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苏省黄海农场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一般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TOC o 1-5 h z 、项目基本情况-5.-.(一)项目区位置-5.-位置-.6.-.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6-(二)农业资源状况.-.7.-.气候资源状况 .-.7.-.水资源状况 -.8.-.土地资源状况-.1.4 -(三)农业生产状况 -.1.4 -(四)建设条件 .-.15.-基础设施状况 -.1.5 -优势条件-.16-科技条件-.1.7.土地利用状况-.1.7 -组织保证-.1.7.-、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一)项目建设的依据 -.1.7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8 -.18 -提高粮食
2、生产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项目区规模优势形成农场主导产业结构的需求 -.1.8 -规模化农田基础设施的集中整治,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8 -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治理的效益 .-.19 -三、 项目区规划设计及农业结构调整布局 -.1.9 -(一)初步规划设计方案 -.1.9 -规划原则 -.1.9.-规戈U目标 -.20.-规划标准 -.21.-规划内容(见规划图)-.22 -(二)农业结构调整布局 -.23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23 -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23 -四、建设内容.-.24.-(一)建设规模.-.24.-(二)建设内容 .-.24.-(三)项目实施进度表
3、(具体见表 15) -.26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6 -(一)投资估算 .-.26.-估算依据 -.26.-投资估算(具体见表16) .-.2.7 -(二)资金筹措-.3.0.1、资金构成 -.30.-2、资金来源(具体见表 16 ) -.30-(三)群众筹资投劳 .-.30.-六、预期效益-.30.-(一)经济效益 .-.30.-(二)社会效益.-.3.1.-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3.1-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错误!未定义书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1 -(三)生态效益 .-.3.1.-完善农田林网错误!未定义书签。改善土壤理性状况错误!未定义书签。七、保障措施.
4、-.3.1.-(一)组织机构.-.3.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31-成立江苏省黄海农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办公室 -32 -(二)实施管理 .-.32.-管理程序 -.32.-管理办法 -.32.-(三)其它保障措施-.33 -推行多元化投资体制 -.33 -加快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管理 -.34 - - -八、主管部门意见 -.34.-九、 附表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种植业情况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预期效益表
5、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区位置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区原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项目区规划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江苏省黄海农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 议 书、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区位置1.位置江苏省黄海农场位于盐城市响水县东北部,地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的沿海垦 区,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为苏北平原地区,北纬34 3 / -34 2/、东经119 8 00-58 15,北自陈家港,沿内海堤一线,以堤外运盐河中心为界至头罾,与淮北盐务局 灌东盐场隔河相望,东濒中山河,南抵大有镇,与康庄接壤,西线南端至潮河,北段以 西直河为界,东西长18公里
6、,南北宽14公里。项目区位于为农场的中北部,涉及八分场36、37、38大队和十分场45、46大队, 南以十排河,北以东西向东直河(与滨淮农场六分场接壤)和十二排河为界,东以南北 向东直河为界,西以三支渠为界,耕地面积 15000亩。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江苏省黄海农场,始建于1952年,隶属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是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场拥有土地总面积29.2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97万亩,下设12个农业分场56个大队。现拥有总人口 18113人,农业人口 12674 人,农业劳动力7698人,共有8类专业农业技术人员1329名,其中农业科技人员 172名,承担着国家、
7、省、市有关科研部门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育种、高产攻关 等课题,农作物良种选育、繁育,栽培技术在全垦保持领先。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60台,小型拖拉机1015台,收获机械120台套,配套农业机械850台,排灌动力机械 247台套,农用水泵260台,农机总动力为43476千瓦。建有水泥跑道的农用飞机场一 座,年航喷治虫、防病作业 300小时以上,有一个农机服务公司和一支农机技改、合 作服务队,综合农业机械化程度达 90% o农场属中山河灌区,灌溉水源主要有:一是农灌期间洪泽湖水通过大套翻水站入中 山河,中山河(废黄河)水为农场主要灌溉水源,农场通过大有小闸、军寨渠闸、七管5条大沟理区地涵和九管理区
8、闸引水,由军寨渠、一支渠、二支渠、三支渠和四支渠 级河道向泵站供水灌溉;二是自然降水。灌溉水源有充足的保障。农场排涝降渍主要由14道横向中沟级河道汇入民生河、东直河、新荡河和西直河等4条大沟级河道,经陈港民生河闸排入灌河入黄海。近年来,黄海农场大力实施“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三项工程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粮棉油加工为龙头,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科学化融为一体的新格局。大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发展以优质水稻、优质啤 酒大麦和良种为支柱的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大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2009年基础设施投入
9、资金达3000 多万元,修建水泥晒场20万平方米,修建水泥道路6公里,砂石路面9.1公里,疏浚 农田灌排沟渠1356公里,计1450条,疏浚河道108公里,计142万方,修建防渗 渠33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1500多座,修建泵站60座。在土地承包经营中突出了“五统一”管理措施,即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关键性技术措施、统 一农机作业市场和农水资源管理、 统一农产品销售管理。农业形势较好,呈良性循环的 态势,农场的经济一年上一个新台阶,职工收入大幅度增长。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12亿元,农业总产值5.15亿元,农民(职工)人均纯收入 11286元。(二)农业资源状况1.气候资源
10、状况项目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暖湿气候带, 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 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 13.2 C,全年大于0 C的有效积温2399.5 C;年平均降水量 936.8mm,年平均蒸发量1560.5mm,相对湿度77.9% ;平均日照总时数2351.7h, 无霜期205d ;风向多东北风,平均风力 3.1m/s,气候适宜。但季节性强,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6-9月,其间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70% ;经常造成春秋 干旱,夏季旱涝无常,严重影响农业生产。2.水资源状况(1)水源与水质项目区灌溉水源来自中山河,上溯至洪泽湖,排水主要由贯穿全场的民生河,经 陈港闸排向大海,地
11、表水埋深 0.8-1.2米,汛期0.5-0.7米,属中山河灌区,水资源丰 富,水源供应充足。项目区内水质清新,质量较好。2005年检测,pH值7.5-8.2,汞、 铅、镉等未检出,氯化物40.9-45.7mg/L,氰化物未检出,氟化物0.47-0.54 mg/L,水 质达到国家三级标准。项目区用水主要是农作物灌溉用水,无工业项目,常年农业用水量 600万吨,非农业用水4.2万吨。(2 )水资源平衡分析项目区2003年、2010年和2015年三个水平年水资源平衡分析,结果如下:设计代表年与设计水平年确定:本次规划基准年(现状水平年)为 2003年,近期水 平年为2010年,远期水平年为2015年
12、。以项目区土地面积2.25万亩,耕地面积1.5万 亩,为区域进行水资源平衡计算。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有长系列法和代表年法(典型年法),根据本地区的资料情况, 选用长系列法与代表年法相结合的方法。由于不同保证率的年份供用水量不同,所以,选 取不同保证率的代表年型。保证率分别取 50% (平水年),75% (中等干旱年)和95% (特殊干旱年),依此选择代表年分别为1987年、1988年、1978年。采用同频率放大 法使代表年雨量与相应保证率的雨量一致。各种代表年的设计年雨量见表1。表1项目区不同频率年降水量单位:mm行政分区流域分区现状(2003年)设计年降水量50%75%95%盐城市中山灌区92
13、9.1970790590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水资源总量是指在天然状态下某种保证率的水资源量,包括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及可 以利用的上游来水量,但要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部分。本项目中不使用地下水资源, 故平衡分析中不计算地下水量。而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 容许的条件下,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可能控制利用的一次性水量。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在流域的水资源未被作任何利用的情况下,在当地产生的地表径流 量。由设计年降雨量查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计算得到的各种保证率时的当地地表水资 源量见表2。由于项目区属平原地区,对径流的调蓄能力较低,需将径流总量乘以径流可 利用率,得
14、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见表2),径流可利用率采用盐城市农业节水规划 中数据,保证率50%、75%、95%径流可利用率分别为0.30、0.40、0.50。表2项目区各种保证率的当地地表径流计算成果保证率现状50%75%95%年径流深(mm)188.6228.0158.8107.4年径流量(万m3)155918851313887径流可利用量(万m3)553565525444过境水可利用量过境水量是本区的主要灌溉水资源,主要受到取水许可及省厅水资源平衡分配量的限 制,但主要还受到项目区提引水能力限制。当引水能力大于取水许可量时,过境水可利用 量为取水许可量,当引水能力小于取水许可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
15、为实际可引水量。考虑到取水许可及省厅水资源平衡统配水量,进一步得到过境水可利用量,如表3-1 ,表3-2,表3-3所示。表3 - 12003年项目区过境水可利用量表年型50%75%95%项目区引水能力(万m3)258524772148取水许可(万m3)260026002600省厅平衡分配量(万 m3)285026502265过境水实际可利用量(万m3)258224742145表3 22011年项目区过境水可利用量表年型50%75%95%项目区引水能力(万m3)219920871923取水许可(万m3)220022002200省厅平衡分配量(万 m3)242023502270过境水实际可利用量(
16、万m3)219620841920表3 32015年项目区过境水可利用量表年型50%75%95%项目区引水能力(万m3)198918561735取水许可(万m3)210021002100省厅平衡分配量(万m3)225021501950过境水实际可利用量(万 m3)198618531732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计算在求出地表水可利用量,扣除二者间的重复利用水量,即得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由于本规划中不使用地下水,因而本次计算无重复利用水量。项目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如表4所示。表4项目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统计表单位:万m3年型50%75%95%现状(2003年)3147299925892011 年27612609
17、23642015 年255123782176用水量:用水部门不同保证率用水量是指在某种生产条件下,遇到不同频率的雨情、水情、旱 情,各用水部门需要的水量。本区主要考虑农业用水,而农业用水则与自然界的水文气象 条件有密切的联系。农业灌溉用水一般是由灌溉制度、灌溉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来计算 的。农业用水量要计算农业用水量,首先要制定各种代表年下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灌溉制度的分析 计算主要采用彭曼法计算作物耗水量(具体计算见附件 4:综合节水项目设计),再由渗 漏量求得主要作物净灌溉定额成果见表5,2011年及2015年各种作物种植面积见表5。 根据表6项目区主要作物种植面积表和净灌溉定额和灌溉水利
18、用系数(现状 0.5,2011 年0.65,2015年0.75),可得农业总用水量,见表7。表5项目区主要作物净灌溉定额成果统计表单位:m3/亩作物种类水稻大麦(小麦)棉花50%408.90.00.075%471.728.863.095%539.552.8131.6项目区主要作物种植面积表单位:万亩作物种类水稻大麦(小麦)现状1.5001.5002011 年1.5001.5002015 年1.5001.500表7灌区农业用水量汇总表单位:万m3年型P=50%P=75%P=95%现状2392296535522011 年1978241928952015 年171420972509非农业用水量非农业
19、用水量主要为项目区内工业用水、村镇居民生活用水及牲畜用水。但由于本区 全部为农业生产区,没有工业生产,故不计算工业用水,只计算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也基 本不用下水,主要取用地表水。按照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95 L/d,据“21世纪中国水供 求”提出的增长率为6%,预测2011年居民生活用水定额135 L/d,2015年居民生活用 水定额192 L/d,牲畜用水定额30 L/d。非农业用水量见表8年型P=50%P=75%P=95%现状1515152011 年2222222015 年313131表&项目区非农业用水量单位:万m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根据以上计算的水资源可利用量、用水量可进行项目区的水资
20、源平衡分析。项目区总 用水量见表9,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如表10所示。表9项目区总用水量单位:万m3年型P=50%P=75%P=95%现状2407298035672011 年2000244129172015 年174521282540表10项目区不同水平年不同频率水资源供需平衡表单位:万m3年型规划水平年可利用水资源量总用水量余(+)缺(-)水量平水年(P=50%)现状2003年314724077402011 年276120007612015 年25511745806中等干旱年现状2003年2999298019(P=75%)2011 年260924411682015 年23782128250枯水
21、年(P=95%)现状2003年25893567-9782011 年23642917-5532015 年21762540-364据以上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可知,经内插分析,现状(2003年)条件下,项目区用 水保证率能够达到75%,可见现状条件下项目区用水有一定保障。项目建成后2011年用 水保证率达85%,2015年用水保证率90%以上。土地资源状况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25万亩,耕地面积1.5万亩,地势低洼不平且高低差大,土 壤源于黄淮海冲击母质,PH值7.5-8.2,属盐土类,均为粘壤土,土壤养分含量低。 2000年度江苏省农垦土壤普查,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1.52%,有效氮含量41ppm,有效
22、磷含量17.9ppm,有效钾含量312ppm。按土壤养分含量不同,现有中低产田1.5万亩,其中瘠薄型土地1.0万亩,盐碱型土地0.5万亩,农作物常年单产900多公斤。(三)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基本形成一年两熟耕作制度, 农作物以稻麦轮作为主,零星地块种植瓜果蔬菜等 高效经济作物和围塘养殖。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啤酒大麦、棉花等作物,因土壤 有机质含量低、理化性能差、沟渠淤塞严重、电站、涵闸配套不全且老化,田块高低差 大,生产基础条件落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慢,复种指数低,市场风险大, 抗灾能力弱,经济效益低。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水稻1.5万亩,种植品种武育粳 3号,常年单产530公斤;
23、小麦0.8万亩,种植品种为烟农19,常年单产400公斤;啤 酒大麦0.7万亩,种植品种为港啤1号,常年单产350公斤;粮食年总产量1360万 公斤(水稻、小麦和啤酒大麦),农业总产值 2538.75万元,人均年纯收入9907元。(四)建设条件1.基础设施状况(1 )排灌系统骨干设施状况项目区经农场近几年的开发改造,现有灌排泵站13座,为单灌泵站;涵桥11座,闸4座,但因农场配套设施所需要资金的缺口较大,项目区现有基础设施较差,农田 排灌沟渠淤积,南北地势高低土 50cm,开发建设任务较重。电站均为上世纪六七十年 代建成,年久失修,已经损害且老化,报废 5座;灌溉斗渠为土渠,灌溉输水损失严重,
24、速灌速排,灌溉保证率较低,田间工程配套率 40%,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60%,灌溉保 证率70%,渠系水利用系数55%,有效灌溉面积0.87万亩,导致项目区农业发展速 度缓慢。项目区内有4条大沟河道,3条中沟河道,总长度15公里,土质斗渠4条,为单非 型,长度10公里,农沟农渠375条,每条长度900-950米,农灌期间洪泽湖水通过大 套翻水站入中山河,通过军寨渠引水,由二支渠、三支渠、十排河、十一排河向电站供 水灌溉。排涝降渍主要由东西横向 3条中沟级河道汇入民生河和东直河 2条大沟级河 道,经陈港民生河闸排入灌河入黄海,目前项目区显现灌排不分现象较严重。(2)机械配套状况项目区现有大、中型拖
25、拉机 55台,小型拖拉机145台,秸杆还田机械20台套, 收获机械65台套,配套农业机械15台,排灌动力机械37台套餐农用小型水泵45台, 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达90%。(3 )交通状况项目区初步形成纵横交错交通网络,主干道为水泥路,长度9如,路面宽4-6米;田间地头机耕路与主干道水泥路相通,长度12.5如,路面宽6 8米,但因土路,交 通条件较差,一旦雨天,道路泥泞不堪,机动车辆无法行走,交通严重不畅,阻碍了经 济的发展。(4)林网建设状况项目区林网呈网格状,农田防风林覆盖率达16.5%,分主林带和副林带(条田防风林带)。每地号有4条田,每地号东西宽幅200米,南北长度900-950米。主林带
26、横向东西;约200米左右建有一条纵向南北副林带,为条田防风林带,宽10-12米,长度与农田相等,树种为优质意杨 2025。(5 )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状况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农田小气候条件好,空气清洁,是省级无公害稻麦生产 基地,是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同时又是沿海迟熟中粳稻优势区,生产的“苏垦”牌 大米和“基业”牌啤酒大麦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6)电力设施状况项目区电力设施齐全,电力从陈家港供电站输入,有 30KV变电所1座,完全满足 项目区的建设需要。(7 )项目区晒场与仓库状况项目区每个大队有水泥晒场 6500-11000M 2,有简易仓库500-600 M 2。(8)其他设施状况项目
27、区内无重大的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国防设施。2.优势条件项目区农场水稻、啤酒大麦及种子种植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农场投资 5000万元 兴建了年加工优质大米6万吨大米加工线,配套国家标准仓储10万吨,并配有二条日 烘干300吨和一条日烘干400吨粮食烘干线;绿色食品“苏垦”牌大米、麦芽及“大华”牌良种,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因此它是国家级龙头企业江苏省农垦米业黄海 有限公司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是江苏省农垦种业有限公司良种生产基地, 是江苏省农 垦麦芽集团有限公司的优质啤麦生产基地, 对周边乡镇有较大的辐射作用,区位优势明 显,因此拟建项目区是发展优质稻米和优质啤酒大麦和良种的有利区域。科技条件
28、项目区农技推广为农场分场大队三级服务网络,农场有专职分管农业的农业服务中心,配有专职技术员25人,在自己的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为项目区建设 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项目区共配有 35名管理人员,负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 指导工作,能及时有效地把各项生产措施传达致每一个职工。土地利用状况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有1.5万亩,林地0.25万亩,河道0.15万亩,住宅区0.15万亩,其它0.20万亩。目前,组织化水平、机械化水均很高, 条田规格一致,不存在千家万户的生产格局,土地为国有集体经营。组织保证黄海农场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直重视,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把
29、开发工作当作当前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头戏来抓,有力地可保证项目建设。近几年来, 项目区干群对农业开发的认识性也提高,迫切性、积极性空前高涨。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发展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计划的通知国农办2009189号;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关于2011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选项入库的通知苏农开土函201013号和苏财农发函201023号;江苏省黄海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0 2020年度);江苏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 2012年度
30、);江苏省黄海农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 2012年度)。(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项目区规模优势项目区农场历来是重要的规模化商品粮生产基地, 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 献。通过项目建设,尤其是对中低产田的集中整治,可进一步发挥粮食生产的规模效应, 也为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农场主导产业结构的需求项目区原有的农业生产品种多而杂乱, 生产的稻麦品质差异较大,农业生产管理困 难,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向现代农业规模化迈进。 通过项目的建设,可 以调优农场种植业的布局,有效地充实农场的优质稻米、优质啤麦和良种繁育三大主导 产业,形成产业
31、基地,把项目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 形成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 分工格局,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规模化农田基础设施的集中整治,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项目区以稻一麦一年两熟普通商品粮生产的种植模式,品种陈旧,无订单生产、销售网络不完善,产品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生产设施老化,农业生产措施不能很好地得到 落实,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极低。通过项目的建设,可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 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土地治理的效益通过项目的建设,可促进优质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加强基础设施的改善;完 善“公司+项目区+职工”的经营模式,把职工、科技型龙头加工企业、农场的利益紧 紧捆在一
32、起,提高了各方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真正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 良性循环。另外,通过项目的建设,可有效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 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有力地保证广大职工的增收。三、项目区规划设计及农业结构调整布局(一)初步规划设计方案规划原则(1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农场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着力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场农业产业发展和职工增收作为基本条件。(2)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为契机,按照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农田 连片平整、耕层土壤肥沃、生产方式先进、高产高效低耗的要求,
33、综合治理田水路林, 全面配套桥涵闸站渠,全力打造一批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项目具体建设内容的安排, 80%以上的资金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项目区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节水咼效”的咼标准农田。(3)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在项目区安排上,围绕优势产业、重点区域,立足灌区或流域的自然状况, 科学统 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确保实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方”的目标。 项目区地块相连集中连片,治理 1.5万亩。(4)依托科技提升效益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优选科技依托单位,改进服务方式等有效手段,加快先进适用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重点支持良种、良法的普遍应用,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 配
34、套,强化对职工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科学种田水平,使项目区成为推广新品种、 应用新技术的示范基地。另外项目区还根据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明确科技推广的目标和内容,重点主推1个新品种和1-2项新技术。科技推广经费在项目区集中使 用,并建设核心科技示范区和科技示范田。(5)积极创新开发机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规律,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机制、新方法。在建立多元化、 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实施项目的开发机制, 探索项目工程建后管 护新模式,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 加大开拓和创新的力度,以创新促 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努力增强项目资金使用质量和开发效益。规划目标(1)通过
35、土地治理,扩大良种种植面积和扩大优质粮食生产面积项目区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主推品种徐稻3号,亩单产达580公斤。 优质啤酒大麦种植面积达0.5万亩,主推品种苏啤6号,亩单产达400公斤;优质小 麦良种繁育面积达1.0万亩,主推品种烟农19或淮麦22,亩单产450公斤。(2)通过土地治理,完善项目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田间配套工程,疏浚修整灌排条田沟,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 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规模种植水平,使项目区内农田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 85%,又防旱又防涝,使项目区农作物保持常年优质高产高效,水稻、小麦和啤酒大麦亩增产百斤通过土地治理,以科技型龙头企业为支柱,发挥
36、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同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农垦麦芽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农垦种业有 限公司联合,建立“企业+基地+职工”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 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把项目区建成集高产、高效、规模、绿色农业的示范样板, 为江苏省农垦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土地治理,完善区内交通网络项目区耕作条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农产品运输以及居民生活的要求,显著提 高居民生产生活的效率。通过土地治理,在项目区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技术措施,开展产业化经营,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规划标准灌溉设计标准项目区气候适宜,
37、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雨热同期,适宜水稻和啤酒大麦生充足 长。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99),结合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灌溉保证率85%,达到“灌排水分开、高低水分开、内外水分开”。规划项目区的灌溉系统主要为斗、 农两级渠道,且斗渠采用混凝土衬砌,因此渠床 渗漏损失小。经估算,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 0.75。排涝设计标准排涝设计标准为日降雨200mm二日排出不受涝,遇超标洪水有对策。降渍设计标准降渍设计标准控制地下水埋深为距地表 1.2m。(4)道路工程设计标准本项目区规划主要道路及标准:机耕路有效路面宽 3.5米,道路通直,路面材料 为C30水泥路或二灰结石,路基灰土压实
38、砂石路,路面高出田面 0.5米(具体路基高 度以沟渠堤顶咼程确定)。(5)田间工程设计标准条田规格:根据农业田间排水和机耕要求,长度900 950米,宽约45米左右。部份条田规格结合地块形状确定。田间建筑物工程配套率达100%。规划内容(见规划图)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实施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5万亩;实施优质小麦1.0万亩, 优质啤酒大麦0.5万亩。(1 )水利措施(见规划图)新建电站9座:八分场1号泵站,八分场2号泵站,八分场3号泵站,八分场4 号泵站,八分场5号泵站,八分场6号泵站,十分场1号泵站,十分场2号泵站,十 分场4号泵站,其中八分场 6号泵站为500ZLB-125 型,其他泵站
39、均为 600ZLB-125 型。土方工程:23.75万方,主要对项目区田间河沟渠路整治。新建防渗渠15.00公里:八分场一号渠2.5公里,位于伏N14-24水泥路北;八 分场二号渠2.5公里,位于伏N1-12水泥路北;八分场三号渠1.5公里,位于伏S18-24 现机耕路南;八分场四号渠1.0公里,位于伏S1-5现机耕路南;八分场五号渠1.00 公里,位于伏S13-17老渠;八分场六号渠1.5公里,位于伏S6-12老渠;十分场一 号渠2.5公里,位于伏N8-19水泥路北;十分场四号渠 2.50公里,位于伏伏S8-19现机耕路南;其中:八分场三至五号渠、十分场四号规格为梯形,3.0*1.1 ;八分
40、场六 号渠规格为梯形,规格3.8*1.1 ;八分场一、二号渠,十分场一号渠规格为矩形,规格1.6*1.1 。渠系配套建筑物526座。其中进水涵120座,退水涵336座,进退水合体涵24 座,斗渠生产桥30座,节制闸16座。桥闸14座。其中桥带闸6座,机耕桥2座,过堤桥6座。(3 )农业措施新建规格为3.5米机耕路13.5公里(见规划图):八分场一号砂石路 2.0公里, 位于伏S13-24现机耕路北;八分场二号砂石路 2.0公里,位于伏S1-12现机耕路北; 八分场三号砂石路2.5公里,位于伏八分场三号斗渠;八分场四号砂石路2.5公里,位于伏八分场四号斗渠;十分场一号砂石路 2.0公里,位于伏N
41、8-19现机耕路北;十分 场三号砂石路2.5公里,位于伏S8-19现机耕路南。(二)农业结构调整布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针对项目区原有农业结构中作物类型与品种多元化的问题, 通过项目区的建设,由 常规稻麦棉生产转为优质水稻、优质啤酒大麦和良种繁育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规 模化稻米、麦芽生产基地和优质稻麦种子繁殖基地。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公司+项目区+职工”的生产经营模式。强化订单生产,与江苏省农垦麦芽 集团有限公司订立亩单产400公斤,0.57万亩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合同,与江苏省农垦 米业有限公司订立亩单产580公斤1.0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合同,与江苏省农垦种业有 限公司订立亩单产500公斤
42、0.5万亩水稻良种和亩单产450公斤1.0万亩小麦良种生产合同四、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年种植优质水稻1.5万亩(水稻良种繁育0.5万亩)、优 质啤酒大麦0.5万亩、小麦1.0万亩。(二)建设内容水利措施(具体见表11)新建电灌站9座;其中600ZLB-125*1 泵站8座,500ZLB-125*1 泵站1座,新建梯型或矩型防渗渠15.0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540座;沟渠疏浚整治23.75万方。表11:水利措施序号项目名称数量单位规格型号设计参数1030排灌站9座1030-1新建灌站8座600ZLB*1Q设=0.8m3/s1030-2新建灌站1座500ZLB*1Q 设=
43、0.6m3/s1060灌排渠系工程1060-1开挖疏浚整治渠道23.75万方1060-2衬砌渠道15.0KMQ设=0.8m3/s1064渠系建筑物526座1064-1进水涵A-10型120座巾=60、L=10m1064-2进水涵B-20型0座巾=60、L=20m1064-3退水涵A-10型300座巾=60、L=10m1064-4退水涵B-20型36座巾=60、L=20m1064-5进退水涵联合体型24座巾=60、L=10/20m1064-6斗渠生产桥30型28座巾=3.0m、L=10m1064-7斗渠生产桥30型1座巾=3.0m、L=35m1064-8斗渠生产桥38型1座巾=3.8m、L=10
44、m1064-9斗渠节制闸30、38型16座B=3.0m、B=3.8m1064-10桥闸6座2.0*2.0*2,L=10m1064-11机耕桥2座L=13m、B=6m1064-12过堤桥6座巾=150*10m2.农业措施(具体见表12 )项目区秸杆全部还田,耕作层厚大于 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 ;新建砂 石路13.5公里,有效路面宽3.5米,道路通直表12 :农业措施序号项目名称规模单位规格型号结构形式2500机耕路2500-1砂石路13.5KmB=3.5m(三)项目实施进度表(具体见表 15 )表15 :项目实施进度表序号名称2009、2010 年1212345678910111
45、2-一一建议书二二二年度计划书项目建设内容1防渗渠2渠系建筑物3新建泵站4沟渠疏浚5机耕路6项目自我总结验四申请部门验收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1估算依据关于2010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选项入库的通知苏农开土函200911号和苏财农发函200925号;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和江苏省财政厅文件20043号2号江苏省农业综合 开发项目工程概算编制暂行办法。投资估算(具体见表16)项目总投资1661.93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260万元,项目区自筹401.93万元。 水利措施投资1427.28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146.53万元,占财政投资90.99 %;农 业措施投资195.7
46、5万元,其中财政投资74.57万元,占财政投资5.92 %;项目管理 费26.3万元,为财政投资,占财政投资2.09 %;工程维护费12.60万元,为财政投资, 占财政投资1.00 %。表16投资概算汇总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数量投资单价(万元)总价(万元)其中:财政投资(万元)一一一水利措施1427.281146.53(一)新建排灌站座8214.00214.00(1)八分场1号泵站座124.0024.0024.00(2)八分场2号泵站座124.0024.0024.00(3)八分场3号泵站座124.0024.0024.00(4)八分场4号泵站座124.0024.0024.00(5)八分场5号泵站座
47、124.0024.0024.00(6)八分场6号泵站座122.0022.0022.00(7)十分场1号泵站座124.0024.0024.00(8)十分场2号泵站座124.0024.0024.00(9)十分场4号泵站座124.0024.0024.00(二)新建防渗斗渠KM15.00378.00378.00(1)八分场一号防渗斗渠KM2.5028.0070.0070.00(2)八分场二号防渗斗渠KM2.5028.0070.0070.00(3)八分场三号防渗斗渠KM1.5021.0031.5031.50(4)八分场四号防渗斗渠KM1.0021.0021.0021.00(5)八分场五号防渗斗渠KM1.
48、0021.0021.0021.00(6)八分场六号防渗斗渠KM1.5028.0042.0042.00(7)十分场一号防渗斗渠KM2.5028.0070.0070.00(8)十分场三号防渗斗渠KM2.5021.0052.5052.50(三)渠系建筑物座540554.53554.53(1)进水涵座0.000.00进水涵A-10型座1200.6072.0072.00(2)退水涵座0.000.00退水涵A-10型座3000.55165.00165.00退水涵B-20型座360.8530.6030.60(3)进退水合体涵座241.0024.0024.00(4)斗渠生产桥30型座293.2092.8092
49、.80(5)斗渠生产桥38型座13.603.603.60(6)斗渠节制闸30型0.000.00斗渠节制闸30型座150.659.759.75(7)斗渠节制闸38型0.000.00斗渠节制闸38型座10.780.780.78(8)涵闸0.000.00二孔涵闸座616.0096.0096.00(9)机耕桥一跨桥座215.0030.0030.00一孔过堤桥座65.0030.0030.00(四)土方工程万方23.75280.75(1)斗渠外运回填压实土方万方11.25015.00168.75(2)斗渠回填压实土方万方2.5004.0010.00(3)新开排河土方万方4.0003.0012.00(4)砂
50、石路外运回填压实土方万方6.00015.0090.00二农业措施195.7574.57(一)新建砂石路13.5195.7570.37(1)八分场一号砂石路Km2.014.5029.0020(2)八分场二号砂石路Km2.014.5029.0020(3)八分场三号砂石路Km2.514.5036.2525(4)八分场四号砂石路Km2.514.5036.259.57(5)十分场一号砂石路Km2.014.5029.00(6)十分场三号砂石路Km2.514.5036.25-三其他工作措施26.3026.30(1)项目管理费26.3026.30四工程维护费12.6012.60合计1661.931260.00
51、(二)资金筹措1、资金构成本项目概算投资总额1661.93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260.00万元,项目区农场自 筹资金406.93万元。2、资金来源(具体见表16)项目总投资1661.93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1260.00万元,农场自筹资金406.93 万元。(三)群众筹资投劳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力度加大, 职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高涨,全场 16.97万亩土地年可收缴租金10600余万元,农场每年按5%投资比例用于农场基本农 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全有能力配套资金作为自筹资金。六、预期效益(一)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全部投产后,工程效益的发挥,优良品种的种植引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将提高项目区农业经济效益,项目新增销售收入315万元,年增粮150万公斤,其中优质粮食150万公斤。职工年收入增加总额232.84万元。(二)社会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项目建设实施以推进啤麦、水稻产业化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调整,通过优质品种的引 进、推广,形成区域性的专用品种生产基地,实施“公司 +项目区+职工”的经营模式, 强化订单生产,减弱风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201-2:2025 EN Acoustics - Noise from shooting ranges - Part 2: Calculation of muzzle blast
- 2025至2030中国男士钻石戒指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电子书阅读器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生态度假农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玉石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特种纸浆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百日培训课件
-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数字策略研究
- ICU护理文件书写培训
- 维修拆卸技能培训课件
- 科创板开户测试题及答案
- 内科护理学消化性溃疡
-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中小学暑期安全教育班会课件
- DB43-T 2988-2024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 2024年荆州市荆发控股集团招聘考试真题
- 慢病智能监测-洞察及研究
- 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 202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附答案)
- 在非到发线上接发列车站内无空闲线路时的接发列车39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