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应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302 学科门类:理学专业门类:化学类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 适用年级: 所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校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与良好人文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在精细化工、塑料、橡胶、化纤等高分子材料及涂料、粘合剂和环保等领域从事应用技术研发

2、、生产、管理及工艺工程师等工作。二、培养规格要求(一)培养规格要求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诚信、守法、敬业、爱岗;2.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的合格标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3.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计算机、机械制图、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以及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工安全和化工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知识与技术;4.掌握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3、、仪器分析、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高分子材料方向掌握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和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精细化工方向掌握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与机械、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学品分析、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和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5.掌握一门外语,熟悉国家关于高分子材料制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研发和环保等方面的政策,以及国内外相关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6.掌握高分子材料加工和精细化工工艺及其分析测试,具有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品和精细化工

4、产品的初步能力,了解高分子材料改性、成型加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工程产业发展状况;7.具有专业以外的人文社科和文化艺术修养及敏锐的判断力、理性的推断力和很强的适应性与自信心,懂得科学方法,能利用获得的信息解决复杂的生活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主要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能力要素、课程对应关系表序号主要职业岗位描述关键能力能力要素主要支撑课程1操作主管1.生产组织管理能力;2.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3.事故判断与处理能力。1.生产原理与条件的控制;2.加工工艺流程与原理;3.安全与生产管理知识;4.操作条件与规程;5.电、仪表、机械、设备的知识、操作、选用与管理。物理化学(一)、物理

5、化学(二)、化工原理(一)、化工原理(二)、机械制图、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聚合物成型机械与模具、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备与机械、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学品分析、精细有机合成工艺等。2质量主管1.检测原理和仪器设备选用、操作、维护及实验室管理的能力;2.分析、选择、改进、制定或建立分析操作规程与分析方法的能力;3.处理数据,解决质量问题和异常情况的能力。1.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的性质与用途;2.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涉及的相关设备;3.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分析测试方法与操作;4.不同分析方法所得数据的处理和总结;5.分析方法和质量的国内外认证标准。化学科学导

6、论、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学(二)、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一)、物理化学(二)、化工原理(一)、化工原理(二)、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改性、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学品分析、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等。 3工艺工程师1.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分析、撰写论文(或专利)的能力;2.工艺改进和新产品研发的能力;3.分析、选择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工艺操作条件的能力。1. 高分子材料加工和精细化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工艺流程、原理与操作;3.高分子材料成型机

7、械及模具的选择和操作;5. 塑料、橡胶、纤维成型工艺及精细化工控制和实际生产问题的解决。化学科学导论、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学(二)、仪器分析、物理化学(一)、物理化学(二)、化工原理(一)、化工原理(二)、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改性、聚合物成型机械与模具,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学品分析、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化学化工安全与污染防治、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等。三、主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四、课程体系(一)专业核心课程高分子材料方向: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学(二)、物理化学(一)、物理化学(二)、化

8、工原理(一)、化工原理(二)、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改性、聚合物成型机械与模具。精细化工方向: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学(二)、物理化学(一)、物理化学(二)、化工原理(一)、化工原理(二)、仪器分析、化工设备与机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学品分析、精细有机合成工艺。(二)特色课程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三)课程体系见表3所示。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认知实习、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聚合物成型加工或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的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如表4所示。六、学

9、制和学位(一)学制:4年,修业年限可为3-6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七、毕业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17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43.5学分,公共选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56.5学分,专业选修课36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应具备专业实践能力不少于1项(以获得国家颁发的高级化学检验工证书、化工总控工竞赛等技能型获奖证书为依据)。八、必要说明本方案相关规定是实现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两手硬的最低要求,具体执行时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某些专业选修课学分。九、特色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学 时:144学 分:6开课学期:第5-7学期主要内

10、容:(1)高分子材料方向: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高分子材料改性、聚合物成型机械与模具等;(2)精细化工方向: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学品分析、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等。参考教材:与企业共同开发自编教材。表1:课堂教学学时、学分比例表 课程类别学时学分学时占课内总学时比例学分占课内总学分比例必修课公共基础课71029.73727.5专业基础课96840.556.542.0选修课公共选修课803.352.8专业选修课63226.53626.7合 计 =SUM(ABOVE) 2390 =SUM(ABOVE) 100 =SUM(ABOVE) 134.5

11、=SUM(ABOVE) 100表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表类别学分比例理论教学理论教学109.564.0实践教学课程实验(或课程实践)95.3实验课程(或实践课程)169.4课外实践6.53.8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3017.5合 计 =SUM(ABOVE) 171100(注:课程实践指除了实验之外的课程实践环节,如课程实习、课程实训等。)精细化学品方向: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设备与机械*、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精细化学品分析*、精细有机合成工艺*。高分子材料方向: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改性*。方向二方向一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入学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

12、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形势与政策安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表3: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必修公共选修课程通识能力素质模块专业能力素质模块综合能力素质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高等数学A(一)、高等数学A(二)、大学物理、化学科学导论、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一)*、物理化学(二)*、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学(二)*、化工原理(一)*、化工原理(二)*、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核心课程) 聚合

13、物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精细化工工艺学、涂料与粘合剂;典型化工过程案例分析、高纯气体等。方向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基础实践提高实践拓展学习综合实践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经济与管理类课程艺术审美类课程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聚合物成型加工或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素质拓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识基础实践层次 专业实践层次 素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层次表4:应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践类

14、实践课程类课外实践类集中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类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化学科学导论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大学物理、应化专业导论专业认知实习、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聚合物成型加工或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安全教育、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入学教育表5-1: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分课 内课外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课程归属学分学时学

15、 时 类 型学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讲课实践网络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542242160.53考查思政教研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232182120.52考查思政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348282180.53考试思政教研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4643642414考试思政教研部大学英语(一)3.03.05642143+1考试外语学院大学英语(二)3.53.56448163+1考试外语学院大学英语(三)3.53.56448163+1考查外语学院大学英语(四)33484083考查外语学院大学体育(一)11284242考查体育学院大学体育(二)113242

16、82考查体育学院大学体育(三)11324282考查体育学院大学体育(四)11324282考查体育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2.02.04214281+2考查信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23222102考查教科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2.52.540401(16学时)、6(24学时)考查见表5-4形势与政策21181812(6学时)、3(6学时)、4(6学时)考查见表5-4安全教育11考查见表5-4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2136361考查见表5-4入学教育11考查见表5-4小计 =SUM(ABOVE) 43.537710430210706.51213105应修读课内学分37,其中实践教学7.5学分公共

17、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最低应修满5学分。说明1.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第一学期14周,其它学期18周。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和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在学期中期进行,其周学时未计入小计。3.课外学分计入“表5-4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在此环节不列入应修读学分统计。4.公共基础课中,思政课、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和大学体育将通过网络平台、分层分级、体育俱乐部等模式进行教学,具体内容见附件“滁州学院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方案”。 表5-2: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总学分课内课外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课程归属学分学时学时类型讲课实践实验学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专 业

18、基 础 课高等数学A(一)4.54.570705考试金融学院高等数学A(二)5580805考试金融学院大学物理558068125考试电气学院化学科学导论3348484考试化工学院分析化学2232322考试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一)3348483考试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二)2.52.540403考试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一)2.52.540403考试化工学院有机化学(二)3348483考试化工学院仪器分析3348483考试化工学院化工原理(一)2.52.540403考试化工学院化工原理(二)2.52.54040 3考试化工学院无机化学3348483考试化工学院机械制图2.52.540403考试机械学院应化

19、专业导论1110821考查化工学院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1116162考查化工学院化学科学导论实验2248483考查化工学院分析化学实验1.51.532322考查化工学院仪器分析实验1.51.532322考查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1.51.5363622考查化工学院有机化学实验22444422考查化工学院无机化学实验1124242考查化工学院化工原理实验11242411考查化工学院小计56.556.596871422521314151594应修读56.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10.5学分说明1.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第一学期14周,其它学期18周。2.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中的周学时计算:讲课周学时=(讲

20、课学时+实践学时)/上课周数,课内实验周学时=课内实验总学时/上课周数,两者之间用“+”分隔,如“2+2”表明讲课周学时为2,实验周学时为2。3.专业特色课程:在课程名称右上方用*标示。4.课程归属原则上按课程的学科属性设置,如数学类课程归属金融学院、经济类课程归属经管学院、工程制图类课程归属机电学院,等。表5-3: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专业选修课课程名称总学分课 内课外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考核类型课程归属学分学时学时类型学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讲课实践实验高分子材料方向高分子化学2.52.540404考试化工学院高分子物理2.52.540404考试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2.52.540404考

21、试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2232324考试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改性2232324考试化工学院聚合物成型机械与模具2.52.540404考试化工学院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66144144444考查化工学院小计 =SUM(ABOVE) 2020 =SUM(ABOVE) 368224144412164精细化工方向化工仪表及自动化2232324考试化工学院精细化学品化学3348484考试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2.52.540404考试化工学院精细化学品分析2232324考试化工学院精细有机合成工艺2232324考试化工学院化工设备与机械2.52.540403考试化工学院应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6

22、6144144444考查化工学院小计2020368224144415124应修读2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6学分专业任选课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A5.55.584845考试金融学院化学化工安全与污染防治22322842考查化工学院计算机在化学中应用223220122考查化工学院专业英语2232322考查化工学院高分子合成工艺学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聚合物基复合材料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涂料与粘合剂1116162考查化工学院精细化工工艺学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无机精细化工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典型化工过程案例分析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环境材料学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高纯气体223

23、2324考查化工学院多孔材料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高等无机化学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工业催化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工业腐蚀与防护2232324考查化工学院管理学2232324考查经管学院质量管理2232324考查经管学院化学检验工1.51.52816124考查化工学院化工实训1124 244考查化工学院学科前沿与区域产业论坛1116162考查化工学院至少应修读16学分,其中实践教学不少于1学分说明1.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第一学期14周,其它学期18周。2.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中的周学时计算:讲课周学时=(讲课学时+实践学时)/上课周数,课内实验周学时=课内实验总学时/上课周数,两

24、者之间用“+”分隔,如“2+2”表明讲课周学时为2,实验周学时为2。3.专业特色课程:在课程名称右上方用*标示。4.每个方向所有课程的总学分原则上应保持一致;每个学生限选一个方向,方向确定后必须修读整个模块的所有课程。5.不设模块方向的,可以规定若干门专业限选课。表5-4: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层次实践环节名称主要内容周数学分时间安排组织实施备 注通实基础实践(6.5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演讲、班级辩论、经典阅读、参观考察、专家讲座、论文评奖0.5第一学期由思政教研部组织实施。课外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经典阅读、人物访谈、校内调研、参观考察0.5第二学期由思政教研部组织实施课外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知识竞赛、视频教学、参观考察、暑期调查0.5第二学期由思政教研部组织实施课外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问卷调查、视频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