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研究_第1页
毕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研究_第2页
毕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研究_第3页
毕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研究_第4页
毕业论文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研究 院 校 名 称: 浙江工商大学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专)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蒋力 职 称 讲师 定稿日期:2015 年1 月6 日中文摘要摘 要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越来越活跃。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化,国内企业不断地走出国门,利用跨国并购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探讨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并概述了我国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跨国并购活动的几点现状。其次,试想了中国企

2、业跨国并购的趋势,接着分析了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最后针对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发展趋势;战略选择英文摘要ABSTRACTAfter joining the WTO,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ie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ctive. While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constantly strengthen and economic reform deepens, domestic

3、 enterprises constantly go abroad, using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enterprise of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 and to promote national enterprise of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

4、ion healthy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le firs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nterprise 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d summarizes the enterprise from th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ross-border m&a activities are the status quo. Next, imagine that th

5、e Chinese enterprise of transnational m&a trend, then analyzes the risk faced by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finally for Chinese enterprise risks Suggestions.Key Words:Strategic choice;the status quo;development trends in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目录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08331

6、199 1 引 言 PAGEREF _Toc408331199 h 1 HYPERLINK l _Toc408331200 1.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PAGEREF _Toc408331200 h 1 HYPERLINK l _Toc408331201 1.2中国企业的并购历史 PAGEREF _Toc408331201 h 1 HYPERLINK l _Toc408331202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究 PAGEREF _Toc408331202 h 4 HYPERLINK l _Toc408331203 2.1民营企业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新生力量 PAGEREF _Toc408

7、331203 h 4 HYPERLINK l _Toc408331204 2.3发展中国家仍将是我国跨国并购目标企业的集中地 PAGEREF _Toc408331204 h 4 HYPERLINK l _Toc408331205 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408331205 h 4 HYPERLINK l _Toc408331206 3.1政治法律风险 PAGEREF _Toc408331206 h 4 HYPERLINK l _Toc408331207 3.2缺乏进行跨国并购所需要的巨额资本来源 PAGEREF _Toc408331207 h 5 HYPERLIN

8、K l _Toc408331208 4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 PAGEREF _Toc408331208 h 6 HYPERLINK l _Toc408331209 4.1要了解和熟悉当地的产业政策与法律 PAGEREF _Toc408331209 h 6 HYPERLINK l _Toc408331210 4.3提高跨国并购整合能力 PAGEREF _Toc408331210 h 6 HYPERLINK l _Toc408331211 结 论 PAGEREF _Toc408331211 h 6 HYPERLINK l _Toc408331212 参考文献7 HYPERLINK l _To

9、c408331213 致 谢8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研究PAGE 61 引 言跨国并购已成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带有很强的探索性,呈现出一些有别于当前全球并购主流特征的、低层次的特点,同时也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其健康发展。1.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并购所用的

10、支付手段,包括支付现金,从金融机构贷款,以股换股和发行债券等方式。跨国并购时国内企业并购的延伸,即跨越国界,涉及到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两个以上国家的市场和两个以上政府控制下的法律制度的并购。从本质上说,跨国并购时是公司产权的交易行为,并非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是一种国际范围内的直接投资。1.2中国企业的并购历史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距今已有30年的历史,以活跃程度为标准,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可以划分为主要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1996年)。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从此启动了中国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性进程。随着改革开放

11、的实行,企业也开始探索自身改革的出路。20世纪80年代初期,企业开始整顿,通过发展横向联合与多种经营方式产生了企业并购。表1中国企业海并购第一阶段主要并购事件年份收购公司目标企业及所在地描述1984年中银集团、华润集团康力投资有限公司(香港)1984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美国购买森林1985年首都钢铁公司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美国)350万美元购买该公司70%的权益1986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塞尔加纸浆厂(加拿大)合资购买1988年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太平洋炼油公司(美国)50%的股份以及磷矿和磷肥厂1989年中信香港电讯(香港)20%的股份1990年中信香港集团泰富发展取得控股权1992年首

12、钢美国加州刚才和秘鲁铁矿1993年中信澳大利亚公司麦多肉类联合企业全资收购1996年中信西林公司、两家新西兰公司新西兰林业公司联手收购1996年中国国际航空概念股四香港龙航2.46亿美元收购38.5%的股份1996年中国华能控股公司波兰德公司(印度尼西亚)2.14亿美元收购5%的股份数据来源:网上收据数据整理所得这一阶段作为中国企业并购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还显得相当幼稚,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少,规模小,并购目标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印度和香港等地区,所涉及的行业主要为航空、矿产资源等带有垄断色彩的行业,而且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主要是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第二阶段(1997年至今)。自1997年

13、起,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经历了两次并购浪潮,目标主要集中在电信、交通和石油等国家资源和基础设施行业。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出现了一系列影响重大的海外并购事件。表2 2001年后部分大规模海外并购事件时间收购企业目标企业目标所在国收购金额(亿美元)2001.8万向集团VAI公司美国2001.9华立集团飞利浦美国2002.1中海油瑞普索公司西班牙5.852002.4中石油戴文能源美国2.162002.7中海油英国石油英国102002.10中国网通亚洲环球电讯公司英国0.82003.2京东方韩国现代韩国3.82003.3中海油英国天然气国际公司英国6.152003.11TCL集团汤姆逊公司法

14、国2.2亿欧元2004.10上汽集团双龙汽车韩国52004.12联想集团IBM美国17.52005.6海尔美国美泰克美国12.82005.6 中海油优尼科美国1852005.7南汽集团罗孚汽车英国5000万2005.10中石油PK石油公司哈萨克斯坦41.82006.8中国建设银行美亚银行美国97.1亿港元2006.9中国蓝星罗地亚公司法国2007.2中国移动Paktel巴基斯坦2.842007.7国家开发银行巴克莱银行英国22亿欧元2007.10民生银行联合银行控股公司美国3.22007.10工商银行南非标准银行南非54.62007.11平安保险富通集团荷兰13.1亿欧元2007.12中国国家

15、电网菲律宾电网菲律宾39.52008.2中国铝业力拓澳大利亚140.52009.8中国中化集团Emerald能源英国8.752009.9宝钢集团Minas Rio铁矿石矿场巴西16数据来源: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整理所这一阶段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有了显著地变化:第一,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大增。第二,目标地区在扩大。第三,行业集中,以横向并购为主。第四,并购主体多元化,不在局限于大型国企,像华立这样的民企也开始进行海外并购。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究2.1民营企业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新生力量 现今,在的海外并购活动中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是民营企业也已经开始在海外并购的活动中出没了。在未来的海

16、外并购中民营企业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万向集团收购美国上市公司“UAI”21%的股权;浙江的民营企业华立集团2001年收购了在美国Nasdap上市的太平洋系统控制技术公司,后又收购了飞利浦集团所属的CDMA手机芯片设计及手机整体解决方案设计部门(包括在美国达拉斯和加拿大温哥华的分部)等等。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发展需要参与世界资源的配置,首先要归于我国民营企业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其次是同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所涉及的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更为灵活,有助于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发展。同时,在很多国家看来,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是一种有政治目的的商业活动,在未来的日子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的阻力将小于

17、国有企业,从而成为主要的力量。2.3发展中国家仍将是我国跨国并购目标企业的集中地 目前我国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以亚洲为中心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未来很长时间这一趋势仍然不会改变。首先就是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仍然不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短时期内不可能获得非常大的提高,不具备在发达国家大规模进行投资、并购、与世界一流企业竞争的实力。其次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有着良好政治、经贸关系。在经济发展阶段上有着较好的产业梯度层次,有利于我国向这些国家输出技术,并从这些国家获得资源和市场。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3.1政治法律风险 跨国并购发生的一些行业可能影响到被并购国家的国防、能源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18、很容易遭到被并购国家的政治审查和法规的禁止,使并购企业的跨国并购存在着很大的政治与法律制度风险。在进行跨国并购之前,并购双方应充分考虑并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与东道国政府有关,东道国政府是否会干预并购活动;要了解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盈利状况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行为。此外,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多是大型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政府掌握主要权利,在进行海外并购时,不免让目标国家认为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以上这些都增加了跨国并购的风险。3.2缺乏进行跨国并购所需要的巨额资本来源资本集中的力量就是通过并购取得市场地位和创新地位,进行跨国并购需要巨额资本,并购的对象越大需要的资本就越多。世界

19、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资本实力雄厚,在发达国家控制了世界经济体系之后,资本基本上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手里,哪里有腥味,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这也就是它们几乎所有的产业领域形成压倒性优势的重要原因。而众所周知,我国的资本,特别是能用作海外并购的资本非常短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企业没有资本集中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积累,资本实力不强;另一方面,又由于国家的外汇管制和人民币不能自由对换,国内剩余资本输出不畅。因此,在与世界跨国公司的并购战中,缺乏跨国并购需要的巨额资金来源,是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又一战略难题。4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4.1要了解和熟悉当地的产业政策与法律注意当地的产业政策,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

20、显得至关重要。收购当地的企业,往往要遵循当地的法律,需要非常好的当地律师帮助把握收购法规和收购细节,尽职调查(包括财务、法律和业务的尽职调查)要非常充分。这一点,在外海企业的并购中非常重要;比如,中国企业有“呆账”等财务漏洞问题,境外企业也有他们的财务问题,所以要对当地企业有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有很好的把握。4.3提高跨国并购整合能力并购中更大的风险在于交易完成之后的整合问题。将产业结构、管理水平、资产状况、企业文化完成不同的两个企业融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经营管理和研发队伍的培养,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考虑到输出管理队伍以及各个运作环节与现有业

21、务如何配合,使被收购企业有足够的重新振作业务的能力。并购过程中。需要考虑能否通过并购来改善被并购的公司,以增加股东价值。成功的并购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要素:人的因素、战略以及财务上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如何整合被并购的企业。并购后的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文化整合,文化是企业控制权的根本标志。两个企业通过文化整合,形成共同的规则,如做事的指导原则等。因为并购后的企业很可能面临人员离职的问题,人才流失将给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并购完成后要把一个异地文化的实体有机地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中,是件非常重要、复杂的事。在众多并购中,交易成功了而整合失败因而导致并购失败的例子很多。AOL和时代华纳的合并就是一个失败的

22、例子,因此,并购之后必须踏踏实实地进行整合,使并购对象对企业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结 论尽管浙江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中取得了些成绩,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在并购经验、制度环境、人才技术和管理要素等方面,浙江民企还不具备实施大规模海外并购的实力,因此整体上不能操之过急。目前,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这为浙江民企走出国门购买“相对便宜”的国外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浙江民企在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的同时实现公司战略规划和创建民族企业品牌的双重目标。参考文献7参考文献陶宇,陈小燕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区域经济,2007,(4):13-35邹农基民营企业文化力塑

23、造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1):43-82董卉娜浅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企业盈利质量分析中的运用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2):28-29庄培章现代企业文化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李梦云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2007,(7):56-58陈涛盈利质量与利润反应系数J南方经济,2007,(2):36-45ALLAN G,JUN LOrganizing for enterprise in China: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hinese micro,small,and mediu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