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汉字形体的演变_第1页
谈谈汉字形体的演变_第2页
谈谈汉字形体的演变_第3页
谈谈汉字形体的演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谈谈汉字形体的演变摘 要: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汉字字形是从象形到不象形,从随意到规范,从笔画繁复、随体诘曲到笔画平直、便于书写慢慢发展变化的。甲骨文和金文的象形程度是很高,人们靠理解和猜测来读懂文字,过渡到篆书后象形程度降低,隶定是汉字形体最为重大的变化,楷化又给书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兴盛。这种变化既体现文字使用者便于书写辨认的需要又是统治者稳固政权的手段,是强制执行和约定俗成的统一。这种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处事心态。关键词:汉字 楷化 字形汉字

2、经历了漫长的形体演变的过程,甲骨文和金文的象形程度是很高的,我们推测在甲骨文之前应该还可能有不成体系的更早的象形文字和图画存在。在甲骨文、金文过渡到篆书后,象形程度已经打了折扣,一部分字不容易显现其本来的形体了;经过隶变和楷化的汉字其象形程度进一步减小。对书写的便利的要求是推动汉字形体演变的一个原因,交际的需要带来了汉字数量的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形体的变化,阶级统治的权威性以及文化心理的形成有利于汉字字形的规范化。甲骨文和金文已经有了庞大的个体数量和合理的结构体系,都是成熟的文字。我们的考古发现仅限于此,更早的文字和非文字形体难以被我们找到,但是在成熟的文字系统之前应当是必然存在不成熟的早期形态的

3、。我们试着推测当时的文字状况,除了形体应该更接近图画以外,其数量也应该更少。在人们受到时空限制不得不用文字来传递信息的时候就会受到符号不足的限制,一些事物由于缺少代表符号而不易被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往往在一个字或图画里加入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读取就要靠理解、体会和猜测,就如同叶蜚声先生的语言学纲要中提到的那一封印第安图画书信一样,人们有时还要靠默契的约定来读懂文字内容。在最早的文字形成之初,文字也有可能不是被统治者和巫师垄断的,因为部落的规模很小,权利的集中不够强大,劳动分工不够明确,很多人都有可能是图画和文字的创造者。没有或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整理,这时的文字形体应该说是不规范的。图画画得比较随

4、意,可能只能在小范围内使用,形体可大可小,方向可左可右,但是人们对于基本线条和图画结构的刻画应当还是很认真的。人们在创造出文字这么一种前所未有的交流符号的事实面前,有着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突破会使得还没有多少功利思想的先民非常重视自己的创造,因而其每一笔都是认真刻画的而非随意的。甲骨文中有些不同的字之间形体是很接近的,但是其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若不是精确的刻画,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意会”来阅读文字,但是理解的过程是很辛苦的,随着交际需要的不断扩大,更多的文字被创造出来;随着阶级统治力量的加强,文字的收集、整理和对整理后的形体的垄断才产生。汉字数量的增加会使得一些

5、字形的使用范围发生变化,很多字在被假借之后只得另造新字来表达本义,像“燃”字的“火”旁本是没有的,但是后来其本字“然”反而逐渐不能与“燃烧”联系上了。新字的出现也可以说是数量的扩大带来的形体的变化。随着交际扩大的需要不规范的、特殊的字形势必要被淘汰。统治者为了维持权威的至高无上和严肃性,对主要用于祭祀等重要场合的文字也会进行规范,因为只有规范的才是严肃的。在经历一定的发展变化之后,尤其是当文人的一些基本思想意识都确立了以后,文字的形体就更加规范化了。当汉字隶定和楷化之后,其象形程度大大降低。人们对于形体所追求的已经不再是文字的象形表义功能,而是其结构的美感。甲骨文的象形性决定了其形体的不够规整

6、和美观,人们对美观的要求也许是字形演变的一个原因。随着书写材料的进步,美观已经不是费时费力的了,因而汉字发展到篆书,其结构就变得更平衡,整体就变得更美观。随着楷化的到来,书法变得比以前任何时代都兴盛。文人经历了长期的文字规范的历史,也许“文字形体一定要规范”的思想早就渗透到了他们的脑子里。为何一种原本依靠象形来表意的文字的形体已经面目全非,而这“面目全非”的后代形体却备受青睐呢?也许就是文人的“中正”气质深入其心。写一个字,横要平,竖要直,字形要方正。他们视写字如同做人,人要正,字也必须正,字成了一种文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心寄托,因而不论是写出来给人来看还是只有自己见到,内心的标准是十分严格的,字

7、形方正则表示为人方正,写字是与修身密切相关的。当汉字发展到楷书阶段,其系统的完善和形体的成熟使得字形的变化不像以前那么重要和容易了。随着封建王权的集中,统治者也需要统一的文字以便维护其统治,楷书时代中国社会统一长期性和分裂的短暂性决定了汉字形体的稳固。当社会在经济、文化、政治上都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之后,汉字的形体就基本不变了。参考文献:1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3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5丁秀菊.战国鸟虫书述论j.山东大学学报,2006(2):145150.6申小龙. 汉字构形的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