知 识面.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 ,感悟诗的意境 . 4, 能发表对诗 的独特见解 .学会一类生字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 ,感悟诗的意境 ; 能发表对诗的独特 见解.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熟读古诗 , 了解诗句大意感

19、悟诗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学习 豚教师读诗 , 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学生查字典豚 : 小猪, 也泛指猪 .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 , 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读诗, 整体感知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个别读.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 .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完成课后练习 1莫:不要浑:(1) 水不清,污浊;(2) 骂人糊涂 , 不明事理 ;(3) 全,满:身是汗(4) 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提问: 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 ?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 感语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 重点理解:

20、 山重 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意思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 : 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 ,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 四, 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 , 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检查反馈检查背诵情况 : 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检查对重点字 , 句的理解情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情感能用自己的话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 到理解教学过程:背诵引入个人背小组背竞赛背配乐背等不同形式合作, 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小组内讨论 : 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

21、年留客足鸡豚 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 , 让 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 . 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 赞美之情 .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 , 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 , 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 范围,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之所以留传几百年 ,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 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 ,是面对困难 ,迷茫的另类人生 体验. 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 ,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 ,不必求同 . 、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生卒年代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班内交流

22、提升对诗的认识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 ,作者的一切资料 . 要说得尽量流利 ,完整, 不罗嗦 . 针对 同一类话题 , 相互补充 .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 ,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 ,相机点拨即可 .制作陆游小档案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 , 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 . 可配画, 编目录,题写前言 , 后记, 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作业 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 , 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 预习下一课6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 、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教学准备: 1、实地观察爬山虎。

23、 2、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谜语:()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对课题质疑。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四、学习生字新词 、开火车拼读、纠音。 (字形重点:隙、漾)、解释生字词。五、默读、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分段。、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六、教学第一段(第自然段)、默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提问七、教学第二段(第自然段

24、) 、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 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 词看出来?()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自然段? ()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 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模样、 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重点指导朗读 第、句。、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自然段。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八、质疑。九、做练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特点来写片段的, 从

25、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好片段的方法;、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 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练习(投影片出示)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 习第三段。三、学习第 3 自然段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 色画脚。以课文为根据, 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 评议。 请

26、学生到黑板前用课 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 这一点?(注意)三、学习第 4 自然段1、自由读。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3、多媒体显示、理解。 (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触- 巴- 拉 - 贴5、齐读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7、指导朗读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 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用脚交替

27、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 巴住墙,越往高处爬,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 - 满墙的 爬山虎);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四、教学第 5 自然段; 1、根据课后 练习 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 的是叶子,可是作者;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 的生长位置、形状;六、质疑;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八、课外作业: 巴住墙,越往高处爬,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 - 满墙的爬山虎)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四、教学第 5 自然段1、根据课后练习 1(3),轻声朗读。2、同桌讨论、

28、汇报。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 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先讲它的生长位置、 形状和颜色, 再讲它是怎样在 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六、质疑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八、课外作业: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爬山虎的脚触- 巴- 拉 - 贴 触着墙 - 没触着墙的。7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 12个生字,认识 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

29、词语:住宅、隐蔽、弃 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 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 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 领?(好斗、唱歌、建住宅)板书:蟋蟀的住宅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

30、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 用“”画出有关句子。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 直观、 形象)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不认识)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 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 ,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 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2、

31、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 习“随遇而安”。(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看出来?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 儿看出?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 些表达方法。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评委

32、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 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小家伙真不简单, 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 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 电话、 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老师的好)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生: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 断修整住宅。师:老师的

33、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通过比较, 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 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 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 的情感。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 的工程了。指导学生在朗读中,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 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体会作者对这种 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

34、特点等。2、学生准备后,发言。 (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看文章,做练习。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教学目标认识 7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 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世界地图或地球仪。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阅工 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可以通 过检查朗读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进行反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35、有的可以同学 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接着,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 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 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 他做了些什么?学生充分读书后, 同桌之间或小组内 相互交流。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故事, 并能把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 流。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 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 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 的吻合。(2)反复读第 5 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 意思;并联系上文, 体会

36、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 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 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得出来的。(3)读第 7 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 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中 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围绕“魏 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让学生体会到: 仔 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在学 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之时, 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 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四、相关链接语文园地二学习目标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 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 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第一课时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自由读记,读中正音。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3、按组听写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