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笔记_第1页
中级经济基础笔记_第2页
中级经济基础笔记_第3页
中级经济基础笔记_第4页
中级经济基础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级经济基础笔记行业结构调整和地区调整:增量资产的再配置和存量资产的组合和再配置。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特点。 纯公共物品不具有两性。 公共物品是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的物品。垄断形成原因: 1)控制关键资源2)拥有专利权3)自然垄断4)政府准入制度5)市场竞争本身的发展会导致生产集中。市场功能缺陷表现: 1)收入分配不公2)市场机制调节带有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3)经济行为短期化。克服市场失灵的微观经济政策: 1)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2)公共物品供给的微观经济政策3)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4)信息调控。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 1)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2)合并相关企业“内部化”3)现代方法是

2、明析产权。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方式: 1)有效控制市场结构 2)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和产量进行管制3)制定反垄断法或反托拉斯法。政府对市场信息调控方式: 1)规范广告和上市信息2)对生产假冒伪劣进行打击 3)增加市场透明度。七 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政府干预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 1)保证市场机制运转,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2)消除失灵与缺陷产生的消极效果。政府的经济作用:1)资源再配置2)制定市场规则3)调节收入分配4)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5)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6)制度创新7)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控。宏观调控手段:直接和间接调控。计划具有

3、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直接调控是对经济运行进行非参数数量调节, 是一种限制微观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性的调控方式。具有强制性特点。间接调控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 (价格税率汇率工资率) 市场参数。 承认微观经济主体经营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前提。政府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手段:国家计划、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 财政、 货币、 产业、 收入分配、 外贸政策。 经济杠杆:财政、货币、收入、价格、涉外杠杆。经济手段调节经济特点是弹性调节而非刚性调节,不具有强制性。法律手段调节体现三个方面: 1)对微观主体直接调节2)为机制运行提供法律保障3)保证其他调控手段。法律手段调节经济

4、特点: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特点:直接性、强制性和速效性特点。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目标选择宏观调控最终目标和基本目标: 1)提高经济效率2)实现社会公平宏观调控最终目标具体表现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充分就业; 稳定物价; 平衡国际收支。 实现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前提。失业类型:季节性摩擦性 结构性 周期性(消费物价格指数: 用基期平均物价水平的百分比来衡量某一时期的物价水平。价、批发物价国民生产总值折算) 平衡国际收支:不发生逆差也不发生较大幅度顺差。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高度相关关系用奥肯定律。 揭示由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

5、存在互补关系。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之间的矛盾关系或替换关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消除或减少逆差, 采取贬值本国货币方法刺激出口, 会影响国内价格水平的稳定。政府选择宏观调控目标原则:不能追求单一目标。遵循适度原则。把握时机。八 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关系对外开放必然性和基本形式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机制的主要功能和本质特征是利用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对外开放形式: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对外贸易的作用和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对外贸易是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对外贸易基本作用: 1)

6、利用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获利 2)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宏观经济平衡3)增加外汇,改善国际收支平衡4 )提高开放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传导:溢出和回波对外贸易传导作用大小受开放程度, 贸易依存度, 经济体制, 经济政策和双边贸易关系影响。影响出口贸易因素: 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2)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3)汇率水平 4)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影响进口贸易因素: 1)经济总量和产出总水平2)汇率水平3)国际商品市场供给 4)价格水平高低政府对进出口贸易干预的目的: 保护国内产业受损害, 维持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基本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

7、;自由贸易;公平竞争。最高决策机构:部长级会议。决策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免则规定:紧急限制进口,保护幼稚产业,国际收支限制,有关承诺的修改或撤回,义务豁免。对外经济合作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 流出国与流入国都有效益。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长期和短期两种类型。对资本流入国积极作用: 1)缓解资金不足,加大就业2)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3)促进贸易发展。对资本流入国消极作用: 1)易造成金融秩序混乱2)加重外债负担3)成为输出国附庸。对资本输出国积极作用: 1)找到投资市场,获得利润 2)扩大市场份额占领国际市场3)经济上对他国控制对资本输出国消极作用:导致经济增长停滞,减少本国就业。政府对资本流动的干

8、预: 1)外汇管制 2)颁布政策法规条例3)对偿债能力控制 4)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国际技术转让的方式:许可证贸易,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合作生产促使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原因: 1)国民收入差距2)劳动力供求不平衡3)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第二部分 财政一 财政职能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政府对公共需要的满足是通过财政实现的,财政是物质基础。“公共财政”公共财政基本特征: 1) 弥补市场失灵2) 为市场提供一致性服务3) 非营利性 4)法治化为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必须一视同仁。非营利:无偿财政投资和补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我国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监督管理。政府运用

9、财政手段进行资源分配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补充方式。财政资源配置范围:1)市场配置失效而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2)对外部效应的干预3)介入自然垄断行业4)对短缺资源进行保护调整财政资源配置手段:1)通过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调整,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2)通过财政支出的调整与优化,搞好政府内部部门资源配置,满足需要,保证安全与稳定3)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调节非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4) 通过财政体制的确立和调整,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使资源的总体配置和区域配置相互衔接与协调。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含义: 1)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2)对已完成分配偏差进

10、行纠正调整或再分配,实现收入公平。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手段主要有税收、转移支付和公共支出。财政调控经济职能含义: 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的调整, 对人们的生产、 消费、 储蓄、投资等行为发生影响, 使社会失业率、 物价水平、 国际收支差额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调控经济职能手段: 1)改变政府购买数量影响需求与供给的总量关系2)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3)调整税收。财政监督管理职能产生原因: 1)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经济政策的分散性,经济活动的自发性、排他性。2)维护国家人民利益,政令统一。二 税收税收原则中国的税收原则:财政、经济、社会三原则。亚当。斯密:“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

11、”瓦格纳:“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社会正义,税务行政”凯恩斯:“公平,效率,稳定”财政原则:具体可以分为足额、稳定和适度。在税制设计上应采取宽税基、低税率的基本思路。经济原则: 使税收的征收活动能够发挥调节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 引导经济的良性运行, 尽量避免使经济结构扭曲或失衡, 减少效率损失, 尤其要减少税收的超 额负担。社会原则: 税收公平分为横向与纵向。 纵以横为基础和前提。 横向体现人人平等思想。纵向体现能者多纳思想。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一国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衡量税负指标:宏观指标(占国民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微观指标(企业、农民和城镇居民)。企业:企业交纳所得税占企

12、业利润。农民:农牧民交纳农牧业税占收入。居民:个人所得税占居民收入。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2)国家职能大小3)分配秩序4)分配政策。乱收费负面影响: 1)过多过烂,增加负担2)税费不分,影响税收收入。 3)费改税是趋势。税收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收费特点: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费改税思路:消费立税,分流归位1 )不合法不合理清理取消 2)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实行费改税3)经营性收费转为市场运作,谁受益谁缴费。4)需要保留的严格规范。税收负担转嫁:前转、后转、消转、税收资本化。转嫁条件: 1)税种的不同2)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3)商品供求状况4)生产者的经营目标。税制结构税

13、制结构是一个国家税收分配体系的整体布局和总体结构。 由税类、 税种、 税制要素、征收管理层次组成。税制结构和税制模式: 模式高度概括结构的本质、 基本框架和税制运行的主要原则, 反映了税制结构的主要内容。 结构是模式主要内容的具体化, 包含着大量税制内部各层次要素组合关系的具体内容和细节, 是模式概念无法表明和无法替代的。税制结构内容:按课税对象分: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和其他税类。商品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和契税。按转嫁与否分:直接税和间接税。按财政级次归属:中央、地方、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制要素结构:纳税人结构、课税对象结构(税基结构)、税率结构。税制结构优化条

14、件:能否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能否满足财政支出需求。国际税收广义:所得税、财产税、关税和商品税。狭义:所得税。国际税收: 1)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以一般税收为基础和前提3)通过协商谈判形成。国际税收核心是税收管辖权。 按照属地和属人原则分为: 地域管辖权; 公民和居民管辖权。重复征税类型:不同税收的重复(居民与地域、公民与地域、公民与居民);同种税收(居民与居民、地域与地域)避免重复征税国际办法: 1)缔结双边与多边税收协定2)确立地域管辖权优先。减轻与免除国际重复征税办法:免税、扣除、低税、抵免。税法按照税法调整对象内容不同: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法律关系要素由主体、内容和客体组成。

15、主体权利是依法申请规定的减免税权, 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 申请复议权, 提起诉讼权。义务是办理税务登记,进行纳税申报并按期缴纳税款,接受税务检查。客体是货币。违法税法应负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处罚:违法税收管理法规,偷、欠、逃税额不满1 万元或占应纳税额不到10%的,漏税,骗税数额较小不构成犯罪,轻微抗税。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刑事责任:虚开、伪造、非法出售增值税发票或虚开、伪造、擅自制造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 3 年以下, 2-20 万元。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购买伪造增值税发票: 5 年以下, 2-20 万元。三 国债国债的性质和功能国债是政

16、府以其信用为基础, 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向国内外筹集财政资金所形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1981 年开始恢复。性质: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一个特殊的债务范畴。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调剂国库资金周转,平衡财政收支2)动员闲置社会资源,筹集建设资金,维持经济稳定增长3)连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税收,向银行借款或透支,向社会发债。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 平衡财政收支是我国国债的基本功能。 国债所筹集 的资金主要 用于非经营性的公共设施建设。货币政策的运用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控货币流通。国债的种类和结构按资金来源分:内债和

17、外债。按偿还期限分:短期,中期,长期和永久国债。按发行凭证分:有纸和无纸。按付息方式: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定期付息和贴县国债。按流通与否分:可流通和不可流通。特种国债向企业和单位发行。 财政债券、 专项国债和定向国债向银行及金融机构发行。特种定向向养老保险基金、待业保险基金几其他社会保险基金定向发行。国债持有者越集中,成本越低,管理容易。社会财富的分配相对比较平均,决定了我过国债总体相对分散。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发行方式:公募法 (直接与间接)包销法(承受法)交付法 公卖法我国采取的形式: 直接发行方式( 89 年前强制派购、 代理机构推销、 定向募集) ;代销方式;承购包销方式,招标拍卖方式。

18、国债流通转让具体方式:国债贴现,国债现货,国债期货,国债回购。国家规定, 回购业务必须在国家批准的证券交易场所和融资中心进行, 回购的券种只能是国库券,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国债的偿还方式: 买销偿还法 比例偿还法轮次偿还法 抽签偿还法一次偿还法先付息后还本偿还法国债偿债资金来源: 1)预算直接拨款2)预算盈余3)偿债基金4)发新债还旧债。我国现在采取的是预算直接拨款和发新债还旧债。国债负担与规模国债负担形式: 1) 发行后的税收负担2) 不同代人之间的负担3) 挤出性负担4)外债负担。影响国债发行规模因素: 1)认购人的应债能力 2)国家的偿债能力3)国债的使用效益。国债适度规模衡量指标:1

19、)债务负担率:国债余额与当年GDP勺比率。2)债务依存度:年度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3)偿债率: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衡量外债指标:外债偿债率(年度本息偿还额与收入),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NP ,债务率(外债余额与收入)。四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概念与内容广义:各级政府之间和国家与企业单位之间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职权方面的制度。包括预算、税收、国有独资公司财务、文教行政事业财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狭义就是预算体制本身。国家财力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如何分配是核心内容。 收支范围的划分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事权与财权统一,收支挂钩,权责结合。预算权限:

20、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负责审查、 批准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各级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审查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和本级决算。 各级政府决定预算预备费动用, 编制调整方案。 各级财政部门具体编制本级预算。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各级预算主体独立自主的程度, 以及在处理预算资金分配的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预算体制的演变演变的三个阶段:1)统收统支: 财力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收入全部上缴,中央统一调拨。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中央制定预算,地方按级次管理,主要税种立法调整减免权归中央,中央按隶属关系确定支出范围,地方预算以支定收,节余留用。3)划分收

21、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体制,将国家预算划分四种,按收支范围给地方一个基数包干。分税制分税制核心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来确定相应财权, 按税种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分税、分权、分征、分管。分税制主要内容: 1) 根据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划分, 确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 2)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按税种划分各级财政的收入。中央固定收入:关税、消费税、船舶吨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车辆购置税、 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所得税、 中央企业上缴利润、 铁路、 邮政、 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等集中缴纳的收入 (营业税、 所得税、 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地方固定收入: 营业税 (不含中央营业)

22、 、 地方企业上缴利润、 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中央)、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 宰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增值税、所得税、资源税、政权交易印花税。实施分税制的措施: 1)改革税制2)采取统一的客观标准3)建立税收返还制度4)建立转移支付制度5)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五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目标: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公平分配,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工具: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社会保障支出可以发挥社会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政府补贴分为生产性补贴和消费性补贴。在经济萧条时, 政府发短

23、期国债或只对金融机构发债, 可扩大资金流通量, 刺激投资和消费。当经济繁荣时,政府发长期国债和社会公债,可减少资金流通量,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收支差额一般表现为:赤字预算,盈余预算,平衡预算。财政政策的分类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按调节经济总量的需求划分: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按作用空间划分:宏观财政政策和微观财政政策。累进税制和失业救济金政策具有自动稳定性的功能, 可以随着经济运行的起伏自动缓解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状况。西方学者汉森的汲水政策和补偿性政策是典型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刺激社会总需求,减税、

24、增加支出,财政赤字扩大。紧缩 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支出,压缩财政赤字。微观财政政策通过税率、 征税范围、 补贴对象, 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影响需求 结构和供给结构,解决产业结构,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问题。短期财政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1-3 年)发挥作用的政策,指经济稳定,解决经济周期拨动方面的政策, 中长期财政政策 (三年以上) , 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方面的政策。我国于 1998 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便刺激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 不能把它等同于一般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第一, 它不是在经济低增长或负增长下采取

25、的, 而是在较高经济发展速度下采取的; 第二, 它不是通过增加政府直接开支的方式来扩大社会总需求, 而是采用发行国债的方式,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来引导社会投资, 扩大了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第三,它不是单纯的减税或增支,还包括加快税费改革步伐,推进预算管理、 调整和完善分配制度,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内容, 是多项主动性财政政策的统一称谓。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一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 是以盈利为目的、 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性质:经营目标盈利化、经营行为市场化、业务活动多样化。按机构设置分:单

26、一银行制(美国州立银行);总分行制(英国银行模式)按业务经营范围分:专业化银行(分业经营);综合银行制(全能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总体看是总分行制)类型:国有独资;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主要业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存差指存款大于贷款;贷差指贷款大于存款。头寸指商业银行的流动资产。匡算叫扎头寸。长(收大)、短(支大)、松(长多)、紧(短多)。各项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业务创新。借债业务主要有: 再贴现或向银行借款; 同业拆借 (金融机构之间临时性的资金借贷);发行资本债券;欧洲货币市场借款。所有者权益包括:股本;资本盈余(资本溢价);未分配利润;风险准备金(补偿性

27、准备金)。补偿性准备金两种:资本准备金和资产业务损失准备金。资产业务包括:现金资产;放款业务;政券投资业务。现金资产(储备资产):库存现金;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放,托收未达款;同业拆放。放款业务分类:以用途为标准分:资本放款;商业放款;消费者信贷。按归还期限划分:短期(一年以内);中期( 1-5 年);长期( 6 年以上)。按贷款条件划分:信用放款;担保放款;抵押放款;质押放款。票据贴现: 指客户持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 银行在票据金额中按市场贴现率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贴现利息后,对客户付给现款的一种资产业务。投资业务:银行的投资主要是指政权投资,不许做股票买卖。中间业务: 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办

28、理货币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多种金融服务。 (包括: 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业务;咨询业务)货币结算形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转帐结算特点: 货币周转与银行信用业务联系在一起, 通过单位在银行开立的活期存款帐户上的货币资金转移来完成货币收付。 结算方式: 支票、 汇票、 信用证。租赁业务:融资性租赁和杠杆租赁。商业银行管理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中心环节,决定着银行的利润和发展。资产管理三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资产管理内容:储备资产管理,贷款管理,投资管理。负债管理主要思想: 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 改变对负债的成本观

29、念, 创新金融工具。负债管理内容:改变经营方针,调整负债结构。规避金融监管,创新金融工具。到国际市场筹措资金。利用同业拆借市场筹措资金。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围绕回避利率波动风险而进行的, 核心是利率管理,主要内容是对净利差的管理和利率敏感性缺口率的管理。净利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缺口率指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比缺口率等于1 利率变动对净利差不发生影响。大于1 适用于利率上升期,小于1适用于利率下降期。巴塞尔协议 将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 核心资本不得少于总资本的50%。92年末,总资产占风险资产的比重应达到8%。二 中央银行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中央银行的第一个标志。

30、各国中央银行大体经由三个途径: 1) 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 (英、 法、 德)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 3)由综合型银行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前苏联、前南、中国)。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 1)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2)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3)管理金融业的需要。4)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国家干预经济、 调节全国货币流通与信用的金融管理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制度类型:按资本构成分:股份制性质(美、日);国有化(英、法)。按隶属关系分:财政部领导的(英、

31、法、日);独立的中央银行制度(美、德、瑞典)按管理体制分:一元化(英、法、日、中);多元化(美国联邦)中国中央银行主要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发行库与发行基金调拨。业务库与现金调拨。 (发行基金调拨业务是组织人民币发行的第一步工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业务: 存款准备金业务; 信贷业务 (再抵押放款、 再贴现、信用放款);清算业务(为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并由此使中央银行成为全国金融业的清算中心)。中央银行对政府的业务:国库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国际储备业务。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目标:1930前,控制银行券发行,防止金融机构倒闭。30-90 年,维持金融业的安全和公平竞争。90 年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综

32、上所述:首要目标是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金融监管原则:安全、有效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金融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的商业银行。金融监管内容:制定政策、法规。审查批准。对业务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金融监管手段:法律手段、先进的技术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三 国际金融体系外汇和汇率外汇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包括外国钞票和以外币表示的信用工具及有价证券。自由外汇和非自由外汇(记账外汇或协议外汇)。汇率: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按管理体制分:官方和市场。按汇率制度分:固定和浮动。按国际收支对应交易分:贸易

33、和金融。按银行买卖外汇分:买入价、卖出价、中间价。按外汇交割期限分:即期、远期。汇率决定三个理论:铸币平价理论;国际借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对外贸易收支; 物价水平的短期波动; 两国利率对比的变化;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汇率对经济的影响: 1)对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2)对物价水平的影响。3)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4)对国内就业水平和国内收入的影响。5)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国际交往使用什么货币, 金币还是不兑换的信用货币; 各国货币汇率的安排;各国外汇收支不平衡如何调节。国际货币总原则: 1)建立相对稳定的货币机制,防止不必要的竞争性贬值

34、。 2)通过协调国际间的汇率、储备等,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清偿力。 3)促进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黄金为后盾的世界货币体系。核心内容:两个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实质: 以美元的金块本位制和其他国家货币的金汇兑本位制相结合的虚金本位货币体系。宗旨: 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投资, 解决成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需的长期建设资金。1973年 3月后,各国放弃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体系崩溃原因:1)特里芬难题。2)汇率体系僵化3) IMF协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能力有限。该体系的作用: 1)促进了

35、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2)缓解了各国的国际收支困难, 保障了各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3) 稳定了战后国际金融动荡不安的局面,开辟了国际金融政策协调的新时代。牙买加体系: 1976。 1。 8内容: 1)确定了浮动汇率制度。2)黄金非货币化。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4)提高IMF 的清偿能力。 5)扩大了 IMF 的融资。运行: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四 货币供应货币需求理论费雪和庀古剑桥方程式由商品价格和货币数量角度,研究货币需求。凯恩斯“流动性偏好论”,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1)传统货币数量学说:欧文。费雪:MV=PT山古余额数量学说:JI

36、 =KY/M此两种说明问题: 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影响人们流动性偏好动机有三项: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I0 的水平线为流动性陷阱。3)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发展体现三个方面:利率弹性问题;资产选择问题;影响货币需求的心理动机问题。新剑桥学派:七项动机(产出流量、货币工资、金融流动、预防投机、还款和资本化金融、弥补通货膨胀损失、政府需求扩张),三类需求(商业性动机、投机性动机、公共权利动机)。4)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四

37、个因素: 财富总额; 财富构成; 金融资产预期收益率;其他因素。M/P=F (?# %货币供给机制M0现金通货(人民币现钞)M1=M0+行活期存款(即企事业单位的支票帐户存款)M2=M1银行体系的其他存款(定期存款、储存存款、财政存款)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下货币供给机制的主要内容, 并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尽管商业银行不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 却具备在中央银行放出货币的基础上扩展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能力受到因素制约: 1)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2)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3)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的限制。正由于中

38、央银行放出的信用是银行体系扩张信用, 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 因而称其为“基础货币”用“ B表示。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的存款准备率、 需转化为现金及国库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 一般将存款准备率与货币结构比率的倒数称为货币称数,K。3 货币供给理论1)凯恩斯及学派的货币供给分析M=BK2)新古典综合派对凯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主要观点:内生货币供应论,货币供应量是内生变量。货币政策目标放在利率上3)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弗里德曼基于对货币需求的研究, 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 要保持货币供给平衡,必须保证货币供给的稳定性。 提出货币供应

39、量的“单一原则”。 公开宣布并长期坚持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4)新经济自由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保证市场经济模式的协调与稳定, 必须保持货币的稳定, 要保持币值的稳定, 货币供给与商品的供给相联系。原则:货币供给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原则。保持商品追逐货币局面的原则。货币供给的增长应略低于商品供给的增长。五 货币均衡均衡原理在货币运动过程中实现,指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从货币需求方出发, 利率上升, 公众出于对金融产业或使用资金成本的考虑, 会增加在银行的存款或减少向银行的贷款, 结果是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增加而提高了实际存款准备率, 使货币乘数下降, 商业银行表现中央银行要求

40、融通资金数量减少,使基础货币增量下降。从货币供给方出发, 基础货币与中央银行放出的信用量成正比变化, 货币乘数与存款准备率成反比变化。货币需求是主动方,而货币供给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处理好货币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流通界货币数量的增长幅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配合,货币供应量应当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相对下降的情况下, 并不相应降低商品价格。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在技术或劳动密集性程度不同的部门并不一致,从而造成所谓的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克服剪刀差方法: 通过调高价格低于价值的那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 以使价格体系趋于合理化, 其结果必然使价格总水平

41、上涨, 同时, 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 技术性能不断提高, 也无形中使同类产品的价格自然上升, 其结果也导致价格总水平不断上涨。通货膨胀通货膨胀: 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物价持续上涨。 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在价值符号流通的条件下, 由于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类型:按起因划分:需求拉上型(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成本推进型;输入型;结构型。按表现形式分:公开型(开放性),抑制型(隐蔽性:持币待购,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直接原因:过度的信用供给。2)信贷原因。信用膨胀。主要原因: 1)财政原因,财政赤字和赤字财政。承受能力因素: 1)人民群众对通货膨胀前景

42、的预期。2)人们以前是否经历过类似这样的通货膨胀。 3)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政策的信任程度。通货紧缩表现: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由通货紧缩所体现的经济内容分析, 其意味着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本来是一个相对概念, 是相对于供给情况而言的, 因此, 作为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通货紧缩现象, 其数量标志也必然是一个或一组相对数指标来体现, 而不应以某一绝对数指标来简单说明。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 1)金融深化。(金融深化是使货币形态的金融资产总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往往小于 1,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也吸收容纳了一定量的货币)2) 收入因素。 (消费倾向递减, 消费倾向递增)

43、 3)体制因素。 (消费预期大于收入预期)4) 政策因素。 (适度从紧政策的惯性) 5)结构因素。(产品相对过剩问题)六 货币政策1 货币政策目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目的是通过调控货币供给来影响社会经济生活。 目标应该是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决策。目标体系构成: 1)稳定物价。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平衡国际收支。政策选择三种配合:一是侧重于稳定物价目标,期望实现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二是侧重于经济增长目标, 期望实现高通货膨胀的高经济增长; 三是兼顾稳定与增长,期望获得低通货膨胀的适度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 中间目标的选择依据目标要求: 1)

44、具有内生性。2)传递的直接性。3)可控性。4)可测性。遵循原则:第一可控,第二可测,第三相关性。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体系一般包括利率、 货币供应量、 超额储备头存 (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等。中间目标的选择: M RI E Y (货币供给、利率、投资乘数、总支出、总收入)现代货币主义则主要以反通货膨胀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将货币供应量(MD作为货币政策主要的中间目标,主张把货币供应量增 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保持在一个固定的比率上。3 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率(存款准备率政策)三个缺陷: 一是当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时, 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

45、 从反方向抵消中央银行存款准备率政策的作用。 二是若其发生作用,那么即使调整0 。 5%存款准备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也很大,因而其作用力度很强。 三是调整存款准备率对货币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推而实现,成效较慢,时滞较长。2)再贴现率(贴现政策)再贴现工具主要体现为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再贴现工具的作用对象是基础货币。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证券的价格, 直接影响市场利率, 通过利率变动来实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的。中国人民银行本币公开市场操作是于 1996 年 4 月 9 日正式启动的,由其

46、下设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来进行, 基本操作框架和做法是: 实行一级交易商制度, 具有国债一级自营资格的 17 家商业银行作为一级交易商。操作工具是财政部发行的短期国债。交易方式采取政券回购交易,以招标方式形成价格(利率)机制。第四部分 统计一 统计与统计数据统计含义统计包含三层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统计数据及其类型统计数据分三类:分类的数据,顺序的数据,数值型数据。统计指标及其类型统计指标: 一是用来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 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概念和数值。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上看, 有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总量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47、又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表现形式为比例和比率。平均指标又分平均数或均值, 所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来源: 一是直接的调查和科学试验, 直接来源。 二是来源于别人调查或试验数据,间接来源。统计调查是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主要来源。 统计调查方式为普查、 抽样调查、 统计报表。抽样调查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报表按报送单位的多少不同分为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重点调查: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典型调查: 从调查对象全部单位中选择一个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抽取, 可根据结果推

48、断总体数量特征; 而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不是随机的,具有主观性的,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5 统计数据的质量统计数据的误差: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登记性误差: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理论上可以清除。代表性误差:用样本数据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无法消除。统计数据质量要求:精度要求,准确性,关联性,及时性,一致性,最低成本。二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是做分类整理,数值型数据做分组整理。1 分类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整理:频数与频数分布,比例,百分比,比率。图示:条形图(单式和复式)和圆形图。2 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分类数据的整理也适合顺序数据,还有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数值型数据的整理和图示

49、数据分组:1)确定组数:K=1+lgN/lg2 ; 2)确定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 3)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采用组距分组时, 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为解决“不重”问题, 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对于离散变量, 采用相邻组限间断的办法解决。 对于连续变量, 采取相邻两组组限重叠的办法。可以对一个组的上限值采用小数点的形式。图示:条形图,圆形图和直方图。统计表统计表一般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组成。统计表设计:1)合理安排结构。2)表头一般包括表号,总标题和表中数据单位等内容,3W(时间、地点、数据)。3)上下两条横线用粗线,中间的其他线用细线,左右不封口。

50、4)必要时,加注释。三 数据特征的测度分布的集中趋势,分布的离散程度,分布的偏态和峰度。集中趋势的测度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M。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数值。(Me)中间数位置:(N+1) /2 ,奇数时,具体数值是一个,偶数时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均值:算数平均数,全部数据的算数平均。分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几何平均:几何平均数是N个变量值乘积的N次方根。适用于特殊数据的一种平均数, 主要用于计算比率或平均速度的平均。 实际应用中主要用于社会经济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离散程度的测度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标准差:个变量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

51、均数的平方根。()离散系数:Vb = X ,离散系数大,数据离散程度大。四 时间序列时间序列及其分类从观察值的表现形式分:绝对、相对和平均数时间序列。绝对数时间序列根据观察值的时间状况分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时期序列数值可以相加,时点序列数值通常是不能相加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相对数时间序列,居民消费水平是平均数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序时平均数: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观察值的平均值。(股票市场方面)时期序列平均数:观察值直接相加,再除以观察值个数。时点序列平均数:与时期不同,是某个时间点上取得观察值。对于以“天”为统计间隔的时点序列, 序时平均数与时期相同。 对于统计时点间隔在一天上的时点序列,

52、 先求两个相邻观察值平均数, 求出整个观察其间的总量, 再求平均数。公式: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平均数: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增长量是报告期与基期水平之差。逐期增长与累积增长。逐期增长是报告期与前一期水平差。累积增长是报告期与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差。平均增长量是观察期各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合/ 逐期增长量个数=累积增长量/ (观察值个数-1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发展速度: 是报告期与基期水平之比。 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是报告期与前一期水平比, 定基是报告期与某一固定期水平比。 观察期内个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与最末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相邻定基

53、发展速度, 后者除以前者等于相应环比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率,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发展速度-1 )。分为环比与定基增长速度。由环比增长速度推算定基增长速度时, 先将环比增长速度加 1 后连乘, 再将结果-1 即为定基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 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 平均增长速度用平均发展速度-1 求得。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方法是水平法,即几何平均法。公式为:速度分析与应用: 当时间序列的观察值出现0 和蔼负数时, 不宜计算速度。 有些 情况,不能单纯就速度论速度,注意速度与水平的结合分析。增长1%绝对值=逐期增长量/ (环比增长速度*100) =前期水平/100五 统计指数指数的

54、概念指数是经济分析的特殊统计方法,反映事物数量相对变化程度。类型: 按反映内容分为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 按计入指数项目多少分个体指数与综合指数。综合指数价格综合指数:产品价格乘以报告期相应数量。P1/0=Ep1q1/Ep0q1数量综合指数:产品数量乘以基期相应价格。q1/0= E p0q1/ E p0q0指数体系V1/0=Ep1q1/Ep0q0= Ep1q1/Ep0q1x E p0q1/Ep0q0绝对水平:E p1q1-Z2p0q0= (E p1q1- Ep0q1) + (Ep0q1- EpOqO)六 相关与回归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回归分析研究变量间数量伴随关系。相关关系变量之间

55、的关系形态分为函数关系和统计关系。函数关系是一一对应的确定关系。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为相关关系。类型: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如果一个变量的取值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 各观察点落在一直线上, 完全相关。正相关:一变量增加减少,另一变量也随着增加减少。负相关反之。为准确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需要计算相关系数。公式:相关系数取值范围 +1 和-1 之间。 r=1 完全正相关; r=-1 完全负相关; r=0 不存在线性相关,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r| 0.8高度相关,0.50|r| 0.8中度相关,0.3|r| 0.5低度相关,r| |0

56、.3相关程度极弱,视为不相关。一元线性回归Y=a+bx 确定常数 a b 的方法为最小二乘法。计算公式为:第五部分 会计一 财务会计概论现代企业会计两大分支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满足投资者、 债权人、 政府管理部门等与企业具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外部使用者的需要, 同时也能满足企业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有关信息的需要。管理会计信息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各级管理部门开展决策的信息需要。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面。财务会计亦称外部会计或对外报告会计。管理会计亦称内部会计或对内报告会计。财务会计必须遵循凭证- 账簿

57、-报表这一传统会计基本模式。管理会计核算灵活, 没有统一模式, 主要面向未来和现在, 以提供未来和即时信息为主。财务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会计理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会计假设、 会计概念、 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典型的是企业, 但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如企业法人, 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 如企业内部的相对独立核算单位、 由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等。 会计主体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

58、为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在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和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一贯性是纵向,可比性是横向。企业的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取得和责任完成作为收入和费用发生的标志。配比原则: 一是根据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直接配比, 二是根据收入与费用项目的存在的时间上的一致关系。会计核算中, 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财务

59、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 首先形成资产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 其次资产必须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最后作为资产预期应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即资产是可望给企 业带来现金流入的经济资源。会计核算上通常按流动性对资产分类, 可分为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扩号里的称为长期资产也叫非流动资产。负债: 首先是企业的现有义务。 企业在将来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负债处理。其次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

60、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虽然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但由于不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就不属于企业的收入,而作为营业外收入,也称利得。费用不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自然灾害损失和投资损失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费用=利润会计恒等式财务会计循环人们将财务会计确认 (填制审核凭证) , 计量 (货币计价和成本计算) 、 记录 (设置帐户、复式记账、登记账簿)、报告(财产清查、编制报表)等为主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方法称为会计循环。财务会计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某一事项是否需要确认。 二是该事项应在何时确认。三是该事项应确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