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知觉与旅游行为 第一节 感知觉的心理原理 一、感觉 1.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分类 内感觉机体感觉(内脏觉):反映有机体内部器官活动状态,如饥饿、渴、呕吐及内部疼痛等。平衡感觉(位置觉):反映身体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对于判断和保持人的姿势十分重要 运动感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紧张程度 第一页,共五十一页。外感觉 :五大感官(1)视觉 83光电波眼睛色彩心理(暖色调、冷色调) 线条形状心理(微笑是最美的)暖色调:兴奋、膨胀感冷色调:压抑、后退、收缩感宽广感、 | 崇高感、 运动感、 ( 美感。 黄金分割律。 微笑的表情第二页,共五十一页。(2)听觉外部声波耳朵乐
2、音 噪音乐音:有规律的基音的组合, 乐音的生理心理作用。人爱好乐音噪音:杂乱无章的、音量过大的声音。 人厌恶噪音,噪音的危害。 180 火箭起飞 160 飞机起飞 100 火车100分贝以上:影响人的生理 80 80分贝以上:影响人的心理 60 日常对话 40 夜间住宅区 30 耳语 20 树叶抖动 0 听阈第三页,共五十一页。增加乐音 硬件:背景音乐 软件: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杜绝噪音 硬件:控制噪音源 大型设备、客房设施、 卫生洁具 软件:三轻第四页,共五十一页。(3)嗅觉外部气体鼻子香味 臭味 卫生间 厨房 人体味第五页,共五十一页。(4)味觉外部液体味蕾甜 酸 苦 咸受主客观因素的
3、影响客观:刺激物的特性、自然环境 、 气温气压、家庭、社会文化、风俗、宗教。主观:生理健康、认知、情绪、意志、年龄、性别、职业。第六页,共五十一页。(5)肤觉外部刺激皮肤触压觉、 温度觉、痛觉 痛觉:刺激超过阈限 保护性的机能第六感觉?第七页,共五十一页。3.特征感受性 感觉阈限适应性对比性后效性补偿性 联觉(统觉)第八页,共五十一页。感受性:感觉器官对一定强度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太小或太强都不会产生感觉,阈限之内的适度刺激。绝对感受性: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感觉;刚能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阈限:刚能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如看到1公里远的1/1000烛光(这个能量把1克水加热1度要花6千
4、万年),闻到1亿分之一毫克的麝香。虽感觉不到,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反应。差别感觉阈限:能觉察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如200烛光增加2烛光才能察觉。因人而异,感受性经过锻炼可提高。第九页,共五十一页。适应性:相同的刺激物,连续刺激同一感受器,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提高、可降低。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听觉适应不明显。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入鲍鱼之肆,久闻不知其臭”。1-2分钟适应。强烈的气味10分钟。触压觉适应明显。痛觉很少有适应。第十页,共五十一页。对比性: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会产生感觉的对比现象同时对比: 对象背景 差异大易感知、差异小不易感知 继时对比:先吃糖再吃药、
5、先喝醋再吃糖的感觉。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后效性:刺激停止,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 后效的作用:产生记忆。视觉后像:正后像:正后像在性质上和原感觉性质相同。注视电灯3秒,闭上眼睛,感觉灯还在眼前亮着。负后像:将视线转向一面白墙,就会感到有一个黑色灯的形象,是负后像。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补偿性: 指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进行补偿的现象。人体的五种感觉器官间不仅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干扰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一种补偿作用。即当一种感官的功能减低或丧失时,另一种感官的功能会异乎寻常地发展起来,以补偿前者所丧失的功能,使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生活。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联觉:一
6、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一种感觉兼而引起另一种感觉和表象。甲刺激乙刺激甲反映乙反映色温联觉、味色联觉。甜蜜的噪声、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尖酸的气味。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二、知觉 1.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sensation):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知觉(perception):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大脑里的综合反映。特点是结合既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知觉是由大脑皮质对感觉提供的各种感觉材料加工联系的结果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事物的属性感官脑中的反映大脑加工感觉个别属性单一直接反映无知觉多种属性单个
7、或多个综合反映有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知觉不是客观事物在大脑的直接反映第十七页,共五十一页。2.分类对物的知觉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客观媒介 主观媒介) 运动知觉 真动 似动 幻动 错觉 (时间 空间 形体)对社会的知觉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深度的知觉。时间知觉:对客观现象的顺序性与延续性的反应。与活动内容、动机、情绪、态度有关。外在线索:自然环境变化,如日出、日落、天明、天暗、气温变化;生活中的工作程序,如工作完成多少;内在线索:生理上的生物钟,如日节律;新陈代谢的作用。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移动位置总有一定的速度,因
8、此通过运动知觉可以知道物体的运动和运动的速度。运动知觉具有阈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真动似动幻动 浮云遮月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错觉: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几何图形错觉:日月错觉,接近地平线时大50%。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条长短错觉:面积大小错觉:形重错觉:铁与棉花;方位错觉:扩音机的声音,飞机的倒飞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原因:客观环境、主观经验、情绪、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三、旅游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 接近律 | | | | 相似律| | | | 趋合律【】【】【】【 连续律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知觉的特征:整体性知觉的整体
9、性:倾向于从事物的整体和相互关系进行知觉,而不是孤立反映事物的个别特性或属性。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2.选择性 受客观刺激物与主观状况的影响客观: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运动变化对象的组合主观:需要 动机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一页。3.理解性受知识与经验的作用,理解使知觉更深刻、更精确、并能提高知觉速度。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一页。4.恒常性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不一定随知觉条件变化而变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门、铁饼明度恒常性:煤炭与粉笔颜色恒常性:国旗。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一页。四、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客观:刺激强度 对比差异 组
10、合规律 运动变化 反复出现(极少原则)主观:需要 动机兴趣 爱好 情绪 态度(快乐原则)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一页。第二节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主要是指对人、人际关系的知觉。它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效果。社会知觉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一、对他人的知觉 1.对他人仪表的知觉 仪表,笼统的讲就是指人的容貌、服饰、神态、修养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人的仪表往往与他的思想道德品质、生活的情调以及文明的程度有关系,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以及他的社交能力都能展现一个人的仪表。 2.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面部表情 言语表情 身段表情 3.对他人性格的
11、认知性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世界观的具体标志。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一页。二、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旅游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旅游者与工作者、旅游团体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情感,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亲疏和远近的关系是有差别的。第三十页,共五十一页。判断人际关系的依据: 1. 空间因素2. 交往频率3. 类似性因素 情投意合 门当户对 4. 需要的互补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三.对角色的认知 把围绕人的社会地位的一套行为模式叫做角色。对角色的认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根
12、据某人的行为判定他的职业,如教师商人艺术家;第二,对有关行为社会标准的认知。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 对于角色的认知一般可从以下角度着眼: (1) 情绪表达 政府官员情绪稳定喜怒不形于色,说话慎重,不轻易表态。(2)动机 军人忠于职守,时刻为国献身;科学家事业心强,为真理而献身。(3)对社会的贡献 工人多生产,农民多打粮,教师多培育人才。 (4)在社会上的地位 知识分子是受到人们的尊重的,导游员是民间大使、友谊的建筑师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四、自我知觉 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它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自我知觉是内化于个人身上的社会观念。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13、自我知觉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个人意识的发展,自我知觉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1生理的自我 对自己的身体、衣着、家庭、父母对自己的态度的判断,从而产生自卑或自豪的感觉。2社会的自我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在社会上的荣誉、地位、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对周围人的态度等方面的判断和评价,从而表现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一页。3心理的自我 处于这一阶段,个体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德水平等方面的判断和评价,从而表现出自我优越感等体验。四、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效应及心理定势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是指初次见面形成的第一印象会产生一种心理倾向,影响人的进一步知觉。三分
14、长相,七分打扮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一页。2.近因效应 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往往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 陌生人(首因)熟悉人(近因)认知结构复杂(首因)认知结构简单(近因)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一页。3.刻板印象 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某类事物、人物所持的共同的、固定的、概括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就像刻在木板上一样难以改变。国民社会刻板印象:种族主义地域社会刻板印象角色社会刻板印象性别社会刻板印象:性别歧视途径:直接接触形成;依据间接资料形成。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一页。4.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在人际知觉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的特征上,也就是从知觉到的信息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部的
15、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一好百好,一俊遮百丑。一差百差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一页。晕轮效应与第一印象的区别在于:第一印象是从时间上来说的,由于前面的印象深刻,后面的印象往往成为前面印象的补充;而晕轮效应则是从内容上来说的,由于对对象的部分特征印象深刻,使这部分印象泛化为全部印象。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紧密相连,第一印象的好与差,会紧接着产生晕轮效应的泛化现象 。第四十页,共五十一页。5.经验效应(定势效应) 是指人们凭借以往的经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是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定势效应心理学家向被试出示同一人的照片,出示之前
16、,对第一组说,这个人是个十足的罪犯;对第二组说这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让被试用文字描述照片上的人的相貌。结果第一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沿着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科学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这就是在看照片之前的介绍所产生的定势所起的作用。 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一页。6.投射效应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
17、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是一种“以已论人”的效应,就是常说的“以已之心度他人之心”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一页。7.马太效应“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多余;因为没有的,连他手里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让他一无所有”。8.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进而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第三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一、对距离的知觉影响旅游行为 近距离激励作用?远距离阻止作用?近距离远距离激励、 阻止作用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一页。距离知觉的双重影响:产出(体验:功能与心理)/ 投入(货币、心理货币:时间、体力、
18、精力)产出大于投入:一定行为;产出等于投入:可能行为;产出小于投入:不行为。激励作用阻止作用旅游规律:先近后远 先内后外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一页。二、对交通条件的知觉安全准时快捷舒适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一页。 三、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1. 旅游景观的独特性、观赏性和参与性 是否具有吸引力 2. 设施齐全 安全方便舒适 3. 服务周到礼貌 4. 价格公平合理 对目的地产生歪曲、模糊感 原因 主观:先入为主、心理定势 客观:信息差、少,传媒失真 措施 提高产品质量 加大宣传力度 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一页。四、对旅游时间的知觉有节奏旅宜速游宜慢要准时可调控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一页。五、 对娱乐服务的知觉 娱乐设施大致包括4个方面:第一,生态方面 自然保护区 动物园 水族馆第二,文化方面 博物馆 民族村 剧场 展览馆第三,体育方面 滑雪场 游泳池 水上运动场第四,消遣设施 游戏厅 歌舞厅酒吧评价服务质量的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办法
- 企业培训课时管理办法
- 企业人员晋升管理办法
- 人文社科项目管理办法
- 仓库施工备案管理办法
- 优化完善风险管理办法
- 临时占用道路管理办法
- 产业资金管理办法举措
- 企业用水登记管理办法
- 企业外汇账户管理办法
- YY/T 1623-2018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灭菌过程有效性的试验方法
- GB/T 28055-2011钢质管道带压封堵技术规范
- GB/T 23936-2018工业氟硅酸钠
- GB/T 1874-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 GB 30980-2014海洋倾倒物质评价规范疏浚物
- GA/T 139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主机安全加固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 尼可地尔临床应用优势课件
- 超星尔雅《诗经》导读检测题答案
- 地源热泵埋管冬夏季换热平衡计算
- 湖北省职称评审专业目录表(工程系列)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