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sol实例学习models.corrcn此模型基于2a授权_第1页
comsol实例学习models.corrcn此模型基于2a授权_第2页
comsol实例学习models.corrcn此模型基于2a授权_第3页
comsol实例学习models.corrcn此模型基于2a授权_第4页
comsol实例学习models.corrcn此模型基于2a授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 COMSOL Multiphysics 5.2a 版本中创建局部腐蚀此模型基于 COMSOL Software License Agreement 5.2a所有商标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请参见。/trademarks。简介合金中如果包含两个不同平衡电势的组成相,当其接触到电解质溶液时很容易发生腐蚀。电势较低的组成相作为阳极,先受到腐蚀,而电势较高的组成相则作为阴极。要捕捉作为阳极的合金相的溶解,需要题。溶解的界面变化,这就成为一个移动边界问在此模型的设置中,阳极和阴极合金相的电极反应动力学方程均基于水平集函数来表达。同样地,阳极表面的移动也通过水平集函数和内置的移动网格来实现。此模型演示了如

2、何模拟腐蚀过程中,合金横截面微观结构的演变,参考了 Deshpande的(参考文献 1)。模型定义本案例的模型几何如图 1 所示,图中显示了包含 alpha 和 beta 相的微观结构横截面,以及与之相接触的电解液。图 1 所示的横截面微观结构由借助于名为 “micro” 的插值函数定义的水平集函数来表示。其宽度为 200 m,深度为 25 m, alpha 相的最大深度为 10 m。当插值水平集函数 (即 “micro”)的值分别为 0 和 1 时,可识别电极边界为 alpha 和 beta 相。使用 “ 二次电流分布 ” 接口根据以下表达式求解电解质域上的电解质电位 fl(V):il =

3、ll il = 0其中, il (SI:A/m2)是电解质电流密度矢量, l (SI电率,假定为常数 2.5 S/m。:S/m)是电解质导对除电极表面之外的所有边界使用默认的绝缘条件:n il = 02 | 局部腐蚀 其中, n 是,指向域外部。图 1:模型几何、合金中包含 alpha 和 beta 相的横截面微观结构,以及与金属相接触的电解质。在电极表面使用 “ 电极表面 ” 边界节点,并添加“ 溶解- 沉积物质”。这会将电解质电位的边界条件设为iloc m + idln il =m其中, iloc,m (SI:A/m2)是局部各个电极反应电流密度。电极表面法向方向上的溶解速度计算依据为R

4、m Min xd=-i-ti其中, Mi 是摩尔质量 (23.98 g/mol), i 是腐蚀物质 i 的密度 (1770 kg/m3)。Rd,m 通过以下方程式计算:3 | 局部腐蚀 电解质 (盐水)alpha 相beta 相d miloc,m-Rdi m =nmF其中, ud,m 是化学当量系数, nm 是参与电极反应的电子数量。通过 “ 用户定义 ” 电极动力学表达式来模拟电极表面 alpha 相的电极反应。将电极表面 alpha 相的局部电流密度设为= fs ext l 1 microx yialpha(1)在模型中通过分段三次插值函数导入电极表面 alpha 相局部电流密度与电解质电

5、势关系的极化实验数据,如图 2 所示。图 2:alpha 相的阳极极化实验数据。要注意的是,表达式 1 - micro(x,y) 可确保局部电流密度仅应用于电极表面的 alpha相。同样地,根据以下局部电流密度表达式设置电极表面 beta 相的电极反应:4 | 局部腐蚀 = fs ext l microx yibeta在模型中通过分段三次插值函数导入电极表面 beta 相局部电流密度与电解质电势关系的极化实验数据,如图 3 所示。水平集函数 micro(x,y) 可确保局部电流密度仅应用于电极表面的 beta 相。图 3:beta 相的阴极极化实验数据。在该模型公式中,假设阳极溶解发生在 al

6、pha 相表面,而阴极发生析氢反应(无材料损耗)发生在 beta 相表面。因此, alpha 相表面是活动的(发生溶解),而 beta 相表面则保持不变。这可在此模型中实现,方法是将 alpha 相和 beta 相电极反应的化学当量系数值分别设为 1 和 0。5 | 局部腐蚀 模型中使用的网格如图 4 所示。图 4:模型中使用的网格。结果与图 5 显示 t = 2.11105 s 时电解质电位的表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化学活性较强的 alpha 相正从电极表面溶解,而相对不易起变化的 beta 相则保持不变。随着 alpha 相的优先溶解,下面的 beta 相逐渐接触电解质溶液,导致电极表面

7、的表面 beta 相分数增 大。当表面 beta 相分数达到 0.95 时,计算会停止,在该案例中,这一情况发生在t= 2.11105 s 这一时刻。从图 5 中可以看出,图 1 所示的大多数 alpha 相在t= 2.11105 s 时已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6 | 局部腐蚀 alpha 相beta 相图 5:t = 2.11105 s 时电解质电位的表面图,其中变的 beta 相。显示了溶解的 alpha 相和保持不电极表面的表面 beta 相所占比例通过以下方程计算: microx yd microx yd + 1microx yd表面 beta 相占比 =从图 6 中可以看出,初始阶段的

8、表面 beta 相占比大约为 0.2,由于电极表面优先溶解 alpha 相而露出下面的 beta 相, beta 相的占比随时间而增大。在 t = 1.4105 s 之前,表面 beta 相所占比例随时间变化得较为平缓,但是,当表面 beta 相的占比进一步升高时,其变化的速度也将加快。7 | 局部腐蚀 图 6:表面 beta 相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电极表面的阳极电流密度平均值通过以下方程计算: ialphad 1microx yd阳极电流密度平均值=其中使用了在方程 1 中定义的 ialpha 。图 7 显示阳极电流密度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表面 beta 相分数较低时,其

9、变化比较平缓,与表面 beta 相分数变化情况相似。表面 beta 相分数较高时,阳极电流密度平均值增长非常迅速,这是由于电极表面阴极与阳极面积比值较高。8 | 局部腐蚀 图 7:阳极电流密度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图。COMSOL建模注意事项该模型使用了 “ 模型向导 ” 中的“ 腐蚀,二次” 选项。这是一个预定义的多物理场接口,其中包含 “ 二次电流分布 ” 接口和“ 变形几何” 接口。“ 变形几何” 接口用于处理问题的变形几何 (移动网格/ale)部分。横截面微结构由 alpha 相和 beta 相组成,通过利用插值引入的水平集函数在模型中指定。通过分段三次插值函数在模型中导入极化实验数据,定

10、义两个相的电极动力学参数。通过包含电流分布初始化的瞬态研究求解模型。这里展示了使用停止条件中止求解器的运行。模型使用了三角形网格,电极表面使用了更为细化的网格。模型还展示了如何在计算过程和后处理过程中使用积分算子。9 | 局部腐蚀 参考文献1. K.B. Deshpande, “Numerical mvol. 56, pp 17371745, 2011.ing of micro-galvanic corro,” Electrochimica Acta,App 库路径:Corro_Module/Galvanic_Corro/localized_corro建模操作说明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新建在新

11、建窗口中,单击模型向导。模型向导123456在模型向导窗口中,单击二维。在选择物理场树中选择电化学 腐蚀,变形几何 腐蚀,二次。单击添加。单击研究。在选择研究树中选择所选物理场接口的预设研究 带初始化的瞬态。单击完成。几何 1现在,创建一个矩形作为模型几何。矩形 1 (r1)1 在几何中单击体素,然后选择矩形。在“ 矩形”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尺寸与形状栏。在宽度文本框中键入“200e-6”。在高度文本框中键入“100e-6”。定位到位置栏。在 x 文本框中键入“-100e-6”。单击构建所有对象。7 在图形中单击缩放到窗口大小按钮。10 | 局部腐蚀 全局定义 现在,通过插值函数来创建预定义

12、的横截面微结构,该结构在域的底部边界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接触。请注意,这个插值函数所创建的微结构与参考文献 1 相同。内插 1 (1)在主屏幕中单击函数,然后选择全局 内插。12345在“ 内插”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定义栏。从数据源列表中选择文件。单击浏览。浏览到该 App 的“App 库 ” 文件夹,然后双击文件localized_corro单击导入。在表中输入以下设置:_microstructure.txt。67定位到栏。在变元文本框中键入 “m”。8910在函数文本框中键入“1”。单击创建绘图。结果 二维绘图组 11234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结果节点下,单击二维绘图组 1。在“ 二维绘图组”

13、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绘图设置栏。从视图列表中选择视图 1。在模型开发器窗口中展开二维绘图组 1 节点。高度表达式 1在模型开发器窗口中展开结果 二维绘图组 1 表面 1 节点。右键单击高度表达式 1 并选择禁用。二维绘图组 11 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结果节点下,右键单击二维绘图组 1 并选择重命名。2 在重命名二维绘图组构 ”。框中,在新文本框中键入 “ 二维绘图组:横截面微结11 | 局部腐蚀 函数名称文件中的位置micro1单击确定。在图形中单击缩放到窗口大小按钮。横截面微结构现在看起来应如图 1 所示。全局定义 加载模型参数。参数1234在主屏幕中单击参数。在“ 参数” 的设置窗口中,定

14、位到参数栏。单击从文件加载。浏览到该 App 的“App 库 ” 文件夹,然后双击文件localized_corro_parameters.txt。定义 现在,创建 alpha 相和 beta 相的插值函数,指定通过极化实验数据(参考文献 1)获取的局部电流密度与电解质电位之间的分段三次插值函数。内插 2 (2)12345在主屏幕中单击函数,然后选择局部 内插。在“ 内插”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定义栏。在函数名称文本框中键入 “i_alpha”。单击从文件加载。浏览到该 App 的“App 库 ” 文件夹,然后双击文件localized_corro_i_alpha.txt。6789定位到内插和

15、外推栏。从内插列表中选择分段三次样条。从外推列表中选择线性。定位到栏。在变元文本框中键入 “V”。在函数文本框中键入“A/m2”。12 | 局部腐蚀 10 单击绘制。alpha 相的插值图应如图 2 所示。内插 3 (3)12345在主屏幕中单击函数,然后选择局部 内插。在“ 内插”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定义栏。在函数名称文本框中键入 “i_beta”。单击从文件加载。浏览到该 App 的“App 库 ” 文件夹,然后双击文件localized_corro_i_bext。678910定位到内插和外推栏。从内插列表中选择分段三次样条。从外推列表中选择线性。定位到栏。在变元文本框中键入 “V”。在

16、函数文本框中键入“A/m2”。单击绘制。beta 相的插值图应如图 3 所示。积分 1 (op1)定义一个积分算子,稍后将用于计算表示模型结果的多个模型变量的积分。1234在定义中单击组件耦合,然后选择积分。在“ 积分”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源选择栏。从几何实体层列表中选择边界。选择“ 边界”2。变量 1现在,加载用于计算平均表面 beta 相分数和平均阳极电流密度的模型变量。1234在定义中单击局部变量。在“ 变量”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变量栏。单击从文件加载。浏览到该 App 的“App 库 ” 文件夹,然后双击文件localized_corro_variables.txt。13 | 局部

17、腐蚀 二次电流分布 (SIEC) 现在,设置电流分布的物理场。电解质 1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组件 1 (comp1) 二次电流分布 (siec) 节点下,单击电解质 1。在“ 电解质”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电解质栏。从l 列表中选择用户定义。在关联文本框中键入 “sigma”。电极表面 1现在,利用水平集类型的内插函数,指定电极边界表面上 alpha 相和 beta 相的电极动力学参数。1 在物理场中单击边界,然后选择电极表面。选择“ 边界”2。在“ 电极表面” 的设置窗口中,单击以展开溶解 - 沉积物质栏。单击添加。在表中输入以下设置:6 清除求解溶解 - 沉积物质浓度变量复选框。电极反应 1

18、在模型开发器窗口中展开电极表面 1 节点,然后单击电极反应 1。在“ 电极反应”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电极动力学栏。从动力学表达式类型列表中选择用户定义。在 iloc 文本框中键入“(i_alpha(-phil)* (1-micro(x,y)”。定位到化学当量系数栏。在 n 文本框中键入“z_charge”。1234电极表面 1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组件 1 (comp1) 二次电流分布 (siec) 节点下,单击电极表面 1。电极反应 21 在物理场中单击属性,然后选择电极反应。14 | 局部腐蚀 物质密度 (kg/m3)摩尔质量 (kg/mol)s1rhoM23在“ 电极反应” 的设置窗口中,

19、定位到电极动力学栏。从动力学表达式类型列表中选择用户定义。在 iloc 文本框中键入“(i_beta(-phil)* micro(x,y)”。定位到化学当量系数栏。在溶解 - 沉积物质的化学当量系数:表中,输入以下设置:4多物理场为确保边界在法向的移动为零,通过以下操作可以为非沉积平面壁施加更严格的约束(与默认条件相比)。123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组件 1 (comp1) 多物理场节点下,单击不变形边界 1 (ndb1)。在“ 不变形边界”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不变形边界栏。从边界条件列表中选择零法向位移。网格 1现在,在电极表面使用较细化的分辨率为计算域剖分网格。1 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组件 1

20、 (comp1) 节点下,右键单击网格 1 并选择三角形网格。三角形网格 1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组件 1 (comp1) 网格 1 节点下,右键单击寸。三角形网格 1 并选择尺尺寸 11234在“ 尺寸”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几何实体选择栏。从几何实体层列表中选择域。选择“ 域 ”1。定位到单元尺寸栏。从预定义列表中选择粗化。三角形网格 1右键单击三角形网格 1 并选择尺寸。尺寸 21 在“ 尺寸”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几何实体选择栏。15 | 局部腐蚀 物质化学当量系数(1)1023456从几何实体层列表中选择边界。选择“ 边界”2。定位到单元尺寸栏。从预定义列表中选择极细化。单击全部构建。在

21、图形中单击缩放到窗口大小按钮。此时网格应如图 4 所示。研究 1最后,为瞬态求解器设置时间步长和停止条件。步骤 2:瞬态1 在“ 瞬态”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研究设置栏。2 在时间文本框中键入“range(0,60,3600*24*3)”。解 1 (sol1)12345678在研究中单击显示默认求解器。在模型开发器窗口中展开解 1 (sol1) 节点,然后单击瞬态求解器 1。在“ 瞬态求解器” 的设置窗口中,单击以展开输出栏。从要的时间列表中选择求解器采用的步长。右键单击研究 1 求解器配置 解 1 (sol1) 瞬态求解器 1 并选择停止条件。在“ 停止条件”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停止表达式

22、栏。单击添加。在表中输入以下设置:910定位到停止时输出栏。从添加解列表中选择停止前 / 后的步骤。清除添加警告复选框。现在即可求解模型。11 在研究中单击计算。16 | 局部腐蚀 停止表达式满足如果条件时停止活动描述comp1.beta_phase_fraction0.95true停止表达式1结果默认情况下,会创建电解质电位和变形的二维绘图。将数据集边的框架改为 “ 几何 ”,可以在图形中显示原始(未变形的)几何轮廓。电解质电位 (siec)在模型开发器窗口的结果节点下,单击电解质电位 (siec)。在“ 二维绘图组” 的设置窗口中,定位到绘图设置栏。从框架列表中选择几何 (Xg, Yg, Zg)。4 在电解质电位 (siec)中单击绘制。5 在图形中单击缩放到窗口大小按钮。一维绘图组 3现在,绘制平均表面 beta 相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图。在主屏幕中单击添加绘图组,然后选择一维绘图组。12345678在“ 一维绘图组” 的设置窗口中,单击以展开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