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参考范本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1.gif)
![高职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参考范本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2.gif)
![高职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参考范本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3.gif)
![高职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参考范本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4.gif)
![高职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参考范本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a1779c3701cf574dda224f90512bda6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9高职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手册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大学高职学院考务管理制度1. HYPERLINK l _Toc243462813 试卷命题编写规则 PAGEREF _Toc243462813 h 12. HYPERLINK l _Toc243462814 试卷印制、领取流程 PAGEREF _Toc243462814 h 63. HYPERLINK l _Toc243462815 考试组织 PAGEREF _Toc243462815 h 104. HYPERLINK l _Toc243462816 考场规则 PAGEREF _Toc243462816 h 115
2、. HYPERLINK l _Toc243462817 主、监考须知 PAGEREF _Toc243462817 h 136. HYPERLINK l _Toc243462818 技能考核规则 PAGEREF _Toc243462818 h 167. HYPERLINK l _Toc243462819 技能考核主、监考须知 PAGEREF _Toc243462819 h 188.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0 关于违反考场纪律界定及处分的规定 PAGEREF _Toc243462820 h 249.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1 阅卷和成绩评定 PA
3、GEREF _Toc243462821 h 27二、大学高职学院教学管理制度1.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2 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PAGEREF _Toc243462822 h 292.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3 教师聘用工作的规定 PAGEREF _Toc243462823 h 323.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4 大学高职学院特聘岗位的选聘办法 PAGEREF _Toc243462824 h 364.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5 关于教学执行计划的相关规定 PAGEREF _Toc24346
4、2825 h 405.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6 课程教学方案制订规则 PAGEREF _Toc243462826 h 426.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7 授课教案、讲稿(课件)统一规范的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243462827 h 497.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8 关于加强高职教学质量管理的规定 PAGEREF _Toc243462828 h 558. HYPERLINK l _Toc243462829 关干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的规定 PAGEREF _Toc243462829 h 619. HYPE
5、RLINK l _Toc243462830 青年教师 新进教师的带教制度 PAGEREF _Toc243462830 h 6210. HYPERLINK l _Toc243462831 排课、调课、代课、停课制度 PAGEREF _Toc243462831 h 6311. HYPERLINK l _Toc243462832 实训教学管理规定 PAGEREF _Toc243462832 h 6612. HYPERLINK l _Toc243462833 教材工作管理办法 PAGEREF _Toc243462833 h 6913. HYPERLINK l _Toc243462834 关于教学事故认
6、定与处理的规定 PAGEREF _Toc243462834 h 74三、大学高职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1. HYPERLINK l _Toc243462835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PAGEREF _Toc243462835 h 782. HYPERLINK l _Toc243462836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学生必读 PAGEREF _Toc243462836 h 863. HYPERLINK l _Toc243462837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教师必读 PAGEREF _Toc243462837 h 874. HYPERLINK l _Toc243462838 毕业设计(论文
7、)相关表格 PAGEREF _Toc243462838 h 90 HYPERLINK l _Toc243462839 _届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审核表 PAGEREF _Toc243462839 h 90 HYPERLINK l _Toc24346284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PAGEREF _Toc243462840 h 93 HYPERLINK l _Toc243462841 毕业实习总结报告格式 PAGEREF _Toc243462841 h 97 HYPERLINK l _Toc243462842 日 志 PAGEREF _Toc243462842 h 99 HYPERLINK l
8、_Toc243462843 _届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记录表 PAGEREF _Toc243462843 h 102_ HYPERLINK l _Toc243462845 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 PAGEREF _Toc243462845 h 103 HYPERLINK l _Toc243462846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书 PAGEREF _Toc243462846 h 104_ HYPERLINK l _Toc243462847 届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缓答辩申请表 PAGEREF _Toc243462847 h 108_ HYPERLINK l _Toc24346284
9、8 届毕业设计(论文)缓答辩、取消答辩资格情况统计表 PAGEREF _Toc243462848 h 109 HYPERLINK l _Toc243462849 _届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记录表 PAGEREF _Toc243462849 h 110_ HYPERLINK l _Toc243462850 届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记录表1 PAGEREF _Toc243462850 h 111_ HYPERLINK l _Toc243462851 届毕业设计(论文)检查记录表2 PAGEREF _Toc243462851 h 112试卷命题编写规则一、命题教师各课程期中、期末考试试卷由承担该课程的主
10、讲教师命题。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由首席主讲教师命题。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承担的课程,如无首席主讲教师,由带教教师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命题,并对试卷质量承担主要责任。二、命题原则1考试试题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主要是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2试题要有较高的区分度,难易程度要适当,控制好合格线。3试题应避免出现学术上尚有争议的问题。4试题应贴近实际,避免出现和生活常理有悖的题目。三、命题要求具有相同课程代码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采用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试题一般由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6个认知层次构成
11、。一般情况下试卷题目类型不少于三种。考虑到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属于记忆、理解、应用类的基本知识题一般不少于考题总量的75%,属于分析、综合类且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比例不大于25%。试题范围应能覆盖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对重点需要掌握的内容,在考题中可以有所侧重。试题题意要清晰明确,文字要正确简练,以免引起考生的误解。必要的原始数据和资料,须在试题中提供。考试课程的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考查课笔试考试时间一般为90分钟。试题须经教师试做,力求难度适当,试题份量以能够使多数考生全部答完并留有一定的检查时间为宜。命题的同时须确定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每道题的分值须在试卷上注明。命题须经系(部)主任审阅
12、定稿后付印。试卷必须采用大学统一规定的格式制作,图表公式等书写要规范、工整、清楚,试题一律用电脑打印。命题教师要对试题认真核对,防止差错。有条件的课程要尽量采用试题库或试卷库命题。考试课程的若干套试卷,其试题应内容不同,而难易程度相当,经系(部)主管教学主任审批后交教务科,由教务科指定一套为正式考试试卷,其他为补考试卷。技能实训课程主要考核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考核命题审批表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考 核 学 期考核年级考 试考 查命题教师姓名职 称是否任课教师是、否教师所属系(部)命题教师签名类型试卷参考评分题型电子文档材料答案标准数量A检查BC审核项目较好合格规范命
13、题明确、规范教检查题目分值标注规范研打印规范、清晰组从内容的科学性、表述的准确性、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审核。审内核容意审见核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 日系部审批意系(部)领导签名:见 年 月 日注:每套试卷必须经过审批后方可用于考核。审核、审批意见必须明确,审批表保留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 第 学期实训课程试卷审核表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试专业: 命题教师: 试卷内容(题型种类及配分)评分标准(等级标准)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名 年 月 日系(部)主任意见签名 年 月 日备注(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 学年第 学期考试(查)试卷主考教师:_学院 _ 班级 _ 姓名 _ 学号 _
14、 课程试卷A(B)(本卷考试时间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得分题分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1.2.二、填空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1.2.三、简答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1.2.四、计算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1.2.五、案例或分析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1.2.试卷印制、领取流程高职学院试卷印制、领取登记单序号:交印时间:20年月日(星期)开课系、部:考试/考查: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原稿(A 4):A卷()张 B卷()张 C卷()张 D卷()张印刷份数(含备用卷):需用草稿纸:( )张试卷需用日期:20年月日(星期)主试教师签字:
15、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年月日系(部)主任审核签字:年月日教务科教务员接收签字:年月日此表一式三份:第一页为系部领取试卷凭证高职学院试卷印制、领取登记单序号:交印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开课系、部:考试/考查: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原稿(A 4):A卷()张 B卷()张 C卷()张 D卷()张印刷份数(含备用卷):需用草稿纸:( )张试卷需用日期:20 年 月 日(星期 )主试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年月日系(部)主任审核签字:年月日教务科教务员接收签字:年月日教务科文印员接收签字:年月日此表一式三份:第二页为教务科存根高职学院试卷印制、领取登记单序号:交印时间:20 年
16、月 日(星期 )开课系、部:考试/考查: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原稿(A 4):A卷()张 B卷()张 C卷()张 D卷()张印刷份数(含备用卷):需用草稿纸:( )张试卷需用日期:20 年 月 日(星期 )主试教师签字: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年月日系(部)主任审核签字:年月日教务科教务员接收签字:年月日教务科文印员接收签字:年月日领卷人签名:试卷份数:领卷时间: 年月日此表一式三份:第三页为文印室存根考试组织1期中、期末试卷由教研室主任在考试前五周布置任务,命题教师在接受任务一周内交出样卷(A、B卷和电子文档),经教研室主任和系(部)主任审核后随课程考核命题审批表或技能实训试卷审核表一并交到
17、教务科。教务科按学校有关规定审核后组织印刷,并密封保存。2要求监考人员认真负责,严守纪律,秉公执法。3考试课程由教务科统一安排时间和考场,考试安排一经公布,未经教务科允许,不得随意更改。采用随堂考的考查课程,也需提前一周向教务科报告备案。4考场一律采用单人隔位编座,学生要对号入座。考生位置布局均匀性由监考人员负责,每个考场至少配备2名监考人员,各系(部)须组织人员巡考。5监考要求详见大学高职学院主、监考须知。6补考工作根据大学教务处的规定统一安排时间,由教务科具体贯彻执行。PAGE 13 考场规则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各类考核。为进一步
18、规范考核工作程序,严肃考风考纪,维护正常的考场秩序,特制订高职学院考场规则。考生须按照本规则的要求,认真执行各项条款。考生须持学生证(补考还必须同时携带补考通知单)在考试前10分钟进入考场,按指定座位入座,并将相关证件置于课桌右上方备查。无证件者、迟到20分钟以上者不得参加考试,该课程按旷考处理。考生除了必需的文具用品外,严禁将其它物品带入考场。开卷考试只准携带教师规定的书籍、手册和文具用品入座。未经监考教师事先允许带入的书包、有关教材、参考资料、笔记等须在开考前按监考教师要求放在指定位置,不得放在座位上或课桌内,否则按作弊处理。考生应服从监考教师的指导,保持考场内安静。考生进入考场后,必须关
19、闭手机、MP3机和一切电子通讯工具。考生一律不得使用自带的草稿纸,不听劝告者,按作弊处理。考生除试卷分发错误或印刷字迹模糊等问题可以举手询问外,不得要求监考人员对题意作任何解释或提示。不得使用可编程计算器、电子字典、PDA等。考生须将本人姓名、学号正确填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同时在规定时间内独立答卷。开考30分钟后方可离开考场。考生答题一般须用钢笔、圆珠笔或水笔书写,除特殊要求外,用红笔、铅笔答题的试卷无效。在考试过程中,考生不得互相交谈,不得擅自互借文具(包括计算器),不准出现递条、夹带、偷看、交谈、念读、互相换卷、抄袭、对答案等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凡经查实的作弊行为人,参与作弊的各方都要受到
20、处分。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应保持肃静,不得任意起立或离开座位;如临时有事,需举手示意,经监考人员同意后方可行动。凡进入考场不听从监考人员指挥者,监考人员可不发给试卷或收回已发试卷,终止其考试,该门课程成绩以零分记,并将情况记入考场情况记录表。考生答卷完毕,须将试题、答题纸、草稿纸同时交监考教师,随后立即离开考场。交卷后不得再返回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和高声交谈。考试结束时间一到,应立即停止答卷,不得拖延。凡经监考人员催促仍不交卷者,监考人员可声明该卷无效,成绩以零分记,并将情况记入考场情况记录表。考生不得私自将试卷带出考场,一经发现按作弊处理。14主、监考须知监考是一项树立良好学风的严肃工作。
21、为进一步规范考试工作程序,严肃考风考纪,各系(部)必须安排有高度责任心能认真做好监考工作的人员进行监考,并认真组织培训,以保证考试的正常进行。主考教师和监考人员须认真执行以下各项条款。一、监考人员职责监考人员必须在考试开始前15分钟至教务科领取试卷,并检查试卷科目、份数有无差错。监考人员在考前10分钟到达指定考场,检查考场环境是否正常,安排好考生座位。学生课桌、抽屉及周围不得放置任何教材、参考资料。对学生带入的教材、参考资料、作业、书包等,应要求学生放到指定的位置。开卷考试可留有主考教师允许使用的参考资料。开考前,监考人员必须宣读考场规则,并再次提示以下内容:学生禁止将通讯工具作为计时工具使用
22、,不得使用电子记事本、掌上电脑以及带存储功能的计算器、带录音功能的MP3,不可使用自带草稿纸,课桌上只准留证件、不带文具袋的文具,违者按违反考场纪律处理。4监考人员发放试卷后,督促考生在拿到试卷后填写姓名、学号和班级等个人信息,考试过程中考生不许互借文具。5开始考试20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监考人员按照考生名单,校对考生信息,并认真填写考场情况记录表。6考试进行30分钟后,考生方可离开考场。7同一考场的两名监考人员应分布在两个部位,注视考场情况并经常在考场内巡视,认真督促学生遵守考场规则,严格维护考场纪律。8监考人员应切实履行好监督考场纪律的职责,忠于职守,以身作则,不得阅读书报,不做其他
23、工作,不得吸烟、聊天,不得擅离岗位。9除试卷字迹不清可告诉学生外,对试卷不作任何解释,不得对学生解题作任何暗示。10学生如违反考场纪律、作弊或提供条件给别人作弊,监考教师应立即没收试卷,取消其考试资格,保留作弊证据,终止其考试,令其退出考场。并将姓名、学号和作弊情节详细记入考场情况记录表,连同试卷与作弊证据一并报主考教师。11对无理纠缠监考人员,违反考试纪律,严重影响考试秩序者,经两名监考人员商定,可宣布取消考试资格,令其退出考场,并记入考场情况记录表。1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立即停止答题,保持安静和良好的秩序,由监考人员统一收卷。收卷过程中,要求考生不得交头接耳,互相讨论,违者以
24、作弊处理。13收卷完毕,监考人员清点试卷份数无遗漏后,考生方可离开考场。监考人员必须填写考场情况记录表,在试卷袋上签名,并及时将试卷送到教务科。二、主考教师职责主考教师必须在考前核对打印试卷是否有误,有误应及时更正。主考教师必须在考前按考场分发试卷,在开考前10分钟交监考人员。考试期间,主考教师务必巡视各考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主考教师必须核对监考人员所交试卷和考场情况记录表。主考教师对考生违纪、监考人员失职,提出处理意见报教务科。PAGE 15 考 场 情 况 记 录 表20 20 学年第 学期课程名称课程序号考核类型期中期末考核时间月 日(星期 ) 午 : :地点应考学生数实考学生数未带证
25、件学生数未带证件(校园卡或学生证)学生名单(包括班级、学号)考场情况:第一名考生交卷时间50%考生交卷时间最后一名考生交卷时间考场出勤情况考场纪律情况监考人员签名说明:(1)本表由监考人员负责填写,课程考核结束后,立即送交教务科; (2)如有违纪、作弊等情况,应在“考场情况”栏内详细填写经过及处理情况。PAGE 18PAGE 19技能考核规则技能考核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构建我院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制定技能考核规则。技能命题教师、考生及监考教师须认真执行本规则的相应条款。一、考前准备系主任指派有实际经验的技能教师担任试题命题组负责人,会同专业技能教
26、师共同组成命题组。命题组在考试前一周将试题和考件样本交系主任审核批准。考试前三天准备好试题和考件。考试前一天,完成考场设备、场地、工具、量具、照明、润滑油、冷却液和安全措施等各项准备工作。二、考场规则考生提前20分钟进入考场,在指定位置待考,试卷和考件在考试前15分钟发给考生。考生迟到20分钟以上取消考试资格。考生不得随便离开考试工位,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离开时,须征得监考人员的同意。擅离工位者,做违反考场纪律处理,情节严重者,取消考试资格。考生在考试中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和其他考生商量交谈,违反者做违反考场纪律处理,情节严重者,取消考试资格。考生考试时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设备和工具、刀具等,对违
27、反者,监考人员应及时指正。对有严重舞弊行为的考生,取消其考试资格。考件材料上必须有统一的考试印记(钢印或色记),考生在考试前必须先检查材料尺寸和考件印记,完工的考件上无统一考件印记的一律作废件处理,不予评分。特殊情况下,可由监考人员负责作上印记。考生考试结束,先将考件、图纸交到指定地点,然后整理工、量具,保养设备和清扫工作场地,经监考人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考件在检验和评分前,由考场管理人员统一登记编号,送指定地点保存。为了保证考试正常进行,考场要划定区域,有明确标志,非监考人员或本考场的考生一律不得进入考场。三、考件评分技能考试在命题时必须制定评分标准,经系主任审核后,和考试试卷一起保存。考
28、件在评分前必须检查印记是否符合,根据评分标准给出初评分。考件必须经系主任指定的第二位教师复核后,才能确定最后成绩。初评和复核都要有记录和教师签名。考试成绩和平时实训成绩都要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总评成绩是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综合,比例由系(部)统一制定,事先告知学生。技能考核主、监考须知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技能考核工作程序,维护正常的考场秩序,特制定技能考核主、监须知。主考教师和监考人员须按照本须知的要求,认真执行各项条款。一、主考职责每项技能考核考场设一名主考和若干名监考。主考是整场考试的总负责人,对考场秩序负总责。主考必须按考场做好试卷和考件的分发工作,确保在开考前30分钟将考卷和考件交给监考人
29、员。考试期间,主考务必巡视各考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主考教师必须核对监考人员所交考件和考场情况记录表。负责考件的登记编号。主考教师对考生违反考场纪律、监考人员失职,提出处理意见并报教务科。二、监考须知技能监考人员必须由对设备性能熟悉、操作熟练的技能教师担任。监考人员必须提前一天做好考场设备、场地、工具、量具、照明、润滑油、冷却液等各项的准备工作,检查安全措施准备情况。在考件上按规定作好印记。监考人员在开考前30分钟领取试卷和考件,进入考场。开考前,监考人员必须向考生宣读考场规则和安全操作要求。监督考生进行考试。及时处理作弊行为。在规定时间内,收回考件、图纸、试卷,并将设备保养、安全生产、考试情
30、况记入考场情况记录表。监考人员在监考期间不得擅自离开考场。监考人员必须公正,不解答不该解答的问题。不代考或指导。一旦发现,监考人员作教学事故处理,考生考件作零分处理。考试结束,将考件、试卷作好标记,送达指定地点。考试结束,督促学生进行设备保养、场地清扫。在考试过程中发现命题、材料、刀具等方面的问题,应及时报告主考,监考人员无权擅自处理。PAGE 26PAGE 25课程教学分析表(二二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课程代码 _学分:学时:考核类型:考试考查 学院 _ _开课系(教研室): 授课班级应考人数实考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90100A8589A-8284B+7881B7577B-7174C+66
31、70C6265C-6061D60分以下F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试卷分析(按题目类型分析,或按一、二、三、四自然题分别分析)教学情况小结填写:对照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情况及教学效果分析;教材(版本、出版年份)、多媒体教学手段等使用情况;采取了哪些教改措施;教学特色;其它有关内容。要求与建议填写教师: 系(教研室)主任签章:填表日期:二年月日教师修改成绩记录申请表20 20 学年 第 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序号:课程名称:序号学号姓名成 绩修改成绩原因原来更改为12345678910 主试教师:系(部)教学主任: 修改日期:20 年 月 日注:教师按上面要求
32、填好后交至教务科。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考核成绩报表20 20 学年第 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序号:授课教师:教师代码:开课学院:序号学号姓名成 绩序号学号姓名成 绩说明平时期末成绩学期总评平时期末成绩学期总评本表由主试教师填写,一式三份:一份交高职教务科保存;一份交系(部)登记成绩;另一份班级公布后由教研组收回保存.不合格成绩用粗体填写%1262273284295306317328339341035113612371338143915401641174218431944204521462247234824492550课程考核结果: 修读人数:90100分 (A) 人数8589分 (A-)
33、 人数8284分 (B+) 人数 缺考人数:78 81分 (B ) 人数7577分 (B-) 人数7174分 (C+) 人数 6670分 (C ) 人数6265分 (C- ) 人数6061 分 (D) 人数60分以下 (F) 人数 平均成绩: 主试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考试日期:20 年 月 日关于违反考场纪律界定及处分的规定为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进一步严格考场管理,严肃考试纪律,规范违纪处理,学院参考大学各类考核考场纪律、违纪界定和处分的管理规定,特作以下规定:一、违反考场纪律的界定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以作弊论处,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该门课程成绩以零分记。1考试开始之后,翻阅或偷看
34、不应携带的书籍、笔记本、纸条或其他载体中信息者;2已给、已接或擅拿他人的答卷、草稿纸、纸条者;3在桌面、手上等处画写有与考试课程有关的内容(不论是否有考试内容)者;4在考场内以借用计算器、工具书、文具等物品的方式传递、接受有关答题内容者;5考试过程中借故离开考场,在考场外偷看有关内容或与他人交谈有关内容者;6利用各类电子储存器或各种通讯工具,在考试时查看有关内容或与他人交谈有关内容者;7根据试卷卷面答题内容,经阅卷教师鉴定,并与学校有关部门共同确认属抄袭等行为者;8以任何形式夹带任何与考试课程(不论是否含有考试内容)有关信息者。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以破坏考场秩序论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严重者
35、可给予严重警吉处分,该门课程成绩以零分记。1考试开始后,桌内、座位旁放有不应携带的书籍、笔记本等物品但尚未翻阅者;2未经监考人员允许,借用他人的计算器、文具,或开卷考试中借用他人的书籍、笔记本、文具等物品者;3擅自将各类通讯工具带进考场者;4擅自分拆考卷者;5造成他人偷看机会者;6擅自将试题、试卷带出考场,经追回者;7有迹象用某种示意、动作相互传递有关考试信息者;8企图张望偷看他人的答卷或草稿纸,以及有类似迹象者。 有上述行为经监考人员警告后重犯者,以作弊论处。二、违反考场纪律的处分学生违反考场纪律,一经发现,由监考人员认定,并当场填写考场情况记录表立即报教务科,由教务科上报工程大备案,学校根
36、据有关规定及程序做出相应处分。1学生严重违反考场纪律,应按学校有关规定视其违纪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处分,该门课程成绩以零分记。2学生考试作弊,应按学校有关规定给予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不得参加补考和重读。经教育表现良好并确有悔改表现者,应书面提出申请,经教务科批准后给予该课程的重读机会。3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集体作弊及其他严重的作弊行为者给予留校察看直至开除学籍的处分。 PAGE 39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作弊处分预审表学院专业班级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系(部)拟处理意见:系(部)主管领导签名:系(部)盖章:年 月 日系(部)告之拟处理意见情况:告之人签名: 年 月
37、 日 学生签名:年 月 日 教务科审核: 审核人签名:年 月 日PAGE 40阅卷和成绩评定1阅卷一律使用红色笔迹。2阅卷采取统一得分标记,给出每一小题的得分及每一大题的得分,并将每一大题的得分登记在试卷第一页的记分栏中。3阅卷过程中,应依据标准答案评分。试卷上的分数若有更改,阅卷教师必须在更改处签字,并注明更改日期。4平时成绩应依据平时考勤、作业、课堂讨论和提问、阶段性测验、实验、小论文或综合作业等评定。5以小论文作为考核形式的,评卷教师必须事先确定评分标准和细则,并将最终评定成绩记载在小论文的第一页。6统一考试的课程,应实行集体评卷制度,每位阅卷教师只能批阅其中一部分试题。评卷要求客观公正
38、,无误判,加分、减分记号清楚,总分核对无误。不得将试卷带回家中批阅。7阅卷后务必复核,经复核无误方可登分。8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分,考查成绩按五等十级记分。学生期末成绩由期末和平时考核成绩综合后确定。实验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平时成绩可适当提高,具体比例由开课教研室(组)在开课前拟定,报系(部)批准后通知学生,并报教务科备案。9评卷结束后,主讲教师要填写课程教学分析表。在考试结束后三天内,将成绩通过校内网上报,并将纸质成绩登记表交教务科备案。10成绩上报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如果上报成绩确需更改,须有充分的理由和公平、公正的调整方案,由主讲教师提出申请,经系(教研室)主任和学院教学院长签字同意后
39、,才能通过教务科更改。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96 年7 月教师手册、沪工程教200497 号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和教风建设,增强全体教师工作责任心,明确各教学工作环节中的教学工作规范。认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使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特制订本规范。一、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品德、较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做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事。2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对学校、对学生高度负
40、责,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学生,促进和帮助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3认真学习、研究教育科学理论,努力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积极吸收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改革教学内容。5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规定要求履行教师职责。二、教师任课资格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大学教师任课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2主讲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
41、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三、教学过程中的规范要求(一)备课1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定教材和参考书,认真撰写教案和讲稿,精心设计教学,科学合理地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正确处理本课程与先行课、后续课的衔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状况,明确各章节教学重点和难点。密切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的有机结合。2开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认真编制课程教学方案和教案,合理分配课程讲授、实验、实习和讨论等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对课程进度和各个教学环节作出具体安排,保证教学质量。3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教学要求科学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4拟定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
42、识的习题、思考题或讨论题,做好学生自学指导准备。(二)课堂教学1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进入课堂要注重仪表,衣冠整洁,上课要讲普通话,用规范字。2教师应全面、系统地介绍学科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学习方法,介绍本学科最新理论,讲解要生动,要有重点和难点。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将知识融会贯通。教师上课要语言清晰流畅、板书清楚规范,课时分配恰当。3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需要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不得偏离教学大纲要求。要引导学生正确汲取本学科的最新
43、成果,扩大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要严格执行课堂纪律,注意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要根据规定对学生进行考勤。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严重的应及时向学院反映。5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达到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三)课堂讨论1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学内容和要求,组织好课堂讨论,列入课程教学方案。讨论应有充分的准备,并要求学生做好发言准备。2课堂讨论时,允许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在讨论课上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消化基本的教学内容,又要鼓励学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观点。3教师应加强引导和启发,围
44、绕讨论的主题开展,讨论结束后做好小结。(四)辅导答疑1辅导、答疑一般应规定时间在教室进行。2辅导可采取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教师在辅导、答疑中既要热情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要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启发学生思维,开拓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作业1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数量、完成时间、解题规范等要求应统一、明确。2学生作业一般应全部批改,对某些作业量多的基础课,需经系(教研室)批准,可以部分批改,但每次不少于1/3。3教师必须做好作业批改登记,批改作业要认真、仔细、保质保量。要及时公布作业答案。对不符合要求的、发现抄袭的应退还重做,有错误的应明确
45、指出存在的问题。4教师应注重作业情况对教学的反馈指导,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有专门记载,并收入教案。四、教学纪律1教师应服从学校和院、中心(部)的工作安排,承担教学任务,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2教师不得随意调课、停课或自行找人代课。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时,应提前向所在院、中心(部)申请,经院、中心(部)主管领导签署意见,送教务处核准后,由教务员通知相关人员。3教师必须严格按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方案的要求组织教学,不能任意增减课时和变动教学内容。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学校的有关教学管理的规定和制度。五、本工作规范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六、本工作规范自 2005年1月1日施行,原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46、1997年8月)同时废止。教师聘用工作的规定加强教师聘用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做好高职学院的教学工作,特对教师聘任工作作出如下规定:一、主讲教师担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称主讲教师。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具有主讲教师的任职资格: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一年及一年以上的高等学校教学经历的硕士学位的。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讲师及讲师以上技术职称的本科的学士学位的教师。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经历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的其他高级职称)、教授。对于暂不具备某一条件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或专业管理人员,确因教学急需而必须上岗者,学院将组织其进行试讲,由学
47、院领导、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于副教授职称)组成的三名教师参加,给予认可。并检查其已完成的3/4以上的该课程教案和备课情况。同时,学院应为其配备指导教师带教,该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由带教指导教师负责。二、技能教师担任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称技能教师。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具有技能教师的任职资格:符合高职学院主讲教师资格,在技能实训上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毕业生。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专科毕业生或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本科毕业生。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的本、专科毕业生。指导初级技术实训的指导教师,其技术等级
48、必须是高级工或技师;指导中、高级技术实训的指导教师,其技术等级必须是技师或高级技师。对于不具备某一条件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或专业管理人员,确因教学急需而必须上岗者,学院应为其配备具有技师及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带教,该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由带教指导教师负责。三、外聘教师的聘任外聘教师必须符合主讲教师和技能教师的条件。并尽可能聘请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和职业资格为技师及以上的技能教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外聘教师申请表 填表日期: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教师代码职 称职 务学 历学 位专 业毕业院校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邮 编相关的高校教学、科研经历:1.近三年教学情况2.近三年科研情况聘任系(部)
49、意见:主管领导签字: 日 期:教务科意见:主管领导签字:日 期:大学高职学院特聘岗位的选聘办法沪工程大高职、沪高技2008内字19号为了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推进我学院学术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学院决定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建立学院特聘岗位制度。 岗位设置根据现有专业的优势和特色,设置学院特聘岗位。学院特聘岗位每个专业设专业(学科)带头人岗位1个,专业(学科)骨干教师岗位2个,首席技师(限实习指导教师)岗位12个,实训骨干教师(限实习指导教师)岗位2个。岗位设置,必须保证质量,宁缺勿滥。 选聘条件受聘人员应热爱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严谨
50、,为人正派,并分别具备以下条件:(一)专业(学科)带头人1学术造诣高,主持过教委、学校科学基金或科研项目,在专业研究方面取得同行所认可的重要成果,取得过校级及以上奖项或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中有所成绩;2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4篇及以上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3具有对本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创新性的构想,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具有带领创新团队协同攻关的能力;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初次聘任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40岁以下者应具有硕士学位。(二)专业(学科)骨干教师作为主要参与人(前2名)参加教委、学校科学基金或科研项目;近5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3篇及以上学术论文;3具有
51、本专业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专业功底扎实;4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突出;5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硕士学位,初次聘任年龄在40岁以下。(三)首席技师1熟练掌握本工种系统的技术理论知识以及高超、精湛的技艺和综合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工种)的常用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种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2编制先进加工工艺,在解决疑难杂症,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方法上成绩显著。3具有一专多能的综合技艺,具有传授高级工以上技艺的能力或高级工以上应会考核项目的命题、审题能力。4本人参加全国技能竞赛取得名次(或等次),市级技能竞赛取得全能前六名;或者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获得
52、前六名,市级技能竞赛获得前三名。5具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具有本科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50岁以下。(四)实训骨干教师1掌握本工种系统的技术理论知识,有高超的技艺和综合操作技能,了解相关专业(工种)的常用知识和操作技能;2能编制加工工艺,在解决疑难杂症,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方法上较有成绩;3具有传授高级工的技艺能力;4本人参加市级竞赛取得名次(或等次);或者指导学生参加市级竞赛取得单项前六名或全能获奖;5具备技师职业资格,具有本科学历、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年龄在40岁以下。 岗位职责学院特聘岗位在校内公开招聘,受聘人员应履行的职责(一)专业(学科)带头人1领导本专业(学科)学术梯队
53、建设,指导制定本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建并带领一支创新团队进行教学科研工作;2每年作一次专业发展前沿性的学术报告;3聘期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论文;或负责一项以上(含一项)委办及以上科研项目;4主持申报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二)专业(学科)骨干教师1做好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助手;2教学任务完成优秀,并主持申报校级精品课程;3每学年上12次教学观摩课,一篇教学科研论文;4聘期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及以上论文。(三)首席技师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自觉提升技能水平,热心技能传、帮、带;2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3实训
54、任务完成优秀;4每学年上12次公开实训课(一体化教学模式);5本人(或指导他人) 积极参加市级或全国性的技能竞赛,并取得优良成绩(聘期内至少1次);6聘期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或1项技术创新。(四)实训骨干教师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自觉提升技能水平;2在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作出成绩;3实训任务完成优秀;4每学年上1次公开实训课;5本人(或指导他人) 积极参加市级或全国性的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聘期内至少1次);6聘期内发表1篇论文,或1项技术改造。第四条 选拔聘任程序(一)发布通知,公开招聘。(二)申报人员填写申报表,连同相应说明材料提供给所在部门。(三)在部
55、门审核申报人员提交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提出推荐意见,并将审核后的申报表和证明材料交教务科、科研组、人事科核定业绩。(四)由学术委员会评审推荐,学院审批。(五)公示聘任意见。(六)院长聘任,颁发聘书。第五条 聘期和考核(一)特聘岗位聘期为一二年。(二)特聘岗位考核有聘期的,实行期中评估和聘期届满评估考核相结合。(三)学院学术委员会负责选拔和考核特聘岗位受聘人员的业绩,并提出意见。(四)特聘岗位考核等级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档。第六条 特聘岗位待遇受聘人员在聘期内经考核合格者享受学院特聘岗位津贴。特聘岗位津贴根据学院校内岗位津贴、补贴考核发放办法按月预发80%;聘期届满经考核后根据考核结果
56、对考核合格者发放全额津贴,对考核优秀者除享受全额津贴外再一次性奖励特聘岗位津贴总额的10%,对考核基本合格及以下者停发剩余津贴。考核合格者有资格申报续聘。根据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办法,对外省市直接引进且本市无住房的校特聘岗位拟聘人选,享受学校相应的购房补贴、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具体岗位津贴发放标准:1专业带头人:一级1300元/月、二级1100元/月2专业骨干教师:一级900元/月、二级700元/月3首席技师:一级1100元/月、二级900元/月4实训骨干教师:一级700元/月、二级500元/月 学院特聘岗位,由本人申请,系、部推荐,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报学院批准。具有特殊成绩者,院学术委员会
57、评审,学院批准,可破格聘任.本办法由人事科负责解释。第十条 本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大学高职学院/高级技校 二OO八年六月PAGE 46PAGE 45关于教学执行计划的相关规定为保证高职培养计划的顺利执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特对教学执行计划的编制和运行作如下规定:教学执行计划修订权限。教学执行计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达到教育基本要求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和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教学执行计划根据同届培养计划进行编制,在学科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教学执行计划不再作任何变动。如确有必要,教务科在制定教学执行计划时可以对培养计划作合理的微调。教务科在微调前,需填写培
58、养计划调整审核表,经主管教学院长签字,报大学教务处批准后,方可执行。教学执行计划编制权限。根据大学教学常规工作运行安排,每学期的第5第6周由教务科负责制订下学期的教学执行计划,经主管教学的院长批准后,上报大学教务处批准后执行。教学执行计划的运行规定。教务科根据教学执行计划制订“学期周计划”,“学期周计划”需在上一学期结束前5周制订完成,报送主管教学院长审核,经校务会议协调,院长批准后执行。教学执行计划的具体实施。制订课程教学方案,是教学执行计划的具体实施。课程任课教师应于每学期开学前,根据“教学执行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填写课程教学方案,经系(部)主任审核后执行。课程教学方案应于每学期
59、第一周前完成,一式三份分别送工程大教务处、学院教务科和教师本人留用。教学执行计划归档。在每学期末由教务科将各专业培养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即教学执行计划)记录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执行情况表”中,在毕业生离校前将该届学生历年的教学执行情况表和学生历年成绩登记总表一并交工程大教务处归档。教学执行情况表是学生毕业审定的依据,其内容应与学生历年学习成绩登记总表和各学期的课程安排表相互一致。本规定和大学关于加强培养计划运行管理的规定一起执行。培养计划调整申请 报告编号:入学年级专业方向代码(班级)专业及方向名原培养计划课程性质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试开课学期备 注调整后培养计划课程性质课程 代
60、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试开课学期备 注调整理由: 学院意见:学院盖章: 院长签字: 年 月 日教务处意见: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注:课程性质一栏中,“公共基础必修课”简称“公基”,“学科基础必修课”简称“学必”,“学科基础选修课”简称“学选”,“专业特色课”简称“专特”,“专业特色选修课”简称“专选”,“实践教学环节”简称“实践”。备注一栏中,请简述调整类别,如增设、取消、更改名称、调整开课学期课程教学方案制订规则课程教学方案(学期授课计划)是执行专业培养计划、实现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控制课堂教学进度和实施课堂教学主要依据。一、课程教学方案的制订课程教学方案由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场沟通中的情绪管理技巧
- 食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 工业环境下的安全教育及应急措施
- 两人合作研发合同范本
- 事业单位临时工劳动合同相关规定
- 二手车交易合同官方范本
- 个人业务合作合同版
- 二手房买卖合同模板全新版
- 专业育儿嫂劳动合同协议书范例
- 个人车辆抵押借款合同标准版
-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重庆卷) 含解析
- 三甲医院临床试验机构-31 V00 专业组备案及考核SOP
- 胞嘧啶化学合成
-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 柴油垫资合同模板
- GB/T 44489-2024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审查要求
- 2024-2030年中国体外除颤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人力资源行业市场发展前瞻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桦树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全册(教案)外研版(一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偏差行为、卓越一生3.0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