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8 页 共 NUMPAGES8 页2022初中化学知识点及考点归纳初中化学知识点及考点归纳关于溶液1.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挪动的离子;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等不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挪动的离子。2.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一种。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同样,溶剂也有固体、气体、液体状态。比方干净的空气,其溶质、溶剂都是气体。3.物质溶解于水时,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可以用手触摸感知,也可以借助温度计测量。(1)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2)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3)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
2、化不大,如食盐、蔗糖。4.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要大。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该物质,但是还能溶解其他易溶物。5.配制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分为两种情况(1)固体溶质配溶液: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2)浓溶液稀释: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贴标签)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注意:需要选择与答复时,一定要先区分是上述两种配制中的哪一种,进展有针对地答复。(3)分析p 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或者偏小的原因固体溶质配溶液时浓度偏小的可能原因:固体不纯;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放反了(使用了游码转移固体时有
3、残留;取水时仰视读数等(4)将溶液稀释或者浓缩的计算:根据溶质质量不变计算式:浓溶液浓度X浓溶液质量=稀溶液浓度X稀溶液质量稀释加水(或蒸发水)质量=m(稀溶液)-m(浓溶液)6.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改变温度结晶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仅溶质减少,溶剂不变恒温蒸发结晶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得到的仍是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所以出现结晶现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发生变化。注意:结晶后得到的母液,一定是晶体物质的饱和溶液7.(1)从硝酸钾中除去混有的少量氯化钠提纯方法是:降温结晶;操作步骤为:用沸水溶解(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烘干。(2)从氯化钠中除去混有的少量硝酸钾提纯方法是:蒸发结晶;
4、操作步骤为: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烘干。(3)在流程题中,经过化学变化所得到的溶液通常是常温下的不饱和溶液,假设要通过降温结晶获得溶质,通常的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烘干。8.溶解度曲线A下面的点M,表示T2时的A物质不饱和溶液。要使其到达N点,应采取: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该溶质至饱和;假设对N点溶液降温,那么N点沿溶解度曲线左移;假设升温,N点程度右移。9.生石灰放入常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会与水反响并且放热,当恢复至原温后,最终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与生石灰反响消耗),溶质氢氧化钙减少(因水少而析出),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是室温的饱和溶液)。10.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
5、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11.气体溶质形成的溶液不能通过蒸发浓缩到达一定的浓度,因为气体溶质会挥发。12.计算反响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关键是如何计算所得溶液的质量,可以有两种计算方法:m(溶液)=m(溶质)+m(溶剂)注意:溶剂的质量包括了原溶液中的溶剂水和生成的水两方面,不能遗漏。m(溶液)=m(总质量)-m(固体)-m(气体)注意:此计算方法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直接得到了溶液的质量,不必再算生成水的质量了,防止与方法混淆。建议:先用方法计算更简便。初中化学考点归纳离子的检验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假设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那么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SO42-
6、(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参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假设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那么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参加稀酸溶液,假设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那么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参加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假设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那么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注: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2、在一未知溶液中参加氯化钡溶液,假设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那么原被测液
7、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初中化学考点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物理变化】(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3)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升华、吸附、枯燥等【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挥发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化学变化】(1)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2)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3)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变质、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什么物质反响、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复原性、热稳定性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络和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伴随化学变化二、走进室1药品取用的根本原那么。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假设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