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作文_第1页
最新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作文_第2页
最新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作文_第3页
最新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作文_第4页
最新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作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8 页 共 NUMPAGES8 页最新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作文 范文一: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作文 中国是个文章的国度,青史不绝,佳作迭出。向来说文章有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群峰逶迤,比肩竞秀。毛泽东算一个,是历史群山中一座巍峨的高峰。 思想与气势 毛文的特点首在磅礴凌厉的气势。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是作者的胸中之气、行事之势。势是不能强造假为的,得有大思想、真见识。古今文章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纯文人,一是政治家。纯文人之文情胜于理,政治家之文理胜于情。理者,思想也。写文章,说到底是在拼思想。只有政治家才能总结社会规律,

2、借历史交替、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之势,纳雷霆于文字,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宣扬自己的政见。毛文属这一类。这种文字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全身心社会实践的结晶。劳其心,履其险,砺其志,成其业,然后发而为文。文章只是他事业的一部分,如冰山之一角,是虎之须、凤之尾。 我们可以随便举出一些段落来看毛文的气势: 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句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比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诸君!诸君!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

3、(民众的大联合) 这还是他在“五四”时期的文章,真是鸿鹄一飞,便有千里之志。可以明显看出,这里有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影子。文章的气势来源于对时代的把握。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整个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能高瞻远瞩,甚至力排众议,发出振聋发聩之声。当党内外对农民运动颇有微词时,他大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时,他却用诗一样的浪漫语言预言革命高潮的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

4、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相持阶段,许多人苦闷、动摇时,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再看解放战争中他为新华社写的新闻稿: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

5、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我军摧枯拉朽,敌军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你看这气势,是不是有过秦论中描述秦王震四海、制六合的味道 再看他在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上的致词: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

6、自己的目的。 这是一个胜利者的口吻,时代巨人的口吻。解放后美国搞核讹诈,他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古今哪一个文章家有这样的气势! 为文要有丹田之气,不可装腔作势。古人论文,讲气贯长虹、力透纸背。唐朝韩愈搞古文运动,就是要恢复汉朝文章的质朴之气。他每为文前要先读一些司马迁的文章,为的是借一口气。以后,人们又推崇韩文,再后又推崇苏东坡文,认为韩文苏文都有雄浑、汪洋之势。苏东坡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有气势是因为有思想,有个性化的思想。毛泽东的文章也有思想,而且是时代的思想,是一个先进的政党、

7、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的思想。他也论文,但不以泉比,而是以黄河比:“文章须蓄势。河出龙门,一泻至潼关。东屈,又一泻到铜瓦。再东北屈,一泻斯入海。行文亦然。”他在讲堂录中说:“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无论才学,他都是立志要超过古人的,也的确超过了古人。如果说苏文如泉之涌,他的文章就是如海之波涛了。 毛主席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给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上,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范文二: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作文 公元1893年12月26日,在风雨如晦、国运日衰以及饱经西方列强蹂躏的旧中国,在中国人民贫困交加、于生死线上苦

8、苦挣扎度日,忍受帝国主义与国内极少数穷奢极欲、骄奢淫逸富人敲骨吸髓盘剥与欺压的艰难困苦时刻,中国南方一处山沟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里,伴随着一个婴儿的响亮哭叫声,一个杰出而特殊的生命诞生了。 他就是后来用无比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影响,以自身巨大感召力团结,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伟大理论作指导,以为普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的济世情怀为经纬牵引,团结与组织起无数多不甘于屈服苦难命运加身的人们,穷其毕生精力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最终成功颠覆与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面貌乃至于世界面貌的伟人毛泽东。他以自身的行动证明,他曾是此前就读学校中的动乱因素,他也终于成为旧时代的叛逆者。也正是他,后来成为无与

9、伦比的当代伟人,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1921年,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十三个代表之一。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他在党内与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从中共诞生与成立的1921年算起,至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历经十四年之久。从第一个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红旗的迎风飘扬,到江西瑞金红色政权的雏形确立,此中无不饱浸了毛泽东同志的心血与智慧结晶。但随着极右投降主义与极左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的不正常肆虐与主导党内生活,毛泽东同志的辛苦付出,红色割据政权以及尚不壮大的工农红军力量,也随着红军长征的战略退却步伐付诸东流或是日渐陷于困境。但也正是从1935年的“

10、遵义会议”计起,至中国武装革命全面胜利之日的1949年,同样是14年之久,正因为中国革命的舵手换作了毛泽东同志来领航,一群从不被看好的,缺乏社会背景,更无高层人脉资源可资利用的只是拥有坚定信仰与不屈意志的人们,在毛泽东同志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执着追随与衷心拥戴之下,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地走上了天安门城楼。 在全世界的目光聚集中,这位韶山冲走出的农家子弟,用高亢的湖南口音昭告全世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象征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旧秩序在他以及战友们的手中崩溃了。这个庞大、古老的的龙的国度天翻地覆换了人间。近代以来屡遭欺压与凌辱的中国人民第一次扬眉吐气、昂首挺胸于世界舞台。 毋庸置喙,从“遵义会议”直至1

11、976年国殇之日9.9日,毛泽东思想一直深刻影响与持续指导着这个人类社会最大的政党组织以及追随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无数人民大众。在他身后的几十年岁月,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无数底层人民的亲感身历,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毛泽东思想还必将再次深刻影响与持续指导着这个社会。无论是怎样的刻意淡化与决绝拒绝,事实上毛泽东从来不曾走开。也无论是怎样的深情呼唤与刻骨铭心般纪念,怎样的追悔莫及与深刻反思,毛泽东同志始终与他深爱的人民大众不曾有过须臾分离。无论从什么角度,也不管经由见利忘义的“特别是”御用文人,见风使舵的无耻文人怎样的刻意诋毁与污蔑,甚而是奇之怪之、荒天下之大谬般的唯独他被所谓“三七开”,而其他追随者

12、却无一例外作“完人”的所谓“拨乱反正”的“改开搞”三十多年之后,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时代的娇子,世界的伟人。时间与实践都将验证,他的名字连同他的与无论比影响,将会流传几代、几十代,甚至还更久远。 在又一年的“12.26”即将到来之际,耳濡目染身边这个光怪陆离的或曰飞速蜕变或意淫为破茧成蝶的众口纷纭、莫衷一是的诡异社会,我们不免又再次忆起毛泽东。在这样一个不同寻常日子到来之际,心底的情愫、思想的残片乃至于情绪的宣泄,难免要化为文字符号流于笔端。 表面看来这些拙劣文字是为纪念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而作,是内心良知的倾泻。是一个普通共产党人的心声。但又何尝不是通过对毛泽东这位人民最贴心领袖的深情纪念,而一泄

13、心中块垒。或再往大了讲,提及毛泽东,还期冀那些依然身披共产党外衣的事实分明却已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了的“特别是”精英,能以毛泽东来度己。用毛泽东的无比崇高形象来为己正容。 面对“12.26”这样一个特殊日子的到来,中国民间早已有了“人民节”的称奉,也有过“毛诞节”的呼声。也可以预料的是,无数多的底层民众,那些尚心存良知的小民百姓,他们仍会一如既往的、不惧“河蟹”“维稳”打压做着对领袖的各种纪念活动。事实也的确如此,网上搜索关于“毛泽东121周年诞辰”,所显示内容尽是中国民间的自发纪念活动。但感觉奇诡的是,面对这样一个中共组织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开创者,来自当局的态度至今

14、还是云山雾罩的空白。譬如一个大树,无论是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还是虫蛀根蚀、枝叶凋零风烛残年之木,一帮还在树下乘凉、遮挡风雨侵袭的后来者,对于当年的植树人,或置若罔闻,或视之如无物。 面对此情此景,如果是一个还肯作正常思考的尚有些许良知的人,除过心中感慨万千之外,不知还将作何感想 是树下之人患了健忘症还是嫌弃了这颗树的影响,竟而致使自己有许多不便利,以至于有了弃树而去的心思与端倪 话扯得有些远了。也分明有大不敬之虞。还是回归了毛泽东的话题。 难以否认,在毛泽东之后,经由1976之XX之变之后,一个社会的运行轨迹被扭转了。伴随着对毛泽东的所谓“三七开”之说,一帮无耻之尤的文人墨客,仿佛受了怎样的醍

15、醐灌顶点化,一窝蜂似的发起了对毛泽东的控诉热。再发展下去,便理所当然般转至对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探索作起万恶的控诉,又进而对中共组织开始作否定。我们说过,毛泽东同志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共组织已然融为难以切割的一个有机体。通过淡化、抹黑、诋毁甚而是疯狂谩骂毛泽东同志,其实司马昭之心乃是对准了那个践行社会主义制度,搞共同富裕的共产党。 而毛泽东都被抹黑了,共产党还能独善其身清白吗 由于政权承继性关系,还由于回避不开、绕不过的毛泽东影响,有“特别是”精英对毛泽东同志与毛泽东思想采取了淡化、再淡化,听任造谣、诋毁、抹黑、谩骂等卑劣手法,实在难以回避了,干脆采用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持续经年的毛泽东热却从

16、来不曾降温。面对这个中国社会最广大最汹涌的民情民意体现,还有无耻的精英玩起了替代法。他们抬出了孙中山,请回了蒋介石,实在黔驴技穷了,连死去几千年早已朽化成灰或是连死灰都找不着的孔老二也被泥胎金身拱进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心天安门广场。 但所有这些的结果是什么 老百姓认可吗 就不怕有人问:你们的权力是孙中山给的还是继承了蒋介石的或是孔老二隔代赐予的 孙中山且不说了。蒋介石、孔老二等等的,又与共产党有怎样的关系 而如此更新观念了、与时俱进的中共组织,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将致自己于何种地步 难怪有极右不遗余力推墙!也难怪有人无日不忘、不遗余力作维稳。 在此提一个问题:离开了毛泽东,共产党怎样来摆正自己的位

17、置 而欲使人们忘记毛泽东,再也休提毛泽东,从此与毛泽东真正划清界限、切割开来,你们需要做的,并不是黔驴技穷的河蟹维稳,高压恐怖,你们只要做的比毛泽东更出色。比毛泽东强。哪怕是强上那么一点点也好。 但事实呢 为什么毛泽东热会一直经久不息作大无畏演绎 这难道不是最客观的答案 为什么要视民间自发的纪念毛泽东群众性活动如洪水猛兽 而极力回避毛泽东却又是为什么 习近平同志上任以来,曾提出前后三十年不能否定的话。但为什么总书记说归说,下面却是做归做为什么有人对于民间的正常纪念活动就是不能容忍 是权威不够 如此理由能服人不 我们认为,在当下社会,毛泽东同志却不能“见光”的原因,源自于“特别是”社会的对内私有

18、化,对外殖民买办化步伐不止不休。源自于“特别是”利令智昏精英的怕见光私欲作祟。 作为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毕生努力践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探索,足以令还有些许良知的庙堂精英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即便是去除共产党领袖的政治因素,作为一任政府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同志也能真正做到两袖清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被“特别是”无耻文人恶意诋毁为专制的毛时代,毛泽东同志的巨大个人威望是任何同时代战友都难以及其的,他享有巨大的政治资源,拥有任何人都不能超越的权力赋予,但毛泽东同志从未有为一己私欲或家庭私欲,动用公权力为己谋私。 如果论及对中国革命的付出,又有谁能与毛泽东同志相提并

19、论但论及获取利益,谁又敢说比毛泽东同志以及亲人后辈所得少 即便是依后来的利令智昏精英与无耻文人所言,毛泽东同志建国后有所谓的“三分之错”,也是在前人未曾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之误。他完全是出于天地公心。无论是前所未有的公有制道路践行,大众民主有益探索,以及为反修防修所作出的大民主实践,都无不显示了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大政治家大无畏的政治豪情与英雄气概。仅从这一点论及,毛泽东同志无愧于巍巍大丈夫。更是老百姓的贴心领袖。而相形之下,那些在他身后说东道西,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无耻小人,即便是暂时的还会受某些无耻的后辈追捧,但历史必将证明,其必将被紧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是伟人,并不会因为一时的风言恶语,污秽加身而失色。而政治小人,却也并不会因为暂时得势而永远嚣张! 可以预测是,毛泽东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