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西方哲学史课件07恩培多克勒_第1页
蒙大西方哲学史课件07恩培多克勒_第2页
蒙大西方哲学史课件07恩培多克勒_第3页
蒙大西方哲学史课件07恩培多克勒_第4页
蒙大西方哲学史课件07恩培多克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恩培多克勒 1、生平 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西西里岛南部的阿克拉伽(Acragas)人。阿克拉伽是西西里岛重要的农业和海外贸易中心之一,也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古城。恩培多克勒在此度过风茂年华,在此学习和钻研科学和哲学;同时奥菲斯教和毕泰戈拉盟会的宗教生活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又使他难以摆脱宗教思想之束缚,成为神奇的“先知”和“布道者”,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恩培多克勒的人格是“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的混合体”。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VIII,57:“亚里士多德在其智者篇中称恩培多克勒是修辞学的创立者,正如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立者一样。” 2、四根说 a、万物的本原是火、

2、气、水、土 在本原问题上,恩培多克勒继承了伊奥尼亚唯物主义传统,他综合了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赫拉克利特的“火”,自己增加上“土”,这四种基本元素作为万物的本原,他称为“四根”。 恩培多克勒用诗喻的形式提出四根说。他说:“首先听着:一切事物有四种根:照耀万物的宙斯,哺育万物的赫拉,以及埃多涅乌(Aidoneus)和涅司蒂(Nestis),他们让自己的泪水成为变灭的事物的生命泉源。”(DK31B6) 恩培多克勒用希腊神话中的四个神来表示四根,但如何对应,自古说法不一,一般按塞奥弗拉斯特的说法,大神宙斯是火;其妻赫拉是气;埃多涅乌就是地狱之神哈得斯,是土;涅司蒂是西西里的水神,是水

3、。火气土水 恩培多克勒用“根”表示本原是形象说法,他看到植物都从根生长出来,所以借用根表示基础、起源的意思。他说:“因为从这些东西元素中产生一切过去、现在和将来存在的事物;树木、男人、女人、兽类、鸟类、水生的鱼,甚至连长寿的最尊贵的神也是这样产生的。因为只有这些东西元素,它们互相穿插,由于它们混合变化的不同,成为不同的事物。”(DK31B6) b、为什么恩培多克勒以前无人单独以“土”为本原?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89a2-5中说:“凡主张基本元素只一种的人没有谁曾举出地为这唯一元素,明显地这因为地的粒子太粗。”Wenigstens hat sich keiner von den Spteren

4、 und von denen, die nur ein Element annehmen, zu der Annahme entschlossen, die Erde sei dieses Element, offenbar, weil sie aus zu groben Teilen besteht. c、那么为什么恩培多克勒以“土”作为四根之一呢? 亚里士多德曾提到恩培多克勒四根说,但没有说为什么增补“土”。格思里希腊哲学史第2卷第130页中说,当时恩培多克勒家乡阿克拉伽流行崇拜“土”,这种解释,循亚里士多德对泰勒斯的水的解释之例。 3、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即关于四种元素的理论,含有如下基本

5、观点: a、四根作为万物的本原或始基,是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的。它们充满并构成世界,元素内部没有任何空隙存在。恩培多克勒说: “这四大元素是势均力敌的,但是各有各的不同的职务,各有各的特殊本性,在时间的流转中轮流占据上风。在元素以外没有什么东西产生,元素也不消灭。因为如果元素逐渐消灭,现在就不存在了,有什么东西能增广这个全体呢?它能从何而来呢?既然元素没有空隙,它又怎么能消灭呢?不,存在的只有元素,它们互相穿插,一会儿产生出这个,一会儿产生出那个,并且象这样一直下去,永无止境。”(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3页) b、四根的混合造成万物,四根的合离造成具体事物的生灭。恩培多克勒说: “因为只有

6、这些东西元素,它们互相穿插,由于它们混合变化不不同,成为不同的事物。”(DK31B21) “我要告诉你一个双重的道理:在一个时候,它从多生成为一,另一个时候,它又从一分解为多。生灭的事物的生成是双重,它们的消灭也是双重的。当一切结合在一起时,一被生成了,又被破坏了;而在分解时,别的东西又生成了,又解体了。就一从多中产生又立即分解为多说,它们是生成而不是不变的,可是就它们永不停止连续变换场所说,它们在这种循环中不是始终不变的。” (DK31B17) c、世上万物都是具有不同数量比例关系的混合体。由于四种元素数量上的不同比例关系,造成万物在性质和形态上的千差万别。恩培多克勒说: “性情温和的土在宽

7、广的锅中接受了八分之二的讷斯蒂的光辉,以及四分的赫斐斯特。于是便产生出白色的骨头来,这些骨头由于和谐的胶质而极其神妙地连结在一起。” (DK31B96) “土在爱神的完善的港湾中靠了岸,遇到了这些(赫斐斯特,水和光辉的气),几乎比例都是一样的,有的稍微多一些,有的与大多数的比起来稍微少一些。从这里便产生出血液和各种不同的肌肉来。” (DK31B98) “就象画家画出奉献给神的丰富多彩的图画一样,那些善于绘画艺术的人2/82/84/8火水用手选取各种颜色的颜料,将它们混合起来,这一样多一点,那一样少一点,画出酷肖各种事物的形相。”(DK31B23) 恩培多克勒将毕泰戈拉学派的数的比例关系之思想引

8、入了自己的本体论,较之伊奥尼亚的哲学家们单纯从质上考察事物的观点是一大进步,这对原子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d、元素组合万物,具有孔道结构。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结合是通过各种元素所特有的微小的孔道进行的。孔道相合者可以聚集,孔道不合者不能聚集。他说:“水和酒可以合在一起,水与油却不能融合。”(DK31B91) 亚里士多德论生灭324b34-325a3中说:“一些哲学家(包括恩培多克勒)在物体结构方面提出这种孔道理论。他们并不将孔道限于物体的作用和受作用上;他们说,元素的组合只发生在那些所含相互对称吻合的物体之间。而将这种理论最系统、一贯地应用到一切物体的,是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他们自然将这

9、种学说作为他们首先的出发点。” 塞奥弗拉斯特也指出:“他恩培多克勒一般用孔道的对称吻合来说明结合。” (DK31A86) 这种孔道结构是和认识论中的感觉学说有关的,在恩培多克勒的流射说中得到应用和发挥。 恩培多克勒既主张孔道,又主张没有虚空,这是矛盾的。亚里士多德论生灭326b6-8中对此批评:“那些思想家用通过孔道来解释物体的运动,可又认定孔道是充实的,那么,设定孔道就是多余的了。” 4、爱恨说 a、提出动因 恩培多克勒说:“在一个时候,万物在爱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个别的事物又在冲突的恨中分开。”(DK31B17) b、世上万物都“爱恨”这两种力量在四根之间发生作用的结果。 恩培多克

10、勒说:“看一看那使万物温暖、普照万物的太阳;看一看那些浸润着温暖和光辉的不朽的天体;看一看那到处表现出黑暗与寒冷的雨水,以及从地中涌出稳固坚牢的东西。这一切在冲突中现出种种不同的形相,并且分离开来,然而在爱中却结成一体,彼此眷恋。”(DK31B21) c、“爱”和“恨”是与四根同类的物质性的东西还是不同类的精神性的东西? 该问题自古至今有争议。主要是因为恩培多克勒在说明四根说时不清楚,并且用了一些精神性的名词。 也许将恩培多克勒的动因理解为物质性的容易理解些。 “在这四种元素以外还有毁灭性的争,它在各处都相等的份量;在它们中间还有爱,它的长度和宽度都是相等的。” (DK31B17) 恩格斯:“

11、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作为这样的唯物主义,它不能彻底了解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51页) 恩培多克勒是第一个把运动力量从物质始基中分离出来的哲学家。 5、同类相知说 (1)考察了认识的途径问题 恩培多克勒说:“你要用各种官能来考察每一件个别事物,看看它在多大范围内是明白的,不要认为视觉与听觉比较起来更加可靠,也不要认为轰鸣的听觉比清晰的味觉更高,也不要因此低估其余各种感官的可靠性,因为只有一条认识的途径;你要就每一件个别事物明白的范围来认识它们。”(DK31B4) (2)为什么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对象呢? 恩培多克勒提出“同类相知”和“同类相聚”的学说。同类相知说是恩培多克勒四根说中“同类相聚”思想引进认识论的结果。恩培多克勒说:“土增加土,气增加气。”(DK31B37)“所以甜的抓住甜的,苦的抓住苦的,酸的趋向酸的,热的和热的跑在一起。”(DK31B90) (3)恩培多克勒用同类相知说来解释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恩培多克勒说:“因为我们是以自己的土来看土,用自己的水来看水,用自己的气来看神圣的气,用自己的火来看毁灭性的火;更用我们的爱来看世界的(第尔斯辑补)爱,用我们的可厌的恨来看它的恨。”(DK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