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的有效培养_第1页
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的有效培养_第2页
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的有效培养_第3页
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的有效培养_第4页
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的有效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7 / 6试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社会责任的有效培养摘 要:依照新课程标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 选择适当的培养途径,促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优良,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重点阐述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信息安全意识、互助合作意识以及遵规守纪意识等方面来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关键词:信息社会责任 有效培养 信息技术教学 高中生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使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涌向人们,对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的网络暴力、色情信息,误导性高、成瘾性强的网络游戏等对缺乏辨识能力的学生造成了伤害,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

2、健康。这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8 年 1 月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其四个核心要素之一的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高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互联网带来的大量信息,高中信息技术课应该从客观情况出发,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着重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鼓励学生积极承担起信息社会责任,为树立健全人格奠定稳固的根基【1】。 一、培养高中生信息社会责任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尤其

3、是在非冠病毒爆发期间,广大学生不得不宅在家中通过网络课堂学习,信息技术全天候伴随学生左右,但部分学生因缺乏足够的判断力,深受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影响,导致人格的形成以及自律精神的养成受到影响。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信息社会责任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核心要素之一,其提出是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科学思考,是“以德为先”、“责任为本”的具体体现【2】。依照国家提出的新课标要求,需要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着重关注学生内在精神文化价值的提升,促使学生严格遵循相关的道德与规范,强化自身的使命感及责任感,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信息元素,需

4、要加强引导, 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认知。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能够让其正确辨别是非,让其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反映出优良的品格,主动抵御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冲击,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拥有更为明确的人生方向。在高中阶段, 通过强化信息社会责任,让学生们真正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之处,同时又能适当的改正不足,为健全人格提供有力的支持,这亦是弘扬中华优良传统的必要途径之一【3】。 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一定是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

5、,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等。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培养信息社会责任的途径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 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成了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课堂是学 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战场”。信息技术学科属于高中 阶段基础课程之一,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对学生们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 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本宗旨,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培养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明确的方向。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积累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又能

6、将信息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来【4】。那么,如何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将信息社会责任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 1.通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来提升信息社会责任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人终身受益,同时也会提升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意识。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高中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比如,在讲授信息获取时,可结合 “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评价信息”教学内容,告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根据任务首先确定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来源,然后

7、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将各渠道的信息进行比较、验证,最终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也就是说,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先理清头 绪,保持头脑清醒,逐步实施,才会事半功倍。教师经常提醒学生这样做,久而久之,由被动到主动,学生就能自觉地形成合理的做事次序,从而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引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来提升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 信息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

8、ity)是指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完整性 (Integrity) 和可用性 (Availability) 的保持。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经常用鲜活的案例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从而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是信息技术教师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比如,在讲授信息道德时,举例“某高校招生办一台服务器,因设置网络共享不加密码,导致共享目录中保存的有关高考招生的重要信息泄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教师要告诉学生,“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密码要定期更换,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等等。”在学习有关

9、计算机病毒的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上网搜索有关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中毒的表现以及破坏性,让他们自己初步认识到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触犯法律的行为。作为新时代数字公民的青少年,要规范行为,提高信息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责任。 通过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来提升信息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绝大部分工作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交流与协作必不可少。众人的智慧和力量远比个人更为强大,互补互助才能达到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要创设必要的环境氛围,鼓励学生与他人合

10、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与实践效果。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促进学习任务完成,更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例如,在进行“网络信息搜索”教学时,先建立学习小组,各小组自选主题,分配给各小组成员不同的任务,相互配合,从互联网上搜索下载资料, 讨论整理后以演示文稿的形式进行组间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讨 论、交流,然后进行相应的分工与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深刻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良好的协作意识有助于提升信息社会责任。 通过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来提升信息社会责任 网络不是法外之

11、地,使用网络,就应当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行为, 诚信友好,才能构建起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比如,在“信息道德”教学时, 介绍首个获罪的网络造谣者、网络推手秦志晖(网名“秦火火”);P 图出来“华南虎照片”的周正龙被判诈骗罪等等。让学生们认识到网络谣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不良影响,也会给别人造成名誉的侵犯,若传播虚假不良信息的活动,必将付出相应的代价。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要加大网上正面宣传的力度,鼓励发布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反动、迷信、淫秽、庸俗等不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要引导高中生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在网络上我们要做到不造谣、不

12、传谣、不信谣,让学生认识到作为数字公民,网络活动中应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做到遵纪守法,规范行为。 三、结语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讲授信息技术知识、培养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手 段,让学生们从行为习惯、信息安全意识、互助合作意识以及遵规守纪等方面来提升信息社会责任。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社会责任时,要注意提升学生自制力和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让学生提高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分辨能力,对各种不当的网络行为带来的伤害有正确的认知;能够控制自己,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不沉溺于游戏;能够抵制不良信息,识别诈骗信息,不看、不传播不健康的信息,不在网上发布有损他人名誉的“垃圾”信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信息社会责任教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地引导,要让学生感到教师不是在对他们进行说教,要让信息社会责任教育的过程像呼吸那样自然。我们要充分引导学生积极、科学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努力提升个人的信息社会责任, 争做合格的数字公民。通过本文的概述,旨在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借鉴,使之在教育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邵巧倍,施霄霞.高中生生命意义课程体系构建初探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征稿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