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_第1页
北大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_第2页
北大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_第3页
北大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_第4页
北大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中文名称:中国历史地理 英文名称: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china开课院系:环境学院 学分: 2 总学时:36先修要求:中国地理、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 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在人类历史的数千年之中,不仅自然环境中气候、植被、江河湖泊、海岸、沙漠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人文环境也有重大改变,以大地山川为基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各具空间特征的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根据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产生了行政区划、都邑聚落、道路关隘、民风习俗,以及伴随这一切而出现的人口、物资流动。所有历

2、史时期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不仅停留在过去时段,成为解读中国地理的基础,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天,成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涉及:1中国历史政区地理:包括对分封制、郡县制两种制度的分析,以及历代行政区划变迁过程体现的中央与地方关系。2. 中国古代交通与军事地理:包括古代交通路线的形成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关系,以及沿重要交通线形成的重大战役,并从中解读冷兵器时代地理要素在军事战略中的作用。3. 中国主要江河湖泊以及海岸线变迁:中国五千年文明进程中,自然环境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其间不仅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变,而且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4.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近五千年中国经历了冷暖、干湿之变

3、,这样的变化不仅影响到当时的人类活动方式与区域经济,而且对于研究今天面临的全球变暖问题仍具有研究价值。5. 中国古代农耕区形成与空间过程: 中国历史上主要农耕区经历着从黄河流域向长江、珠江流域的扩展过程,伴随经济区扩展与经济中心转移产生各类农业种植制度,并在传统作物的基础上引进多种农作物。畜牧业作为广义农业的组成部分,从产生到发展都与环境有着直接关联,逐水草而居与各有分地是游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6. 中国古代主要都城平面布局:从西汉长安城到明清北京城,都城作为中华帝国的政治中心不仅显示了政治、经济需求,而且表现了特有的城市建设风格。7. 中国历史文化区与人文风貌:在中国古代传统经济背景下,各

4、地文化风貌存有较大差异,表现在习俗、方言、信仰等方面。基本目的: 中国历史地理是面向全校同学的通选课,这门课程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的各个部门,如政区变化与地方行政制度、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河湖水系变化与环境、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与区域开发、城市发展与空间结构等,通过这门课程希望同学能够了解中国历史时期重大政治、军事、经济活动的空间基础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帮助同学认识中国历史、认识中国国情。课程大纲:中国历史地理授课时间为36学时,其中34学时用于授课,2学时用于复习。第一讲 什么是中国历史地理(2学时) 介绍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发展、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成果。第二讲 空间与政权中国历史

5、政区与地方行政制度(6学时) 了解中国历代行政区划以及区划原则以及行政区划对于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关系的重要意义。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8学时) 通过中国古代交通道路的走向追述古代重大军事行动的战略得失以及在物质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6学时) 通过对河湖水道变迁的讲解,了解中国历史上环境变迁的主要特点与原因。第五讲 五千年冷暖 近五千年中国气候变迁与全球变化(2学时) 讲授五千年气候变化过程以及冷暖波动特征。第六讲 国脉民生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农业地理(6学时) 通过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历程与农作物种植制度,了解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脉络,并

6、通过草原游牧游牧方式认识草原社会与草原环境。第七讲 都邑春秋中国古代主要都城平面布局的演变(4学时) 了解中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特点以及与政治、军事、经济的关系。第八讲 人文九州中国历史文化地域差异(4学时) 了解中国古代风俗、方言、信仰的地域差异。复习总结(2学时)参考文献法勒内格鲁塞著,蓝琪译,草原帝国.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美 Owen Lattimore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美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日 江上波夫著,张承志译骑马民族国家,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

7、1959年。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16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侯仁之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侯甬坚历史地理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冀朝鼎中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靳润成明代总督巡抚辖区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李孝聪中国历史区域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马正林中国历

8、史地理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载学术月刊,1962.第2期。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地图出版社。王恢中国历史地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0年。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85年。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张丕远等中国历史气候变迁,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论纲,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年。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 ,科学出版社,1982年。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科学出版社,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