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课件_第1页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课件_第2页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课件_第3页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课件_第4页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项城卫校中西医结合医院 护理部 中医护理技术的重要性1中医护理操作2中医护理技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 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这些技术适用范围广泛,见效快,创伤小,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随着护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角色及职责范畴到都发生了变化,康复,保健及疾病的预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3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工作,不断拓展中医护理技术范畴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在2012年-2014年已完成33个中医优势病种护理方案的梳理

2、工作,目前正在对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推广于验证,其中,对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评价已成为验证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部位,以通经脉、 调气血、调整阴阳而达到防病治病 目的 经络学说 基础脏腑学说核心中医护理技术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通经脉调气血调阴阳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 定 义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或打火机弯盘小口瓶(灭艾条用)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4.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体位

3、不适。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7.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常用的灸 法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 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 cm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5分钟左右。 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 cm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注意事项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2.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3.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禁忌症: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均不适宜灸疗。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艾灸要注意什么:1、施灸的先后顺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