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的中药专业知识一精华总结版_第1页
执业药师的中药专业知识一精华总结版_第2页
执业药师的中药专业知识一精华总结版_第3页
执业药师的中药专业知识一精华总结版_第4页
执业药师的中药专业知识一精华总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精华总结版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 :载药 365 种,分上、中、下三品。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二)本草经集注 :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 730 种。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 ,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 850 种。(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五)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

2、贡献。(七)中华本草:当代。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 卷。含药最多。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确立依据: 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功能。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

3、也可以与滋味相异。(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4.苦:能泄、能燥、能坚。 ( 1)泄:通泄,如大黄;降泄,如苦杏仁;清泄,如黄连。( 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 ( 3)坚 :坚阴,即泻火存阴;坚厚肠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5.咸 :能软、能下,6.涩 :能收、能敛,习惯将涩附于酸。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7.淡 :能渗、 能利, 有渗湿利水作用,

4、如猪苓、 茯苓。 常将淡附于甘。淡味药过用, 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等作用,如藿香、佩兰等。芳香味与辛味一样,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四)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四、升降沉浮(一)含义 :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前胡。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二)所示效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潜阳息风等作用。(

5、三)临床应用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病位在下在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治疗病势上逆病症,常选用药性沉降的药。五、归经(一)含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二)理论基础:1.脏象学说; 2.经络学说(三)确立依据:1.药物特性: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味辛,故归肺经。2.药物疗效: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至,故归肺经。六、有毒与无毒一、毒的特性: 1.狭义的毒:药物不良反应。2.广义的 “毒 ”:(1)药物

6、的总称;( 2)药物的偏性。二、确立依据:1.是否含有毒成分;2.整体是否有毒;3.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三、影响有毒无毒的因素:有品种、来源、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制剂工艺、给药途径等。四、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品种混乱2.误服毒药3.用量过大4.炮制失度5.剂型失宜6.疗程过长7.配伍不当8.管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一、功效(一) 含义: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又称功能、功效、 效能、效用、 作用。(二)分类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表里 发表、温里。 寒热 散表寒、清里热等。2

7、)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六淫 祛风、解暑。 疫疠 解毒。七情 安神、镇惊。 饮食劳伤 消食、补虚。外伤 生肌、敛疮4)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心 养心、清心。 肝 清肝、柔肝等,以及奇恒之府 利胆、泻三焦火、醒神(脑)。(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气 补气、行气。血 补血、活血。津液 化痰、利水。(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 经络 舒筋活络、和解少阳。 六经 散太阳经风邪。(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卫 疏散风热。 气 清气分热。营 清营。 血 凉血。( 7)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清中焦湿热、温中散寒。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1)对因功效:因指病因,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

8、等,属于扶正的功效有补气、助阳、滋阴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宣肺、和中、理气、安神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水、排石、排脓等2)对症功效:如止汗、平喘、止咳、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3)对病证功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黄、消痈排脓、驱杀条虫。精品文档精品文档4)对现代病症功效:如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二、主治病证1.病名类主治病证,如疟疾、肺痈。2.证名类主治病证,如热淋、风寒表证。3.症状名类主治病证,如惊悸、耳鸣。当代使用最多是证名,其次是病名,症状名最少。第四节中药的配伍二、单味药配伍(一)七情配伍( 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

9、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人参治脱证,黄连治痢疾。(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 一药为辅, 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黄芪与茯苓,增强黄芪利水的作用。(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 6)相恶:即两药合用, 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

10、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如十八反中的乌头反半夏等。单行既不增效或减毒,也不增毒或减效,相须、相使表示增效;相畏、相杀表示减毒,相恶表示减效,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三、中成药配伍(新增内容)注意实例(二)内容(注意病例)1. 功似配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病证单一,症状较重多用功似配伍。1)同为内服的如治中风后遗症,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颗粒 +活血通脉的愈风宁心片或银杏叶片等 .又如治高血压,天麻钩藤颗粒+脑立清丸或平肝清肝息风的羚羊角胶囊等,同为外用的如治混合痔,复方荆芥熏洗剂,或痔疮外洗药熏洗;然后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塞入或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内服与外用并施的如治不孕,

11、 内服艾附暖宫丸; 外贴十香暖脐膏或妇科万应膏。 治瘰疬痰核,内服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西黄丸和夏枯草膏;外贴化核膏。治痔疮肿痛,内服槐角丸;局部外敷九华软膏。治筋骨折伤,内服跌打丸;外敷七厘散或正骨水。治咽喉肿痛,内服六神丸或喉症丸;外用冰硼散功异配伍: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多种病证,病情复杂多用功异配伍。1)同为内服:如某男,年过不惑,既溏泻、脱肛,又阳瘘、肢冷,证属中气下陷兼肾阳虚,可将 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同用, 以收补气升阳与温助肾阳之效。 又如某女, 年过天命, 既面色萎黄、 乏力多汗,又带下黄臭,证属气血双亏兼湿热下注,可将八珍益母颗粒与白带丸同用,以收补气养血、清热燥湿止带之

12、效。再如某男,四十有五,平素便秘,近日又因交通事故致左腿骨折、瘀肿疼痛,且口干、口渴、尿黄、大便两日未行,脉弦滑有力,舌红苔黄,证属跌打伤损、瘀肿骨折,兼肠热便秘,可选用跌打丸与三黄片或麻仁润肠丸同用,以收活血散瘀止痛、清热通便之效。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同为外用:如某女,年过不惑,既患外痔肿痛瘙痒,又患冻疮,可嘱患者每日用能祛毒止痒、消肿止痛的 痔疮外洗药熏洗肛门 30 分钟,再取能消肿止瘁的治 冻灵软膏,按其使用说明涂抹冻疮。 又如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 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 可嘱患者每曰外用能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的 獾油,按其使用说明涂抹手背的烫伤处;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

13、土槿皮酊,按其使用说明涂搽脚气。( 3)内服与外用并施:如治脚气肿痛,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燥湿的二妙丸或三妙丸,或能清热利湿的四妙丸;选配外用药时,患处未溃烂者可外涂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已溃烂者可外涂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的脚气散。治妇女带下黄臭,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湿热、止带下的白带丸:外用能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治糜灵栓或治糜灵泡腾片,或能清热解毒、燥湿杀虫、去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妇宁栓,等等。第五节方剂与治法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二、常用的治法(新增内容)(一)汗法

14、:通过发汗解表、 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二)吐法:多用于实邪壅塞,病情急剧的病人。若病情虽急,却有体虚气弱,尤其是孕妇,都必须慎用。(三)下法: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四)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达到祛除病邪目的的一种治法。如: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调和寒热、表里双解、分消上下。(五)温法: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的一种治法。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六)清法:通过清热泻火,以清除火热之邪,适用于里热证的一种治法。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热解毒、清脏腑热。(七)消法

15、: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结,使之渐消缓散的治法。如:消食和胃。(八)补法:常用的治法分类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及阴阳并补、气血双补为主。三、方剂的组成1.君药: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注意:不可减去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用量要比臣、佐、使药大,但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的所占比例不一定是最大的(有一君二臣或三臣的组方变化)。2.臣药:( 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 1)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16、,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2)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 ( 3)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4.使药:( 1)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2)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2、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3、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4、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道地药材目前常用

17、的道地药材包括:1.川药:主产地四川、西藏等。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2.广药:又称 “南药 ”,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3.云药:主产地云南。如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萝芙木、诃子、草果、马钱子、儿茶等。4.贵药:主产地贵州。如天冬、天麻、黄精、杜仲、吴茱萸、五倍子、朱砂等。5.怀药:主产地河南。如著名的“四大怀药 ”地黄、牛膝、山药

18、、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等。6.浙药:浙江。如著名的 “浙八味 ”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杭麦冬;温郁金、莪术、杭白芷、栀子、乌梅、乌梢蛇等。7.关药: 主产地山海关以北、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如人参、 鹿茸、细辛、辽五味子、 防风、关黄柏、龙胆、平贝母、刺五加、升麻、桔梗、哈蟆油、甘草、麻黄、黄芪、赤芍、苍术等。8.北药:主产地河北、山东、山西以及内蒙古中部。如党参、酸枣仁、柴胡、白芷、北沙参、板蓝根、大青叶、青黛、黄芩、香附、知母、山楂、金银花、连翘、桃仁、苦杏仁、薏苡仁、小茴香、大枣、香加皮、阿胶、全蝎、土鳖虫、滑石、代赭石等。9

19、.华南药;10.西北药11.藏药:主产地青藏高原地区。如 “四大藏药 ”冬虫夏草、 雪莲花、 炉贝母、 藏红花;甘松、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余甘子、毛诃子、麝香等。高频考点:新疆的雪莲,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甘肃、青海的大黄,宁夏的枸杞,内蒙的黄芪、麻黄,江西的枳壳吉林的人参,山西、陕西的党参,河北的黄芩,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金银花,阿胶,江苏的薄荷,安徽的丹皮,木瓜,浙江的玄参,福建的泽泻,广西的蛤蚧,辽宁的细辛,贵州的天冬、天麻、黄精、五倍子、杜仲、吴茱萸,四川的黄连、附子,西藏的冬虫夏草。第三节中药材的采收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药材的采收年限、 季节、 时间、 方法等直接影响药材的质

20、量、 产量和收获率。 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最高可达28%,如已开花,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一般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而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不一致的,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一)植物药类:不同的药用部分,采收时间也不同。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有些木类药材全年均可采收,如苏木、降香、沉香等。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如黄柏、厚朴、秦皮等。如杜仲、黄柏采用的 “环剥技术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

21、成熟前采收。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 西红花等; 红花则要求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摘。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未成熟的幼果,如枳实、青皮等。7.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茵陈有两个采收时间,春季幼苗高610cm 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 ”,秋季采的习称“花茵陈 ”。8.藻、菌、地衣类: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情况也不一样。如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宜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散落;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

22、散时采挖;海藻在夏、秋两季采捞。(二)动物类药:动物药因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药用部位,采收时间也不同。大多数均可全年采收,(三)矿物类药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四、采收的注意事项按需采药:采收时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分期采集,合理轮采。轮采、野生抚育和封育相结合。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一、产地加工的目的中药材采收后,除少数要求鲜用外,如生姜、鲜鱼腥草、鲜石斛等,要经过产地加工,其目的如下。1.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2.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3.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4.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5.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1.捡、

23、洗: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但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洗。2.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鸡血藤、木瓜。但对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如当归、川芎等。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但加热时间的长短不等,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天麻、红参蒸至透心,白芍煮至透心,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有些动物药,如桑螵蛸、五倍子蒸至杀死虫卵或蚜虫。4.搓揉:如玉竹、党参、三七等。5.发汗:有些

24、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 “回潮 ”,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 ”,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口诀:发汗不中断,玄乎! ) 等。6.干燥:除少数药材,如石斛、鱼腥草、地黄、益母草等,有时要求鲜用外,大多数药材经加工后均应及时干燥。( 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 ”表示。( 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 ”或 “低温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干燥 ”(一般不超过 60)表示。( 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 “阴干 ”或 “晾干 ”表示。( 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 ”或 “及时干燥 ”表

25、示。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 中药化学成分1.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如麻黄碱、甘草皂苷、芦丁、大黄素。2.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化学成分,如淀粉、树脂、叶绿素、蛋白质等。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相对性:一些过去被认为是无效成分的化合物,如某些多糖、多肽、蛋白质和油脂类成分等,现已发现它们具有新的生物活性或药效。鹧鸪氨酸(驱虫) ;天花粉蛋白(引产) ;茯苓多糖、猪苓多糖(抗肿瘤)第一节绪论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一)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1.浸渍法:常温,适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及含淀粉、黏液质、果胶较多的中药。缺点:时

26、间长,效率低,易发霉,体积大。3.煎煮法:必须以水为溶剂。缺点:对含挥发性和加热易破坏成分不适用。4.回流提取法:优点:效率较高缺点:不适用遇热易破坏成分,溶剂消耗大。5.连续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器优点: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操作简单。缺点:不适用遇热破坏成分。7.升华法:具有升华性的成分。如樟树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8.超声提取法:利用超声波产生强烈的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9.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最常用CO2 作为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物质。优点:低温下提取,对“热敏性 ”成分尤其适用。缺点:对极性大化合物提取效果较差,设备造价高。(二)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精制1.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

27、离1)结晶及重结晶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差异。结晶的条件 结晶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溶剂。溶剂的选择原则:根据 “相似相溶 ”原则,即极性物质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非极性物质相反。a、不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高温对结晶物质溶解度大,低温溶解度小。c.对杂质的溶解度或者很大(待重结晶物质析出时,杂质仍留在母液中)或者很小(待重结晶物质溶解在溶剂里,过滤除去杂质) 。化合物纯度的判定方法a.结晶形态与色泽:结晶均匀、一致。b.熔点与熔距:熔点明确、熔距(1 2)敏锐c.色谱法:三种以上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d.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精品文档精品文档2)利用两种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