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说课稿14篇_第1页
《草原》说课稿14篇_第2页
《草原》说课稿14篇_第3页
《草原》说课稿14篇_第4页
《草原》说课稿1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71 页 共 NUMPAGES71 页草原说课稿14篇草原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风光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我将这篇文章的教学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扫除字词障碍,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2、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2.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4.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及热爱西部的情感。三、说重难点熟读课文,弄清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是本课的重点。揣摩优美语句的深刻含义,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是本课的难点。四、说教法根据教材特点,我特制定本文的教法如下: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从读中学,从读中悟,让学生在读书声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优美文字的熏

3、陶。2.谈话法: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汇报自己的收获。五、说学法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地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1预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2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3读书方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六、说教学过程1激趣揭题,通过欣赏天堂这首歌,激发学生兴趣,揭示出本课课题草原。2初读课文感知美:小组长组织组员读书,或齐读,或个别读,或二人读。读书形式由组长决定。

4、听读过程中要完成三个任务:(1)纠正字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讨论课文讲了件什么事。(3)要互相质疑尝试解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3.自读课文感悟美:(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明白了什么?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3)师生交流: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感受。你是如何感受到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的?4.品读体验,走进美。第一部分:走进“景色美”a.草原景色美丽。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写得如此美丽的呢?学生默读,勾画出语句找学生回答。b.生汇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

5、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通过“高歌”一词引导学生朗读。(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然后让学生看画面读句子。(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锈上了白色的大花。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也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妙处。第二部分:走进“人情美”a.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用上面的学习方法,把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画出来,和同

6、桌说说体会。b.学生汇报:(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飞”字换成“跑”字行吗?引导学生读出急切的语气。(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体会蒙汉人民心灵相通。(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体会蒙古人民热情款待。c.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d.师小结:是啊,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蒙汉人民是生活在中

7、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我们各民族之间互利互助,团结友爱。(3)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草原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五篇文章,分别是春笋、雨点、小池塘、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本单元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5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28个,写字44个,课文内容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的新点,具体表现在: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

8、图新颖有趣。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课后练习都是两次,一次是朗读或背诵,一次是有关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另外,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练习的内容包括认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复习笔画、笔顺,进行词、句训练和说话训练。6个练习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写的是早晨,草原从睡梦中醒来,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本文意在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文章条理清楚,语句流畅,文字优美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

9、教材,也是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好课例。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并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7个绿线条的生字只认不写,认识三个新偏旁(厂字旁、牛字旁、折文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特别是突出描写草原的辽阔,牧民放牧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文中对草原的描写,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3、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说教学重难点草原的早晨描写的是北方的美丽风光,与我们南方小朋友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对于草原的认识,学生了解很少。但是让学生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早晨

10、,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并理解文本蕴涵的道理有一定难度。其中目标1、2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四、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设计这一课时,紧紧围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1、以读为本,创设情境,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2、以鼓励性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3、体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五、说

11、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小朋友,几天来,我们跟着春风姐姐游了美丽的小池塘,逛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请大家欣赏歌曲天堂,猜猜我们去哪里?“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还有你姑娘就是我的家”。(欣赏歌曲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这是哪儿呢?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草原学习生字“原”,宽宽一个“厂字头”,下半部分是白下面一个小,注意下半部分与“泉”的区别。谁来读好这个词?读准字音。3、简介草原,导入课题: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的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勤劳勇

12、敢。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板书:的早晨多媒体出示课题:谁会读这个课题?指名读,听出来他哪个音读得特别准?“晨”是个前鼻音,又是个轻声。谁再来读。我们一起来读。4、理解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吗?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5、教师以语言描述创设情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草原的早晨吧。二、看图,初步了解草原。1、(多媒体课件出示草原早晨的画面)早晨,我们来到了草原上,大家看到了什么?2、交流感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为什么呢?过渡: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相信大家在读过课文后会更加喜欢草原的早晨的。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轻读绿色线和田

13、字格中的生字,然后再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碰到难读的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多媒体出示词语:生词:打破宁静羊儿圈门无边牧民远处飘动先逐个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说说难读的字,分清前后鼻音,再一个词领读,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读。绿色通道里的词:鞭声黎明宁静铺满新绿跨上骏马先一个词领读,再一行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3、再次轻读课文,读通句子,做到:不添、不漏、不错、不破,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4、检查自读情况:(1)交流: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三个自然段)(2)指名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校读,重点指导读好几个较长的句

14、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4)同桌互相读读课文,发现问题及时互相纠正。(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你现在又知道了什么?交流时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话。(6)集体朗读课文。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原、打。1、出示生字:原、打学生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2、交流记忆方法:重点指导学生把“原”的下面部分与“泉”区分清。3、指名分析生字的结构和摆布,并说说书写注意点,同时教师在田字格内示范书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随着进行书空。4、学生练习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5、反馈纠正: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进行点

15、评。板书:羊儿牧民欢乐作业设计:1、找一找下面的六个字,哪两个很相似,比一比,再组词。放问门外牧处()()()()()()2、照样子写句子羊儿在草原上奔跑。小鸟在。我们在。3、搜集与草原有关的诗歌、文章。4、课外阅读: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说课稿 篇3一、教学目标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豪放的风格特点,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二、教学重点:感受蒙古族音乐豪放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三、教学难点:能够以小组合作进行舞蹈,打击乐和演唱表演等活动。四、教学过程:本课的教法、学法、教学手段等在教学程序中体现。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导入:播

16、放多媒体课件,在本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声中,带领学生坐上音乐列车去旅行。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课题巧妙地展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从开始就进入到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欣赏不但了解蒙古风土人情,拓宽了视野,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音乐知识。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伴奏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了歌曲渗透,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聆听音乐,感受情感,用情歌唱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主要部分歌曲教学怎样才能教得扎实、新颖,让学生爱学、乐学,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歌曲演唱,而且要以情带声的演唱是我的目标,于是在导入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马儿上山坡的音阶小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17、。1、音阶练习师读:骑着马儿上山坡生唱:1 2 3 4 5 5 5师读:骑着马儿下山坡生唱: 5 4 3 2 1 1 1师读:骑着马儿走一走生唱: 3 5 3 5师读:骑着马儿跑一跑生唱: 1 1 1 1 3 3 3 3 1 师读:骑着马儿跳一跳生唱: 1 1 1 1师读:马儿马儿快停下生唱: 1 7 6 5 4 3 2 1接下来通过教师的范唱让学生熟悉旋律,用身体动作去感受,下面就由我来做一下范唱,然后让学生按节奏读词,舞蹈欣赏等形式,学生在多次学习体验中一直在无形地感受着歌曲的魅力。紧紧抓住了音乐教育以听为中心的原则,使后面的教学水到渠成。只经老师简单点拨,学生便能轻松学会歌曲。为了更好地

18、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情绪。我启发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大胆表现,怎样唱歌会更好听?运用教学课件启发学生,表达音乐情感。并运用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三)歌曲拓展学习简单的蒙古族筷子舞的基本动作,我为同学们准备了筷子,通过舞蹈学习,让学生全体参与,共同感受蒙族音乐美、舞美,加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四)即兴创编,表现音乐本环节是本课的高潮部分也是难点部分。通过让学生分组抽签来完成不同蒙古包上的任务。第一个蒙古包是让学生跳起欢快的舞蹈,要让学生听清要求:学生可以用老师教的动作或自己创编的动作来表演,无论怎么样跳都要跟上音乐的节奏,而且动作要优美

19、舒展,注意音乐一停,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第二个蒙古包的问题是请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听清要求老师准备了一部分的打击乐器,有的同学有,有的同学没有,没有的同学请你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周围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乐的节奏,音乐停伴奏也要停。第三个蒙古包的问题就是请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美丽的草原(如时间不够回家完成)在这个活动中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也使学生学会相互合作与沟通,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无穷快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坐上火车结束了我们本节课的蒙族之

20、旅,紧扣“游”这一情境,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快乐地结束了本节课。以上是我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草原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草原是一篇叙事散文,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作者以生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大草原美丽的风光,而且表现了这里的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描写以及自己情感发展,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一个大家庭,这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文质兼美于一体的佳作。下面我要说的是我为本课设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

21、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学习中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领悟课文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二、说学情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字词知识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方面,有待加强;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还有待

22、进一步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好动、爱模仿,学习积极性强,渴望受到老师的肯定。这些都将成为我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三、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由于本文所说的事情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在教学中我会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现场体验、情感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投入感情,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期待民族团结的美好心愿。2.多媒体辅助法我会运用课件出示图片、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达到教学目标。3.朗读感悟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虽然与课文中的事情距离很远,但是我希望学生能够在我的引导下,采用朗读体会法,通过默读、有感情朗读、男女分组朗读等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

23、悟和体会。同时,辅以问答法,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回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四、说学法1.质疑法我倡导学生对文本质疑、对教师质疑,具有怀疑态度的学生才是真正自主学习的,通过质疑获得的知识也是能够牢记的。2.自主学习法根据课程标准,我们教师应该作为一个组织引导者出现课堂上,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学识,运用自主学习法,才可以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学得更扎实。3.小组合作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要让学生互相交流,通过此方法,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竞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五、说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进入说课的最重要环

24、节: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授、情感升华几个部分。(一).情境导入1播放一首蒙古民歌,让学生静静聆听。2由音乐的出处引出陈巴尔虎旗大草原,配合地图、图片进行简介,激发学生对这个草原的好奇心。3结合图片音乐,请学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作者,正坐在汽车上,进入陈巴尔虎旗草原,初入草原,感受环境。由文中句子体会到草原之大;接着请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看看前后有什么区别。体会文中的比喻句的用意,然后由景及人,走进草原。(二)新授1走进草原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草原的人们出来迎接大家的情景,这时我会让学生注意他们的穿着、行为等。讲解描写穿着的比喻句,说明草原人民对“我们”的到

25、来郑重其事,所以穿得整齐漂亮;讲解他们不顾路途遥远,来接“我们”的情景,说明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讲解他们接到“我们”以后的欢腾景象,由男女生分别朗读文中的各种声音,最后融合一起,体会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的场景。由本段最后一句“看见了几座蒙古包”来过渡到下一自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要让学生圈出重点词,划出重点句,让学生明白“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并在今后的阅读中也养成此习惯。同时,整个体验过程以学生为主,把机会让给学生,请他们来谈自己的感受,时刻以学生为主体。2蒙古包外我会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3自然段,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我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图片,让学生

26、“看到”人很多,感受到大伙在相互握手,相互交流,虽然是听不懂的语言,但是大家可以猜测,他们一定都会说的一句话,这是一句什么话?这时候就要把机会让给学生,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的平台,综合学生的回答,回归到文本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蒙古包外的美好愿望,是怎样在蒙古包内表现出来的呢?由此衔接到下一自然段,蒙古包内发生的事情。3蒙古包内首先请一位学生来朗读第4自然段。本段主要有两个事情,一是草原人们与我们欢饮,二是鄂温克姑娘为我们表演,大伙一起唱起歌来。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当时的情景,我将运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最后进行一个现场体验,教师播放音乐、出示图片,将学生分成两组,扮演两族人民,同时请几位女生扮

27、演鄂温克姑娘,其他同学也可一起唱歌,既增添课堂气氛,也体会到当时两族人民的情感。接着让学生想象在这样丰盛的晚餐后,人们会做些什么,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最后一个自然段。(三)情感升华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到草原人们这样热情,客人们也忍不住一同欢跳,最后都不舍得走,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刚才学的内容,从初入草原到走进草原,接着进入蒙古包后的种种情景,再次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与希望民族团结互助的美好心愿,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最后,不需要累赘的语言,只要请学生带着深深地感情齐读这句话,结束

28、本课。六、板书设计板书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我的板书形象直观的展示了我在本节课的授课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草原不舍草原民族团结内走进草原外初入草原景、人草原说课稿 篇5一、【教材分析】草原牧歌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蒙古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理念,让学生在传承音乐文化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意识。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银杯属于民歌中的风俗类歌曲酒歌。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音乐欢快、热情。二、【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唱学唱银杯,指导学生运用律动和固定节奏性伴奏等多种手段体验多声部音乐形式,并

29、能够多种形式演唱歌曲。2、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银杯和对比欣赏牧歌,了解长调、短调的音乐特点,并学会分辨长调与短调;了解民歌,知道一段体结构,会划分乐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银杯体会歌曲的意境,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及独特的艺术特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唱歌曲,了解民歌一段体,区分长调与短调。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大跳并能用固定节奏型为银杯伴奏,体验多声部音乐形式;四、【学情分析及教法和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根据他们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克洛兹教学法和柯达依教学法三大系中的声势律动、体态律动和柯尔文手势进

30、行教学,让学生在聆听、律动、表现中感受音乐的快乐。五、【教学策略】本节课我以银杯为主线、牧歌为隐线,让学生了解长调、短调,在对比中了解音乐。从横向、纵向、纵深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横向是歌曲的结构脉络;纵向是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纵深是歌曲的相关文化背景。六、【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迅速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堂气氛活泼。1、(播放吉祥三宝)提问学生:吉祥三宝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老师与学生一起做互动游戏。(学生拍切分节奏,教师舞蹈动作)。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律动设计,调动了学生对听觉、视觉、动觉的体验,为下面学习歌曲中的切分音和固定节奏型伴奏做准备。2、互动游戏1、互动(一)刚才我们体

31、会了蒙古人民的热情,下面我们就到大草原蒙古包里,去感受一下那里热情的气氛吧!(板书:草原牧歌)在这里主人会用银杯为你捧上一杯香甜奶洒,请你先闻一闻,再由衷地赞叹一下“啊!”让学生跟我一起做。4/467i啊啊啊(目的是找到假声的歌唱位置,用真假声演唱歌唱)。2、互动(二)4/42121-2121-2121-2121-赛勒日赛赛勒日赛赛勒日赛赛勒日赛律动举杯敬酒饮酒举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举杯、敬酒、饮酒、举杯,演唱赛勒日赛,赛勒日外咚赛是蒙古民歌里的一句衬词,表达了蒙古人民非常高兴的情绪。起到了渲染情绪、推动情绪的作用。用切分节奏2121-做伴唱,为下面学习歌曲银杯做准备。接着播放音乐银杯伴奏,学

32、生边长唱边做动作。设计意图在有趣的互动中,学生聆听旋律,就是本节课的新课银杯在刚才学生兴趣正浓厚时,导入今天的歌曲银杯。(二)、感知体验1听录音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短调歌曲,节奏短小、情绪欢快通过聆听银杯录音,思考:1、它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2、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3、歌曲分成几个乐句?情绪是:热情的、它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宴歌每当节日聚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2、教师范唱分析两句“赛勒日外咚赛”在情绪上有怎样的变化?赛勒日外咚赛是蒙古民歌里的一句衬词,表达了

33、蒙古人民非常高兴的情绪。起到了渲染情绪、推动情绪的作用。3、体态律动学唱歌词,情绪处理a引导学生用描述故事开头的感觉唱好第一句;师:第一句我们演唱的感觉就像讲故事的开头描述语言一样,相对来讲比较平静,但是要能吸引人。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唱唱。b通过律动“举杯”“接杯”“喝酒”的动作来学唱歌曲第2、3、4句歌词。师:用“开心”的感觉唱好第二句“赛勒日外咚赛”歌词;师:蒙古族主人在敬酒的时候,要把杯子举过头顶,因此我们一起边唱边把杯子举过头顶。c用“兴奋”的感觉唱好第三句歌词;师:唱“朋友们”这句时,客人要接过杯子放在胸前;唱“欢聚一堂,敬请干一杯”时,要求学生向旁边的朋友们相互碰杯并把酒喝

34、完。用喝完把杯子翻转过来的动作解决下滑音的演唱。d用“祝福朋友越来越好”的心情唱好第四句“赛勒日外咚赛”歌词。3、体态律动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蒙古族欢快、热情、豪爽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意境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同学相互间倒酒、敬酒、一杯见底、一干而净)(三)、自主探究1、用歌唱的位置按节奏朗读歌词,感受蒙语的发音,同时解决节奏问题2、分析情绪的变化A:第一句我们演唱的感觉就像讲故事,娓娓道来,相对来讲比较平静,B:用“开心”的感觉唱好第二句“赛勒日外咚赛”歌词;c第三句用“兴奋”的感觉唱;朋友饮酒一杯见底、一干而净的好爽朋友们,聚一堂,敬请干一杯d祝福朋友越来越好”的心情唱好第四句“赛勒日外咚赛

35、”歌词。演唱歌曲(1)教唱曲谱教师演唱曲谱,学生跟唱,并运用科尔文手势,解决歌曲中的大跳。从声音情绪上解决大跳音程的演唱。(师引导学生用“情绪热情地、高涨地、高兴地”的感觉演唱大跳音准)(2)跟钢琴反复学唱歌曲从小声的跟唱、模唱到大声演唱(3)请同学们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特别的热情豪爽?因为有了装饰音,旋律更加优美、富有韵味。如:前倚音:美酒,更能体现蒙古人民的热情,下滑音:一杯,感觉方法看到了蒙古人民喝酒时一饮而尽、一杯见底的豪放。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装饰音,让学生在模唱中体会到蒙古族音乐的特点、韵味,就可以自信、大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4、多声部伴奏为了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结合课

36、前互动,我加入了简单地多声部的的伴奏。根据新课标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要求,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伴唱:0000|0000|0000|0000|赛勒日赛-|赛勒日赛-|声势: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律动:举杯敬酒 饮酒举杯 拍腿交叉|拍手捻指|措施:1、学生演唱歌曲,唱到“赛勒日外咚赛”时,加入固定节奏性伴奏,还可以逐步加上声势。方法有:先是老师为学生伴奏师生合作、逐步过渡到小组合作、生生合作,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设计意图】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以音乐为载体,加入了简单地多声部的的伴奏使学生从听觉、视觉、动觉进行感知,演绎歌曲,体会歌

37、曲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而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这就是我的课堂极简中的丰富。(四)、展示合作多种形式的演唱有了前几个环节丰富的铺垫,加上学生从始至终都在参与体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展示:运用多种演唱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预设效果:学生可能会运用领唱、齐唱、对唱,再加入固定节奏型伴唱和打击身体、拍手、律动等多种形式表现歌曲。【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使学生体会情绪由薄到厚的音响效果。可能会把歌曲演绎的丰富而有灵动。(五)、拓展延伸1、对比欣赏长调歌曲牧歌分析两首音乐的异同相同点:蒙古族民歌,一段体结构,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不同点:节奏、速度、情

38、绪2、长调与短调观看快乐大本营中蒙古族长调与短调视频,讨论总结出长调与短调的特点:长调:节奏自由旋律优美抒情悠久绵长短调:节奏整齐旋律起伏较大热情的紧凑热烈【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视频,让学生总结出长调、短调的特点,体验到音乐的相关文化,开启“多维度”思考和体验的音乐思维能力。(六)、检测评价1、听辨长调、短调聆听辽阔的草原、视唱嘎达梅林,写出他们分别属于长调还是短调;2、课后延伸教材p31课后作业用彩笔在嘎达梅林的乐谱上标出乐句,说说这是由几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3、总结:民歌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民歌具有流传性。在银杯音乐中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草原说课稿 篇6一

39、、说教材【过渡句】分析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我先来谈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草原和荒漠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片段内容,本课主要是分析了西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并且探究了景观变化的原因,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一些景观的存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二、说学情【过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来谈一谈我对于学生的认识。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正处于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是由于学习地理的时间不是很长,观察力和读图能力比较弱因此需要教师加以适时地引导。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基于以上对于教材和学情的

40、分析,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分析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能找出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2.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1.掌握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特征。2.会分析西北地区干旱、荒漠的表现、成因及变化规律。五、说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六、说教学过程【过渡句

41、】接下来我来谈一谈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我的教学过程总共包含四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高、小结作业。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图片导入的方法,我会在大屏幕上呈现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景观图并提问学生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现象?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会顺势引入这节课草原和荒漠。【设计意图】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图片导入的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本堂课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快的把他们带入到课堂中来。环节二:新课教学【过渡句】新课讲授是本节课的核心和重点,因此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设计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力求突破我的重难点

42、。1.位置、范围呈现中国行政区划图请学生找出西北地区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引导学生得出: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和宁夏及甘肃的北部。2.气候结合课本中文字部分以及PPT中的西北地区气温图找出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点?学生读图思考得出: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甚至在50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3.地形紧接

43、着结合图8.3引导学生归纳出西北地区的地形分布为: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4.草原、荒漠景观分布原因在对自然特征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我会请同学们4人为一组,时间是5分钟,小组讨论西北地区既有草原景观又有荒漠景观的原因?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走下讲台进行实时点拨,学生讨论完毕之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并给出肯定性的评价,最终共同得出: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可知其距海较远且有高山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自然特征。故由于东部距离海洋较近,降水量相对较多,景观表现为草原;往西,距离海洋原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有草原逐渐过

44、渡为荒漠。【设计意图】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用地图的能力。环节三:巩固提高有了以上的学习基础后我会请学生试着自主探究西北地区的河流分布找出其河流分布状况。在学生进行了思考之后我引导学生共同得出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内流河、湖:塔里木河、艾丁湖;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设计意图】巩固提高这个环节是为了加强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透彻理解同时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环节四:小结作业小结:我将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结束这堂课,以强化学习效果。基于一个新课改的理念我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作业,思考

45、在这样的自然地理特征条件下西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七、说板书设计最后我来谈一谈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难点,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设计。草原说课稿 篇7一、教材分析歌曲草原上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非常符合三年级小朋友的欣赏学习。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豪爽的性格。这曲调是内蒙古民族音乐的特有的旋律,可使孩子们得以触及到内蒙古特色文化,深刻感受中国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二、教学目标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听

46、、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2、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并进行即兴编舞,编配伴奏,以培养创造力。3、唱准“3、5、6、”三音的音高,并进行即兴编曲。其中教学重点设定为:在听、唱、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体验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难点为: 唱准3、5、6三音的音高。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确定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 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

47、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一)组织教学:让学生跟着已学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声,做蒙古族骑马的动作进教室,师生共同律动。待音乐声结束后,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本课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感受内蒙古民族的音乐风格。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听、律动等形式,一定能对内蒙古民族音乐风

48、格有大致的感触,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次,也营造出了浓郁的音乐课氛围。)二)创设情境1、先请学生欣赏课件演示内蒙古大草原及人民的特色文化活动。2、然后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交流讨论。3、鼓励学生照着课件上的舞蹈动作,学一学,动一动。4、老师小结。使孩子们明确: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代生息在祖国的北方,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生活。(在这个环节中,借助课件,通过欣赏、交流、学习舞蹈等方式,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许多有关内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激起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又能促使孩子积极展开想像,引发创作的灵感,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审

49、美能力。)三)、练习3 5 6三音,创编旋律1、课件紧接着上一个环节,创设“小羊找妈妈”的情境。2、请学生跟着老师模唱这三个音,感受音高的不同。3、在教师的组织下,听辨三音,找出相应的“羊妈妈”4、 老师任意调换三音位置,请学生听一听,唱一唱5、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唱一唱(我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小羊找妈妈”的游戏使枯燥的听辨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更容易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也为学生学习歌曲,唱准音调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相互合作,即兴编创,充分发掘了个人和集体共同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群体意识。)四)、学唱歌曲草原上,表现歌曲。1、播放歌曲,体验歌

50、曲情绪。2、出示歌词,读一读,感受歌词描绘的蒙古草原。3、 通过听录音范唱、和老师一起学唱歌谱,跟琴正确地填唱歌词等方法学会准确地演唱歌曲。4、鼓励学生边唱边舞。创编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5、 分组进行唱、舞、奏的表演(一堂音乐课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愉悦的感受。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唱、舞、奏等创编活动,他们的兴趣、创造里、个性、社会性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已完全沉醉在音乐本身的乐趣中,完全体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道理。)五)、组织下课师生互道再见。在草原上的音乐声中,边舞边离开教室。(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让孩子们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声中边舞边离开教室,就

51、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活,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设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去,我想还应该考虑孩子们的学情,学习的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样,我认为,一堂音乐课能成为孩子们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就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境界!草原说课稿 篇8在小学学段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散文的考查一直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草原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一组第一课,是考查的重点篇目,文章从草原的风光与人情两个方面展开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草原美景。中公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详细的教学设计范例以供参考。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52、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一、说教材我认为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草原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一组第一课,这篇写景抒情的散文,给我们展现一幅美丽的草原风光,也给我们展示了热情的草原民族,文章条理清晰,作者从风景到人情的描写展现了草原上的风土人情,最后用一句含义深刻的诗结尾,体现了作者对草原的依依不舍。二、说学情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对这样写景抒情类型的文章并不陌生,但对于内蒙古草原上的风土人情不能很好的理解,需要教师加以适时引导。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一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的渲、勒等生字,明确文章分为风光和人情这两个部分,有感情

53、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两个主要描写方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草原风光的美丽,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五、说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六、说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一)导入新课我会采用视频导入,播放关于草原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这样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听

54、到什么,顺势导入本课,跟随作者老舍一起走进美丽的草原。这样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受草原的风光,顺势导入本课。(二)整体感知首先,让同学通读全文,设置这样一个问题:1、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写草原的,那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对草原进行具体描写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标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引导学生发现,本文从风光和人情两个方面展开描写。适时讲解生字“渲”字,并板书:风光,人情,渲。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在学生了解本文是围绕两个部分展开描写的之后,我会把全班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去朗读相应的段落,体会散文的语言美。3、最后,引入赛读:男女生比赛从文中选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看看

55、那组读得更有感情。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并且对于文章的语言有了初步的感悟。(三)深入研读这一环节是逐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通过刚刚的朗读比赛,已经体会了草原的风光美,下面我会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草原的风光与我们平时所见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这样一句,“四面都有小丘轻轻流入云际。”并且体会句中说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将羊群比喻为白色的大花,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展示了草原的生机,并且讲解比喻的修辞手法。板书:比喻。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渲染”“勾勒”体会画面感。草原风光的总特点是洋洋洒洒的,风过草原给我们呈现了

56、一幅绿色的中国画,而不是一幅描绘细致的工笔画,这里从侧面写出了草原的意境美。下面我会设置承上启下的问题,在这样的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可爱的民族,他们对待客人是怎样的呢?请你找到关于“人情”描写的相关段落,勾画出草原人们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现。引导学生由景色入情,体会草原民族的热情,迎客、吃饭、饭后载歌载舞。引导学生思考,客人与草原民族的语言是不相通的,我们为什么能如一家人一般其乐融融呢?引导学生感悟草原人们的热情,民族团结深入人心。最后,全班朗诵文中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作者分别时的心情,总结全文。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可以把握文中的主旨,感悟蒙古族的真情。至此,

57、我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了语文教学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四)延伸作业搜集与蒙古族相关的资料,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原,并且为你的画配上相应的文字。这样不仅能够巩固课上所学,同时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课虽下,味还在,趣仍浓”的目的。七、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抓住了文章的两个重要部分,草原和人情,并且各选一处的进行精讲,最后引导学生体会这种“难舍难分”的感情。这样的板书清晰直观,重点明确。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草原说课稿 篇9托起草原是一篇语言优美、景物描写极具画面感的抒情散文,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展现了“天下最美”的呼伦贝尔草

58、原,思路清晰,结构明了;同时本文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中的第四课,是一篇选读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义。散文的学习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学习,它需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互动因素,共同完成对散文语言、写作技巧的品鉴和对主题的理解。学生通过前三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已掌握散文赏读的一些方法、技巧,因此本文的学习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些方法和技巧,加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把握,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基于以上因素,确定教学内容如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积累基础的字词、句以及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二)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精

59、美的语言,揣摩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三)情感目标: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明确这篇散文的抒情技巧。教学难点是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二学情分析1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失利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偏差,而且程度参差不齐。2通过前三篇课文的讲解,学生已具备散文欣赏的一定方法和技巧。3作为高一幼师专业的学生,好讨论好争辩。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已形成了小组讨论、分析的习惯。三教法与学法。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既然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

60、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而新课程理念同样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文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其中讨论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讨论法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个别讨论、小组讨论、师生对谈等。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