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与重点名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与重点名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与重点名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与重点名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与重点名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史知识框架与重点名词先 秦夏 (前2070前1600年)建立商 (前1600前1046年)发展西周(前1046前771年 )强盛春秋(前770 前476年 )瓦解原始人群氏族公社传说时代(炎黄、尧舜禹)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前2070年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5年封建社会前4751840年战国 (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制度的确立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 )两汉 (前202年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大分裂、大融合时期隋唐 (581907年 )封建社会的繁荣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年)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明、清朝前期(136

2、81840年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概念辨析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深化理解3: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积极“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祭祖”风俗,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家族团结、民族凝聚、国家统一)消极传宗接代观念,重男轻女思想;等级观念、家长制作风严重;宗族派别观念严重,容易产生家族本位、 人情关系和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违背,影响我国的民主政治概念辨析专制主义中央

3、集权制度专制主义指国家决策方式;一种君臣关系。特点:君主个人专断独裁;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中央集权指政权结构形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特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外朝/内外朝制郡国并行、推恩令三省六部制(唐中期)节度使二府三司制权、钱、兵一省制(中书省)行省制废丞相,设内阁废行省,设三司军机处(皇权VS相权)(中央VS地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深化理解1: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划分标准权力来源与中央的关系影 响相同点性质目的作

4、用世袭产生,有封地 皇帝任免,无封地 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易形成地方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都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深化理解2:辨析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来源权力运作权力机构收入来源官吏选拔贵族的权力是自然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具有自主性,可以决定封地的一切事情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比较简单多个机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政府机关庞大自己的封地俸禄世卿世禄制由皇帝任免,通过察举制、科举制等方式产生六、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措施作用 1. 沿

5、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总督、巡抚为掌握行政、军事、监察大权的高级地方官员加强了中央集权2. 边疆政策:(1)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事务(2)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改为实行中央委派流官,加强中央集权,促进边疆开发,融合民族关系知识链接明代宦官专权 明太祖:宦官不得读书识记,不得干预政事 明成祖:设立东厂作为特务组织,“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明宣宗: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办“批红”,宦官专权局面逐渐形成是皇帝利用宦官牵制内阁的产物一、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制度主要标准夏商西周战国

6、汉初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世卿世禄/世官制 血缘军功爵制 军功 察举制 品行 九品中正制 门第 科举制 才学八股取士 八股文【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选官标准选官方式选官原则选官基础 从血缘、门第发展到才学 从推选发展到公开考试,更加规范化逐渐制度化,一定程度体现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逐渐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深化理解3:(隋唐明清)科举制积极读书、考试和做官相结合,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素质选官用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造成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核心素养唯物

7、史观基本原理生产力指人们利用、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内容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指人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的分配方式决定反作用影响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利因素不利因素耕作方式的进步耕作工具的改进水利灌溉的发展统治者的重视(政策)社会环境的安定人民的辛勤劳动自然环境的优越 土地兼并赋役负担社会动荡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的恶劣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与脆弱性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 精耕细作的含义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2. 精耕

8、细作的表现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制度水利灌溉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铁农具、牛耕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耧车(播种) 代田法、一年一熟漕渠、白渠、龙首渠耕耙耱技术改进翻车曲辕犁/江东犁创制筒车一年两熟、一年三熟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深化理解2: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战国(表现为:抛弃公田,开垦私田)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井田制会瓦解并逐渐形成土地私有制? 铁农具、 牛耕的使用大力开垦私田常年战乱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逐步瓦解各诸侯国税制改革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认土地私有封建土地私有制深化理解2:土地私有制带来的社会问题土地兼并原因兼并方式影响政府抑制兼并措施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9、根源)重农抑商政策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土地保值增值, 商业资本购买地产(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买卖、抵押、强占、赏赐等 贫富分化、激化矛盾、危害统治北魏至唐前期:均田制明后期:绘制“鱼鳞图册”,按人丁和田亩多寡征税四小农经济的形成1. 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 演变:形成: _,开始解体:_春秋战国鸦片战争后3.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深化理解1: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男

10、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 很难扩大再生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天灾人祸容易导致其破产深化理解2:小农经济给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经济政治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要求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统一,以确保小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者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根本上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是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深化理解2:小农经济给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科技民族心理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学、天文学、数学的发展,促使古代科技具有实用

11、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的缓慢发展,也导致了古代科技未能取得突破性转变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等不足思想观念小农经济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影响了“重男轻女”、重视家庭、注重孝道、顺从保守等传统观念的长期存在深化理解: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几点要素经营形式:民营工场手工业(集中雇工;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生产关系:雇佣雇主:拥有资金、原料、机器雇工:自由身份,出卖劳力(长年、临时)生产目的:为市场需要/利润深化理解:资本主义萌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缺乏劳力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小农经济,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缺乏市场自给

12、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缺乏资金受传统观念影响,商业资本大量被用于买房置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缺乏技术文化专制,缺乏实用性人才;儒家重道轻器,鄙视科技二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分配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_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_生产军用品和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_占主导地位民间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民间_经营_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_占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_、_出售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官府大作坊明中叶以前私人民间明中叶以后副业交纳赋税家庭消费少量深化理解:官营手工业国家扶持,统一管理1优势资金充

13、足,设备先进2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3工匠技术水平高4劣势管理腐败,不计成本1工匠缺乏人身自由,生产积极性低2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2. 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功能唐朝以前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其后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城市的布局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城市设计出现中轴线,体现皇权至上城市的数量和规模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人口密集;中小工商业市镇不断兴起城市的分布城市的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概念辨析重农抑商通过采取贬低民间商人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措施,限制富商豪民对小农的兼并,稳定统治秩序,限制从商人数和领域,防止农民大量弃农经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抑商不重视发展商业,而是抑私商、重官

14、商, 国家依然重视商业的发展以及对商业的管理一重农抑商(重本轻末)提出目的影响战国时期,商鞅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封建社会前期: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巩固封建统治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的正常发展,不利于资本 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后知识链接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战国商鞅首倡“重本轻末”西汉唐宋明清抑制富商大贾:算缗和告缗、官铸官营、专卖重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固守“重农抑商”:劝课农桑、鄙视工商、专卖重税重农抑商是主流(不曾废止、瓦解),存在抑商的放松【小结】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主要措施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1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