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县县城报优申报文件_第1页
横山县县城报优申报文件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秀设计项目申报表附件 2:项目名称横山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号141058项目主要完成简红阳 闫项目介绍项目背景横山县,古称怀远,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中部偏西,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接壤地带。这里水秀、山高地旷,这阔野千里,风光奇丽。横山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 以及“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著名古边塞重镇和老区。随着能源化工的发展,横山县城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突显的成效。横山县城位于一河加两塬的川道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用地条件受到地形、地貌、坡度的限制。自 2009 年编制完成总体规划以后,县城发展建设没有下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依托。为了对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指导,20

2、14 年,横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院编制横山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规划范围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范围南侧到庄村,北到李界沟村,西部以省道 204、小区、稻地沟、黄龙庙、西沙旁坡塬及沟坎处为界,东部到张家坬、梁家湾、沟、一带山坡塬面上,规划用地范围面积为 1486.17 公顷,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 1194.60 公顷。规划原则、和谐优美的原则统筹协调、科学谋划的原则绿化美化、环境优化的原则总体控制、分片限定的原则彰显特色、文化的原则规划定位在研究现状条件、格局、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定位:陕北能源化工重要的生活服务中心; 榆林中心城市拓展的重要承载地; 以行政、科教文卫、居

3、住、商贸为主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具有优美环境和特色文化的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服务高地 生态宜居福地 现代品质新城强化新型高端业态培育的服务功能要素:文化、休闲游憩、购物餐饮,以及电子商务、影视传媒、创意设计、数字、演艺、会展等新型业态。营造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生态环境要素:依山亲水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绿色开放空间、人文情怀的完美展现。实现安居与乐业并举的社会环境要素:多价值目标的住宅建设(高档社区、亲民小区、社会保障房等)、生活设施的细心照顾( 广场、文体设施、小型菜市场等)、低碳并体现经济价值的产业环境。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标准城市环境要素:发达的设施配套、完善的功能体系、品质化人本服务、可

4、识别的特色空间(如门户空间、商贸等)。发展融入榆林城市格局铸造多元动力引擎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完善设施高标配置6.空间构思规划在分析现状地形地貌、空间格局、土地利用状况、现实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留脉显轴、依山就势、化整为零、有机疏散”的空间发展策略。(1)留脉显轴保留山体主脉,增强绿化,县城发展向西依托、东山两大山体主脉和芦河水脉,形成山-城-水-城-山相映的发展主轴,形成山、城、河一体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河佑横山的城市形象。依山就势遵从依山就势原沙、城南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尽量避免大开大挖,分别以尊重现状高程、近山利用地形、地形整治三种方法完成。化整为零尊重现状地形,将依托自然的分隔按照组团式布局

5、,组团间结合山地沟壑布置带状绿楔,同时按照城市功能将城市外向性的科研教育、物流商贸、休闲等功能向老城外疏解,重新梳理老城内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功能的发挥。有机疏散结合地形、现有道路、芦河的分割,设置生态绿地,成多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片区。每个片区布置一个配套服务中心,有机地将城市居住、商贸、文化、生态旅游功能等有机分散在一河两山之间,打造优美环境和特色文化的生态宜居城市。7.规划结构据横山县县城的自然地理环境,本次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布局结构形态为“带状组团式” 空间架构,即 “一心、两轴、一带、 区、多节点” 的结构形态,形成开放型、组团式、片轴结合的发展模式。一心即在 街与长安路交汇处结合周边公共

6、服务与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共同形成的一级公共中心。两轴即沿南 街及城南大道形成的南北向的一条城市发展主轴、以常熟路- 路-解放西路 贯穿规划地段东西向的一条城市发展次轴。这两条发展轴线也是本次规划地段对外联系及 交通交流的重要通道。一带即沿芦 北向形成的滨水生态景观带。区即中部的行政文教综合服务片区、北部的商贸物流服务片区、西部的西沙休闲 居住片区以及南部的城南生态旅游居住片区。多节点规划在 区内的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及绿化景观节点。创新与特色1、丰富陕北山地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河山地城市发展模式。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现实情况,将城市与河流、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提出新旧分离

7、的规划思路,老城区以城市生态修复、 更新整治为主,西沙,城南、城北片区以休闲 为主。本规划在山地城市更新发展模式、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深化规划新技术在工作的应用,科学 到道路交通规划和总体布局方案中。在确定城市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统规划中,规划依托数据分析技术和空间模拟,合理确定横山县城道路交通系统,有效保证空间资源和地形特征的合理利用;总体布局方案确定时,结合用地布局、道路系统和管线布设等要求,进行多方案对比,确保土地利用集约高效。3、创新的编制方法和控制指标体系,做到弹性控制与动态管理的有机结合。为了科学地 总体规划要求,合理制定控制指标体系,在规划编制中与规划委托

8、部门开展大量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探索,制定出适应市场需求且符合横山城市特征的分层次控制指标体系。在单元层面明确建设总量、总量、公共设施配置、“四线控制”等刚性指标,在地块层面则重点控制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同时注重土地兼容性控制,加强规划管理的适应性。4、强化城市设计在控规中的作用,塑造高品质的城市形象。控规中同步开展相关城市设计专题研究。依托两 、一水穿流的地形特征,通过景观风貌、建筑高度、建筑色彩等体系的研究,塑造出横山县城山塬交织,古今交替,“城市、山水、文化”为一体的边塞古城和生态新区形象。 为进一步彰显横山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传统建筑元素符号、色彩进行提取,明确建筑风格、色彩和体量,确立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同时,规划通过城市设计反馈、校核控规确定的容积率、建筑高度等开发建设强度指标,确保控规指标确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5、 低碳 和持续发展理念,构建具有生态价值的海绵城市。针对横山特殊的地理区域,在规划设计中 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假设理念。树立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第设生态植草沟,改善道路“灰色”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