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代史伶官传序解析1、理解作者2、题解3、时代背景4、写作意图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欧阳修:题解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表达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五代历史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
2、个朝 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写成了?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
3、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 所作的序言。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锋利。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展讽谏。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写作意图翻译课文 积累重点词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合作探究唉!国家兴盛
4、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
5、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致
6、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
7、下人嘲笑。祸害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分析课文1、找出观点句(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根据论据)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合作探究史论以古鉴今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祸害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时间事件结论教训908年23岁受命继志祸智盛912年27岁系燕父子以组患勇得忧劳可以兴国常多923年38岁函梁君臣之首积困盛衰之理于于岂非人事哉忽所衰926年41岁身死国灭微溺失一夫夜呼逸豫可以亡身15年3年庄宗大事记伶官传序论点论证结论推论盛衰之理,岂非人事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事理得失盛衰承受父命报仇雪耻,系
8、燕父子函梁君臣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害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盛衰之理 岂非人事庄宗得失可知遵守父命仇雠已灭意气之盛何其衰也得之易守之难成败皆人满招损 谦得益千古名句:满招损,谦得益文章主旨: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说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合作探究伶官传序总起提出论点: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说正面后唐庄宗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分说反面后唐庄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启示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总结得
9、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课堂小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1、写作特色 清人王符曾、沈德潜评价?伶官传序?,都认为关键是“善用抑扬之法,你能看出文中是怎样使用这种笔法的吗?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小结 “晋王三矢故事的表达,“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的概括,“燕王与“契丹“皆背晋以归梁的事实,都表达出这一特点。 这也是欧阳修散文 创作的特点。 2、本文叙事简约之特点归纳?伶官传序?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3、特殊句式 4、古今异义与与尔三矢无乃尔是过与尝与人佣耕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以乱易
10、整,不武y,通“欤,语气助词为,给,替。介词和,连词交好,亲近。动词容易。形容词轻易。副词交换。动词给。动词一词多义问题归纳归而皆背晋以归梁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而其归书也必速假设水之归下也返回归还归聚,会聚归附,依附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告诉祭告禀告一词多义问题归纳微祸害常积于忽微 微指左公处,那么席地倚墙而坐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小的事悄悄地为隐身份而改装假设没有一词多义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11、问题归纳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告以成功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害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名动,用盒子装名状,在夜里使动用法,使兴盛形名,细微的地方数状,从四方名状,向东面使动用法,使灭亡形名,有智有勇的人形名,成功的消息名动,订立盟约词类活用问题归纳1、梁,吾仇也。2、此三者,吾遗恨也。 3、盛以锦囊。 4、系燕王父子以组。5、而告以成功。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智勇多困于所溺。8、燕王,吾所立。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被动句被动句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特殊句式问题归纳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原
12、庄宗之所以得天下3、其后用兵,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4、抑本其成败之迹人为 / 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推究,探究 / 原来一般的官员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抑或,或者,还是 / 压制古今异义问题归纳 A、燕 王,吾 所 立B、此 三 者,吾 遗 恨 也C、遣 从 事 以 一 少 牢 告 庙 D、盛 以 锦 囊 E、系 燕 王 父 子 以 组 F、身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G、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短语后置: 被 动 句: 判 断 句: 省 略 句:D E GF GA BC D (之)(于)文言句式反响练习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13、可以亡身祸害常积于忽微 词类活用函: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子装夜、东: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向东 四 :数词作状语 , 四方兴、亡:动词使动用法 ,使兴盛,使灭亡忽微:形容词用作名词,微小的事反响练习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前交给庄宗三枝箭,目的是希望庄宗牢记遗命,为父复仇。B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C庄宗李存勖把父亲交给的三枝箭“藏之于庙,作战用兵时又“以一少牢告庙,表现出对父亲遗命的恭谨态度。D作者认为,祸害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智勇之人,会被自己耽溺的东西所害,这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经历。 B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2、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 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人生的祸害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有 勇有谋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文句翻译要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4、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推究庄宗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 5.7K均值聚类
- 第12课《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2025至2030年中国收缩薄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啤酒电商渠道的崛起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工花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机械原理 第八章 轮系学习课件
-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
- 碎石运输合同标准范文
- 餐饮店长竞聘报告PPT课件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教案
- 轮岗培养计划表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稿
- 薄弱学科、薄弱班级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课件资料
- 可编辑模板中国风春节喜庆信纸精选
- 小学生幽默搞笑相声台词
- A4方格纸-无需排版直接打印完美版
-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俯仰之间》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