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论曾子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思想论文关键词:曾子伦理思想孝论文摘要:曾子是孔门弟子中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上承孔子,下启思孟学派,曾子的思想以伦理为核心,除了他的“孝的思想外,在道德修养的内在自觉、君子人格与豪杰气象,以及从贵义到仁义等方面对后来的儒家学者也都有着重要影响。曾子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之一,是得到了历代学者认可的对儒学的传承做出积极奉献的学者之一。曾子的思想也以伦理为核心的,直接渊源于孔子,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思孟学派直接源于曾子,而且后世以“一贯之道理解孔子思想,也是曾子首开其端。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学术界对曾子思想的研究与他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本文有鉴于此,
2、力图以?曾子?十篇为根本文本,从承志谕道的孝敬论、内省重行的修养论和宏毅守礼的人格论等三个方面阐述曾子的伦理思想,提醒曾子伦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历史地位。在历史上,曾子以孝称著于世。孝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孔子以恢复周礼为矢志,其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家庭道德根底之上,孝就成为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考?论语?论孝有17处,以孝梯为仁之本,说明孔子对孝的极大重视。作为孔门弟子,曾子的孝的思想直接源于孔子。曾子论孝坚持了孔子的观点。孔子以“敬为孝的核心内容,认为它是人养父母和养其他物的根本区别。曾子也说:“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因此
3、,曾子所论之孝,其涵义与孔子思想根本一致,而特别突出了和阐发了“敬的涵义。他说:“所谓孝也,民之本教日孝,其行之日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投,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在此,他提出了孝德的这样几个根本要求:养、敬、安、久、卒。孔子讲“色难、“不敬何以别乎。曾子继承了这种观点,并在敬的根底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孝应该做到养而能敬、敬而能安、安而能久、久而能卒。曾子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曾子大孝?)孝的主要内容就是尊亲、不辱、能养。尊亲者扬父母之名;不辱者,不陷父母于不义;能养者,克己奉亲,而“敬那
4、么是其精神本质,无论尊亲、不辱还是能养,都必须贯穿一个敬字。“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曾子立孝?)由此,曾子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孝敬的根本内容,对孝的精神本质做出了较全面的发挥。第一,敬养。勿庸置疑,孝敬父母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养其亲,但是,正如孔子所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唯有敬才是对父母之孝。故曾子也认为,孝养父母不是简单的养,而是要养之以敬,要做到使父母感到安逸、舒心,长久如一,直到父母死后也应如此。敬养的本质是诚于心,时刻将父母放在心中,故孔子有“游必有方之说。所以曾子认为父母在时应该不计较官职的上下“家贫
5、亲老,不择官而仕。?韩诗外传?曾记载曾子的话说:“吾尝仕为吏,禄不过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初,攘题三围,车毅百乘,犹北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庄子寓言?也记载曾子说“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泊,吾心悲。乐与不乐,就在于能否奉养、亲爱父母。假设能,虽禄不过钟釜,犹欣欣而喜;假设不能,在虽堂高九初、禄富三千钟,也无法有真正的快乐,因为父母既没,他们再也不能享受这种成果,自己纵有高官厚禄,也无法再对父母尽孝。第二,敬志。在曾子思想中,养父母之养不仅仅是养其口体,更要养其心志。他说:“孝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
6、志;乐其耳日,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乐其心者,即要让父母心情偷悦,尊敬父母的意愿,不违犯他们的意志。乐其耳目者,就是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使他们的身心愉快。曾子在这里特别强调了一个“忠字,是要以诚敬之心对待父母的意思。故曾子又说:“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曾子大孝?)孝的精神是敬,而敬那么要求“先意承志,即尊敬并且继承父母的意志。当然,他没有忘记承志的前提,那就是必须符合“道。“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曾子大孝?),“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优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曾子事父母?)一言以蔽之,乐父母之所
7、乐,忧父母之所忧,自己的喜怒哀乐唯父母的意志为转移。孝敬父母不是简单地为父母提供生活的必需品,也不等于是尽力供养父母,而是要守礼、要敬、要忠。礼的作用是使其力做到恰到好处,敬的意义是使对父母的孝敬发自本心。假设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可以让父母甘食安居、心情愉悦,这就是敬志。第三,敬体。曾子认为身体发肤是父母给予的,是父母身体的延续,所以这里的“敬体不仅是对父母身体的担忧和敬重,还包括了对自己身体的敬重,假设损残了自己的身体那等同于是对父母身体的损伤和不孝。?孝经?开宗明义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曾子也强调:“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曾子大孝?)我们的
8、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我们的身体也是父母身体的延续,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对父母起码的孝敬。曾子这一思想深受孔子的影响:“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那么可谓孝矣。(?曾子大孝?)要孝敬好父母首先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做冒险的事情,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忧,举手投足间都时刻记得要保护自己身体的完好,“故孝子之事亲
9、也,居易以埃命,不兴险行以徽幸;孝子游之,暴人违之;出门而使,不以或为父母忧也;险涂隘巷,不求先焉,以爱其身,以不敢忘其亲也。(?曾子本孝?)曾子直到老的时侯都在小心注意白己的身体不受毁伤,快要死的时候见自己的身体保存完好才放心。由于西周以来宗法制度确实立,孝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根本和最主要的道德标准,孝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根底性的重要作用。?礼记祭义?说“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孝经?更是将孝视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曾子的伦理思想也有同样的观点,他说:“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
10、北海而准。(?曾子大孝?)在曾子看来孝普遍地存在于宇宙之中,是世界上最普遍、最永久的道德,也是其他一切道德的基矗他把孝看作是高于一切的东西,突出了孝在人伦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孝作为统领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个人道德行为的价值准那么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纲领。这就是不仅认为孝具有真理价值上的绝对性,而且还具有行为标准上的极大的普遍性和永久性。这种观点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建立在血缘家庭的根底之上、传统伦理道德建立在家庭道德根底之上的根本特点。由于曾子将孝看作是诸德之本,因此,践行孝德,就不仅仅是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子女,更是要做一个遵守社会道德的好人。如何做一个有德的好人?曾子阐述了自己的道德
11、修养理论。他的道德修养理论中有很多观点和方法,都被后来的儒家学者继承和开展,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内时、“慎独、和“忠信。曾子秉承了孔子儒学的根本精神,始终把道德完善看做是一个学者的终极追求,因此,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时时检讨、反省自己的言行。这就形成了他道德修养的第一个重要思想,即注重内省的修养方法。?论语学而?记载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谓三省只是一种例举,并非说是仅仅对这三件事进展反剩但是,在此,至少说明曾子认为这三件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特别例举。忠是对人尽职尽责,信是对人老实不欺,习是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对一个人而言,这是三种重要的德行。故曾子经常
12、对自己这三个方面的行为进展反剩“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没其身,亦可谓守业矣。(?曾子立事?)他将这种反省的方法作为自己每天的必修课程,旦夕惕警,终生持之以恒。曾子常常考虑自己的缺乏之处,对自己的言行要求很高,?荀子法行?篇中记载了曾子“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原那么,“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远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总得概括起来是“三不原那么。一是不要疏远自己的亲人而亲近外人。假设一个人连亲人都不珍重只顾着亲近、馅媚于别人,那就是亲疏、里外不分了。二是不要因为自身没有做好而抱怨别人,不要一旦有事情发生首先就想者抱怨
13、和怪罪别人,那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相反的只会使事情更糟还会影响与别人交往的感情。三是平常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因为自己的过错而招致刑罚时再哭天喊地懊悔。曾子要求一个人应该勇于自己承担责任,认为人要不断的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乏,要与人为善,不要轻易疑心别人,不要说别人的过错,要成别人之美,宽容待人。“君子不祖先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存往者,在来者,朝有过,夕改,那么与之;夕有过,朝改,那么与之。(?曾子本孝?)曾子道德修养第二个重要内容是“慎独。他指出,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因为身处人群之中,时刻受到别人的监视,好似有很多双眼睛注视着自己,好多双手指着自己,可以严格要求自己:“十目所
14、视,十手所指,其严乎!但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脱离了别人的监视,思想上就容易松懈,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另外,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或者面对重大的事情往往不难把握住自己,根据道德的要求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却通常不能将自己信奉的道德贯彻到底。因此,他强调在道德修养上要谨微慎独。他谨微慎独的自律方式可以总结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先思后行。曾子认为平时做事应该小心慎重,不要武断、鲁莽行事,在做任何决断之前要先对做此事的过程及后果考虑周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思想与行为一致才能尽可能的到达自己的目的。“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
15、矣。(?曾子本孝?)在曾子看来,慎重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冲动,不能意气用事,而要进展周密的考虑和对可行性的严密论证,凡做事无不能对人言,不仅胸怀坦荡,而且不授人以柄。第二,博学无患。曾子每天都要检查自己当天所学的内容加以复习,以求更好的掌握。只有博学多知才会在处理问题时能选择更好的方式,假设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储藏,会因为无知而做错误或不妥的决策。谨微慎独不等于谨小慎微,后者通常表现为胆小怕事、目光如鼠,而前者那么是在对道德原那么有深化的把握的根底之上的一种严格自律。所以,谨微慎独必须以对道德原那么的把握为前提,这就需要努力学习包括学习道德知识。“君子博学而屏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祖先,言
16、必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恺恺。(?曾子本孝?)人只有在认知到足够的事物根底上才能尽量防止自己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有了足够的是非区分才能才能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才能更好的使自己更好的把握好白己。第三,不越于度。谨微慎独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做,或者纯粹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而是对道德原那么的坚守,换句话说,就是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一个人独处,无论是面对重大的事情还是细微的小事,都要做到坚持道德原那么,不越于度。曾子时刻注意自己不做有违自己身份的事情,他甚至在临死前发现白己睡的是大夫才能用的席子,仍坚决要求换掉。曾子的自律非常严格,几近苛刻的地步,他认为君子要时刻注意把守君子之度,高度要求自
17、己做到“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馅,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亦可谓知矣。(?曾子本孝?)曾子要求君子修养上的“慎独并不是清高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只是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要保持好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是故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相济达也,己先那么援之,彼先那么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曾子制言上?)所以,“与君子游,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那么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人鲍鱼之次,久而不闻,那么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曾子疾卜)因此说,曾子讲的慎独不是要独善其身,谨微不是临事不决
18、,而是无论大事小事、不管同游还是独居,都要严守道德的原那么与要求,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曾子道德修养的第三个重要内容就是注重忠信。和孔子一样,曾子也非常重视道德理论,主张言行一致,言信于行,行重于言。他认为语言可以通过行为得以检验和表达,君子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说不实在际的话语,不做与自己身份相违犯的事情。“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曾子疾卜)他说:“不能行而言之,诬也;非其事而居之,矫也;道言而饰其辞,虚也。(?曾子立事?)要做到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有这样几层要求,一是要讲真话,不能坑蒙拐骗、必须实事求是;二是要说到做到,不说自己做不到的空话、大话、假
19、话。所以,曾子认为,检验言行一致的方法就是看自己的言论是否与自己的行为相符合,言信于行,行是检验言语是否真诚的关键。他说:“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外内合矣。(?曾子本孝?)语言的可信度是通过行为来检验的,而行为的可信不是仅仅看某个偶然的举动,而是要看其一贯的行为,因此,可以在行为中始终践履自己的言语(实那么是思想),这才称得上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曾子杀氨的故事就说明来曾子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言信于行就是要坚持“言之必可行,所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和道德素质的上下关键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是在于他做了什么,是怎
20、么做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曾子认识到,行比言更加重要,更可以真实地反映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因此,曾子不但要求说话要实事求是,做事脚踏实地,还要求说话要有主次,做事要有目的和分寸“言必有主,行必有法,更主张少说多做,先行后言:“且夫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曾子制言上?)行动是思想的理论,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加以强调,人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活动而理解他的内心想法,所以说话要少,做起来要扎实;行动要比别人早,说话要比别人晚。他认为君子假设能做到言而有信,后人那么会赞赏他,效仿他。人要成就一番事业也必须从这些小事做起。“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
21、惮。(?曾子本孝?)从根本上说,语言和行为都是内在道德品质的外在表达,但是,假设一个人的语言和行为有矛盾,那么,语言反映的就不是他的真实的品质,反而说明这个人的虚伪。道德既是社会生活的行为标准,又是人的内在素质,还是人的现实的活动,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是理论性的,只有落实在行动上,才是道德修养的最终完成。故曾子在道德修养上强调言行一致、言信于行、行重于言,符合道德修养的本质要求。曾子伦理思想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孔子是以“君子为理想人格。在曾子的言论中,“君子一词使用的频率很高:仅?曾子十篇?这5699字的篇幅中,“君子一词即出现71次;?论语?引曾子之言中的“君子一词出现了5次
22、。曾子对君子的道德要求极高,他认为这是个人修养的极限,也是他终生追求的理想人格。众所周知,儒家的理想人格就是圣人和君子。圣人是尽善尽美的完善的理想人格,君子那么是现实生活中有德之人的范型。孔子就从未以圣人许人,而积极鼓励人们做一个有德的君子。曾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把君子做为理想的道德人格。但是,他的君子人格形象和孔子提倡的君子有许多差异,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开展。孔子宜扬的是谦谦君子,而从在曾子言论中可以看出曾子是非常主张君子应时刻秉持正义,弘扬大义,要有坚毅的责任心能担当起大任。这是曾子对孔子思想的开展。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他提倡不以贫富论英雄,要有强烈的道义感,要坚持正义于天下。“故君子不贵兴道之士,而贵有耻之士也;假设由富贵兴道者与?贫贱,吾恐其或失也;假设由贫贱兴道者与?富贵,吾恐其赢骄也。夫有耻之士,富而不以道那么耻之,贫而不以道那么耻之。(?曾子制言上?)君子坚守和追求的不是富贵与贫贱,而是道义。假设道因富贵而兴,那么君子耻于贫贱;假设因坚守贫贱而兴道,那么君子耻于富贵。君子所安者不是富贵后者贫贱,而是道,假设不符合道,那么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为君子所不耻。曾子的这种义取天下的精神是无条件的,无论在任何困难的境况中都应该坚持的“义。曾子的思想直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业公司提供物业管理软件合同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研究机构将其科研成果转让给高新技术企业的合同
- 2024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的房屋位置和使用条件规定
- 2024年度厂房租赁合同详述
- 2024年度爱奇艺体育节目制作委托合同
- 2024年度品牌授权经营合同(服装品牌)
- 热敏纸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硫磺棒消毒用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轻型飞机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空气干燥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数字经济与智慧物流发展趋势课件
- 《理想信念主题班会》课件
- 手术讲解模板:胎头吸引术课件整理整理
- 水、电解质紊乱的诊治【课件】
- 地理八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梳理课件
- 接待礼仪流程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简易方程《解方程(例4、5)》 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
- 数控铣床的对刀操作
- 压裂和测试流程连接推荐做法
- 好书推荐-《枫林渡》课件
-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