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27 页 共 NUMPAGES27 页2022初一语文上册教案模板5篇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本文情节环环相扣、文笔流畅的特点。 2、学习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思路 以“痛快”为切入点,以“笑”和“静”为立足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这是一堂怎样的数学课? 二、分析王老师形象。 PPT显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回答格式:采用 (描写方法、修辞),表现
2、了一个 的老师。 (1)从同学们的“笑”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 (2)从同学们的“静”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 三、PPT显示课文语句:“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思考:你认为在与王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会当面喊“王几何”吗? 四、运用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描写一位自己熟悉的老师。 五、课堂小结: 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跟我学课文、写作文。我只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生活就是语文,动笔即是作文,只要我们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做一个时时刻刻都能被爱感动的人,让爱和欢笑充满我们的生命,这,便是语文!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知识
3、与能力:能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生字词,丰富自己的语言; 指认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诵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人生的意义,能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领会有关文学方面的理论阐述,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想:针对本文文字优美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学生朗读法,培养学生对优美语言的欣赏能力;配备多媒体课件中相关文学作品的片断或图片,吸引
4、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收获去体悟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门”的意思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 2.指名5个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其余的在下面听写。 憧憬 裨益 诠释 斑斓 真谛 师生集体订正,组内互评。 三、新授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优美的语言。 (1)布置自学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 作者为谁打开一扇门;作者要打开的是怎样的一扇门;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联系全文看,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进而思考的结构。 (2)学法指导: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随文圈点;然后小组讨论
5、。 学生自学,教者巡视。 (3)讨论、启发。 题目中的“为”,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了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愿望。 作者要打开的是一扇文学之门。 从文中第2节可知打开文学之门的条件。 题目是讲: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 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本文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可分两部分。 以上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经过启发,学生作答。 2、学习第一部分(14节) (1)学习第12节: 自由朗读本部分,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本段的话题是什么?(门) 第1节中的1、2句的两个“世界”分别是何意思?(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合:领域) 文中的“你”指什么人?
6、(青少年读者) 第4句与第5、6句分别写了哪两种情形?二者形成了什么?(“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对比,说明打开门的必要性) 第2接中,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打开这些门?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学习第34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讨论: 第3节在文中的作用;(点题) 文学的特点是什么?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是什么?从第4节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序号) 中心句;(第12句) 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方法指导:通过朗读,给句子标上序号,找出有关句子,再小组讨论、交流。 (3)点拨:作者写作本部分的目的在于让青少年读者明白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所在。 (4)学生齐读第4节。 四、当
7、堂训练: 完成自主学习第2页14题。 五、布置作业:(语言积累) 熟读第4节,力争背诵,并在组内过关。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指名三个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每人一节)。 二、导入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自学第5节,思考、讨论:本段的写作内容、作用。 指名回答。 2、学习第611节: (1)学生齐读。 (2)布置自学任务: 从内容上看,这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方式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的?有什么作用? (对话方式,从文中第5节“我和文学的对话”可见;用了拟人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的感染力,便于读者接受) 本部分的“你”指什么?(文学) 这几段从哪几个角度分别写了哪几个内容,
8、照应上文的哪一句话? (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三个角度;写了文学的广阔性、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文学内容的时间性、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文学作品的真诚和忠实、文学作品爱憎分明几个方面写的;照应第4节的中心句) 作者写这几段的用意何在? (引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 (3)学法指导: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感悟,先思考再讨论。 3、学生自由朗读,细细品味611节,欣赏文中优美丰富的语言。 四、当堂训练: 自主学习第2页的“语段研读部分”。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互评。 五、布置作业: 1、写下你学了本文后对文学的感受; 2、预习冰心诗三首。 附: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
9、门 赵丽宏 议论大门 门 引出话题 以理激人 初识大门 文学之门 文学的内容、阅读的意义 打开大门 打开文学之门 对话式描魅力 以情感人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0、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
11、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
12、文题) 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13、、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
14、究问题: 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通过联想和想像解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究并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朗读技巧,能正确处理重音和停顿,并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15、课文。 难点:抓住“只要翻过看见大海”一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 2、 想像文章描写了怎样的一组画面?跟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想像这组画面时要注意少年当时所面临的情境:一是他走在青草湿气笼罩的崎岖山道上;二是他已经非常疲惫了,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背上滚满了汗珠,可他面临的依然是不见终点的长长的山道;三是海鸥的出现,给了少年以信心、勇气和希然,使得他继续沿着山道缓缓爬去 3、 与同桌讨论一下这组画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这句话的作用如何? 明确: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六次,从立意上看,它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满怀
16、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与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结构上看,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刻画人物上看,它表现了少年坚定执著的性格。从语言表达上看,它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格,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学生自由讨论,不要求学生完整地答出每一点,只要能通过集体的智慧总结出以上几点即可。 学情预测:这句话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学生恐怕难以想到,需要教师相机提示点拨。 二、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大海”、“山峦”、“海鸥”具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我们每人的心中也有这样的大海吗?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大海? 2、 小组讨论,推荐代
17、表,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究“大海” 、“山峦”、“海鸥”的象征意义。学生通过讨论应明确:涛声回荡的大海已不是自兢界中的海洋,而是一种理想的象征;连绵起伏的山峦也不是自然界的山脉,而是通往理想的一道道壕沟,一个个关卡;而“海鸥”也不是自然界的小鸟,而是希望的使者,幸福的向导。 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去思考文章的象征意义,使学生的思维由文本延伸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去,用从文本中获得的启示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学情预测:学生可能会围绕“考上好学校”、“成为名人”、“将来有一份好职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来谈,教师不宜随便否定学生的答案,应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
18、只要有着远大的理想,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克服千难万险,战胜彷徨与动摇,坚持不懈地攀登通往理想世界的高峰。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训练朗读 1、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录音。 2、 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设计朗读方案。 3、 学生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三,自己设计朗读方案。 小组内可分工合作,一人设计几段,完成对全篇课文的朗读设计。 4、 根据各自设计的朗读方案,小组内朗读。 读的同时,互评互改,推选读得最好的同学准备参加全班的朗读评比。 四.朗读课文,选评最佳。 1、 由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朗读。 2、 师生共同评议,评出朗读效果最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3、 全班朗读,要求准确流畅、有感情。 五.布置作业: 完
19、成课后练习四,进行拓展与比较阅读。 初一语文上册教案模板篇5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推荐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搜集整理作者的相关介绍。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课题 秋天是一篇篇幅短小的优美的诗文,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
20、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2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3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三、教材分析 何其芳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关注自然”为主题,秋天
21、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节课中,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采用激发兴趣法(引秋)、问题导引法(品秋)、讨
22、论质疑法(品秋)、诵读法(诵秋)。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是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散步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网上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还下载了几个PPT课件,根据本人及所教班级学生情况重新设计制作适用的课件。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 四、教学方法 以“先学后教”的思想理念为指导,我采用的是“自读品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
23、用朗读、讨论和品读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文章的美感,体悟文章意旨。教师适时点拨,并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 一)、音乐铺垫,深情导入 背景音乐为秋日私语 (出示秋天的风景画)师(边投影出示边深情地导入)提及秋天,我们会自然联想到硕果挂枝、粮仓满溢、农人慰心的笑容。的确,秋天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因为土地是真诚、公允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是秋天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秋天又是宽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肠去孕育勃勃生机的满园春色。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敏锐的诗
24、心捕捉,绘写出了秋天的风彩,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体味动人的秋魄。 柔和的的音乐、深情的导入旨在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到秋天的意境中来,为文本的情感解读作铺垫。 (二)、简介作者,检查字词 1.介绍作者 生简介作者 (这一环节可采用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搜集资料,自主学习,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 2.字词识记(各小组抽C等生到黑板展示,其余学生由小组长组织听写。) 丁丁 (zhng) 背篓(bilu) 肥硕(shu) 撒(s)下 青鳊(bin)鱼 乌桕(ji)叶 归泊(b) 枯涸(h) 清洌(li) 梦寐(mi) 释义:课前查资料批注在文中相应的位置并识记展示在黑板,其余的展示在本子上)
25、丁丁:伐木声。 肥硕:这里指果实又大双饱满。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寥阔:高远空旷。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清洌:水清。 梦寐:睡梦。 (语文课代表针对展示作讲解和总结,再留2分钟时间记忆) 3.明确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三)、初读课文,掌握朗读节奏与重音 过渡 这首诗写得很美,需要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我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小声的读一下全诗。 1.两分钟速读课文,划分全诗节奏(投影出示): 由小组完成节奏划分(老师投影出示): 再请两个小组展示朗读。然后播放秋天朗读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 zhngzhng )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
26、篓(bilu)来装/竹篱间肥硕(shu)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s)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bin)鱼似的/乌桕(ji)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b)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h)见石/更清洌(li)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mi)/在牧羊女的/眼里。 2.过渡 一首优美的乐曲往往通过高低起伏的音调来表现它的内容,同样诗歌要读得好,也需要突出一些重音,你们认为这首诗中哪些词语需要重读?(不说理由)老师也找到了一些需要重读的词语,
27、我已经把它们标出来了。现在大家看着投影再齐读一遍。 (投影出示)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 zhngzhng )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bilu)来装/竹篱间肥硕(shu)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s)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bin)鱼似的/乌桕(ji)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b)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h)见石/更清洌(li)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mi)/在牧羊女的/眼里。
28、 3过渡 现在大家的朗读已经大有进步了,但似乎还不能表现出诗人的感情。可能有些同学觉得重读只是单纯地加强语调,但事实上重读只是在朗读中把相关的词突出出来,既可以加强语调,也可以使语调变轻,关键是要和其它的读音有对比。如何判断读法呢?关键是在读的时候投入你们的情感。这就需要大家在朗读时把把诗人带给我们的画面展现在你的头脑中。下面我来给大家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就好像你已经走进了一个美丽的秋天的世界,正在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心灵感受每一个美好的事物。 (四)、细读课文,品味字句 1、过渡 我想刚才同学们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我再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请你们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
29、,先给它起一个名字,再想一想这幅画面上有些什么,那些诗句能表现这些画面,把这些诗句轻声地读出来。学生首先读出相应的句子,再说说这些诗句让他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集锦 第一节, “稻香”使人满口生香。“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稻花香里说丰年”说的是对丰收的猜测,而这里则是对丰收场景的直接描绘。“栖息”一词使整节诗充满了一种丰收后的喜悦与满足感。秋天“栖息”在农家,它给农家带来了什么?(丰收) 第二节,渔人到底收起了什么呢?(是鱼,是树叶,还是别的)无论他收起了什么,他的心情都是快乐的,他肯定有所收获,或者是鱼,或者是喜悦的情感。这只是秋天的一场游戏。 第三节,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牧羊女会梦见什么?这里到底是她的梦寐,还是诗人的梦想。也许一个更加灿烂,更加富饶的秋天就在前面,就在牧羊女的憧憬中,就在诗人的希望里。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我在学生先“速读”把握文章主干的基础上,借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尺骨冠突骨折治疗
- 邮政场地租赁合同示例
- 全面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
- 中考模拟作文“尝过甜头之后”或“尝过苦头之后”导写及佳作展示
- 古诗三首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 8升国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艾滋病入院指导
- 肺癌的治疗与护理
- 红星美凯龙活动方案
- 年产xxx防汛抢险专用机械项目建议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 电影音乐欣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生物信息学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南大学
- MOOC 思辨式英文写作-南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分析-以TCL科技为例
- 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二形考任务1-4答案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孔板流量计(流量)计算表
- 录用员工报到通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