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八上数学教案_第1页
培智八上数学教案_第2页
培智八上数学教案_第3页
培智八上数学教案_第4页
培智八上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单元 轴 对 称 图 形第 1 课 认 识 轴 对 称 图 形(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4、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方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和一把剪刀。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感受对称()引导观察,感知对称。为什么说在图形

2、王国里,小蜻蜓、小蝴蝶、树叶都是一家子的呢?生自由发言。同学们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下面,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想法。学生自由发言。()认识“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有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自由发言。你们的想法正确吗?我们可以去验证一下。教师小结:如果把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剪“轴对称图形”。师:现在,同学们都知道小蜻蜓、小蝴蝶、树叶为什么在图形王国里是

3、一家的了吧。因为它们都是?(学生看板书回答:轴对称图形)对称的东西还有很多,(课件出示)比如:我们穿的衣服、用的剪刀和戴的眼镜,这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用纸剪出来的图形,来看看都是些什么?(出示图片:有衣服、松树、飞机、爱心桃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折折看。看着老师剪出的这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肯定也想自己动手剪一剪,那么,请同学们商量商量,如果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播放课件演示:怎样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组织活动: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轴对称图形进行展示。(贴在黑板上)()认识对称轴。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

4、双手剪出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虽然,每个人剪出的图案不一样,但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中间都有什么?我们把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请同学们动手指一指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好,下面我们就把它画出来吧!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该怎么画? 生讨论交流。播放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学生用铅笔画出自己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说“生活中的对称”。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请大家找一找,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生互相交流。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轴对称图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播放课件)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显身手。(辨对称)课件出示:判断下列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5、是的请画出它的对称轴。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评价。()猜图形、画图形。(猜对称)出示图形的一半,请学生猜这是什么物体。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格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完成后请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做到的?()找对称轴。(玩对称)师:看,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你们说说,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那么,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的对称轴。重点指导圆的折法。)学生汇报交流,课件演示: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四、全课总结(赏对称)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学习感受。师:通过这

6、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只要你留心观察,到处都能找到对称的足迹。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后记: 第 1 课 认 识 轴 对 称 图 形(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指出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2、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通过练习学生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方法:谈话法、操作练习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回忆复习1、 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二、尝试练习1、观察下列物体,指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带领学

7、生逐一认读图片上的物体。启发学生根据对称图形的要求,物体对折后能左右或是上下重合,判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小结:蝴蝶、帽子、短袖、叶子是轴对称图形。2、在下列数字中,圈出轴对称图形。 3 6 8 2带领学生逐一认读数字。启发学生根据对称图形的要求,物体对折后能左右或是上下重合,判断哪些数字是轴对称图形。小结:3、8 是轴对称图形。3、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提问学生这些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放手让学生试一试画对称轴。启发学生思考正方形可以画几条对称轴(4 条),圆形可以画多少条?三角形可以画几条?菱形可以画几条?小结画对称轴的方法。4、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下列图形的另一半。 指导学生

8、找出图形的对称轴。启发学生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对面的另一半一样。指导学生动手画另一半。三、 练习小结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2、对称轴是一条虚线,它把轴对称图形分成两半,轴对称图形的上下、左右面完全一样。 第二单元 方 位(二)第1课 前 和 后(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景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3、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方法 游戏表演、指导

9、观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孩子们你们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吗?今天老师首先带领大家来到热闹的操场上,你们看,有位老师和孩子们玩得正起劲呢!多媒体课件出示师生玩游戏的图片。(教师做母鸡,一学生做老鹰,其他学生做小鸡)小鸡怎样才能不被老鹰捉住呢?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前面和后面,这正体现了有关方向与位置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前和后。(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初步认识前和后小朋友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有关前后的知识,有些小朋友已经会用前后来给同学们介绍小朋友的位置了。下面请你用“前面、后面”来描述你的位置。你是怎样判断小青在你的前面,小林在你的后面的呢? 我们这里说的前面是正前面,侧

10、着看到的小朋友就不是正前方了,这个方向是什么方向呢?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学习。你的前面不止一个小朋友,你的后面也不止一个小朋友,你能说一说你后面有哪些小朋友吗?2、概念辨析小朋友能在教室里认识前后了,下面我们还是到大街上去,看看在大街上怎样辨认前和后。(多媒体课件出示例 1 的情景图)。小朋友们能介绍这队小朋友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吗?别急,在介绍这些小朋友的位置前,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这队小朋友的前后方向的吗?学生认真观察过后会发现小红手的指向,小朋友走路的朝向,还有红星小学标有箭头的路标。可能有的学生根据前面的经验说出图中小朋友看的方向是前方,相反的方向是后面。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图上用

11、箭头标示前后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面对的方向是前方,背对的方向是后方。3、同桌交流互学现在小朋友们就相互介绍一下这些排队上学的小朋友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吧?同桌之间交流之后,再抽几个学生说说自己找到的前后关系,例如:小红在小军的前面。 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呢?要求学生说出因为小军面向小红,所以小红在小军的前面。要求智障学生根据前面的经验继续说出以小军作为参照点来判断。教师抓住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可以把参照点“小军”用笔圈起来。类似的问题教师可以多追问几个。孩子们请用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第 22 页的填空题(填完后集体订正)。小东在小军的哪面?学生很容易答出是后面。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小

12、东在小军的后面的呢?”要求学生说出以小军为参照点,小军是背对小东,所以小东在小军的后面。继续追问:“小军又在谁的后面呢?”学生会回答在小红的后面。同样是小军,为什么一会儿在后面?一会儿又在前面呢?看来,找准参照点很重要,我们在介绍位置时一定要注意是以谁为参照点来辨认方向的。追问:在介绍前后位置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那小红的后面有什么人呢?小方的前面有什么人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填空回答,教师追问:“为什么小红的后面,小方的前面都不止一人呢?” 4、巩固深化教师:孩子们你们学得真好,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来说一说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些什么?学生自由地说,强调要找出参照点,学生说后教师抽几个学生说,集

13、体订正。教师:看来孩子们对前后的方向掌握得不错了,刚刚提到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你们也能用前、后这个方向词描述师生们排列的位置吗?(回到老鹰捉小鸡的图片)例如:学生说出老师背对“小鸡”,所以“小鸡”们在老师的后面。教师追问: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学生自然说出老师在“小鸡”们的前面。三、应用拓展1、排队游戏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叫前后了,下面能按老师的要求排队吗?发出一些指令,如“请小红站到小华的前面,小林站到小青的后面”,学生按要求站队,下面的同学作评判。然后让小组展开活动,一个学生发指令,另外几个同学排队。 2、坐车游戏下面我们就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坐车游戏中吧?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

14、5 名学生手持站牌横向排列,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一个站牌)。教师选择几位乘客问到:你想到什么地方?到你要去的地方,你该怎么坐车呢?及时追问:那你该朝前方坐几站呢?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目的地作出回答。(还可以用判断的方式问答)现在汽车已到终点站,即将返回,乘客请上车。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前和后,除此以外,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方向词来介绍方向,在什么情况下选用什么样的方向词呢?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探讨。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找找生活中的前后位置关系。小朋友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和后,除了前和后以外,我们还可以用很多方向词来介绍方向,还有哪些方向词可以介绍方向呢

15、?在什么情况下选用什么样的方向词呢?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探讨。五、作业布置 1 、完成老师今天下发的家庭作业纸上的填空习题。教学后记:第 2 课 前 和 后(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让学生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与顺序。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前、后”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 练习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看教室里课桌、讲桌和黑板的摆放,说一说课桌在讲台的什么位置?在椅子的什么位置?2、指导学生

16、观察图片,实地察教室里的物品摆放。3、引导学生说:课桌在讲台的后面,在椅子的前面。二、尝试练习1、看图填空。 指导学生观察图,看看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指导学生说:奶奶在爷爷的前面,爷爷在奶奶的后面。学生填写:前面、后面教育学生乘公共汽车要有序排队。2、说一说图中爸爸和孩子、与妈妈的位置关系。指导学生说:爸爸在妈妈的后面,在我的前面。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平时要仔细观察,正确表述出谁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四、 布置作业1、完成今天老师印发的家庭作业纸上的填空题。 第2课 左 与 右(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2、能按左右的

17、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法、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2)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 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伸

18、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1)出示挂图: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之 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 起来看,画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 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 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 吗?为什么?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

19、,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 系吗?同桌讨论后汇报。(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 认识。(“练一练”第1 题)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 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 回答。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 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B 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 B 在左边,一会儿说 B 在右边。二、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摆一摆。(“练一练”第 1 题)(1)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 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

20、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 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 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几人交流。2、说一说。(1)“练一练”第 2 题。谈话:丁丁和拉拉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妈妈规定每人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会怎么说 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据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 么吗?三、

21、总结点拨、拓展应用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玩得愉快吗?在玩的过程中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四、布置作业1、完成今天老师印发的家庭作业纸上的填空题。教学后记:第 3 课 左 与 右(练习课)教学目标1、在具体场景里进一步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复习1、看图说说小丽在红红的什么位置?在小明的什么位

22、置?二、尝试练习1、看图填空。 我在妈妈的,在爸爸的。讲解过程:1、指导学生模拟情境,扮演爸爸妈妈和我坐在椅子上。2、体会我在妈妈的哪边,在爸爸的哪边。学生说、写。2、说一说图中我和落地灯、小提琴的位置关系。讲解过程:指导学生理解我落地灯的左边,在小提琴的右边。学生一个一个的上台说一说。三、课堂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四、布置作业同学们课后排成一排,说一说自己在谁的左边,在谁的右边。 教学后记:综 合 练 习1(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进一步体会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2、能按前后左右的

23、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回忆复习1、思考并回答:我们前几节课学习了几个表示方位的概念,是哪些方位词啊?前 后左 右二、尝试练习1、看图填空.小红在小天的,在小明的。(2) 我在小红的,在小明的。2、说一说小动物的位置,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3、说一说小朋友的位置,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完成书本第 9、10 页练习题。第三单元1000 以 内 的 数 的 大 小第 4 课1000以 内 数 的

24、比 较第 1 课时 三位数的读、写法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的组成,学会正确地按照数位顺序读写三位数,为以后理解四则计算做准备。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习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的数理,指导学生读写三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法.(1)让学生口头各举出一个一位数和两个两位数.(要求两位数应包括末尾是 0 和末尾不是 0 这两种情况)(2)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上面列举的数.(3)引导学生说出列举的数的组成.(4)提问式小结.读数、写数都从什么位开始,末尾的 0 读不读.二、探究新知1、教学:学一学(1)出示计数器讨论

25、: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 1000 以内的数。教师出示计数器并进行如下提问:从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数位?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10 个一是( )、10 个( )是一百、( )个一百是一千.(2)教师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两个珠子.提问:百位、十位、个位上的 2 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小结:2 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3)三位数的读写法.讨论:如何在计数器、数位表上表示 1000 以内的数。1不带 0 的三位数.在计数器上表示 235.2中间带 0 的三位数.3末尾带 0 的三位数.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总结2、练习(1)读出下

26、面各数.234 520 806 721 910 900(2)写出下面各数三百六十二 四百零四 六百五十 七百三、发展练习(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三位数呢? (2)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 0,这个三位数是多少?(3)用 0、1 和 3 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四、布置作业1、 作业纸1 、2、3教学后记:第 2 课时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例 1)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掌握千以内数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计数器演示比较出三位数和两位数

27、的大小教学难点: 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练习复习(1)10 个十是(),10 个百是()(2)读数,并说说数的组成。109 800 289 330(3)写数999(4)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100045 870 10661564547 10098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1,试一试出示图 小组讨论:怎么比较 75 和 230 的大小。学生试一试,汇报。2、学一学(1)指导学生用计数器拨数 75 和 230(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小结:比较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大小时,看数位,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两位数小于三位数。2、练习:(1)先写出计算取表示的数,再比较

28、它们的大小。(2)在里填上“”“”或“”。107282998728299 10154 504288 88111 98271 9757 487100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小结方法:比较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大小时,看数位,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两位数小于三位数。 三、布置作业1、完成家庭作业纸一张上的相应习题。教学后记:第 3 课时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例 2)教学目的:1、加深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掌握千以内数数位相同时的三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比较千以内数位相同的三位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

29、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练习复习1、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61 5699 10045 47100 9857 487288 88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2:小组讨论:怎么比较 1000 以内相同数位的数的大小?学生汇报学一学 指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个数,相同数位,三位数。讨论:怎么比较两个三位数,应该从哪一位开始比较?小结:比较两个 1000 以内的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比起,百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2、练习:(1)先写出计算取表示的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里填上“”“”或“”。870400600780400298 308497 504111 201217

30、 303456 654100 729 592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小结方法:比较两个 1000 以内的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比起,百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1、完成书本 14 页第 2 题。第 4 课时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例 3)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掌握千以内数数位相同时的三位数(百位上的数相同)的大小比较的方法。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比较千以内数位相同的三位数的大小的方法(百位相同,就看十位上的数的大小)。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比较练习1、

31、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561 456205 10045 47100 2001 57 487288 188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3:出示情境图: 指导学生观察 540 和 530,比较两个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质疑:两个三位数,百位上数一样,那比较哪里?学生讨论2、指导学生学一学指导学生先用计算器拨一拨两个数观察两个数在计算器上的数珠,百位上数珠相同,则发现十位上 540的数珠比 530 的十位上的数珠多。 小结方法:比较两个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上比起,若百位上的数相同,则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板书:540 530三、练习类推1、先写出计算取表示的数

32、,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写数,师帮助学习困难生写数。指导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比较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2、在里填上“”“”或“”。870880400398 308497 304211 201217 203400 600610 729 792456 546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小结方法:比较两个 1000 以内的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上比起,若百位上的数相同,则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1、完成书本 16 页第 2 题。教学后记: 第 5 课时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例 4)教学目的:1、加深学生对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2、掌

33、握千以内数数位相同时的三位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的大小比较的方法。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比较千以内数位相同的三位数的大小的方法(百位、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的大小)。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比较)练习1、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561 556205 220445 457288 278210 200157 187二、探究新知 1、试一试出示情境图质疑:两个三位数,百位上和十位上数一样,那比较哪里?学生讨论2、指导学生学一学:指导学生先用计算器拨一拨两个数 观察两个数在计算器上的数珠,百位上数珠相同,

34、则发现十位上 628 的数珠比 625 的十位上的数珠多。小结方法:比较两个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上比起,若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若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板书:540 530三、练习类推1、先写出计算取表示的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写数,师帮助学习困难生写数。指导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比较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2、 在里填上“”“”或“”。8708702 398 399 211 210403 497 394 217 213404 600600 729 722456 45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小结方法:比较两个 1000 以内的的数的大小,数位

35、相同时,从百位上比起,若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若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1、完成书本 18 页第 2 题。教学后记: 第 5 课1000 以内数的排序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正确区分 1000 以内数的大小,能按照从大到小或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知道一组数中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 1000 以内的数的实际大小,能用 1000 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具体数量,获得良好的数感。能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思考和表达,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比较多位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 1000 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

36、,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比较数的大小并有序排列教学难点:比较数的大小教学方法:比较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展示,导入新课1、出示学校图书馆情境图,及学校藏书统计表。 学校图书室的藏书情况图画书故事书童话书科普书760 本883 本785 本97 本请根据数的大小,将这四种书的数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二、新授1、指导学生回忆下我们近期学习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大小时,看数位,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两位数小于三位数。比较两个 1000 以内的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比起,百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比较两个千以

37、内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上比起,若百位上的数相同,则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比较两个 1000 以内的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上比起,若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若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2、比较下这一组数据大小:883 785 760 97学生观察数据,思考哪些数是三位数,哪个数是两位数?从百位上看,哪个数最大?百位上相同,则十位上哪个大?学生试一试排序,注意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最大的在前面,最小的在最后,中间用大于号连接。小结排序结果:883 785 760 97理解最多、最少的意思,图画书最多,科普书最少。追问:会不会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97 760 785

38、883三、练习1、按大小排序。(1)794 438 573 408 (2)367 298 362 3543、先将自行车的价格从高到低排序,再说出哪辆自行车最便宜,哪辆最贵。927元599元672( )号车最便宜。元(1) ( ) ( )(2)号车最贵,四、课堂小结1、10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同学们要掌握好。五、作业布置1、书本 21 页第 3 题。 第三单元 综 合 练 习2教学目的:1、巩固复习本单元学习的 10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通过几种练习训练,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能找出一组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

39、的能力。3、使学生在比较多位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 1000 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下我们近期学习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大小时,看数位,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两位数小于三位数。比较两个 1000 以内的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比起,百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比较两个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上比起,若百位上的数相同,则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比较两个 1000 以内的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上比起,若百位上和十

40、位上的数都相同,若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二、练习1、先在里填上“”“”或“”,再读一读。870 872 798 799 811 810504503597 394217 213956 954500500 729 722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57 523706 01 32 3253、按大小顺序排列。(1)436 806 56 678(2)809 908 800 900 4、下面是同一天四部电影售出的电影票的数量,比较一下,给它们排出名次。爸爸去哪儿 喜 洋 洋 和 灰 太 奔跑吧,兄弟 黑猫警长狼375 张453 张353 张358 张第( )名第( )名第( )名第( )名三、练习小结,

41、布置课后作业1、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书本 22 页第 2、3 题。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商品的价格(一)第 6 课 价 格 比 较(一)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商品标价牌上的标价获价目表上的价格。2、能比较商品价格的贵与便宜。3、感受商品价格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读商品价格,比较大小。教学难点:理解贵与便宜的意思。教学方法:指导观察,实践操作教学准备:教学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情境视频,一个是班级小明同学和妈妈到光明商场买电饭锅看到的价格 288 元/台,一个是班级小丽同学和爸爸到新华商场买电饭锅看到的价 格 305 元/台。 二、新授1、

42、试一试(1)出示电饭锅的两种商品价格:(3) 提出问题:哪家商场的电饭锅便宜?哪家商场的电饭锅贵?2、学一学(1)指导学生理解,价格便宜就是数字小,价格贵就是数字大。(2)指导学生比较288 和 305 的大小(3)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 1000 以内的的数的大小,数位相同时,从百位比起,百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4)小结:288 820 789 ,128 110 103指导学生对应好数字和哪个商场,说一说哪个商场的商品最贵,哪个商场的商品最便宜。不会讲话的学生用手指指一指哪个商场的格贵,哪个商场的便宜。小结:我们去商场购物,要学会比较商场上的物品价格,挑选最便宜的

43、最实用的东西购买。四、下课,布置课外作业1 、P25 页 2 题。教学后记: 第6课 价 格 计 算(一)教学内容:例1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共”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求两个商品价格和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用计算器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能力。3、使学生在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用计算器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操作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看图。 2、说一说图意

44、,明确应用题中的数学信息:爸爸买衬衫花了 199 元,买裤子花了 218 元。3、老师提出问题:爸爸一共花了多少元?4、学生试一试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二、讲解新授,解决问题1、指导学生理解“一共”,提问:“一共”表示增多还是减少呢?2、启发学生“一共”表示增多,所以用加法计算。3、引导说出数量关系:衬衫的价格+裤子的价格=总价。4、指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99 + 218 =5、指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按顺序正确按出相应的按键,并正确读出或抄写计算器上显示的得数。 6、读一读:199 + 218 = 417 (元);说一说“199”表示的是一件衬衫的价格,“218”表示的是一条裤子的价格,“

45、417”表示衬衫和裤子的总价。三、巩固练习四、布置课后作业1 、书本 27 页练一练。 第 7 课 价 格 计 算(一)教学内容:例2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共”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求三个商品价格和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用计算器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能力。3、使学生在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用计算器从左往右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操作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说一说图意,明确应

46、用题中的数学信息:我买一顶帽子花了 106 元,买一双鞋子花了 270 元,买了一条围巾 118 元。3、老师提出问题:我一共花了多少元?4、学生试一试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二、讲解新授,解决问题1、指导学生理解“一共”,提问:“一共”表示增多还是减少呢?2、启发学生“一共”表示增多,所以用加法计算。3、引导说出数量关系:帽子价格+鞋子的价格+围巾的价格=总价。4、指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06 + 270 + 118 =5、指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按顺序从左往右正确按出相应的按键,并正 确读出或抄写计算器上显示的得数。1、读一读:106 + 270 + 118 = 494 (元);说一说“10

47、6”表示的是一顶帽子的价格,“270”表示的是一双鞋的价格,“118”表示的是一条围巾的价格,“494”表示三样物品的的总价。三、巩固练习四、布置课后作业 1 、书本 29 页练一练。第 7 课 价 格 计 算(一)教学内容:例 3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找回”的概念,理解并掌握求差价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用计算器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能力。3、使学生在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用计算器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48、:讲解法、讨论法、操作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看图。2、说一说图意,明确应用题中的数学信息:我买一个行李箱,付给营业员 600 元,应找回多少元?3、老师提出问题:应该找回多少元?4、学生试一试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二、讲解新授,解决问题1、指导学生理解“找回”,提问:“找回”表示剩下?2、启发学生“找回”表示剩下,所以用减法计算。3、引导说出数量关系:给的总钱数 行李箱的价格= 剩下(找回)的钱 。 4、指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600 573 =5、指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按顺序正确按出相应的按键,并正确读出或抄写计算器上显示的得数。6、读一读 600 57

49、3 = 27 (元);说一说“600”表示的是付给营业员的钱,“573”表示的是行李箱价格,“27”应找回的钱数。三、巩固练习1、妈妈买一条 178 元的裙子,付了 200 元,应找回多少元?2、妈妈买一个 269 元的包,付了 300 元,应找回多少元?3、小明买一套 125 元的变形金刚,付了 150 元,应找回多少元?4 、爸爸买一个 360 元的电热水壶,付了 400 元,应找回多少元?练习指导:帮助学生读好题目,理解题意,想好方法,计算器算好,正确列式解答) 四、布置课后作业1 、书本 31 页练一练。第 7 课 价 格 计 算(一)教学内容:例 4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已知两个物

50、品的总价和其中一个物品的价格求另一个物品的价格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用计算器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能力。3、使学生在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用计算器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看图。2、说一说图意,明确应用题中的数学信息:我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花了 367 元,其中上衣是 124 元,那么裤子是多少元?3、老师提出问题:裤子是多少元?4

51、、学生试一试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二、讲解新授,解决问题1、指导学生理解“求裤子的价格就是求整体的一部分”,提问:整体包括哪两个部分?2、启发学生“求部分”表示求其中一个的价格,所以用减法计算。 3、引导说出数量关系:总价 上衣的价格= 裤子的价格 。4、指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367 124 =5、指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按顺序正确按出相应的按键,并正确读出或抄写计算器上显示的得数。7、读一读 367 124 = 243 (元);说一说“367”表示的是总价,“124”表示的是上衣价格,“243”表示的是裤子的价格。三、巩固练习先口编应用题,再列式计算。(1)(2) 四、布置课后作业1 、书本

52、 33 页练一练。第 7 课 价 格 计 算(一)教学内容:例5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已知三个物品的总价和其中两个物品的价格求第三个物品的价格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用计算器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能力。3、使学生在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用计算器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操作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看图。1、说一说图意,明确应用题中的数学信息:我买了一支洗面奶、一瓶

53、洗发水和一瓶护发素,一共花了 198 元 ,其中洗面奶是 49 元 ,护发素是 78 元,那么洗发水是多少元?2、老师提出问题:洗发水是多少元?3、学生试一试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二、讲解新授,解决问题1、指导学生理解“求洗发水的价格就是求整体的一部分”,提问:这里整体包括哪几个部分? 2、启发学生“求部分”表示求其中一个的价格,所以用减法计算。3、引导说出数量关系:总价 洗面奶的价格 护发素的价格= 洗发水的价格 。4、指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98 49 78 =5、指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按顺序正确按出相应的按键,并正确读出或抄写计算器上显示的得数。6、读一读 198 49 78 = 71

54、(元);说一说“198”表示的是总价,“49”表示的是洗面奶的价格,“78”表示的是护发素的价格,“71”表示的是洗发水的价格。三、巩固练习先口编应用题,再列式计算。(1) (2)四、布置课后作业1 、书本 35 页练一练。第四单元 综 合 练 习3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商品价格的比较方法和价格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能力。3、使学生在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练习求商品总价和求商品部分价格教学难点:读懂题目意思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

55、复习1、回忆求商品总价和求商品部分价格的计算方法。2、认读下列物品的价格:二、练习1 、先比较下列商品的价格,在价格较低的上面打“ ”,再说一说哪个超市的商品贵,哪个超市的商品便宜。 2、先口编应用题,再列式计算。 3、应用题(1)一箱苹果 78 元,一箱芒果 138 元,买一箱苹果和一箱芒果一共要花多少元? (2)一件短袖上衣 248 元,一条短袖 498 元,妈妈付出了 800 元,应该找回多少元?(3)一套童话故事119 元,一套寓言故事207 元,一套神话故事178 元,三种书各买一套,一共需要多少元?(4)爸爸买书包、行李箱和帽子一共花了 748 元,其中书包是 229 元,行李箱是

56、 375 元,帽子是多少元?指导学生认真读题目,弄清题目意思,想一想怎么计算,正确列式解答。批改学生练习作业,个别辅导。三、练习小结,布置课后作业1、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2、书本 39 页 4 题。 第 五 单 元几 何 体第8 课 长 方 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初步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辨认这种图形。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辨认这种图形,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长方体对面相同的特征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57、新课1、出示十一国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图片,谈话导入。2、分别出示图片,说国旗是长方形,手帕是正方形,红领巾是三角形,一元硬币是圆形。 3、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平面图4、今天老师带来办公室常用的一个物体文件柜,出示文件柜图片,形。导入课题文件柜是长方体。(板书:长方体)二、探索新知1、直观感知(1)指导学生通过看文件柜,说说长方体问题的特征:长长的、方方的(2)观看学生生活视频,学生介绍家中的长方体物体(微波炉、电冰箱)(3)分别出示图片:电冰箱、蜡笔盒、新华词典,学生说出它的形状。(4)我们生活周围有很多长方体物体:衣柜、鱼缸、旅行箱、牙膏盒、粉笔盒、文具盒

58、、书本、砖头。2 、建立表象.(1)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长方体文件柜,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比一比、看一看每个面的大小、形状有什么特点?(2)老师示范数长方体文件柜的六个面。 (3)指导学生数一数、说一说(长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4)观看 PPT 图片演示:长方体六个面,相对的面形状相同。(5)形成概念,学生互相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6)观看动画片认识长方体3、实践操作(1)发放长方体六个面板,学生动手搭建长方体盒子。(2)三、巩固练习1、在长方体下面的( )里打“ ”。()()()()2、写出家里哪些电器的形状是长方体。 电饭锅

59、微波炉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消毒柜3、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分别是上面、()、前面、()、左面、()。(2)长方体每个面一般是()形。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长方体物体有 6 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2 、 教学后记:第9 课:正 方 体教学内容:教科书 43 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会辩认识正方体、长方体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参与意识。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正方体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长方体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

60、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2、摸一摸,感知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