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范本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1.gif)
![采石场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范本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2.gif)
![采石场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范本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3.gif)
![采石场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范本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4.gif)
![采石场环境影响报告书参考范本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c1118652e1229e5cc135d9974ca3262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石场环境影响报告书采石场环境影响报告书III采石场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16418 1.概述 PAGEREF _Toc16418 1 HYPERLINK l _Toc11785 1.1任务由来 PAGEREF _Toc11785 1 HYPERLINK l _Toc9051 1.2项目简介 PAGEREF _Toc9051 2 HYPERLINK l _Toc2433 1.3项目特点 PAGEREF _Toc2433 2 HYPERLINK l _Toc15151 1.4评价技术路线 PAGEREF _Toc15151 3 HYPER
2、LINK l _Toc5750 1.5项目符合性分析 PAGEREF _Toc5750 4 HYPERLINK l _Toc7579 1.6本项目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PAGEREF _Toc7579 11 HYPERLINK l _Toc16238 1.7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PAGEREF _Toc16238 12 HYPERLINK l _Toc28070 2.总则 PAGEREF _Toc28070 13 HYPERLINK l _Toc15258 2.1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15258 13 HYPERLINK l _Toc19672 2.2环境功能区划 PAGERE
3、F _Toc19672 17 HYPERLINK l _Toc22781 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PAGEREF _Toc22781 18 HYPERLINK l _Toc15490 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PAGEREF _Toc15490 21 HYPERLINK l _Toc7737 2.5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 PAGEREF _Toc7737 24 HYPERLINK l _Toc28625 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PAGEREF _Toc28625 27 HYPERLINK l _Toc9793 3.1本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9793 27 HYPERLINK l
4、 _Toc4855 3.2项目组成 PAGEREF _Toc4855 30 HYPERLINK l _Toc10163 3.3生产工艺 PAGEREF _Toc10163 36 HYPERLINK l _Toc30742 3.4项目总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30742 38 HYPERLINK l _Toc15771 3.5运输系统 PAGEREF _Toc15771 39 HYPERLINK l _Toc25009 3.6土石方平衡及物料平衡 PAGEREF _Toc25009 39 HYPERLINK l _Toc3442 3.7工程占地 PAGEREF _Toc3442 41
5、HYPERLINK l _Toc8281 3.8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PAGEREF _Toc8281 41 HYPERLINK l _Toc19090 3.9施工期污染及生态污染分析 PAGEREF _Toc19090 44 HYPERLINK l _Toc29383 3.10营运期污染及生态污染分析 PAGEREF _Toc29383 45 HYPERLINK l _Toc22138 3.11服务期满后污染及生态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22138 53 HYPERLINK l _Toc25501 3.12清洁生产分析 PAGEREF _Toc25501 53 HYPERLINK
6、 l _Toc27633 3.13环境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27633 55 HYPERLINK l _Toc31338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PAGEREF _Toc31338 58 HYPERLINK l _Toc29838 4.1区域自然环境状况 PAGEREF _Toc29838 58 HYPERLINK l _Toc427 4.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PAGEREF _Toc427 63 HYPERLINK l _Toc25387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PAGEREF _Toc25387 72 HYPERLINK l _Toc29139 5.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PAGE
7、REF _Toc29139 72 HYPERLINK l _Toc848 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848 84 HYPERLINK l _Toc20905 5.3声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20905 84 HYPERLINK l _Toc27805 5.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27805 90 HYPERLINK l _Toc7802 5.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7802 90 HYPERLINK l _Toc683 5.6 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PAGEREF _Toc683 92 HYPERLINK l _Toc8
8、942 5.7运输线路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8942 94 HYPERLINK l _Toc27922 5.8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27922 94 HYPERLINK l _Toc6537 5.9环境风险评价 PAGEREF _Toc6537 96 HYPERLINK l _Toc4206 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PAGEREF _Toc4206 101 HYPERLINK l _Toc8213 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PAGEREF _Toc8213 101 HYPERLINK l _Toc6284 6.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9、及其可行性论证 PAGEREF _Toc6284 103 HYPERLINK l _Toc27536 6.3服务期满后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PAGEREF _Toc27536 110 HYPERLINK l _Toc25913 6.4风险事故防范与应急措施 PAGEREF _Toc25913 111 HYPERLINK l _Toc26704 6.5环保投资 PAGEREF _Toc26704 116 HYPERLINK l _Toc30274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PAGEREF _Toc30274 118 HYPERLINK l _Toc4218 7.1目的和意义 PAGEREF
10、 _Toc4218 118 HYPERLINK l _Toc6301 7.2社会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6301 118 HYPERLINK l _Toc21247 7.3环境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21247 118 HYPERLINK l _Toc26085 7.4经济效益分析 PAGEREF _Toc26085 118 HYPERLINK l _Toc30656 7.5结论 PAGEREF _Toc30656 119 HYPERLINK l _Toc28799 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PAGEREF _Toc28799 120 HYPERLINK l _Toc4482
11、 8.1环境管理 PAGEREF _Toc4482 120 HYPERLINK l _Toc2599 8.2 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管理要求 PAGEREF _Toc2599 121 HYPERLINK l _Toc21724 8.3环境监测 PAGEREF _Toc21724 123 HYPERLINK l _Toc16317 8.4项目“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PAGEREF _Toc16317 124 HYPERLINK l _Toc9035 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9035 126 HYPERLINK l _Toc15486 9.1建设概况 PAGEREF _Toc15486
12、 126 HYPERLINK l _Toc21505 9.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21505 127 HYPERLINK l _Toc6165 9.3污染物排放情况 PAGEREF _Toc6165 127 HYPERLINK l _Toc20535 9.4主要环境影响 PAGEREF _Toc20535 128 HYPERLINK l _Toc28197 9.5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PAGEREF _Toc28197 129 HYPERLINK l _Toc1801 9.6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1801 129 HYPERLINK l _Toc21314
13、9.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PAGEREF _Toc21314 131 HYPERLINK l _Toc7454 9.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PAGEREF _Toc7454 131 HYPERLINK l _Toc6757 9.9总结论 PAGEREF _Toc6757 131附件:附件1 企业营业执照;附件2 采矿权出让合同及采矿权挂牌出让成交确认书;附件3 林业部门意见;附件4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附件5 矿石检测报告;附件6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审核意见的函;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1.概述1.1任务由来在国家公路网调整过程中,把我省 2601km的沿边公路作为至
14、公路组成路段纳入国道网 G331 国道-公路(以下简称“公路”),公路是我省打造以哈尔滨为轴心、绥满高速公路为轴边、连接边境口岸高速公路为骨架、沿边高等级公路为弧线的扇形公路网的重要路段。国道公路起于辽宁省市、经、内蒙、甘肃、终于新疆地区,线路沿边境线走行,规划全长9300km,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国家边防公路及沿边物资运输大通道。公路我省境内段,起于东宁县老黑山黑吉省界,终于漠河县洛古河黑蒙省界,连接了我省16个边境县市,总里程2601km,是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通道。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目前大部分路段已经建成二级及以上公路,但仍有一些路段等级较低、路况较差,急需升级改造。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为四级
15、公路,位于县和塔河县境内,设计速度 20km/h,路基宽 7.5m;路面宽 6.0m,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该路段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导致该路段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低,成为公路的瓶颈路段,严重影响了公路作为国道的功能和作用,降低了区域内公路网的整体功效。为保证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需要新建石场生产石料,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工。为了维护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益,科学开发矿山,为矿山提供生产依据,县国土资源局委托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对县坡采石场进行资源量检测,划定采矿范围,提交了省县坡采石场资源储量检测报告和省县坡采石场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省县坡采石场的采矿权,
16、拟在县城西侧,距离县城2公里的坡建设省县坡采石场项目,为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供应石料。本项目产品为建筑用石,拟定采矿区面积5389m2,资源储量为32334m3,拟露天开采3万m3/a,服务年限1.02年,主要为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供应石料,还可以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城乡房屋地基建筑供应石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要求,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承担省县坡采石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项目组展开细致的现场工作,包括收集资料、现场调研、现状监测、数据处理、预测分析等,编制完成了省县坡采石场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主
17、管部门及与会专家审查。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环境保护局、县环境保护局、县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以及建设单位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配合,使得评价工作能顺利完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2项目简介项目名称:省县坡采石场建设规模:3万m3/a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地点:本项目矿区隶属县管辖,位于县城西侧,距离县城2公里。工程投资:总投资105万元。建设期及服务年限:该矿山建设工期3个月,服务年限1.02年。1.3项目特点本项目产品为建筑用石,拟定采矿区面积5389m2,资源储量为32334m3,拟露天开采3万m3/a,服务年限1.02年
18、。本项目采用露天开采,开采工艺为台阶轮流开采、爆破落矿、帮坡溜矿。本项目选址在县境内,县属于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规定,四十五、非金属矿采选业中的土砂石、石材开采加工,其中涉及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应做报告书。1.4评价技术路线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要求,本次环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在研究相关技术及其他有关文件基础上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开展了初步环境现状调查,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明确了评价重点为生态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和环境风险评价,确定了保护目标,进一步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及评价标准,制定出相
19、应工作方案。二、根据第一阶段工作成果,对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与评价,详细进行工程分析,对各环境要素影响进行预测与分析。三、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并给出评价结论。为工程设计、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见图1-4-1。图1-4-1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技术路线示意图1.5项目符合性分析1.5.1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改)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改),本项目既不属于淘汰类项目也不属于限制类项目,为允许类项目,故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
20、合性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 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本项目在省道S209西南侧500m处,中间有丘陵坡地及林木阻隔,不在省道S209的直观可视范围内,本项目也不处于以上其他禁采区,所以,本项目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
21、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1.5.2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与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符合性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矿产精深加工。推进地质勘探加快生成新矿权,梳理并盘活现有探矿权和采矿权,推动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和精深加工一体化,延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本项目属于新建建筑用石开采项目,在推动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的基础上,为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供应石料,保证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的开工建设和顺利完工,还可以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城乡房屋地基建筑供应石料。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符合
22、性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地表水水环境质量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得到有效治理,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农村环境质量初步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进展”;“强化燃煤污染治理。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供应和推广力度。”;“着力推进多污染源协同治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大气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本项目为建筑用石开采项目,本项目没有污水外排,冬季采用电采暖,粉尘能够
23、达标排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与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符合性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本项目选址在县境内,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全省限制开发区域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水源涵养型,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和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包括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本项目选址在县境内,属于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是水源涵养型生态功能区。根据水源涵养型生态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与功能定位可知“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适度开发林木和水资源,科学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因地制宜
24、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特色种养殖、绿色食品加工、北药开发、清洁能源等为主的接续和替代产业,形成生态主导型产业格局”。本项目位于韩家园林业局湖通河林场内,按森林类别划分为二级公益林乔木林地,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用于采石场。本项目占地类型为林地和裸地,经现场踏查,项目占地面积范围内林地主要为白桦树、柞树、杨树等,由于历史开采造成一定的植被破坏,占地面积范围内植被量稀少,所以,本项目对植被破坏性较小,对水源涵养影响不大。本项目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开发矿产资源,所以,本项目的选址符合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的要求。与省生态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分析本项目矿区隶
25、属县管辖,位于县城西侧,距离县城2公里,属于省生态功能区划中121河下游林、农业及湿地保护生态功能区。本项目生态功能区划见图1-6-1。本区为县和塔河县部分地区,21545平方公里。该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森林覆盖率降低;界江堤岸时有坍塌并引起水土流失;河下游湿地保护工作起步晚;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产。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为保护森林植被,加大对界江沿岸水土保持林管护力度,开展生态林业建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适度发展农业。本项目占地为二级公益林乔木林地和裸地,经现场踏查,占地面积范围内林地主要为白桦树、柞树、杨树等,由于历史开采造成一定的植被破坏,占地面积
26、范围内植被量稀少,在采取合理的生态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对植被破坏性较小,服务期满后对矿区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恢复,项目区周围植被比较茂盛,生态环境较好。因此,本项目与省生态功能区划不矛盾。与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的协调性分析本项目矿区隶属县管辖,位于县城西侧,距离县城2公里,属于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划定的大兴安岭铜钼金勘查开发区,该区主要开采矿种包括铜矿、钼矿、金矿、水泥用大理岩等。本项目为建筑用石矿开采,依照县国土资源局对矿区的审核,本次矿权设置、矿区范围不在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中的禁止开采区,建筑用石矿开采也不属于该区禁止开采矿种,
27、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已于2017年8月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的审查(环审2017116号),规划环评中对环境准入分析提出:“规划划定了禁止开采区123个,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严格保护耕地,基本农田按禁止开采区要求进行管制。以保护环境敏感区不受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本项目不在禁止开采区,项目严格按照国土部门相关要求,做好土地复垦相关工作,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16-202
28、0年)中环境准入的有关要求。与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符合性根据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可知,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划分为大小兴安岭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长白山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2 个分区,共21 个县(市、区),总面积18.91万km2,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1.78 %。其中:大小兴安岭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包括县、塔河县、漠河县、黑河市、孙吴县、逊克县、伊春市、铁力市、嘉荫县、绥棱县和通河县11 个国家级重点预防市(县),新增大兴安岭地辖区(呼中区、新林区)、萝北县、绥滨县、抚远市、同江市、饶河县、富锦市和友谊县等8 个省级重点预防县(市、区)。长白山水土流失重点预防
29、区包括绥芬河市、东宁市2 个国家级重点预防区。本项目选址在县境内,县属于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根据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可知,重点预防区应采取预防保护措施,维护北部大小兴安岭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区域生态屏障功能;促进东南部山地生态保育与提高,维持水源涵养和水质维护功能,增强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应按照水土保持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全面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防止乱砍滥伐,同时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搞好局部严重水土流失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本项目矿山闭矿时,企业应对采矿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以保护生态环境。对场地进行清理;将临时堆场内表土用于矿区生态恢复,平整场
30、地,种植当地常见林木,恢复乔灌林地。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要求。与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的符合性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黑政发20168号)要求,“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黑发201515号),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到2018年,与2015年相比,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本项目冬季采暖使用电暖气,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省大气污染防
31、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要求。与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版)(2017年)的符合性根据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版)(2017年)的要求,本项目属于限制类产业中B采矿业-101土砂石开采,管理要求为:不允许在城区,二级道路、省道、国道及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以及河道两侧等水土流失重点防控区开采土砂石。本项目为新建建筑用石开采项目,不在城区,二级道路、省道、国道及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以及河道两侧等水土流失重点防控区。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版)(2017年)的要求。与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的符合性根据大兴安
32、岭地区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鼓励开采符合国家、省和地区产业政策,资源储量丰富,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建筑用砂、建筑用闪长岩、建筑用安山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等矿产,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大兴安岭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满足大兴安岭地区砂石粘土矿产资源的未来需求,对建筑用石和建筑用砂矿产资源开采布局进行优化部署,形成规模化管理,全区共划定75个允许开采区、6个集中开采区和78个备选开采区。其中建筑用石47个允许开采区、4个集中开采区、51个备选开采区;建筑用砂28个允许开采区、2个集中开采区、27个备选开采区。”其中,根据
33、资源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工业产业布局、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环境承载力、资源保护和基础设施等因素,以及水务、林业等部门的有关要求,优化矿山空间布局,科学划定允许开采区。全区共划定甘河下游建筑用砂、县七棵树建筑用玄武岩等75个允许开采区。本项目属于新建建筑用石开采项目,在允许开采区内,为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供应石料,保证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的开工建设和顺利完工,还可以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城乡房屋地基建筑供应石料。本项目符合国家、省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属于鼓励开采的矿种。根据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建筑用石矿山开采方式要符合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求,做到
34、资源分级利用、综合利用;要有符合规定的矿山设计,必须提交拟建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矿产开发利用方案及经过专家审查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不能位于“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本项目编制了开发利用方案,并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也经过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国土资源局审查批准;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的要求。0与县镇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符合性分析根据县镇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强化黑塔公路沿线和韩家园北疆三卡公路、流域沿线的一、二级城镇发展轴,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合理的县域城镇体系,促进
35、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本项目属于新建建筑用石开采项目,为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供应石料,保证国道公路在至十八站段改扩建工程的开工建设和顺利完工,还可以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城乡房屋地基建筑供应石料。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县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县镇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要求。1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预计发展目标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增速同步增长,力争在全省县(市)中实现晋位赶超。按照产业向资源靠拢的项目建设规
36、律,发挥我县资源禀赋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引技力度,以“六大产业链”作为产业发展主要方向,打造矿电农“三足鼎立”工业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亿元,年平均递增28%,规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5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工业企业利税实现8000万元,非公经济发展壮大、“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本项目属于新建建筑用石开采项目,建成后可促进县经济发展,符合县打造矿电农“三足鼎立”工业发展新格局,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1.5.3选址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
37、员会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中关于选址的原则,必须全面考虑项目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满足当地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工农业布局、环境功能区划、产业政策等要求,凡是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废气、废渣(液)、恶臭、噪声、放射性元素等的建设项目,禁止在城市规划的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及保护区内进行选址。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评价将以环境指标为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选址可行性进行分析。(1)选址的有利因素矿山项目由于受矿产资源分布的约束,一旦项目选定,矿区选址基本上为不可选择。本
38、项目露天开采方式,矿区选址主要有利因素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本项目选址符合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省生态功能区划、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的相关要求。矿区隶属县管辖,位于县城西侧,距离县城2km,矿区2k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等敏感目标分布。矿区占地范围内无珍稀、濒危植被分布,项目建设对植被的破坏不会导致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本项目不新建锅炉,无新增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没有生产废水排放,项目建设不会改变附近水域的水质类别。(2)选址的不利因素本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将产生水土流失、粉尘、噪声污染等。运行期露天开采在钻孔爆破、铲装运输过等程中,产
39、生废石、粉尘、噪声等方面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另外本项目占地为二级公益林乔木林地和裸地,经现场踏查,占地面积范围内林地主要为白桦树、柞树、杨树等,由于历史开采造成了一定的植被破坏,占地面积范围内植被量稀少,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用于采石场。项目占地面积范围内植被量少,采场占地范围内的植被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被破坏,服务期满后需要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恢复。项目区地表植被的破坏及人类活动将导致项目区野生动物的迁移和水土流失加重。(3)选址合理性分析矿山项目由于受矿产资源分布的约束,一旦项目选定,矿区选址基本上为不可选择。矿区3k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等敏感目标分布,本项目采用露天开采,本项目不新建锅炉
40、,无新增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破碎、筛分设备四周加设彩钢板进行全封闭,有组织排放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其余无组织排放采取洒水降尘措施,后对评价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本项目收集矿区汇水用于生产抑尘用水,没有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不排入地表水体。对区域地表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工业场地各厂界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均不超标,本项目爆破频率较低,经计算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为74m,且项目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区,地面植被覆盖良好,因此爆破振动和噪声可以被环境所接受。本项目营运期表土暂存于表土堆场用于闭矿后恢复地表植被;废石暂存于废石堆场,并及时用于矿区道路的维护,剩余部分出售。除尘器收集
41、到的粉尘定期作为产品出售。炸药包装废物由爆破部门统一回收再利用。生活垃圾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统一清运。本项目在运行期对植物及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评价区内无珍惜名贵植物。服务期满后,通过覆土、植被恢复可使植被覆盖率提高,改善当地自然景观。通过采取措施,可使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综上分析,本项目选址合理。1.6本项目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1.6.1主要环境问题(1)凿岩、钻孔、破碎、筛分等工序产生粉尘及采装运输扬尘对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及敏感目标的影响,对其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2)剥离表土、废石等固废采取的最终处置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3)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以及闭矿后对评价
42、范围内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的生态保护、减缓和恢复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1.6.2主要环境问题(1)本项目排放污染物主要为TSP,经预测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显示无超标点,因此本项目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可以被环境所接受。露天采场爆破过程污染物NOx和CO产生量分别为0.32t/a和1.20t/a,由于露天爆破,大气扩散能力强,特别是风速较大时,有害气体难以积聚,很快会稀释、扩散,爆破次数少、爆破时间短,所以,采场爆破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通过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本项目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达标,大气污染
43、控制措施可行,对评价区域环境空气影响较小,从环境空气影响角度项目建设可行。(2)本项目收集矿区汇水用于生产抑尘用水,且绝大多数水份以蒸发的形式消耗掉或者渗入地下,不产生生产废水,不会形成地表径流排入水体,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不排入地表水体。本项目的运行可实现污水的零排放,因此,项目产生的废水均得到合理处理与利用而无外排,对区域地表水环境不会产生显著性不良影响。(3)从预测结果分析,工业场地各厂界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均不超标,该项目对周围声环境影响可以接受本项目爆破采用深孔微差爆破,非电导爆系统起爆,爆破频率较低,经计算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为74m,且项目所在区域为低山丘陵区,地面
44、植被覆盖良好,因此爆破振动和噪声可以被环境所接受。(4)本项目营运期表土暂存于表土堆场用于闭矿后恢复地表植被;废石暂存于废石堆场,并及时用于矿区道路的维护,剩余部分出售。除尘器收集到的粉尘定期作为产品出售。炸药包装废物由爆破部门统一回收再利用。炸药包装废物由爆破部门统一回收再利用。生活垃圾按当地环卫部门要求统一清运。(5)本项目在运行期对植物及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评价区内无珍惜名贵植物。服务期满后,通过覆土、植被恢复可使植被覆盖率提高,改善当地自然景观。通过采取措施,可使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因此,从生态环境影响角度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1.7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综合环
45、境空气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影响分析、风险分析、结合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在确保本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全面落实并正常运行,实施总量控制的前提下,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杜绝事故发生,本项目建设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因此本项目建设从环境角度分析是可行的。2.总则2.1编制依据2.1.1国家有关环境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第284号令,2000年3月20日实
46、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2日修订);(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年8月27日修正本);(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7、2011年3月1日实施);(15)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本),2009年8月27日;(1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5月1日;(1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正本),2017年1月1日;(1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正本),2009年8月27日;(1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3日;(20)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011年10月17日;(21)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七部委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2006年9月3
48、0日;(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682号令,2017年10月1日实施);(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9月1日);(2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实施);(2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26)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1日;(27)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28)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办2012134号),2012年10月30日;(29
4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修订本施行)(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年修正);(3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31)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43号),2017年10月1日;(3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2016年6月14日;(3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名录(2011年本)(2016年修正),2016年3月25日;(3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3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4号,2016年1月修正);(36)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
50、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0424号);(37)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38)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环保部公告2013年 第45号HJ651-2013);(39)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2005年8月18日);(40)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41)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59号;(42)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43)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1、的通知(国发201517号);(44)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4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46)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士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办水保2013188号文)。2.1.2省地方法规、政策(1)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3号);(2)省环境保护条例(2015年4月17日);(3)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1211号);(4)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5)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
52、,(黑政发20141号);(6)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2015年修正本);(7)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2017年5月1日;(8)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省人民政府,2016年1月10日;(9)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省人民政府,2016年12月30日。2.1.3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017年1月1日实施);(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2009年4月1日实施);(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1994年4月1日实施);(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
53、2009)(2010年4月1日实施);(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2016年1月1日实施);(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2011年9月1日实施);(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004年12月11日实施);(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2008);(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10)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1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1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
54、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13)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手册(2011-2030);(14)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19-2017)。2.1.4相关规划(1)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3)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4)省生态功能区划;(5)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6)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7)省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8)县镇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9)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
55、20年)。(10)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11)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版)(2017年)。2.1.5项目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1)省县坡采石场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2015年7月);(2)省县坡采石场资源储量检测报告(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2015年7月);2.2环境功能区划(1)环境空气本项目矿区隶属县管辖,位于县城西侧,距离县城2公里。本项目属农村地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因此,本项目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56、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水环境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为和河,根据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此段水质类别分别为类,因此项目区地表水体分别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3 * ROMAN * MERGEFORMAT III类标准。(3)声环境本项目所在地周围有工业活动,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2.3.1评价因子本项目为新建建筑用石开采项目,根据该项目的生产特点和污染物的排放种类、排放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见表2-3-1。表2
57、-3-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矩阵表 环境因素项目阶段自然环境大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施工期施工扬尘-1-1施工机械废气-1-1施工生活污水-1-1施工废水-1-1施工设备噪声-1运行期矿山开采-1-1-2矿石运输-1-1-1退役期闭坑修复-1-1土地利用+1+1植被恢复+2+2注:-、+分别代表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数字1、2、3分别代表影响程度轻度、一般、严重。依据环境影响因素结合工程行为矩阵筛选,采用矩阵法对可能受本项目影响的环境要素进行识别,确定该项目的环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评价、环境空气评价、声环境评价等,其结果见表2-3-2。表2-3-2 工程行为与环境影响矩阵表 环境因素工程行为空气环
58、境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包括水土保持)剥离-1-1-1-3-3穿孔-1-2-2-1-1爆破-3-3-3-2-3破碎、加工-3-1-2-1-1铲装-1-1-1-1运输-1-1注:-、+分别代表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数字1、2、3分别代表影响程度轻微、中等、较大。通过对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环境污染因素及污染因子进行分析,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特征,筛选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具体见表2-3-3。表2-3-3 评价因子一览表项目评价因子环境空气现状评价SO2、NO2、PM10影响评价TSP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影响分析声环境现状评价LeqdB(A)影响评价LeqdB(A)、爆破振动环境风险现状评价影响分
59、析滑坡导致水土流失、爆破安全风险固体废物现状评价影响分析矿山表土和废石、生活垃圾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土壤、植被、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影响分析水土流失、土壤、植被、景观、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完整性2.3.2评价标准大气环境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本项目矿区隶属县管辖,位于县城西侧,距离县城2公里,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具体执行情况见表2-3-4。表2-3-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摘录污染物名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单位:g/m3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PM10/15070SO250015060NO2200
60、8040TSP/300200(2)排放标准本项目生产过程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见表2-3-5。表2-3-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限值摘录(GB16297-1996)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监控点浓度颗粒物120周围外浓度最高点1.0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项目区地表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3 * ROMAN * MERGEFORMAT III类标准。(2)排放标准本项目采取雨污水分流,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堆肥。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接本的申请书
- 奖学金申请书1500
- 2025年度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土方工程合同范本
- 红色体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体育学院
- 2025年度仓储物流中心租赁及运营合作协议
- 英语(A卷)-浙江省温州市202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
- 2025年度互联网医疗股票投资咨询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解除协议范本及员工离职后发展支持
- 2025年度广告公司退休创意专家返聘广告设计合同
- 2025年度建筑行业员工借调与项目管理合同
- 地理-广东省上进联考领航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和答案
- 2025年热管换热气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华为采购质量优先及三化一稳定推进
- 职业学院学生晚出、晚归、不归管理办法
- 2025年高三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梳理中国史部分复习提纲
- 《安利蛋白质粉》课件
- 护理三基三严习题+参考答案
- 2025门诊护理工作计划
- 员工互评表(含指标)
- 电气领域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指导联合测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