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课件_第1页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课件_第2页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课件_第3页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课件_第4页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ICU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女性,40岁,从高处坠落,被一钢条从右腰部插入,由右肩胛下穿出。经修补肝和肺,伤口彻底清创和引流。术中输液总量12000ml,输血12000ml,术中心率和血压稳定。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第一天即出现全身浮肿,且尿量少,肺部有啰音,心率增快,血压持续下降,赖多巴胺维持。典型病例会诊意见:限制输液,利尿,以减轻肺、脑水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严重全身水肿有效血容量不足BP常规补液血压短时间回升BP有效血容量不足全身水肿加重恶性循环恶性循环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主要教学内容 生理 1

2、病因 2 发病机制3 诊断及鉴别诊断 4 治 疗 5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毛细血管高通透性,血浆迅速从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迅速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恶化的结局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一、毛细血管的结构 连于动、静脉之间,互相连接成网状。管径平均为79m;除软骨、角膜、毛发和牙釉质外,遍布全身; 全身约400亿根毛细血管,总面积可达6000m2 ;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滤过和重吸收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

3、渗透压)(组织液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30+15)-(10+25)=10mmHg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12+15)-(10+25)=8mmHg单位时间通过毛细胞血管滤过的液体量(V)=Kf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滤过和重吸收血容量与组织液保持动态平衡二、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方式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吞饮大分子(白蛋白)二、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方式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全身感染(ICU) 严重创伤烧伤ALI/ARDSMODS病 因 体外循环(婴幼儿)药物(rIL-2,多抗等)缺血再灌注损伤蛇咬伤 三、病 因SIRS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四、CLS发病机制毛细血管

4、渗漏综合征五、诊断及鉴别诊断诱发因素引起SIRS或全身感染的因素临床表现全身水肿、BP及CVP均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补充小分子晶体物质后水肿更加严重等输入白蛋白后测定细胞外水(ECW)菊粉分布容量和生物电阻抗分析,观察胶体渗透压的不同变化(价格昂贵)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鉴别诊断鉴别诊断系统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可无诱因、反复发作,少见,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非蛋白尿性低蛋白血症,多数情况下伴有异型球蛋白血症严重时也可出现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并可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特布他林(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可改善症状并预防其发作。毛细血

5、管渗漏综合征(CLS)明确诱因随着原发病的好转及积极治疗CLS,血管通透性改善,毛细血管渗漏可完全逆转,原发病治愈后,CLS不再发作。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六、治疗液体治疗祛除诱因治疗原发病 对抗炎症介质 保证组织氧供 CLS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六、治疗液体治疗恢得血容量、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器官灌注发作期在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补液,以补充人工胶体为主在保证循环稳定的情况下,控制补液量恢复期渗漏减少,大量液体回渗,应警惕肺水肿,限制补液,适当利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六、治疗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晶体5%GS林格液(0.06kD)其它电解质非常易渗漏到组织间隙,不作

6、首选天然胶体全血红悬血浆白蛋白(66.27kD)CLS也渗漏到组织间隙,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使更多的水分积聚在组织间隙,少用人工胶体明胶,右旋糖酐(40-70kD)CLS也易渗漏到组织间隙,少用羟乙基淀粉(100200kD)CLS不会渗漏,并可改善CLS,扩容效果可达4-6H,首选贺斯:200kD万汶:130kD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六、治疗保证组织供氧CLS在肺部的表现与ARDS相似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肺间质水肿肺顺应性下降较高的吸入氧浓度(50%)以保证组织氧供,必要时行机械通气,增加PEEP,延长吸气时间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六、治疗对抗炎症介质重组活化蛋白CIL-1受体拮抗剂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前列环素抑制剂具有对抗炎症反应,抗凝血活性,可减轻全身感染时的毛细血管渗漏,疗效确切研究阶段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总结1、发作期:补液,以达到循环稳定的最少液体量;2、恢复期:监测血流动力学下,限制补液,适当利尿;3、血流动力学稳定,逐渐撤去血管活性药物,以至停用;4、发作期,以人工胶体大分子为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天然胶体及晶体;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病例回顾病人转入ICU,继续补充血容量,逐渐撤除多巴胺,维持心率,收缩压和脉压差逐渐恢复正常。术后第四天循环开始稳定,尿量增加,每天超过10,000ml以上,肿胀开始消退。第十天恢复正常。此类病入的治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